南自103规约(修改版)_第1页
南自103规约(修改版)_第2页
南自103规约(修改版)_第3页
南自103规约(修改版)_第4页
南自103规约(修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南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变电站保护和测控系统站内103传输规约第1页共69页变电站保护和测控系统站内传输规约一.前言1.本规约参考了IEC60870-5-103(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传输规约(以下简称103规约),针对不同的网络结构,提出了2种链路传输方式,但都采用103规约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根据103规约的要求,新研制的保护、测量、控制设备必须采用该配套标准的兼容范围,不能满足的部分采用通用分类服务完成。因此本协议适用于新研制的产品。1.1标准的103规约传输方式(以下简称方式1)本方式只适用于一主多从的网络结构,如:多点星形、多点环形、多点共线;当然也适用于点对点和多个点对点。其链路传输规则采用窗口尺寸为1的非平衡传输方式。传统的RS-485网络采用本方式。2.2扩充的103规约传输方式(以下简称方式2)对于对等网形式多主站或单主站的网络结构,为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自(特)发事件及变化数据必须主动上传,因此在方式1的基础上(仅采用103规约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链路层采用网络传输规则(包含源和目的地址、数据是否有效传送等)。以太网结构可采用本方式。传输帧格式方式1采用两种形式的帧格式FT1.2(P85):固定帧长帧格式和可变帧长帧格式。固定帧长帧格式是一种简化的非标准的传输帧格式,用于提高本方式下的传输效率。方式2采用可变帧长帧格式。应用服务数据单元P8本规约采用103规约定义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链路规约数据单元中不得包含多于一个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兼容范围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类型标识TYP=<1~31>(见P10);传送原因CON=<1~63>(P11);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0~254>为站地址、<255>为广播地址;功能类型FUN=<128>距离保护、<160>过流保护、<176>变压器差动保护、<192>线路差动保护、<254>通用分类功能类型、<255>全局功能类型;信息序号INF(P12~17,表8~18);兼容范围内的信息优先使用,以提高报文的响应速度。报文信息的分类及优先级P134本协议将主站和子站的报文信息按照发送的优先级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类型优先级说明1级用户数据11)状态量(一次设备工作状态、子站工作状态)2)子站中产生的突发事件信息或主站的控制命令以及此类报文的应答3)上电信息、初试化信息2级用户数据21)测量值有变化的数据2)子站中产生的需循环发送的(如:测量值)信息,或主站循环发送的对时命令3)主站的一般命令及子站的响应,例如复制报告或读取采样值图1-2报文的优先级5.链路服务级别P905.1本标准方式1采用3级链路服务级别,如图1-3所示服务级别功能用途S1发送/无回答由主站向子站发送广播报文S2发送/确认由主站向子站发送控制命令、设置参数等S3请求/响应由主站向子站召唤采样数据或事件信息等图1-3方式1通信采用的链路服务级别5.1本标准方式2采用3级链路服务级别,如图1-4所示服务级别功能用途S1发送/无回答由主站向子站发送广播报文、由子站向主站循环发送测量值或由子站向主站主动发送事件信息S2发送/确认由主站向子站发送控制命令、设置参数S3请求/响应由主站向子站召唤采样数据或事件信息等图1-4方式2通信采用的链路服务级别链路传输规则:6.1方式1采用窗口尺寸为1的非平衡传输方式。P896.2方式2采用平衡传输方式。由主站启动的传输服务,采用方式1的传输方式;由子站启动触发的传输服务,采用链路服务级别s1(发送/无回答)的服务方式,对于事件类信息需由链路层确认发送成功或失败。遥信变位、遥测变化、SOE事件、定值修改结果、操作结果、循环传送的测量量和状态量等采用子站启动触发的传输服务规则。子站无数据变化或无事件发生时,不主动发生事件启动触发传输服务,只按非平衡式链路传输规则进行传输。子站循环传送的测量量和状态量,也可由主站总查询。二.报文类型及用途1.固定帧长报文仅适用于方式1由主站发往子站的报文(控制方向)功能码序号帧类型功能FCV状态0发送/确认帧复位通信单元01~23发送/确认帧传送数据14发送/无回答帧传送数据05~67复位帧计数位传送数据089请求/响应帧召唤链路状态010请求/响应帧召唤1级用户数据111请求/响应帧召唤1级用户数据112~151.2由子站应答报文(监视方向)功能码序号帧类型功能0确认帧确认1确认帧链路忙,报文没被接收2~56、78响应帧以数据响应请求帧9响应帧无所召唤的数据1011响应帧链路状态12~1314链路服务未工作15链路服务未完成2.可变帧长报文,适用于方式1和方式22.1由主站发往子站的报文(控制方向)报文类型标识(TYP)功能说明06H时间同步07H总查询10H通用分类数据20H一般命令21H通用分类命令24H扰动数据传输的命令25H扰动数据传输的认可2由子站发往主站的报文(监视方向)报文类型标识(TYP)功能说明01H带时标的报文ASDU102H具有相对时间的带时标的报文ASDU203H被测值ⅠASDU304H具有相对时间的带时标的被测值ASDU405H标识ASDU506H时间同步ASDU608H总查询(总召唤)终止ASDU709H被测值ⅡASDU810H通用分类数据ASDU1011H通用分类标识ASDU1123H被记录的扰动表ASDU2326H扰动数据传输准备就绪ASDU2627H被记录的通道传输准备就绪ASDU2728H带标志的状态变位传输准备就绪ASDU2829H传送带标志的状态变位ASDU2930H传送扰动值ASDU3031H传送结束ASDU31三.报文定义固定帧长报文仅适用于方式11.1下行报文(控制方向)1.1.1复位帧计数位、复位通信单元P9410H0100-0111链路地址帧校验和(CS)16H10H0100-0000链路地址帧校验和(CS)16H召唤1级用户数据P9510H01FCBFCV1010链路地址帧校验和(CS)16H召唤2级用户数据P9510H01FCBFCV1011链路地址帧校验和(CS)16H请求链路状态P9510H01FCB01001链路地址帧校验和(CS)16H1.2上行报文(监视方向)P95~961.2.1确认帧10H00ACDDFC0000链路地址帧校验和(CS)16H1.2.2忙帧10H00ACDDFC0001链路地址帧校验和(CS)16H1.2.3无所要求的数据帧10H00ACDDFC1001链路地址帧校验和(CS)16H1.2.4链路状态响应P9610H00ACDDFC****链路地址帧校验和(CS)16H可变帧长报文几点说明:1.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0~255>:一般地与链路层地址一致;有重复功能(如多CPU)时作为分地址,第1个与链路层地址一致,依次递增,但不等于<255>。<255>为广播地址。2.1下行报文(控制方向)2.1.1兼容报文2.1.1.1时间同步ASDU6(P28)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6>06H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8>时间同步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5>与链路层地址一致5功能类型(FUN)<255>全局功能类型GLB6信息序号(INF)<0>7~13七个八位位组二进制时间(注1)毫秒(L)0~59999ms毫秒(H)分0~59min时0~23h星期(高4位)日(低4位)1~71~31月1~12年0~99注1:实时时钟采用二进制表示。2.1.1.2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ASDU7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7>07H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9>总查询(总召唤)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5>与链路层地址一致5功能类型(FUN)<255>全局功能类型GLB6信息序号(INF)<0>7扫描序号(SCN)由主站给出,子站应答报文中包含与本扫描序号(SCN)一致的返回码(RII)2.1.1.3扰动数据传输的命令ASDU24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24>18H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31>扰动数据的传输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128>距离保护(兼容范围)<160>过流保护(兼容范围)<176>变压器差动保护(兼容范围)<192>线路差动保护(兼容范围)<254>通用分类功能6信息序号(INF)<0>未用7命令类型(TOO)P20<1>故障的选择TOV、ACC=无关<2>请求扰动数据ACC=无关<3>中止扰动数据ACC=无关<8><9><16>请求带标志的状态变位<17>中止带标志的状态变位<24>请求被记录的扰动表8扰动值的类型(TOV)<0>未用<1>瞬时值<2~255>未用9故障序号(FAN)P18用于识别和继电保护功能有关的一次事件,发生一次事件,故障序号加1。