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化学成分_第1页
地下水化学成分_第2页
地下水化学成分_第3页
地下水化学成分_第4页
地下水化学成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下水化学成分第1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七章地下水化学成分1、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是地下水与环境-自然地理、地质背景以及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地区地下水的化学面貌,反映了该地区地下水的历史演变。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回溯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历史,阐明地下水的起源与形成。

2、水是最为常见的良好溶剂。它溶解岩土的组分,搬运这些组分,并在某走些情况下将某些组分从水中析出。水是地球中元素迁移、分散与富集的载体。许多地质过程(岩溶、沉积、成岩、变质、成矿)都涉及地下水的化学作用。

第一节、概述第2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地下水中化学元素迁移、聚集与分散的规律,是水文地质学的分支-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地下水中元素迁移不能脱离水的流动,因此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必须与地下水运动的研究紧密结合。地下水水质的演变具有时间上继承的特点,自然地理与地质发展历史给予地下水的化学面貌以深刻影响;因此,不能从纯化学角度,孤立、静止地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而必须从水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去揭示地下水化学演变的内在依据与规律。第3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地下水中含有各种气体、离子、胶体物质、有机质以及微生物等。1、地下水中主要气体成分——地下水中常见的气体成分有O2、N2、CO2、CH4、及H2S等,尤以前三种为主。——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中气体含量不高,每公升水中只有几毫克到几十毫克。——地下水中的气体成分很有意义。一方面,气体成分能够说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另一方面,地下水中的有些气体会增加水溶解盐类的能力,促进某些化学反应。第4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氧(O2)、氮(N2)——地下水中氧气和氮气主要来源于大气。它们随同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因此,以入渗补给为主、与大气圈关系密切的地下水中含O2及N2较多。——溶解氧含量愈多,说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愈有利于氧化作用进行。——O2的化学性质远较N2为活泼,在较封闭的环境中,O2将耗尽而只留下N2。因此,N2的单独存在,通常可说明地下水起源于大气并处于还原环境。——大气中的惰性气体(Ar、Kr、Xe)与N2的比例恒定,即:(Ar+Kr+Xe)/N2=0.0118。比值等于此数,说明N2是大气起源的;小于此数,则表明水中含有生物起源或变质起源的N2。第5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硫化氢(H2S)、甲烷(CH4)——地下水中出现H2S与CH4,其意义恰好与出现O2相反,说明处于还原的地球化学环境。——这两种气体的生成,均在与大气比较隔绝的环境中,有有机物存在,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化学过程有关。其中,H2S是SO42-的还原产物。

第6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3)二氧化碳(CO2)——地下水中的CO2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残骸的发酵作用与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CO2并溶入流经土壤的地下水中。——含碳酸盐类的岩石,在深部高温下,也可以变质生成CO2——在少数情况下,地下水中可能富含CO2,甚至高达1g/L以上。——工业与生活应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使大气中人为产生的CO2明显增加。由此引起了温室效应,使气温上升。——地下水中含CO2愈多,其溶解碳酸盐岩与对晶岩进行风化作用的能力便愈强。

第7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地下水中分布最广、含量较多的离子共七种,即: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42-)、重碳酸根离子(HCO3-)、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及镁离子(Mg2+)。——构成这些离子的元素,或是地壳中含量较高,且较易溶于水的(如O2、Ca、Mg、Na、K),或是地壳中含量虽不很大,但极易溶于水的(Cl、以SO42-形式出现的S)。Si、Al、Fe等元素,虽然地壳中含量很大,但由于其难溶于水,地下水中含量通常不大。

2、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第8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般情况下,随着总矿化度(总溶解固体)的变化,地下水中占主要地位的离子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低矿化水中常以HCO3-及Ca2+、Mg2+为主;高矿化水则以Cl-及Na+为主;中等矿化的地下水中,阴离子常以SO42-为主,主要阳离子则可以是Na+,也可以是Ca2+。——地下水的矿化度与离子成分间之所以往往具有这种对应关系,一个主要原因是水中盐类的溶解度不同。

第9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0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氯离子(Cl-)★氯离子在地下水中广泛分布,但在低矿化水中一般含量仅数毫克/升到数十毫克/升,高矿化水中可达数克/升乃至100克/升以上。

离子与矿化度相关系数较高,Na+为0.91,Cl-0.84胜利、苏北、酒泉、鄂尔多斯(J)第11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地下水中Cl-的主要来源——来自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氯磷灰石Ca5(PO4)3Cl、方钠石NaAlSiO4•NaCl]的风化溶解;——来自海水:海水补给地下水,或者来自海面的风将细沫状的海水带到陆地,使地下水中Cl-增多;——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人为污染:工业、生活污水及粪便中含有大量Cl-,因此,居民点附近矿化度不离的地下水中,如发现Cl-的含量超过寻常,则说明很可能已受到污染。第12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氯离子不为植物及细菌所摄取,不被土粒表面吸附,氯盐溶解度大,不易沉淀析出,是地下水中最稳定的离子。它的含量随着矿化度增长而不断增加,Cl-的含量常可用来说明地下水的矿化程度。第13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硫酸根离子(SO42-)★在高矿化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仅次于Cl-,可达数克/升个别达数十克/升;在低矿化水中,一般含量仅数毫克/升到数百毫克/升;中等矿化的水中,SO42-常成为含量最多的阴离子。

