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试卷(练习题库)

1、西昆体

2、晚唐体

3、香山派

4、豪放派

5、婉约派

6、中兴四大诗人

7、诚斋体

8、四灵诗派

9、江湖诗人

10、散曲

11、词牌

12、科范

13、套数

14、入话

15、诗话

16、元末四大南戏

17、《董西厢》

18、《录鬼簿》

19、“张三影”

20、自度曲

21、疏影横斜水清浅,()。

22、(),明月何时照我还。

23、不是庐山真面目,()。

24、桃李春风一杯酒,()。

25、塞上长城空自许,()。

26、今宵酒醒何处,()。

27、两情若是久长时,()。

2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29、惜春常怕花开早,()。

30、宋初“香山派”师法的诗人是();()自称梅妻鹤子。

31、大小晏是(),()。

32、宋代的()事件将李清照人生分成两个时期,其词集的名称();“词别是一家”是她的()一文中著名的观点。

33、苏门四学士长于词者(),长于诗者()。

34、江西诗派“一祖”();三宗(),(),()。

35、元好问是()代重要诗人,其以()形式作诗论批评,题名为()。

36、元杂剧每一幕称(),南戏中则称();南戏中动作提示语“介”,杂剧为()。

37、元早期杂剧家中本色派的代表是(),文采派的代表是()。

38、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经金代()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而获重大成功。

39、元末四大南戏有(),(),(),()等。

40、秦观的词集是()。

41、苏轼的词集,()。辛弃疾的词集,()。

42、晏殊的词集()。欧阳修的词集()。贺铸的词集()。李清照的词集()。

43、陆游的诗集()。杨万里的诗集()。范成大的诗集()。

44、《明妃曲》的作者();《荔枝叹》的作者()。

45、《后催租行》的作者();《过零丁洋》的作者();《论诗绝句》的作者()。

46、《岳阳楼记》的作者();《秋声赋》的作者();《六国论》的作者()。

47、《留侯论》的作者();《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

48、《金石录后序》的作者();《指南录后序》的作者()。

49、因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影响而产生的词牌《念奴娇》的别名有()、()等。

50、金代《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51、王实甫的代表作是:()

52、纪君祥的代表作();郑光祖的代表作();高明的代表作()。

53、辛派词人有()、()、()等。

54、姜派词人有()、()、()、()等。

55、《梧桐雨》杂剧中的主要人物是()、();《汉宫秋》中的主要人物是()。

56、《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传奇();《琵琶记》中的女主角是()。

57、简述诗与词的区别

58、简述词与散曲的异同

59、简述杂剧与南戏在形式上的区别

60、简述话本的结构

61、简述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中的作用与地位

62、简述柳永对词文学发展的贡献

63、简述秦观词的风格与特色

64、简述贺铸词的风格与特色

65、简述周邦彦对词发展的影响

66、简述张元干在词史上的地位

67、简述姜夔词的风格与影响

68、简述吴文英词的风格

69、简述柳永《雨霖铃》的抒情特色

70、简述柳永《望海潮》的白描特色

71、简述苏轼《水调歌头•中秋》的旷达风格

72、简述李清照《声声慢》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73、简述欧阳修诗__新运动的主张

74、简述“江西诗派”的主张与特点

75、简述《西厢记》的主题及其表达

76、简述《错斩崔宁》的结构特色

77、简述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主题的表达

78、简述《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形象

79、宋代散文兴盛的原因

80、欧阳修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81、欧阳修“诗__新”对文学的影响

82、分析《秋声赋》

83、苏东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84、分析《前赤壁赋》

85、豪放派形成的原因

86、陆游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87、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88、辛弃疾在词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89、元好问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与影响

90、杂剧之所以成型、成熟于元代的原因

91、关汉卿的戏曲成就及影响

92、王实甫的戏曲成就及影响

93、王实甫《西厢记》的成书过程及艺术特色

94、戏曲的形成过程

95、话本的形成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96、在元代文学史中,最明显的是,()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97、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他们把国民分为()四个等级。