1011实际通道序号(ACC)<0>无通道传输时使用<1>IL1<2>IL2<3>IL3<4>IN<5>UL1E<6>UL2E<7>UL3E<8>UEN<9~63>保留2.1.1.4扰动数据传输的认可ASDU25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25>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31>扰动数据的传输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128>距离保护(兼容范围)<160>过流保护(兼容范围)<176>变压器差动保护(兼容范围)<192>线路差动保护(兼容范围)<254>通用分类功能6信息序号(INF)<0>未用7命令类型(TOO)P20<64>扰动数据传输成功(肯定)<65>扰动数据传输不成功(否定)<66>通道传输成功(肯定)<67>通道传输不成功(否定)<68>带标志的状态变位传输成功(肯定)<69>带标志的状态变位传输不成功(否定)8扰动值的类型(TOV)<0>未用<1>瞬时值<2~255>未用9故障序号(FAN)P18用于识别和继电保护功能有关的一次事件,发生一次事件,故障序号加1。1011实际通道序号(ACC)<0>无通道传输时使用<1>IL1<2>IL2<3>IL3<4>IN<5>UL1E<6>UL2E<7>UL3E<8>UEN<9~63>保留2.1.2通用报文2.1.2.1通用分类数据ASDU10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0AHASDU10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40>通用分类写命令4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GEN通用分类功能6信息序号(INF)<248>写条目<249>带确认的写条目<250>带执行的写条目<251>写写条目终止7返回信息标识符(RII)由主站给出,子站应答报文中包含与本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的返回码(RII)8通用分类数据集数目(NGD)以下n组描述P219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组号10条目号11描述类别(KOD)<0>无所指定的描述类别<1>实际值<2>缺省值<3>量程(最大值、最小值、步长)<5>精度<6>因子<7>%参比<8>列表<9>量纲<10>描述<19>相应的功能类型和信息序号<20>相应的事件<23>相关联的条目12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数据类型<0>无数据<1>OS8ASCII<2>BS1成组8位串<3>UI无符号整数<4>I整数<5>UF无符号无浮点<7>R32.23IEEE标准754短实数<8>R64.53IEEE标准754实数<9>双点信息<10>单点信息<15>通用分类标识序号<18>带时标的报文<19>带相对时间的时标报文<23>数据结构13数据宽度14数目及后续状态15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数据宽度*数目┆┆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第n组描述描述类别(KOD)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2.1.2.2通用分类命令ASDU21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21>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42>通用分类读命令<9>总查询(INF=245)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GEN通用分类功能6信息序号(INF)<240>读组标题<241>读一个组的全部条目的值或属性<243>读单个条目的目录<244>读单个条目的值或属性<245>对通用分类数据总查询7返回信息标识符(RII)由主站给出,子站应答报文中包含与本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的返回码(RII)8通用分类标识数目(NOG)以下n组描述9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组号10条目号11类型描述(KOD)<0>无所指定的描述类别<1>实际值<2>缺省值<3>量程(最大值、最小值、步长)<5>精度<6>因子<7>%参比<8>列表<9>量纲<10>描述<19>相应的功能类型和信息序号<20>相应的事件<23>相关联的条目┆┆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第n组描述类型描述(KOD)2.2上行报文(监视方向)2.2.1兼容报文2.2.1.1带时标的报文ASDU1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1>01H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1>自发(突发)<2>循环<7>测试<9>总查询<11>当地操作<12>远方操作<20>命令的肯定认可<21>命令的否定认可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128>距离保护(兼容范围)<160>过流保护(兼容范围)<176>变压器差动保护(兼容范围)<192>线路差动保护(兼容范围)6信息序号(INF)兼容范围(通用分类功能除外)7双点信息DPI0000-00DPI8~11四个八位位组二进制时间毫秒(L)0~59999ms毫秒(H)分0~59min时0~23h12附加信息(SIN)与主站命令报文中的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2.2.1.2带相对时间的带时标的报文ASDU2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2>02H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1>自发(突发)<2>循环<7>测试<9>总查询<11>当地操作<12>远方操作<20>命令的肯定认可<21>命令的否定认可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128>距离保护(兼容范围)<160>过流保护(兼容范围)<176>变压器差动保护(兼容范围)<192>线路差动保护(兼容范围)6信息序号(INF)兼容范围(通用分类功能除外)7双点信息DPI0000-00DPI8相对时间P190-65535ms(2个字节的二进制数)910故障序号P18用于识别和继电保护功能有关的一次事件,发生一次事件,故障序号加1。1112~15四个八位位组二进制时间毫秒(L)0~59999ms毫秒(H)分0~59min时0~23h16附加信息(SIN)与主站命令报文中的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2.2.1.3被测值I2.2.1.4具有相对时间的带时标的报文被测值2.2.1.5标识报文P27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5>05H2可变结构限定词SQ)81H3传送原因(COT)<3>复位帧计数位(FCB)<4>复位通信单元(CU)<5>启动/重新启动<6>电源合上4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128>距离保护(兼容范围)<160>过流保护(兼容范围)<176>变压器差动保护(兼容范围)<192>线路差动保护(兼容范围)<254>通用分类功能6信息序号(INF)<2>复位帧计数位(FCB)<3>复位通信单元(CU)<4>启动/重新启动<5>电源合上7兼容级别(COL)<3>采用通用分类服务8ASCⅡ字符1制造厂名称,“空域”用ASCII字符的空格20H。9ASCⅡ字符210ASCⅡ字符311ASCⅡ字符412ASCⅡ字符513ASCⅡ字符614ASCⅡ字符715ASCⅡ字符816自由赋值装置类型*由厂标准化决定格式,具有唯一性。