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获奖科研报告摘

要:本文在大量文献调查的基础上,梳理相关理论,挖掘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国内外对总体卫生事业发展的情况研究较少,尚未有一套成熟的指标对卫生事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201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excel、spss24.0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31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力图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建议。

关键词:卫生事业规模;卫生事业水平综合评价

第一部分导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

(一)研究背景

卫生事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保障体系、卫生服务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的总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卫生事业是一项基础性的、不可缺少的社会事业,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医疗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是战略实现的重要基础,因而对我国现阶段的卫生事业发展规模、水平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2018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各项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我国目前卫生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在对各个省市的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和探寻不同省市卫生事业发展的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第二部分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综合评价

目(一)变量检验

由KMO和Bartlett检验表可知,KMO统计量的值等于0.645,说明勉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而Bartlett检验的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协方差阵为单位阵的原假设,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

确定因子个数运用软件SPSS24.0对9个原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这9个变量初始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提取公共因子后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旋转后的公共因子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提取了3个主成分,且此时方差的总贡献率已达88.137%。同时,由碎石图可以看出自第3个主成分起,图线趋于平缓,故提取3个主成分。

由此可求得主成分F的表达式如下:

F1=0.212X1+0.223X2+0.211X3+0.183X4+0.175X5-0.016X6-0.079X7-0.068X8+0.067X9

F2=-0.162X1-0.083X2-0.017X3+0.023X4+0.116X5+0.421X6-0.09X7+0.614X8+0.165X9

F3=0.099X1+0.111X2+0.036X3-0.072X4-0.007X5-0.2X6+0.356X7+0.276X8+0.678X9

构造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综合评价的评估函数:

Y=α1*F1+α2*F2+α3*F3,其中Y为各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综合评价,α1、α2、α3分别为公共因子F1、F2、F3的权重。α1=54.803%,α2=19.951%,α3=13.383%

把α1、α2、α3和带入评估函数Y,可得Y=54.803%F1+19.951%F2+13.383F3,计算我国各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山东省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最优,其次是四川省和河南省。选用因子分子法构建卫生事业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可提炼出卫生事业的规模和水平多个方面的多重指标的公共因子,从而达到用较少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较多的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的效果。但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对数据资料的要求较高,需符合KMO检验和Bartlett球型度检验。虽然本文建立的因子分析模型Y=54.803%F1+19.951%F2+13.383F3可解釋88.137%的各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但仍然存在不足,如由于获取各地区数据有限使得本模型选取的发展指标较少。

第三部分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基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卫生事业进行定量测度实证研究十分必要。评价指标体系和卫生统计模型作为评价和衡量卫生事业进展的重要工具,对如何发挥卫生事业公益作用,提供更适应百姓健康需求的相关支持,并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了指标性的参考意义,也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政策、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二、建议

(一)、通过宏观把控平衡发展

我国当前地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有所体现,需要在建设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同时,不断增强对不发达地区的卫生投入,以宏观的视角分配高水平、高素质的医疗机构以及人员,不断把控全国以及各地区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做到平衡发展,避免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

(二)、合理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虽然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仍然较高,为降至20%以下,个人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沉重。为此,政府应合理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减轻个人医疗负担。第一,优化医疗卫生支出结构提高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降低居民自付比例。第二,注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三)、合理调整医疗卫生支出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