98、在元代记载了很多当时的杂剧艺人的著作是夏庭芝的()。

99、描写到元代剧场情形的散曲作品是杜仁杰的()。

100、元代的戏剧有()和()两种。

12>>

101、元杂剧包括()和()两种体裁,因为二者都是()的,故统称为曲。

102、南戏最早是()一带的地方戏,故又称之为()或()。

103、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是()与()。

104、关汉卿历史题材的杂剧有()和()。

105、《窦娥冤》剧名全称是()。

106、《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是()、()和()。

107、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是名副其实的()。

108、《西厢记》剧本共有()本()折。

109、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的《西厢记》,却表现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

110、最能表现《西厢记》惊世骇俗思想的一句唱词是()。

111、《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112、白朴杂剧《墙头马上》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一诗。

113、白朴杂剧《梧桐雨》之名源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

114、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之称。

115、马致远的《汉宫秋》是根据历史上()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116、《汉宫秋》是本,主角是()。

117、《汉宫秋》第三折[七弟兄]“说什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奈她临去也回头望!那堪这(),()。”

118、被王国维称赞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杂剧作品是()和()。

119、元代写水浒戏最多的作家是(),堪称元代水浒戏双璧的是()和()。

120、《琵琶记》的作者是();剧中女主人公是()。

121、《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

122、散曲的体制主要有()、()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等几种。

12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自()的散曲作品,名为()。

124、元杂剧的角色类型有()。

125、元杂剧中一折戏的唱词就是一个()。

126、《汉宫秋》中汉元帝的角色类型是()。

127、《赵氏孤儿》刻画最突出的一个英雄人物是()。

128、《琵琶记》的女主人公是()。

129、被王国维称赞为元杂剧中“最有悲剧之性质”的剧作除了《窦娥冤》之外,还有()。

130、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是()。

131、王实甫《西厢记》是由()主唱的。

132、四大南戏中成就最高的是()。

133、睢景臣散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主题是()。

134、下列诗人中属于少数民族的有()。

135、从总体上看,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是()。

136、[正宫•醉太平](“堂堂大元”)这只散曲的作者是()。

137、在中国戏曲史上被称作“曲祖”、“南戏之祖”的是()。

138、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南戏剧本是九山书会所编的()。

139、“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是《西厢记》中()的唱词。

140、元曲常用的宫调有()。

141、关汉卿杂剧《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是()。

142、下列剧作属于公案剧的有()。

143、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是()。

144、马致远的《汉宫秋》对史料作了如下()几项改动。

145、下列诗人属于少数民族的有()。

146、“元诗四大诗人”是指()。

147、元曲

148、杂剧

149、院本

150、北曲

151、宫调

152、宋元话本

153、宋杂剧

154、“铁崖体”

155、楔子

156、简述元杂剧的艺术体制。

157、简述南戏的艺术体制。

158、简述散曲的体裁特点。

159、南戏的形势与元杂剧相比有何不同?

160、“董西厢”对《会真记》的超越表现在哪里?

161、关汉卿有着怎样的思想性格和创作旨趣?

162、简述元杂剧繁荣兴盛的原因。

163、为什么说关汉卿的杂剧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

164、《窦娥冤》有何艺术成就?

165、为什么说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166、简析窦娥的性格。

167、《西厢记》是怎样对故事题旨进行改造的?

168、《西厢记》对杂剧体制的创新表现在哪里?

169、分析《的西厢记》戏剧冲突。

170、分析莺莺、红娘、张生的人物形象。

171、分析《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点。

172、马致远的《汉宫秋》对历史的昭君故事有何改编?有何用意?

173、分析《汉宫秋》的艺术特点。

174、分析《墙头马上》一剧中李千金的形象,并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进行比较。

175、简析《李逵负荆》中李逵的性格特征。

176、《赵氏孤儿》悲壮感人的原因何在?

177、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有何特点?

178、杂剧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179、谈谈郑光祖杂剧《倩女幽魂》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180、简述《琵琶记》结构的艺术特色。

181、简述元代散曲文体风格和审美取向。

182、简述元代后期散曲创作的特点。

183、结合第三折(《灞桥送别》)分析《汉宫秋》的艺术特点。

184、简析《窦娥冤》第三折“三桩誓愿”的深刻含义。

185、据自己的审美接受谈谈《汉宫秋》的思想意义。

186、谈谈《梧桐雨》的主题意蕴,并与白居易《长恨歌》进行比较。

187、通过对蔡伯喈人物形象的分析,论述《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188、《西厢记》善于细腻的心理描写,试以“长亭送别”一折为例分析说明。

189、分析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