17自由赋值装置出厂8位编号18自由赋值软件版本号19自由赋值2.2.1.6时间同步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6>06H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8>时间同步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5>与链路层地址一致5功能类型(FUN)<255>全局功能类型GLB6信息序号(INF)<0>7~13七个八位位组二进制时间(注1)毫秒(L)0~59999ms毫秒(H)分0~59min时0~23h星期(高4位)日(低4位)1~71~31月1~12年0~992.2.1.7总查询(总召唤)的终止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8>08H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10>总查询(总召唤)终止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与链路层地址一致5功能类型(FUN)<255>全局功能类型GLB6信息序号(INF)<0>7扫描序号(SCN)与主站报文中的扫描序号(SCN)一致2.2.1.8被测值II2.2.1.9被记录的扰动表2.2.1.10扰动数据传输准备就绪2.2.1.11被记录的通道传输准备就绪2.2.1.12带标志的状态变位传输准备就绪2.2.1.13传送带标志的状态变位2.2.1.14传送结束2.2.2通用报文2.2.2.1通用分类数据ASDU10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10>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1>自发(突发)INF=244<2>循环<7>测试<9>总查询<10>总查询终止INF=245<11>当地操作INF=244<12>远方操作<40>通用分类写命令的肯定认可INF=250、251<41>通用分类写命令的否定认可INF=249、250<42>对通用分类读命令有效数据响应INF=240、241、244<43>对通用分类读命令无效数据响应<44>通用分类写确认INF=249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GEN通用分类功能6信息序号(INF)<240>读组标题<241>读一个组的全部条目的值或属性<244>读单个条目的值或属性<245>通用分类数据总查询终止<249>带确认的写条目<250>带执行的写条目<251>带中止的写条目7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与主站命令中的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8通用分类数据集数目(NGD)以下n组描述9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组号10条目号11描述类别(KOD)P23<0>无所指定的描述类别<1>实际值<2>缺省值<3>量程(最大值、最小值、步长)<5>精度<6>因子<7>%参比<8>列表<9>量纲<10>描述<19>相应的功能类型和信息序号<20>相应的事件<23>相关联的条目12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数据类型<0>无数据<1>OS8ASCII<2>BS1成组8位串<3>UI无符号整数<4>I整数<5>UF无符号无浮点<7>R32.23IEEE标准754短实数<8>R64.53IEEE标准754实数<9>双点信息<10>单点信息<15>通用分类标识序号<18>带时标的报文<19>带相对时间的时标报文<23>数据结构13数据宽度14数目及后续状态15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数据宽度*数目┆┆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第n组描述描述类别(KOD)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2.2.2.2通用分类标识ASDU11字节报文内容说明1类型标识(TYP)<11>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42>对通用分类读命令有效数据响应<43>对通用分类读命令无效数据响应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GEN通用分类功能6信息序号(INF)<243>读单个条目的目录7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与主站命令中的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8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组号9条目号10描述元素数目(NDE)以下n组描述11描述类别(KOD)P23同ASDU1012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数据类型13数据宽度14数目及后续状态15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描述类别(KOD)第n组描述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注:本报文反映了1个条目的1个值或多个属性。四.链路传输过程1.方式1链路传输过程包括正常情况下的基本链路传输过程、控制系统(主站)初试化、I/O前置单元(子站)初试化、参数修改、扰动数据传送、总查询等。1.1正常情况下的基本链路传输过程:(不包含控制系统初试化、I/O前置单元初试化)P135过程描述传输服务序号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I/O前置单元NO.0无所请求的数据1请求No.0单元2级用户数据C_PL2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无所要求的数据帧控制域ACD=0M_NV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6)I/O前置单元NO.1有2级用户数据(包括自发的2级用户数据如变化的测量值)1请求No.1单元2级用户数据C_PL2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被测值Ⅰ数据ASDU3控制域ACD=0M_MEI_NA_3兼容报文P10、P27被测值Ⅱ数据ASDU9控制域ACD=0M_MEII_NA_3兼容报文P10、P29通用分类数据ASDU10控制域ACD=0变化的测量值;由单元装置决定的测量值。I/O前置单元NO.2有1级用户数据1请求No.2单元2级用户数据C_PL2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同上述报文但控制域ACD=12请求No.2单元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通用分类数据ASDU10控制域ACD=0所有可能的1级用户数据P134;*注1重复轮询*注1:有多个1级用户数据时,先上传较高优先级的数据,其他1级用户数据在下次轮询时上传,状态变位为最高优先级数据。1.2控制系统初试化过程描述传输服务轮次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发送复位1复位帧计数位FCB=0、发送缓冲区不清零C_RFB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4)确认ACD=0、DFC=0M_CON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6)确认ACD=0、DFC=1确认ACD=1、DFC=0确认ACD=1、DFC=1复位通信单元FCB=0、发送缓冲区清零C_RCU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4)确认ACD=0、DFC=0M_CON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6)确认ACD=1、DFC=0召唤标识报文1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标识报文ASDU5COT=3(或4)FUN=254?INF=?COL=2(兼容)或3(通用)M_IRC_NA_3(复位帧计数位或通信单元、通用分类功能类型、)*注1时间同步1发送时间同步报文A=255(广播)C_SYN_TA_3(P34)COT=8FUN=255INF=0广播报文不响应发送时间同步报文A=其他时间同步ASDU6(P28)COT=8FUN=255INF=0M_SYN_TA_3读通用分类标识序号描述1读目录(P73B1.1)ASDU21C_GC_NA_3ASDU10(P75B1.2)M_GD_N(T)A_3读一个组的描述(P73B2.1)ASDU21C_GC_NA_3ASDU10(P75B2.2)M_GD_N(T)A_3读一个组全部条目的值(P75B3.1)ASDU21C_GC_NA_3ASDU10(P75B3.2)M_GD_N(T)A_3读单个条目的目录(P75B4.1)ASDU21C_GC_NA_3ASDU11(P78B4.2)M_GI_N(T)A_3读单个条目的值或属性(P78B5.1)(P78B6.1)ASDU21C_GC_NA_3ASDU10(P78B5.2)(P80B6.2)M_GD_N(T)A_3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过程及终止P421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ASDU7(P34)C_IGI_NA_3COT=9FUN=255(GLB)INF=0(P16)SCN?