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两个规划-1212课件_第1页
贵阳市两个规划-1212课件_第2页
贵阳市两个规划-1212课件_第3页
贵阳市两个规划-1212课件_第4页
贵阳市两个规划-121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阳市二0一二年实施妇女儿童

发展规划培训班2012年12月贵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贵阳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创新发展2012年12月贵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一、十八大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二、正确认识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贵阳市妇女儿童工作情况四、贵阳市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五、贵阳市2011-2015年“两个规划”目标进展情况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

市妇女儿童事业创新发展七、总体要求主要内容:

一、十八大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

(一)报告多处提及妇女儿童事业和妇女工作

报告对“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进行了详尽阐述,在其中的“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部分特别提到,“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报告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部分,还提到“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

报告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部分提出,“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报告论述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其中的“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部分提到,“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党的十八大为新时期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11月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八大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进了党的报告。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妇女儿童发展和妇女儿童工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确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在党的全局工作中的定位和方向。报告中多处提及妇女儿童事业和妇女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改善民生的各个领域和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视培养女干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目标要求,与我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和“建生态文明市”等方面相契合。

(三)实施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两个规划”的目标1、保障妇女平等享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妇女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普遍提高;2、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和

机会,妇女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3、保障妇

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参与

经济发展,妇女的经济地位明显提

升;4、保障妇

女平等参与社会事务决策与

管理,妇女的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5、保障妇女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妇女的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6、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

,妇女发展的环境更为优化;7、保障妇女权益的法规政策体系更加

完善,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

护。

小康社会的目标1、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2、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3、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4、人民民主不断扩大。重视培养女干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5、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6、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7、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实施好“两个规划”,就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最好行动

1、各级妇儿工委及妇联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任务,结合实际抓好工作落实。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定期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工作水平。2、要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群策群力,开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良好局面。3、尤其解决好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生活、身心与权益问题。

4、量化指标,把解决的问题落到基层。把影响妇女儿童发展的重点

难点问题,量化成区(市、县)规划的重点目标或指标,并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措施,把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落到基层、切实为妇女儿童谋福利。5、加大对农村妇幼保健、生活环境治理等民生工作力度,大力改善农村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以全面达到或超过省规划水平为底线,起到我市“火车头”的作用。6、保障流动妇女儿童的卫生健康、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平等就业等合法权益,加强对出生缺陷干预及实施婚、孕、产前检查等重大难点的研究和突破,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达标。

全市各级妇儿工委和办公室要以十八大精神引领妇女儿童工作方向,以推进妇女儿童发展新规划实施凝聚妇儿工作力量,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新时期我省妇儿工作新局面。二、正确认识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制定和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我国政府履行国际承诺、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妇女儿童共同发展的需要

妇女儿童生存、发展与保护作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近年来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妇女儿童的发展。

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1975年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联合国国际妇女世界会议。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75年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这是“国际妇女年”的重要活动之一。133个国家的1800多名代表与会。与大会同期举行的非政府组织论坛与会者约5000人。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素文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会议通过了《墨西哥城宣言》和《世界行动计划》,并将1976~1985年定为“联合国妇女十年:平等、发展与和平”。2、1980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名为联合国妇女十年中期会议。联合国145个会员国、联合国系统有关组织和机构的代表2000多人与会。参加非政府组织论坛的有8000人。中国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妇女十年后半期行动纲领》,并举行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签字仪式。康克清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公约。3、1985年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名为审查和评价联合国妇女十年成就世界会议。157个联合国会员国及联合国、有关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约6000人与会。参加非政府组织论坛的约15000人。中国国务委员陈慕华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会议审查和评价了联合国妇女十年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了《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简称《内罗毕战略》)。4、1995年北京召开,主题为:以行动谋平等、发展与和平。

189个国家的政府代表,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和专门机构,有关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15000多人与会(其中政府代表近6000人,非政府组织代表约5300人,采访大会的新闻记者约4000人),参加非政府组织论坛的达31000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是迄今参加人数最多的联合国会议,也是中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约130个国家由部长以上高级官员率团参加了会议。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与会,并当选为大会主席。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当选为副主席。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和和平;次主题为:就业、保健与教育。会议审查和评价了《内罗毕战略》的执行情况,制定和通过了旨在提高全球妇女地位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2015年或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2012年3月8日发表声明说,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第6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纳赛尔联合提议2015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讨论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对妇女产生的种种影响。声明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1995年在北京召开,届时已有20年。妇女占全球人口的一半,和全球进步息息相关且具有重要作用,而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对妇女产生了积极和其他方面的影响,现阶段召开这一大会恰逢其时。

