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_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_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_第3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_第4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地理内容索引强基础增分策略增素能精准突破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强基础增分策略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系统:天体之间

互相吸引

、互相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2)太阳系

2.特殊行星——地球(1)特殊性:产生了目前所知的唯一高级智慧生物——人类。(2)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条件①外部条件安全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

安全

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②自身条件

填图绘图·再实践月相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从地球上看月亮,月亮盈亏变化而出现的各种形状。观察月相的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在下图中简略画出从新月到满月的月相图。提示

思维拓展·再提升航天发射基地,是宇宙探索的前哨站。试说明航天基地区位选择时对纬度、地形、气候、区域人口分布等各有何要求。提示

纬度:越低越好。可借助地球自转的速度,获得更大的初速度,节省发射成本。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跟踪观测。气候: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多。人口分布:人烟稀少。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层结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周期约为11年

某区域温度低,看上去暗耀斑:周期约为11年太阳风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纬度的年降水量与黑子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太阳活动高峰年剧烈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增加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只有晴朗的夜晚才可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磁力线角度(磁偏角)发生偏转的现象三、地球的结构(一)地球内部结构1.地震和地震波衡量地球内能释放的程度。震级增大一级,释放的能量增大约30倍(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称为烈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2)地震波类型传播速度通过的介质地表震动横波(S波)较慢固体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纵波(P波)较快固体、液体、气体引起地面上下颠簸2.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

(二)地球的外部结构

四、地球的演化历程

宙代纪演化特点海陆变迁矿产生成生命演化冥古宙—前寒武纪初生地球阶段—没有生命现象太古宙—没有宽广的大陆形成铁矿早期没有生命现象,中期才出现最原始的生物,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飞跃元古宙—现在陆地的位置仍大部分被海洋所占据,晚期出现若干大片陆地—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标志着地球进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的阶段宙代纪演化特点海陆变迁矿产生成生命演化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造煤时期①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后期,一部分鱼类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②中后期,蕨类植物繁生。③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宙代纪演化特点海陆变迁矿产生成生命演化中生代三叠纪陆地面积空前扩大造煤时期①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生,出现始祖鸟;②裸子植物迅速发展;③末期,恐龙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古近纪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①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②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新近纪第四纪宙代纪演化特点海陆变迁矿产生成生命演化显生宙中生代三叠纪陆地面积空前扩大造煤时期①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生,出现始祖鸟;②裸子植物迅速发展;③末期,恐龙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古近纪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①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②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新近纪第四纪思维拓展·再提升(1)在我国辽宁南部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桦属花粉占优势,而现在桦木林已退缩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据此分析我国辽宁南部近8000~10000年来气候的大致变化情况。提示

气候由冷变暖,由干变湿。(2)为什么说孢粉化石对于恢复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具有重要价值?提示

通过孢粉化石,人们能判断出其所处地质年代的植被类型和植被数量的多少,从而分析出当时的气候特征和古地理环境。增素能精准突破考点太阳辐射与地球知能体系新高考

1.太阳辐射与地球是高考中的常考点,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2.考查形式:常结合具体实例(如在农业中的利用),与大气的受热过程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归纳提升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图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四大因素

3.太阳辐射的分布(1)太阳辐射随纬度、时间的分布规律(2)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

考题示例(2020北京卷)下图为我国某地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晴好条件下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代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2)该地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河西走廊C.松嫩平原 D.钓鱼岛思维流程

第(1)题:第(2)题:答案

(1)C

(2)B考向训练考向一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2022河北唐山三模)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荒漠地区在8月份阴天条件下的辐射量日变化观测统计结果。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太阳辐射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若在该地8月份天气晴好条件下进行观测,则(

)A.①曲线将变得更为平滑B.①曲线最大值出现的时刻将提前C.②曲线日变化幅度减小D.各曲线在图中的位置将整体上移答案

1.A

2.A解析

第1题,题中条件为阴天条件下,所以云量的增加会使太阳辐射有所削弱。结合夜晚期间太阳辐射值为0可知,①应为太阳辐射,A正确。第2题,太阳辐射在天气晴好时几乎不会受到干扰,所以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将更平滑,A正确。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最大值应为该地地方时12:00,最大值不会提前,B错误。若太阳辐射强度增大,②曲线数值应是增加,天气晴好条件下,②曲线变化幅度应增大,C错误。夜晚期间太阳辐射值为0,太阳辐射曲线不可能上移,D错误。考向二

太阳辐射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2022湖南新高考教育联盟联考)下沉式日光温室是在日光温室内向下挖掘一定的深度,利用地温的稳定性,使其保温性能比非下沉式日光温室提高,但下沉深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地温的增加。温室三面筑墙,土墙白天充分吸收光照热量并及时储存,夜间缓慢将热量释放到温室内,减小温室内的昼夜温差,较好地为蔬菜生长提供自然热量。图1为宁夏四个地区所在位置示意图,图2为下沉式日光温室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图1图23.关于下沉式日光温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宁夏地区的日光温室主要在夏季使用B.采光面最好朝向南偏东C.土墙修建在南面,利于获取光照蓄热D.正午,温室内南侧近地面气温可能最低4.宁夏四个地区中,下沉深度相同的日光温室土墙保温蓄热效果最好的是(

)A.红寺堡 B.吴忠C.中卫

D.贺兰答案

3.D

4.D解析

第3题,宁夏地区冬季寒冷,使用温室可保证蔬菜正常生长,主要在冬季使用,A错误;一般来说,午后气温较高,温室采光面朝向南偏西,可更好地利用光热,B错误;宁夏位于我国西北,正午太阳在南,所以采光面在南,土墙在北、东、西三面,这三面筑墙还可以阻挡冬季风,并且获取冬季偏南侧来的光照,C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