*注2确认ACD=0、DFC=0M_CON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确认ACD=0、DFC=1确认ACD=1、DFC=0确认ACD=1、DFC=11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响应总召唤报文ASDU1、2、10CON=9SIN=扫描序号M_TM_TA_3M_TMR_TA_3M_GD_N(T)A_312请求2级用户数据C_PL2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通用分类数据ASDU10控制域ACD=1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响应总召唤报文ASDU1、2、10CON=9SIN=扫描序号M_TM_TA_3M_TMR_TA_3M_GD_N(T)A_31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总召唤结束ASDU8COT=10FUN=255(GLB)INF=0(P16)SCN=总查询启动时的SCNM_TGI_NA_3*注1:标识报文用于表明制造厂家、装置型号、软件版本号等。标识报文在控制系统*注2:总查询(总召唤)启动报文的扫描序号表明第n次启动总总查询。I/O前置单元初试化(过程一)过程描述传输服务轮次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召唤1级用户数据或2级用户数据或总查询1请求2级用户数据C_PL2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响应启动/重新启动ASDU1FUN=254(GEN)COT=5INF=4时间无效B)响应电源合上ASDU1FUN=254(GEN)COT=6INF=5时间无效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ASDU7(P34)C_IGI_NA_3COT=9FUN=255(GLB)INF=0(P16)SCN?*注2召唤标识报文时间同步读通用分类标识序号描述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过程及终止P42I/O前置单元初试化(过程二)过程描述传输服务轮次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召唤1级用户数据或2级用户数据或总查询1请求2级用户数据C_PL2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不响应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ASDU7(P34)C_IGI_NA_3COT=9FUN=255(GLB)INF=0(P16)SCN?*注2发送复位1复位帧计数位FCB=0、发送缓冲区不清零C_RFB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4)确认ACD=0、DFC=0M_CON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6)确认ACD=0、DFC=1确认ACD=1、DFC=0确认ACD=1、DFC=1复位通信单元FCB=0、发送缓冲区清零C_RCU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4)确认ACD=0、DFC=0M_CON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6)以下与控制系统初试化相同定值类、遥控类、遥调类、定值切换类、操作记录修改步骤如下:第一步:用通用报文带确认写(相当于选择,在控制方向上),响应确认写(相当于返校,在监视方向上)。第二步:用通用报文带执行写(相当于执行,在控制方向上),响应执行写(相当于报告已执行定值修改,在监视方向上)。定值修改的其体结果在修改完后自动形成报文以后由一级(或二级)数据召唤。这两步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超时应自动终止该写条目。防止通用报文带执行写其它条目时误写。P83第三步:在召唤请求1级或2级用户数据时自动上传修改结果。过程描述传输服务轮次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召唤1读指定组或条目的值或属性ASDU21C_GC_NA_3INF=241、245ASDU10修改选择1带确认的写ASDU10C_GD_NA_3NGD=n(n个条目)COT=40INF=249响应带确认的写ASDU10M_GD_NA_3(返校)COT=44INF=249修改执行1带执行的写ASDU10C_GD_NA_3NGD=n(n个条目)COT=40INF=250响应带执行的写ASDU10M_GD_NA_3(执行)COT=44INF=250上传修改结果1请求2级用户数据C_PL2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控制域ACD=12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响应定值修改结果ASDU10M_GD_NA_3COT=1(自发)INF=244(P17)扰动数据的传输P48过程描述传输服务轮次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被记录的扰动表1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被记录的扰动表ASDU23COT=VSQ=0(?)-iM_LDR_TA_3故障选择1扰动数据传输的命令ASDU24C_ODT_NA_3COT=31TOO=1扰动数据传输准备就绪ASDU26M_PTD_TA_3扰动数据的请求、终止1扰动数据传输的命令ASDU24C_ODT_NA_3COT=31TOO=2、3带标志的状态变位传输准备就绪ASDU28M_RTT_NA_3调用、终止带标志的状态变位1扰动数据传输的命令ASDU24C_ODT_NA_3COT=31TOO=16、17带标志的状态变位ASDU29?M_TOT_TA_3功能类型、信息序号┇调用带标志的状态变位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带标志的状态变位结束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带标志的状态变位结束ASDU31?肯定或否定认可ASDU25C_ADT_NA_3P36被记录的通道传输准备就绪ASDU27传输扰动值帧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传输扰动值帧ASDU30┇传输扰动值帧结束请求1级用户数据C_PL1_NA_3固定帧长报文(P95)传输扰动值帧结束ASDU31肯定或否定认可ASDU25C_ADT_NA_3P36确认测试模式P43监视方向闭锁P432.方式2链路传输过程包括控制系统(主站)和I/O前置单元(子站)初试化时的链路建立,正常情况下的基本链路传输、参数修改、扰动数据传送、总查询与方式1相同,子站有变化数据和突(自)发事件时相应报文主动上传,全遥信和全数据报文循环主动上传。2.1正常情况下的基本链路传输过程:(不包含控制系统初试化、I/O前置单元初试化)P135过程描述传输服务序号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时间同步1发送时间同步报文A=255(广播)C_SYN_TA_3(P34)COT=8FUN=255INF=0广播报文不响应发送时间同步报文A=其他时间同步ASDU6(P28)COT=8FUN=255INF=0M_SYN_TA_3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过程及终止P421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ASDU7(P34)C_IGI_NA_3COT=9FUN=255(GLB)INF=0(P16)SCN?