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考点5 整体性差异性2练习 新1_第1页
高中地理 考点5 整体性差异性2练习 新1_第2页
高中地理 考点5 整体性差异性2练习 新1_第3页
高中地理 考点5 整体性差异性2练习 新1_第4页
高中地理 考点5 整体性差异性2练习 新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4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考点5整体性差异性(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T7~9·12分)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3题。表1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木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木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木植物11.211.291。421。58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解析】1选A,2选D,3选D。第1题,从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生物量有所提高,植株密度有所改变,植被分布并未改变。第2题,从表中地下生物量的数据分布可知,地下生物量的灌木植物与草本植物此消彼长。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灌木数量不变,草本植物数量不断增加,地下灌木植物量减少,草本植物量明显增加,未来变化趋势是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T8、9·8分)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4题。4。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解析】选B。由图示可知科隆群岛距离陆地较远,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所以物种较多,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误区警示】解答此题组易出现的失误:忽略材料中的“动物”,误以为是植物,考虑为热量因素的影响,从而误选A(2014·山东文综·T5、6·8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5、6题。5.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雪量 B.温度C。光照 D。地形6。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区域空间定位,明确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的差异;(2)关注时间,知道影响积雪深度的主要因素;(3)紧扣题中的关键信息: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解析】5选B,6选C.第5题,逐项具体分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由图中降雪量数据可知,该区域东西部降雪量相差不大,排除降雪量错误B项由题干及图可知,该时段该区域盛行风向为来自海洋的偏东风,越往西受海洋影响越小,气温越低,积雪越不易融化、深度越厚正确C项由题干可知,该区域该时段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排除光照错误D项由图中经纬度、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长三角地区,地形平坦,排除地形错误第6题,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说明M地气温比周围地区高,体现了非地带性分异,城区一般会形成城市热岛,气温比周围地区高,积雪易融化、深度较小;而农田、林地、乡村植被覆盖率较高,不易形成气温高值区域。【误区警示】解答此题易出现的失误:(1)忽视题中信息,分析影响积雪深度的因素;(2)忽视地理环境非地带性分异,孤立地思考影响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的原因。7。(2014·广东文综·T3·4分)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植被的环境作用。(2)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解析】选D。沙漠中的植被具有防风固沙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风速,减弱风力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促进风沙流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使沙丘固定。所以此题选D。(2014·大纲版文综卷·T4、5·8分)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8、9题。8.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 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K岛的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火山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8选A,9选C。第8题,从纬度看,该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第9题,“植被恢复迅速”说明其自然环境利于植被生长和发育;“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是题眼,根据材料可知,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