声明说,潘基文和纳赛尔相信国际社会将对这一提议表示欢迎,并希望各会员国在第66届联大期间就此采取必要步骤,授权召开这次会议。目前,大会召开的地点还在商讨之中。

声明还说,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将审议北京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同时探讨新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妇女参政、妇女、和平与安全、平等获得体面就业及参与决策、关注农村女性等。此外,大会还可以讨论援助的有效性、粮食安全、人口贩运、毒品、移民、环境、气候变化和信息技术等对所有妇女及国家和社会都造成影响的问题。(二)制定和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

划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

2011年11月27日,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

温家宝总理指出

我国妇女儿童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妇女给家庭带来了光明,她们应该得到尊重。妇女能顶半边天,没有妇女的积极作用,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女性的社会地位决定了社会进步的程度。儿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妇女儿童事业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

“十二五”时期一直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妇女儿童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今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2011—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两个纲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妇女儿童事业的高度重视,是指导今后妇女儿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两个纲要,推进妇女儿童工作再上新台阶,使妇女儿童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实现妇女儿童全面发展。

2012年2月25日,第三次贵州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召开。省长赵克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赵克志指出:要深刻认识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幸福指数的基础。没有妇女儿童事业的长足进步,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系列目标就难以实现;不断提升妇女儿童的整体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妇女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为“两加一推”提供充足和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解决占总人口2/3的妇女儿童的实际问题,提升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抢抓发展机遇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贵州欠开发和欠发达的现状,出台了国发〔2012〕2号文件,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贫穷和落后是贵州省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省的主要任务。贵州省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发〔2012〕2号文件对于贵州省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一是文件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系列发展思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对贵州省提出的主基调、主战略等给予了充分认可。

二是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七个方面提出了119项支持贵州省加快发展的突破性政策,这些支持贵州省加快发展的重大政策效应将很快显现。

三是文件明确了在贵州省实施的试点13项、示范15项、重要规划10项和重大工程项目176项。充满了对贵州省“稳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和“后发赶超”的希望。

文件的出台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省各族干部群众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等国家有关部门高效工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上下积极争取、共同努力的结果。各地各部门要倍加珍惜国发〔2012〕2号文件下发实施的难得机遇,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助推贵州省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要用好差别化产业政策,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把后发赶超和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把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亲切关怀和特别支持转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贵州省委、省政府对贵阳市在“十二五”期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要求:

贵阳市要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

2012年3月1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再勇在贵阳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李再勇指出:

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对我市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妇女儿童的健康发展是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是我市实现“一先二超一提升”、当好“火车头”和“发动机”、实现“两加一推”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工作,克难攻坚,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儿童优先发展,不断开创我市妇女儿童事业的新局面。

三、贵阳市妇女儿童工作情况(一)实施纲要、规划的组织机构1、国务院妇儿工委成立时间、组成单位

为切实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认真执行国际公约,履行国际承诺,国家于1990年成立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现任主任是国务委员刘延东,委员会由中宣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全国妇联等33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全国妇联。

组织机构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2、贵阳市妇儿工委情况

根据国家、省的要求,贵阳市比照成立了贵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妇儿工委”)。市妇儿工委现任主任是毛有碧副市长,副主任是市委常务副秘书长梅俊和市政府副秘书长沈兵,及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勤。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设在市妇联,负责市妇儿工委的日常工作。贵阳市妇儿工委共48个成员单位,其中:市直部门37个:

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民宗委、市公安局、市督办督查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委员会、市林业绿化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审计局、市统计局、市环境保护局、市体育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人民政府法制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总工会、共青团市委、市妇女联合会、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残疾人联合会、市红十字会、市爱卫办区、市、县11个:云岩区政府、南明区政府、花溪区政府、乌当区政府、白云区政府、小河区政府、清镇市政府、修文县政府、息烽县政府、开阳县政府、金阳新区党工委贵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贵阳市妇女联合会,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文件起草等日常工作。3、上一轮“两个规划”的实施情况

2011年国家和省对我市上一轮五年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终期评估。7月,国家“两纲”终期评估检查组在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的带领下,对贵阳市贯彻落实“两个规划”情况进行终期评估检查,实地考察了贵阳市儿童福利院和北郊小学。检查组对我市妇女儿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在贵阳市的所见所闻,都能感受到贵阳市委、市政府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贵阳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认真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儿童优先原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动贵阳市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在让流动儿童及孤残儿童享受公平教育、融入社会、身心健康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维护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稳定。