*注2响应总召唤报文ASDU1、2、10CON=9SIN=扫描序号M_TM_TA_3M_TMR_TA_3M_GD_N(T)A_31响应总召唤报文ASDU1、2、10CON=9SIN=扫描序号M_TM_TA_3M_TMR_TA_3M_GD_N(T)A_31通用分类数据ASDU10控制域ACD=11响应总召唤报文ASDU1、2、10CON=9SIN=扫描序号M_TM_TA_3M_TMR_TA_3M_GD_N(T)A_31总召唤结束ASDU8COT=10FUN=255(GLB)INF=0(P16)SCN=总查询启动时的SCNM_TGI_NA_3I/O前置单元NO.1有2级用户数据(包括自发的2级用户数据如变化的测量值)1被测值Ⅰ数据ASDU3控制域ACD=0M_MEI_NA_3兼容报文P10、P27被测值Ⅱ数据ASDU9控制域ACD=0M_MEII_NA_3兼容报文P10、P29通用分类数据ASDU10控制域ACD=0变化的测量值;由单元装置决定的测量值。I/O前置单元NO.2有1级用户数据1~n通用分类数据ASDU10控制域ACD=0所有可能的1级用户数据P134;*注1*注1:有多个1级用户数据时,先上传较高优先级的数据,状态变位为最高优先级数据。2.2控制系统初试化过程描述传输服务轮次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主站广播,与各子站建立链路连接召唤标识报文1用一般命令报文召唤标识报文ASDU20COT=3~6FUN=255?INF=2~5C_GRC_NA_3标识报文ASDU5COT=3~6FUN=255?INF=2~5COL=2(兼容)或3(通用)M_IRC_NA_3时间同步1发送时间同步报文A=255(广播)C_SYN_TA_3(P34)COT=8FUN=255INF=0广播报文不响应发送时间同步报文A=其他时间同步ASDU6(P28)COT=8FUN=255INF=0M_SYN_TA_3读通用分类标识序号描述1读目录(P73B1.1)ASDU21C_GC_NA_3ASDU10(P75B1.2)M_GD_N(T)A_3读一个组的描述(P73B2.1)ASDU21C_GC_NA_3ASDU10(P75B2.2)M_GD_N(T)A_3读一个组全部条目的值(P75B3.1)ASDU21C_GC_NA_3ASDU10(P75B3.2)M_GD_N(T)A_3读单个条目的目录(P75B4.1)ASDU21C_GC_NA_3ASDU11(P78B4.2)M_GI_N(T)A_3读单个条目的值或属性(P78B5.1)(P78B6.1)ASDU21C_GC_NA_3ASDU10(P78B5.2)(P80B6.2)M_GD_N(T)A_3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过程及终止P42同正常情况下的基本链路传输过程*注1:标识报文用于表明制造厂家、装置型号、软件版本号等。标识报文在控制系统*注2:总查询(总召唤)启动报文的扫描序号表明第n次启动总总查询。I/O前置单元初试化(过程一)过程描述传输服务轮次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子站广播,由各主站分别与该子站建立链路连接召唤标识报文时间同步读通用分类标识序号描述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过程及终止P42I/O前置单元初试化(过程二)过程描述传输服务轮次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一段时间内子站不响应或响应出错发送复位1用一般命令报文复位帧计数位ASDU20FCB=0、发送缓冲区不清零标识报文ASDU5用一般命令报文复位通信单元FCB=0、发送缓冲区清零时间同步读通用分类标识序号描述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过程及终止P42定值类、遥控类、遥调类、定值切换类、操作记录修改步骤如下:第一步:用通用报文带确认写(相当于选择,在控制方向上),响应确认写(相当于返校,在监视方向上)。第二步:用通用报文带执行写(相当于执行,在控制方向上),响应执行写(相当于报告已执行定值修改,在监视方向上)。定值修改的其体结果在修改完后自动形成报文主动上传。这两步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超时应自动终止该写条目。防止通用报文带执行写其它条目时误写。P83过程描述传输服务轮次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召唤1读指定组或条目的值或属性ASDU21C_GC_NA_3INF=241、245ASDU10修改选择1带确认的写ASDU10C_GD_NA_3NGD=n(n个条目)COT=40INF=249响应带确认的写ASDU10M_GD_NA_3(返校)COT=44INF=249修改执行1带执行的写ASDU10C_GD_NA_3NGD=n(n个条目)COT=40INF=250响应带执行的写ASDU10M_GD_NA_3(执行)COT=44INF=250主动上传修改结果1响应定值修改结果ASDU10M_GD_NA_3COT=1(自发)INF=244(P17)扰动数据的传输P48过程描述传输服务轮次控制系统(控制方向)I/O前置单元(监视方向)下行报文报文代号可能的上行报文报文代号及描述主动上传被记录的扰动表1被记录的扰动表ASDU23COT=VSQ=0(?)-iM_LDR_TA_3故障选择1扰动数据传输的命令ASDU24C_ODT_NA_3COT=31TOO=1扰动数据传输准备就绪ASDU26M_PTD_TA_3扰动数据的请求、终止1扰动数据传输的命令ASDU24C_ODT_NA_3COT=31TOO=2、3带标志的状态变位传输准备就绪ASDU28M_RTT_NA_3调用、终止带标志的状态变位1扰动数据传输的命令ASDU24C_ODT_NA_3COT=31TOO=16、17带标志的状态变位ASDU29?M_TOT_TA_3功能类型、信息序号┇调用带标志的状态变位带标志的状态变位结束带标志的状态变位结束ASDU31?肯定或否定认可ASDU25C_ADT_NA_3P36被记录的通道传输准备就绪ASDU27传输扰动值帧传输扰动值帧ASDU30┇传输扰动值帧结束传输扰动值帧结束ASDU31测试模式P43监视方向闭锁P43五.通用分类服务本章内容根据IEC60870-5-103配套标准中所定义的通用分类服务对传输帧报文进行自描述,具有开放性。1.通用分类服务标识序号分类通用分类服务标识序号分为下列组类型,每组可定义256个条目,并规定00号条目为组标题。组标题有2个属性属性:“条目数”-UI,在本组中已定义的条目数,含组标题本身;“描述”-OS8ASCII,组标题名)组号功能00H系统类(所有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系统参数及功能、定值区切换)01H系统类02H定值类03H定值类04H事件类(动作及状态事件)05H事件类(如告警事件)06H遥测类(保护测量值)07H遥测类(如电流、电压、功率、频率、水位、温度等)08H遥信类(如刀闸、开关、信号、状态等)09H遥信类0AH电量类0BH遥控开关类(跳/合)0CH遥控分头类(升/降)0DH遥调类(DA输出)0EH遥控压板类(保护功能投/退)0FH调试及操作信息类(用于装置的调试及操作记录)10H小电流接地选线类信息11H 报告类信息18H带时标的遥信类(如刀闸、开关、信号、状态等)对于测量一类的数据,如遥测类、遥信类、电量类等,可用通用报文读;对于控制一类的数据,如定值类、遥控类、遥调类、定值切换类等,可用通用报文带确认写(相当于选择)、通用报文带执行写(相当于执行)及通用报文读(相当于召唤);2.装置类型标识在标识报文ASDU5中对装置类型进行分类定义,装置分为以下类型:高压线路,变压器,母线,低压,发变3.组的条目每一组的第一个条目00H为组的标题系统类条目涵义说明00H系统类01H装置位置或线路号02H当前定值区03H运行定值区04H有效定值区05H06H被测值10说明:有效定值区指该定值区中定值有效的所有定值区号。运行定值区指该定值区中定值正在运行,运行定值区是有效定值区中的1个。当前定值区指该定值区中定值可被主机召唤或修改。