第14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地下水中SO42-的主要来源——地下水中的SO42-来自含石膏(CaSO4•2H2O)或其它硫酸盐的沉积岩的溶解。——硫化物的氧化,则使本来难溶于水的S以SO42-形式大量进入水中。例如:2FeS2+7O2+2H2O→2FeSO4+4H++2SO42-(6-2)

煤系地层常含有很多黄铁矿,因此流经这类地层的地下水往往以SO42-为主,金属硫化物矿床附近的地下水也常含有大量SO42-。——化石燃料的燃烧给大气提供了人为作用产生的SO2与氮氧化合物(每年2-2.5×108t),氧化并吸收水分后构成富含硫酸及硝酸的降水-“酸雨”,从而使地下水中SO42-增加。第15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由于CaSO4的溶解度较小,限制了SO42-在水中的含量,所以,地下水中的SO42-远不如Cl-来得稳定,最高含量也远低于Cl-。

第16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3)重碳酸根离子(HCO3-)地下水中HCO3-的含量一般不超过数百毫克/升,HCO3-几乎总是低矿化水的主要阴离子成分。第17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地下水中的重碳酸的来源:——来自含碳酸盐的沉积岩与变质岩(如大理岩):CaCO3+H2O+CO2→2HCO3-+Ca2+(6-3)MgCO3+H2O+CO2→2HCO3-+Mg2+(6-4)CaCO3

和MgCO3是难溶于水的,当水中有CO2存在时,方有一定数量溶解于水,水中HCO3-的含量取决于与CO2含量的平衡关系。——岩浆岩与变质岩地区,HCO3-主要来自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和钙长石)的风化溶解,如:Na2Al2Si6O16+2CO2+3H2O→2HCO3-+

2Na++H4Al2Si2O9+4SiO2CaO•2Al2O3•4SiO2+2CO2+5H2O→2HCO3-+Ca2++2H4Al2Si2O9第18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4)钠离子(Na+)——钠离子在低矿化水中的含量一般很低,仅数毫克/升到数十毫克/升,但在高矿化水中则是主要的阳离子,其含量最高可达数十克/升。

——Na+来自沉积岩中岩盐及其它钠盐的溶解,还可来自海水。在岩浆岩和变质岩地区,则来自含钠矿物的风化溶解。酸性岩浆岩中有大量含钠矿物,如钠长石;因此,在CO2和H2O的参与下,将形成低矿化的以Na+及HCO3-为主的地下水。由于Na2CO3的溶解度比较大,故当阳离子以Na+为主时,水中HCO3-的含量可超过与Ca2+伴生时的上限。第19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5)钾离子(K+)——钾离子的来源以及在地下水中的分布特点,与钠相近。它来自含钾盐类沉积岩的溶解,以及岩浆岩、变质岩中含钾矿物的风化溶解。——在低矿化水中含量甚微,而在高矿化水中较多。虽然在地壳中钾的含量与钠相近,钾盐的溶解度也相当大。但是,在地下水中K+的含量要比Na+少得多;这是因为K+大量地参与形成不溶于水的次生矿物(水云母、蒙脱石、绢云母),并易为植物所摄取。——由于K+的性质与Na+相近,含量少,分析比较费事,所以,一般情况下,将K+归并到Na+中,不另区分。

第20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6)钙离子(Ca2+)——钙是低矿化地下水中的主要阳离子,其含量一般不超过数百毫克/升。在高矿化水中,由于阴离子主要是Cl-,而CaCl2的溶解度相当大,故Ca2+的绝对含量显著增大,但通常仍远低于Na+。矿化度格外高的水,钙也可成为主要离子。

——地下水中的Ca2+来源于碳酸盐类沉积物及含石膏沉积物的溶解,以及岩浆岩、变质岩中含钙矿物的风化溶解。

第21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7)镁离子(Mg2+)——镁的来源及其在地下水中的分布与钙相近。来源于含镁的碳酸盐类沉积(白云岩、泥灰岩),此外,还来自岩浆岩、变质岩中含镁矿物的风化溶解,如:(Mg•Fe)2SiO4+2H2O+2CO2→MgCO3+FeCO3+Si(OH)4MgCO3+H2O+CO2→Mg2++2HCO3-

——Mg2+在低矿化水中含量通常较Ca2+少,通常不成为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部分原因是由于地壳组中Mg比Ca少。

第22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地下水中的其它成分——地下水还有一些次要离子,如H+、Fe2+、Fe3+、Mn2+、NH4+、OH-、NO2-、NO3-、CO32-、SiO32-及PO43-等。——地下水中的微量组分,有Br、I、F、B、Sr等。——地下水中以未离解的化合物构成的胶体,主要有Fe(OH)3、Al(OH)3及H2SiO3等,有时可占到相当比例。——有机质也经常以胶体方式存在于地下水中。有机质的存在,常使地下水酸度增加,并有利于还原作用。——地下水中还存在各种微生物。例如,在氧化环境中存在硫细菌、铁细菌等;在还原环境中存在脱硫酸细菌等;此外,在污染水中,还有各种致病细菌。

第23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及化学成分表示式——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称为总矿化度(总溶解固体),以每公升中所含克数(g/L)表示。——习惯上以105°-110℃时将水蒸干所得的干涸残余物总量来表征总矿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