贵阳市政府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市(州、地)级政府荣获国务院妇儿工委授予的“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贵阳市妇联荣获省先进集体。(二)新一轮“两个规划”的编制情况

“十二五”国家妇女和儿童发展纲要于去年7月颁布,省的“两个规划”也于2011年11月颁布,贵阳市“两个规划”由各成员单位研究制定,经过市长办公会、市委常委会审核批准,并于2011年12月由市政府颁布实施。两纲:《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省“两个规划”:《贵州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贵州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市“两个规划”:《贵阳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贵阳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1、“两个规划”编制的依据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布的《贵州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贵州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和贵阳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制定“两个规划”。2、“两个规划”的定位

妇女儿童的发展和男女平等的实现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贵阳市2011-2015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是我市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3、“两个规划”编制的过程

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个规划”的编制工作,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编制“两个规划”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市妇儿工委多次召开会议,制定下发贵阳市“两个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及综合协调组。市妇儿工委办牵头举办培训班、召开各种协调会,组织新“两个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了“两个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按要求做了大量的总结调研及指标测算等工作。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贵阳实际,我市“两个规划”的编制工作主要分八个阶段进行:一是调研、学习、立项。二是全面启动培训。三是起草框架。四是论证框架。五是形成“两个规划”初稿和征求意见稿。六是征求意见修改。七是形成送审稿。八是规划审议修改报批。4、“两个规划”的周期、

根据国家编制“两纲”、省“两个规划”的周期及框架结构安排,通过调研讨论和征求意见,结合实际,我市新一轮“两个规划”以五年为一个周期,主要是考虑与我市“十二五”规划同步,及省新“两个规划”同步,目的是更好地落实编制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与省“两个规划”指标更好地衔接,利于工作、便于监测,更好地推动我市妇女儿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三)“两个规划”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总体都包含“前言”及其他三大部分

前言

分别阐述了实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儿童优先原则,实施好“两个规划”,促进妇女儿童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贵阳市政府颁布实施上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十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以及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市妇女儿童事业仍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迎来的新机遇和挑战。第一部分“十二五”期间我市妇女儿童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目标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路,更好更快建生态文明市,严格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全面实施中国妇女和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贵州省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提高妇女儿童社会地位、整体素质、福利水平,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差距,促进我市两性的和谐发展,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全面发展。2、基本原则妇女发展规划:(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2)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的原则。(3)科学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4)妇女参与、同步发展的原则。儿童发展规划:(1)儿童优先原则。(2)统筹协调原则。(3)以人为本原则。(4)儿童参与原则。3、总目标妇女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妇女在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到2015年,贵阳市妇女发展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儿童发展规划: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落实儿童优先、儿童参与原则,提高儿童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水平,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保障儿童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提高儿童工作社会化服务水平,营造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儿童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第二部分“十二五”期间我市妇女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妇女规划分七个领域,主要指标65项,主要措施89项序号领域主要目标(项)策略措施(项)1妇女与健康8122妇女与教育9133妇女与经济9124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995妇女与社会保障(新增领域)9116妇女与环境14177妇女与法律715主要特点有:一是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作为促进妇女发展、推进两性平等的主线贯穿始终。二是从促进妇女发展与推进两性平等两方面,提出了妇女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三是在坚持基本市情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当前和未来五年我市妇女发展特别是两性平等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新挑战,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9/10万以下”等。四是新妇女发展规划在原六各领域的基础上增设了“妇女与社会保障”领域。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妇女合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因为社会保障是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儿童发展规划分5个领域;共计52项主要目标,61项策略措施。序号领域主要目标(项)策略措施(项)1儿童与健康15162儿童与教育8123儿童与福利(新增领域)894儿童与社会环境10125儿童与法律保护1112主要特点有:

一是明确了我市未来五年儿童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根据我市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前景,结合儿童发展的基本需求,提出了优先保护儿童权利,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差距,提升儿童福利水平,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提出了保护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发展应该遵循的4大原则,即:儿童优先、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儿童参与原则。三是新儿童发展规划在原四个领域的基础上增加了“儿童与福利”领域。新“两个规划”的共同特点:省要求:贵阳市作为省会城市,编制规划也要做表率、走前列。根据上级要求,为确实起到“火车头”的带动作用,贵阳市编制规划在不漏项、不缺项的基础上,力争有条件完成的指标高于省平均标准。新一轮妇女发展规划有4个量化指标高于省平均标准(具体如下):(1)、孕产妇死亡率省控制在32/10万,市控制在29/10万以内。(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省85%,市90%。(3)、垃圾处理率:省80%,市85%。(4)、污水处理率:省70%,市85%。新一轮儿童发展规划有9个量化指标高于省平均标准(具体如下):(1)、婴儿死亡率控制在:省11‰以内;市7.5‰以内。(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省14‰以内;市12‰以内。(3)、结核病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省没有提。(4)、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省达到90%以上,贵阳市是95%以上。(5)、学前一年儿童入园率省达到85%以上;贵阳市达到95%以上。(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省达到60%,贵阳市是80%。(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省率达85%;贵阳市达93%以上。(8)、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均达到85%。贵阳市是90%。(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省达到63%以上,贵阳市是85%以上。第三部分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市妇女儿童发展的保障措施主要分组织实施和监测评估两个部分。规划明确了各级政府妇儿工委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纲要的实施,政府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人民团体共同推动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明确了监测评估的部门责任和工作要求。制定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实现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需要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需要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需要全社会的携手推进。组织与实施检测与评估明确了四个方面的问题:明确了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主体是各级政府;明确了各主体的具体职责;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保证经费投入。监测评估

(一)监测评估是实施规划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完善监测评估相关制度。建立并完善地级监测统计数据库,规范各级数据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展示,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流、反馈和利用,逐步实现数据的资源共享。(二)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监测评估工作,审批监测评估方案,审核监测评估报告等。(三)各级政府要重视规划监测评估工作,要将监测评估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利用监测评估结果加强规划实施。(四)实行监测评估报告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四、贵阳市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2011年终期评估情况评估结果:

《贵阳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共有34项主要目标,《贵阳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共有18项主要目标。“两个规划”共计52项主要目标具体分解为127项量化指标,其中已有125项达到或超过终期目标值,达标率为98.43%。迎接国检2011年7月29日国务院妇儿工委两纲终期评估检查组在对贵州省实施两纲评估检查的书面反馈意见中,还专门将“贵阳市采取扩建公办和扶持民办的措施,解决了占学生总数31%的流动儿童入学问题”作为“实施两纲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推广,给予充分肯定。2011年12月,贵阳市政府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市(州、地)级政府荣获国务院妇儿工委授予的“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迎接省检贵阳市作为省会城市,一直以“做表率、走前列”作为妇女儿童工作的标尺,在全省率先实行免费婚检政策、对孕产妇死亡进行一票否决制、首家设立妇女儿童维权解困资金、建成了西南地区一流的儿童福利院、建成了全省首个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深化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贵阳市妇儿工委荣获省妇儿工委授予的“贵州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市级督导督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各地经济社会与妇女儿童协调发展情况;二是妇女儿童发展水平、完成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主要目标情况;三是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情况。督查这些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各区(市、县)政府的汇报材料;二是检查要求的各区(市、县)填报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指标数据表格;三是检查要求的各区(市、县)准备的终期评估必备资料。五、贵阳市2011-2015年“两个规划”目标进展情况(一)当前妇女儿童工作面临的问题实现难度较大的指标指标名称贵阳市上一轮规划设定指标贵阳市规划(2010)完成指标备注婚前医学检查率城市达80%,农村达50%27.51%2003年新婚姻法取消强制婚检;城市从2002年的99.36下降到2003年57.93;2004年0.79,农村从2002年的76.67下降到2003年71.47;2004年0.03出生缺陷发生率在2000年81.3/万的基础上降低240.54/万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与婚检率低有关连性(出生缺陷发生率省2010年为140/万)3-6岁学龄前儿童入园率城市90%以上,农村50%以上城市79.51%,农村46.43%全国普遍较低,省2010年完成指标为55%(毛入学率(%)=学前三年在园学生数÷学前三年学龄段人口总数×100)对策措施贵阳市出生缺陷发生率数据统计从2000年81.30/万上升到了2010年的240.54/万,引起了政府各级各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为提高人口出生质量,促进贵阳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顺利进行。2012年2月7日市长办公会上李再勇市长高度重视出生缺陷干预情况,要求市妇儿工委办与市卫生局、市计生委等部门共同搞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2012年2月8日,妇儿工委组织召开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工作会,就李市长在市长办公会上提出的将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及其他要求,组织参会人员认真讨论,并一一落实。贵阳市妇联联合卫生局、计生委等部门从调查、了解出生缺陷预防和相关病种,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人群分布和患病特点等,为我市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必将有效降低新生婴儿的出生缺陷。