3.2定值类3.2.1低压保护部分定值表(包括线路保护、电容器保护、备用电源自投、低周减载等)条目全称条目全称00H整定值(本组标题)01H电流速断定值02H过流I段电流Ⅰ段时间电流Ⅰ段低电压闭锁定值过流Ⅱ段电流Ⅱ段时间电流Ⅱ段低电压闭锁定值加速电流Ⅱ段时间过流Ⅲ段电流Ⅲ段时间电流Ⅲ段低电压闭锁定值加速过流Ⅲ段时间过流Ⅳ段反时限基准电流反时限时间常数反时限曲线负序过流负序过流负序过流I段负序过流I段负序过流Ⅱ段负序过流Ⅱ段负序过流Ⅲ段负序过流Ⅲ段过负荷定值过负荷时间_加速过负荷时间重合闸检无压定值重合闸时间检同期重合闸差电压检同期重合闸合闸角零序电流I段定值零序电流Ⅰ段时间1(跳本DL)零序电流Ⅰ段时间2(跳主变低)零序电流Ⅰ段时间3(跳母联)零序电流Ⅱ段定值_零序电流Ⅱ段时间零序电流Ⅱ段加速时间零序电流Ⅲ段定值_零序电流Ⅲ段时间零序电流Ⅲ段加速时间零序电流告警定值_零序电流告警时间低周定值_低周减载频率A轮定值低周减载频率A轮时间_低周减载频率B轮定值低周减载频率B轮时间_低周减载频率C轮定值低周减载频率C轮时间低周闭锁频率滑差闭锁df/dt定值滑差速动范围df/dt下限滑差速动范围df/dt上限低电流闭锁低周电流定值低电压闭锁电压定值1#零序过压定值1#零序过压时间2#零序过压定值2#零序过压时间1#进线过电流定值进线过电流闭锁动作时间_1#进线过负荷定值进线过负荷动作时间1#进线无电流定值_2#进线过电流定值2#进线过负荷定值_2#进线无电流定值3#进线过负荷1#母线有压定值1#母线无压定值备自投跳闸动作时间2#母线有压定值备自投合闸动作时间2#母线无压定值1#进线有压定值联切1时间2#进线有压定值联切2时间3#进线有压定值空载电流定值(无电流定值)不平衡过电流定值不平衡过电流时间过电压定值过电压时间低电压定值低电压时间不平衡电压定值不平衡电压时间电容器自投母线低电压电容器自投时间差压保护定值差压保护时间负序电压定值差动速断定值谐波制动系数比率差动定值比例差动系数间隙零序电压间隙零序电压时间间隙零序电流间隙零序电流时间电动机启动时间断路器失灵保护时间3.3事件类条目全称条目全称00H事件(本组标题)01H过流速断出口过电压保护出口过流I段低电压I段出口过流Ⅱ段低电压Ⅱ段出口过流Ⅲ段低电压动作过流Ⅲ段差压保护出口过流Ⅳ段负序电压动作过流方向I段不平衡电流保护出口过流方向Ⅱ段不平衡电压保护出口过流方向Ⅲ段母线电压低电容器自投过流保护加速出口重瓦斯动作反时限过流出口有载重瓦斯动作负序过流保护出口变压器本体动作出口负序过流I段出口非电量保护负序过流Ⅱ段出口冷却器故障出口负序过流Ⅲ段出口差动速断保护出口过负荷保护动作出口比率差动保护出口零序保护I段出口间隙零序电压保护出口零序保护Ⅱ段出口间隙零序电流保护出口零序保护Ⅲ段出口零序保护Ⅳ段出口三相一次重合闸受远方跳闸命令出口后加速断路器不一致保护出口零序电流II段断路器死区保护出口零序电流III段失灵保护出口过负荷跳闸1#低频减载动作出口过负荷跳闸2#事故减载动作出口备自投动作跳1#低频A轮备自投动作跳2#低频B轮备自投动作合1#低频C轮备自投动作合2#滑差速动备自投动作联切1#备自投动作联切2#备自投动作跳闸电流II段后加速备自投动作合闸电流III段后加速备自投动作成功零序电流I段跳主变低备自投动作失败零序电流I段跳母联备自投动作合母联保留联切1动作保留联切2动作保留过负荷联切动作过负荷跳闸1号过负荷跳闸2号3.4告警事件条目全称条目全称00H告警事件(本组标题)I侧PT断线负序电流突变启动II侧PT断线过负荷检测(信号)III侧PT断线过电压告警母线无电压1#母线接地母线接地告警1#母线接地消失电压回路断线2#母线接地重瓦斯2#母线接地消失轻瓦斯闭锁备自投油位低闭锁备自投恢复油温高低温装置本机故障高温通信信道异常压力释放内部随机存储器异常风扇故障外部随机存储器异常冷却器故障程序(只读)存储器出差闭锁备用电源自投EEPROM出差频率异常采样数据异常告警低电压闭锁低频液晶显示故障告警过负荷启动风扇输出光电隔离击穿过负荷闭锁有载调压输出光电隔离无效过负荷光电隔离失电报警低电压闭锁低频定值校验出错合闸压力下降ROM校验错误跳闸压力下降采样数据异常控制回路断线定值整定超时差流越限I侧CT断线II侧CT断线III侧CT断线IV侧CT断线保护测量类条目涵义说明条目涵义说明00H测量值(本组标题)01Hf频率2CHUabmAB线电压(中压侧)02HIaA相电流(低压侧)2DHUbcmBC线电压(中压侧)03HIbB相电流(低压侧)2EHUcamCA线电压(中压侧)04HIcC相电流(低压侧)2FHIp0不平衡电流05H3Io零序电流(低压侧)30HUp0不平衡电压06HI2负序电流(低压侧)31H保留07HUaA相电压(低压侧)32HIdaA相差动电流08HUbB相电压(低压侧)33HIdbB相差动电流09HUcC相电压(低压侧)34HIdcC相差动电流0AH3Uo零序电压(低压侧)35HUx11#进线线电压0BHU2负序电压(低压侧)36HUx22#进线线电压0CHUabAB线电压(低压侧)37HIa11#进线A相电流0DHUbcBC线电压(低压侧)38HIb11#进线B相电流0EHUcaCA线电压(低压侧)39HIc11#进线C相电流0FH保留3AHIa22#进线A相电流10H保留3BHIb22#进线B相电流11H保留3CHIc22#进线C相电流12HIahA相电流(高压侧)3DHUab11#母线AB线电压13HIbhB相电流(高压侧)3EHUbc11#母线BC线电压14HIchC相电流(高压侧)3FHUca11#母线CA线电压15H3Ioh零序电流(高压侧)40HUab22#母线AB线电压16HI2h负序电流(高压侧)41HUbc22#母线BC线电压17HUahA相电压(高压侧)42HUca22#母线CA线电压18HUbhB相电压(高压侧)43H19HUchC相电压(高压侧)44H1AH3Uoh零序电压(高压侧)45H保留1BHU2h负序电压(高压侧)46H保留1CHUabhAB线电压(高压侧)47H保留1DHUbchBC线电压(高压侧)48H保留1EHUcahCA线电压(高压侧)49HUx线路抽样电压1FH保留4AH保留20H保留4BH21H保留4CH22HIamA相电流(中压侧)4DH23HIbmB相电流(中压侧)4EH24HIcmC相电流(中压侧)50H25H3Iom零序电流(中压侧)51H26HI2m负序电流(中压侧)52H27HUamA相电压(中压侧)53H28HUbmB相电压(中压侧)54H29HUcmC相电压(中压侧)55H2AH3Uom零序电压(中压侧)56H2BHU2m负序电压(中压侧)57H保留遥测类条目涵义说明00H遥测值(本组标题)01HCf频率(测量)02HCiaA相电流(测量)03HCibB相电流(测量)04HCibC相电流(测量)05HCuaA相电压(测量)06HCubB相电压(测量)07HCucC相电压(测量)08HCuab线电压(测量)09HP有功功率0AHQ无功功率0CH0DH0EH3.6遥信类不需要控制的开关量输入作为本组的条目,包括已明确定义的条目和未定义的条目。条目涵义说明00H开关量输入(本组标题)01HTWJ跳闸位置02HHWJ合闸位置03HHHJ合后位置04H开入105H开入23.6电量类条目涵义说明00H电量值(本组标题)01H正向有功电度脉冲计数正向无功电度脉冲计数反向有功电度脉冲计数反向无功电度脉冲计数正向有功电度正向无功电度反向有功电度反向无功电度3.7遥控开关类需要控制的开关和刀闸作为本组的条目,读条目的值可反应相应的状态,本条目可不在遥信类条目中重复定义。写条目表示遥控操作,带确认的写条目表示操作选择;带执行的写条目表示操作执行;条目涵义说明00H开关量输出(本组标题)01H开关02H刀闸3.8遥控分头类条目涵义说明00H设置(本组标题)01H分接头位置3.9遥调类3.10遥控压板类条目涵义说明00H压板(本组标题)01H过流I段02H过流Ⅱ段03H过流Ⅲ段04H过流Ⅲ段05H过流Ⅳ段06H重合闸07H加速08H低频A轮09H低频B轮0AH低频C轮0BH过负荷保护动作出口0CH零序保护I段出口0DH零序保护Ⅱ段出口0EH零序保护Ⅲ段出口0FH零序保护Ⅳ段出口3.11调试及操作类条目涵义说明00H调试记录类(本组标题)开关跳闸次数保护跳闸次数信号复归4.标识序号分类描述组号条目号描述描述类别数据类型数据宽度数目值00H00H系统类<1>实际值<3>UI11本组条目数<10>描述<1>OS8ASCⅡ81系统数据01H装置位置或线路号<1>实际值<1>OS8ASCⅡ161<2>缺省值<1>OS8ASCⅡ161<10>描述<1>OS8ASCⅡ81装置位置当前定值区<1>实际值<3>UI11<2>缺省值<3>UI11<3>量程<3>UI13<10>描述<1>OS8ASCⅡ101当前定值区运行定值区<1>实际值<3>UI11<2>缺省值<3>UI11<10>描述<1>OS8ASCⅡ有效定值区<1>实际值<3>UI1nn个有效定值区值<2>缺省值<3>UI11<10>描述<1>OS8ASCⅡ10106H被测值10<1>实际值<7>R32.23410<23>相关联的条目<15>通用分类标识序号210064B频率064CA相电流064DB相电流064EC相电流064FA相电压0650B相电压0651C相电压0652线电压0653有功功率0654无功功率<10>描述<1>OS8ASCⅡ81被测值1002H00H定值类<1>实际值<3>UI11本组条目数<10>描述<1>OS8ASCⅡ101保护整定值02H01H~定值类<1>实际值<7>R32.2341定值类中电压、电流、时间、角度等条目的具体数值和描述不同<5>精度<3>UI12<9>量纲<1>OS8ASCⅡ11<3>量程<7>R32.2343<2>缺省值<7>R32.2341<10>描述<1>OS8ASCⅡ16104H00H事件类<1>实际值<3>UI11本组条目数<10>描述<1>OS8ASCⅡ81动作事件事件类<1>实际值<18>带时标报文61不同条目的事件描述不同<10>描述<1>OS8ASCⅡ161事件类<1>实际值<19>带相对时间的时标报文10<10>描述<1>OS8ASCⅡ161事件类<1>实际值<23>数据结构06H00H保护测量值<1>实际值<3>UI11本组条目数<10>描述<1>OS8ASCⅡ101保护测量值保护测量值类<1>实际值<7>R32.2341<5>精度<3>UI12<9>量纲<1>OS8ASCⅡ11<3>量程<3>UI<10>描述<1>OS8ASCⅡ07H00H遥测值<1>实际值<3>UI11本组条目数<10>描述<1>OS8ASCⅡ61遥测值遥测类<1>实际值<7>R32.23<5>精度<3>UI<9>量纲<1>OS8ASCⅡ<3>量程<3>UI<10>描述<1>OS8ASCⅡ08H00H遥信值<1>实际值<3>UI11本组条目数<10>描述<1>OS8ASCⅡ81遥信值遥信类<1>实际值<23>数据结构<10>单点信息<14>二进制时间<10>描述<1>OS8ASCⅡ0AH00H电量值<1>实际值<3>UI11本组条目数<10>描述<1>OS8ASCⅡ81电量值电量类<1>实际值<8>R64.53<5>精度<3>UI<9>量纲<1>OS8ASCⅡ<10>描述<1>OS8ASCⅡ0BH00H遥控开关<1>实际值<3>UI11本组条目数<10>描述<1>OS8ASCⅡ81遥控开关遥控开关类<1>实际值<9>双点信息<20>相应的事件<15>通用分类标识序号21<10>描述<1>OS8ASCⅡ0CH00H遥控分头<1>实际值<3>UI11本组条目数<10>描述<1>OS8ASCⅡ81遥控分头遥控分头类<1>实际值<3>UI<2>缺省值<3>UI<3>量程<3>UI<9>量纲<1>OS8ASCⅡ<20>相应的事件<15>通用分类标识序号<10>描述<1>OS8ASCⅡ0DH遥调类<1>实际值?