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技术及管理措施_第1页
防火防爆技术及管理措施_第2页
防火防爆技术及管理措施_第3页
防火防爆技术及管理措施_第4页
防火防爆技术及管理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治理文书防火防爆技术及治理措施日期:单位:防火防爆技术及治理措施一、预防火灾爆炸的有关法规80年月国务院和有关主管部门就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治理条例》〔1984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1984513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安全治理国消防法取代〕;《化学危急物品安全治理条例》〔19872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急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劳人护[1987]36号〕〔8198712月份联合公布〕;19887月原劳动部、国家计委、轻工业部、农业部共同公布了《烟花爆炸安全生产治理暂行方法》;19904月公布了《仓库防火安全治理规章》;19951月颁发了《爆炸危急场所安全规定》。GBJ16-78《建筑设计防火标准》、YHS01-78《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石油库设计标准》等。《爆炸危急场所安全规定》对爆炸危急场所的定义、危急等级划分、技术安全、安全治理及罚则,对有爆炸危急的生产过程、厂房、设施、仓库等的掌握,对通风要求、防静电措施等提出了明确技术规定,对危险场所设备校验、维护保养和检修、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安全治理操作规程、通风治理、特种作业等作出了规定;《爆炸危急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则从爆炸性物质和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电气防爆安全技术及治理方面对有关安全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二、技术措施要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就应依据物质燃烧和爆炸原理,实行各种有效安全技术措施,比方可燃性粉尘处于积存状态或处于在容器中密集收存的状态时,是不会爆炸的。1防火技术措施依据火灾进展过程的特点,应实行如下根本技术措施: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密闭和负压操作;通风除尘;惰性气体保护;承受耐安全治理火建筑;严格掌握火源;阻挡火焰的集中;抑止火灾可能进展的规模。2.防爆技术措施依据爆炸过程的特点,防爆应以阻安全治理止第一过程消灭,限制其次过程进展,防止第三过程危害为根本原则。主要应实行以下措施: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严格掌握点火能源;准时泄出燃爆开头时的压力;切断爆炸传播途径;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物的破坏。3?建筑设计易燃易爆危急场所的建筑物如厂房、仓库等安全治理,须按《爆炸危急场全部关规定》的要求进展设计和建设。防火防爆建筑物能限制火灾、爆炸的集中集中。4?工艺安全温度掌握。在有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都伴随有热量的变化,有的过程要放出热量,有的过程要吸取热量,化学反响过程尤其是这样。为使过程能正常进展,就必需实行措施向反响系统参加或移走肯定的热量,即加热或冷却,使系统的反响温度掌握在适当的范围内;或者要用加压的方法来加速反响速度,提高效率。正确操作,维持压力稳定,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投料掌握。主要掌握投料速度、投料配比、投料挨次和原料纯度;对危急性较大的生产过程,掌握物料流量尤其重要。为保证安全生产,在液体掌握上要设有低液位报警和高液位报警。对于危急物料,还要设置危急液位报警和自动切除进料或出料联锁掌握;防止跑、冒、滴、漏。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往往导致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在环境中集中,这是一个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缘由。防止误操作。比照较重要的管线应涂以不同安全治理的颜色以示区以免启闭错误。三、治理措施1?建立防火防爆安全法规和治理制度。实践证明,安全治理完善的安全法规和治理制度,是预防、掌握火灾爆炸的重要措施。2?易燃易爆物料治理〔1〕易燃易爆物品的贮放原则在贮存易燃易爆物品之前,必需首先查明其理化性质及危急特性,在此根底上还应了解哪些是要制止共同贮存的物品, 哪些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的物质,哪些是接触或混合后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物质等。在了解这些特性的根底上,有针对性地分别实行避光、通风、隔离、冷藏、限量、分散等措施,以确保物品的贮存安全。〔2〕易燃易爆物品的贮放要求a?贮存场所要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备有需要的消防设施;b?物品要分类贮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品种繁多,性质各异,要依据分类、分区、定品种、定数量、定库房、定人员的方法贮存。小型仓库〔包括企业事业的库房〕应按类、分间、分堆存放;c?进出库要检查验收。在货物未进入库房前,保管人员要对马上入库的货物进展严格的检查验收。对检查验收中觉察的问题,要准时进行处理。对性质不明、包装损坏的货物,一律不准入库,应存入隔离间,适当处理。仓库进出货物后,对遗留或散落在操作现场的物品,要准时清扫和处理;d?堆码垫盖要符合要求;e?要加强贮存过程的治理,严格执行库房治理制度。3.火源治理热、撞击火星、高温外表、生活用火等。这些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燃烧爆炸的常见缘由。掌握火源,消退生产中不需要的火源,严格动火治理,是格外重要的防火防爆措施。明火明火指放开的火焰。除生产中产生和需要的明火外,一般应严格禁止产生和动用明火;摩擦和撞击摩擦和撞击往往成为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爆炸物品等燃烧爆炸的缘由。生产中应尽量削减摩擦和撞击;防止电热和电气火花电气设备或线路消灭危急温度、电火花、电弧是引起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着火、爆炸的一个主要着火源;消退静电危害静电放电火花是引起燃烧爆炸的火源之一;其它火源的掌握。其他火源掌握的重点是:a?防止易燃物料与高温的设备、管道外表相接触,可燃物的排放口应远离高温外表,高温外表要有隔热保温措施。隔热保温层应承受不燃烧的材料。b?油抹布、油棉纱等能够自燃着火,应放置在安全地点或装入金属桶内。c?燃着的烟头外表温度达200〜300C,700〜800C,超过了大多数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而且烟头的阴燃时间较长,所以它是易燃、可燃物质常见的起火缘由。因此,在爆炸危急场所及其厂区要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并制止吸烟。4燃易爆危急场所安全监察监察内容施如工艺参数的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