市妇联和市计生委联合制作了婚育新风进万家《相爱不伤害》手册及《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光碟。点击可播放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创新发展

(一)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和所提出的目标

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2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

温家宝说,我国妇女儿童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妇女给家庭带来了光明,她们应该得到尊重。妇女能顶半边天,没有妇女的积极作用,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女性的社会地位决定了社会进步的程度。儿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妇女儿童事业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

温家宝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2011-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两个纲要,推进妇女儿童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更加关心妇女的全面发展,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反对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为妇女充分平等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要重视培养妇女人才,认真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妇女教育培训,促进妇女公平就业。要认真贯彻儿童优先原则,让每个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认真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制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实施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项目,不断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抓紧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家长和老师应给儿童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儿童自由地说、自由地想、自由地行,儿童才能更好地成长,人类社会才能拥有更美好、更文明的未来。要特别关爱孤儿、病残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让他们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妇儿工委主任刘延东主持会议并作了工作报告。刘延东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过去十年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提出了新形势下妇女儿童工作的主要任务。强调要全面落实2011-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两个纲要,将妇女儿童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协同推进,强化法律保障,加强教育宣传,优化社会环境,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努力解决妇女儿童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提高妇女儿童素质,最大程度增进妇女儿童福祉。

会议期间,温家宝等领导同志亲切会见了与会代表,并向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奖。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国务院妇儿工委委员,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以及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出席了会议。(二)、第三次贵州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和所提出的目标一、会议概况

2012年2月25日上午,贵州省第三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在贵阳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总结了十年来全省妇女儿童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对实施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就落实好《贵州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贵州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行安排部署。

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副省长、省妇儿工委主任刘晓凯,省委副秘书长、省妇儿工委副主任李裴,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文阳,省妇联主席、省妇儿工委副主任罗宁出席了会议。赵克志省长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刘晓凯副省长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省委副秘书长、省妇儿工委副主任李裴宣读表彰决定。贵阳市政府、遵义市妇儿工委、省残联在会上作交流发言。省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各市(州)、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妇儿工委办主任(妇联主席)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根据会议要求,贵阳市政府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毛有碧,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勤,市妇儿工委办主任,贵阳市各区(市、县)政府分管领导及妇儿工委办主任(妇联主席)参加了会议。二、会议主要精神(一)赵克志省长主要讲了三点意见。1、充分肯定我省妇女儿童事业取得的成绩。省委、省政府对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十分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始终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扎实推进妇女儿童发展的各项实事工程,大力营造尊重妇女、保护儿童的社会氛围,顺利完成了《贵州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贵州省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2、要深刻认识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赵克志强调,要认识到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幸福指数的基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要求我省到2015年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要明显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要接近西部平均水平,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没有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只有做好妇女儿童工作,不断提升妇女儿童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才能为“两加一推”提供充足的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基础。3、要全面推动妇女儿童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赵克志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妇女儿童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把加快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努力实现妇女儿童事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共进。(二)刘晓凯副省长在会上作了题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推动妇女儿童工作新跨越》的工作报告。总结了《贵州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贵州省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实施十年来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对切实解决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认真落实未来五年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讲了:十年来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切实解决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认真落实未来五年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刘晓凯副省长指出新一轮《贵州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贵州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颁布,明确了新时期全省妇女儿童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和策略措施,共有117项工作目标和148条策略措施,涵盖了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福利、社会环境、法律等领域,是指导未来五年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一是要健全机制,促进妇女儿童工作有效运行。二是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扩大影响,提高实施规划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妇儿工委自身建设。(三)、贯彻落实2012年贵阳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动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创新发展1、充分肯定成绩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将妇女儿童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贵阳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贵阳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先后荣获“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贵州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政治生活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宽。(2)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3)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妇女儿童整体素质稳步提升。(4)医疗卫生保障逐步健全,妇幼保健事业长足发展。2、提高思想认识当前,我市在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儿童优先发展,不断开创我市妇女儿童事业的新局面。(1)妇女儿童发展是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2)妇女儿童发展是我市实现“一先二超一提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主基调、主战略,当好“火车头”、“发动机”的必须要求。(3)妇女儿童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3、突出工作重点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妇女儿童工作的新要求,着力抓好四个方面工作:(1)着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2)着力提高妇女儿童的公共服务水平。(3)着力创优妇女儿童工作良好条件。(4)着力推进妇女事业全面发展。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