<5>精度<3>UI<9>量纲<1>OS8ASCⅡ<3>量程<3>UI<23>相关联的条目<15>通用分类标识序号<20>相应的事件<15>通用分类标识序号<10>描述<1>OS8ASCⅡ0EH00H遥控压板<1>实际值<3>UI11本组条目数<10>描述<1>OS8ASCⅡ81遥控压板遥控压板类<1>实际值<9>双点信息<20>相应的事件<15>通用分类标识序号<10>描述<1>OS8ASCⅡ0FH调试及操作注:描述用中文内码表示,OS8ASCⅡ为ASCⅡ8位码,一个中文字为2个ASCⅡ8位码。通用分类服务举例P73读所有被定义的组的标题5.2.1读目录(P73B1.1)ASDU21报文例子:主站通过本命令读所有被定义的组的标题字节报文内容实际值说明1类型标识(TYP)<21>通用分类命令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42>通用分类读命令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254>通用分类功能类型GEN6信息序号(INF)<240>读全部组的标题7返回信息标识符(RII)由主站给出,子站应答报文中包含与本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的返回码(RII)8通用分类标识数目(NOG)<0>5.2.2响应读目录ASDU10报文例子:子站通过本报文响应所有被定义组的标题字节报文内容实际值说明1类型标识(TYP)<10>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42>对通用分类读命令有效数据响应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254>GEN通用分类功能6信息序号(INF)<240>读组标题7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与主站命令中的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8通用分类数据集数目(NGD)<10>以下n组描述9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0H组号1000H条目号11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12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13<8>数据宽度14<1>数目及后续状态15~22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系统数据”内码表示的中文4个字23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2H组号2400H条目号25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26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27<10>数据宽度28<1>数目及后续状态29~38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保护整定值”内码表示的中文5个字39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4H组号4000H条目号41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42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43<10>数据宽度44<1>数目及后续状态45~52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动作事件”内码表示的中文4个字53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6H组号5400H条目号55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56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57<10>数据宽度58<1>数目及后续状态59~68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保护测量值”内码表示的中文5个字69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7000H条目号71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72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73<6>数据宽度74<1>数目及后续状态75~80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遥测值”内码表示的中文3个字81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8H组号8200H条目号83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84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85<6>数据宽度86<1>数目及后续状态87~92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遥信值”内码表示的中文3个字93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AH组号9400H条目号95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96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97<6>数据宽度98<1>数目及后续状态99~104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电量值”内码表示的中文3个字105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BH组号10600H条目号107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108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109<8>数据宽度110<1>数目及后续状态111~118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遥控开关”内码表示的中文4个字119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CH组号12000H条目号121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122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123<8>数据宽度124<1>数目及后续状态125~132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遥控分头”内码表示的中文4个字133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EH组号13400H条目号135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136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137<8>数据宽度138<1>数目及后续状态139~146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遥控压板”内码表示的中文4个字读一个组的全部条目的描述(P73B2.1)5.2.1读一个组的描述(P73B2.1)ASDU21报文例子:主站通过本命令读“遥测类”组所有条目的描述字节报文内容实际值说明1类型标识(TYP)<21>通用分类命令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42>通用分类读命令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254>通用分类功能类型GEN6信息序号(INF)<241>读一个组的全部条目的值或属性7返回信息标识符(RII)由主站给出,子站应答报文中包含与本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的返回码(RII)8通用分类标识数目(NOG)<1>9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07H组号1000H条目号11类型描述(KOD)<10>描述5.2.2响应读一个组的描述ASDU10报文例子:子站通过本报文响应“遥测类”组所有条目的描述字节报文内容实际值说明1类型标识(TYP)<10>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42>对通用分类读命令有效数据响应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254>GEN通用分类功能6信息序号(INF)<241>读一个组的全部条目的值或属性7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与主站命令中的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8通用分类数据集数目(NGD)<11>以下n组描述9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1000H条目号11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12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13<6>数据宽度14<1>数目及后续状态15~20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遥测值”内码表示的中文3个字21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2201H条目号23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24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25<4>数据宽度26<1>数目及后续状态27~30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频率”内码表示的中文2个字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02H条目号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8>数据宽度<1>数目及后续状态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A相电流”内码表示的中文4个字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03H条目号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8>数据宽度<1>数目及后续状态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B相电流”内码表示的中文4个字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04H条目号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8>数据宽度<1>数目及后续状态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C相电流”内码表示的中文3个字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05H条目号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8>数据宽度<1>数目及后续状态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A相电压”内码表示的中文3个字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06H条目号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8>数据宽度<1>数目及后续状态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B相电压”内码表示的中文3个字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07H条目号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8>数据宽度<1>数目及后续状态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C相电压”内码表示的中文4个字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08H条目号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6>数据宽度<1>数目及后续状态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线电压”内码表示的中文4个字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09H条目号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8>数据宽度<1>数目及后续状态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有功功率”内码表示的中文4个字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0AH条目号描述类别(KOD)P23<10>描述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1>OS8ASCII数据类型<8>数据宽度<1>数目及后续状态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无功功率”内码表示的中文4个字5.3读一个组全部条目的值(P75B3.1)5.3.1读一个组全部条目的值(P75B3.1)ASDU21报文例子:主站通过本命令读“遥测类”组所有条目的值字节报文内容实际值说明1类型标识(TYP)<21>通用分类命令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42>通用分类读命令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254>通用分类功能类型GEN6信息序号(INF)<241>读一个组的全部条目的值或属性7返回信息标识符(RII)由主站给出,子站应答报文中包含与本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的返回码(RII)8通用分类标识数目(NOG)<1>9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07H组号1000H条目号11类型描述(KOD)<1>实际值5.3.2响应读一个组全部条目的值ASDU10报文例子:子站通过本报文响应“遥测类”组所有条目的值字节报文内容实际值说明1类型标识(TYP)<10>2可变结构限定词(VSQ)81H3传送原因(COT)<42>对通用分类读命令有效数据响应4应用服务单元公共地址<0~254>5功能类型(FUN)<254>GEN通用分类功能6信息序号(INF)<241>读一个组的全部条目的值或属性7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与主站命令中的返回信息标识符(RII)一致8通用分类数据集数目(NGD)<11>以下n组描述9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1000H条目号11描述类别(KOD)P23<1>实际值12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3>UI数据类型13<1>数据宽度14<1>数目及后续状态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10>表示有10个条目通用分类标识序号(GIN)P2207H组号01H条目号描述类别(KOD)P23<1>实际值通用分类数据描述(GDD)P22<7>R32.23<4>数据宽度<1>数目及后续状态通用分类标识数据(GID)P2349.904个字节,数据类型为R32.23;假设实际值为49.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