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2中苏关系的恶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实行“一边倒”外交,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中苏关系经历了50年代的“蜜月”时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两党两国关系开始恶化,60年代末,双方在边界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完全破裂。中苏由同盟到破裂,原因复杂,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更有国家利益的冲突,还有领导人个人的影响;也夹杂着历史积怨。其中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是造成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
意识形态的分歧中共对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提出的三和路线和对斯大林的批判持有不同意见。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中方认为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不赞成苏共关于核战争会毁灭全球的观点,断言是人类毁灭核武器,不是核武器毁灭人类。中国对赫鲁晓夫把和平共处说成是苏联外交政策的总路线持保留意见。认为和平共处只能作为策略而非原则。尤其反对美苏合作。中国不赞同赫鲁晓夫的和平过渡,强调暴力革命的普遍性。中国对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有关斯大林问题上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对斯大林的评价不够全面与客观,方法上也存在严重错误,在国际上引起了一股反苏反共的恶浪,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困难。1961年10月,苏共召开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全民国家”“全民党”的“三和”“两全”路线,其中的许多观点遭到了来自中国的猛烈抨击,双方在国际共运内部展开了论战1963年,双方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分歧达到顶点,采取了公开大论战这样一种极端的行动。1963年3月30日苏共中央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件中全面阐述了苏共中央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看法。6月14日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25条),提出了与苏共根本对立的总路线。集中批判了赫鲁晓夫“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全民党”“全民国家”为主要内容的所谓“修正主义路线”。7月14日,苏联公布《苏共中央致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公开信》,对中国提出的25条做出全面答复。中苏进行公开论战。从1963年9月6日到1964年7月14日,中国方面在《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就此发表了9篇文章,称之为“九评”。猛烈抨击赫鲁晓夫的“现代修正主义”。大论战的焦点问题主要是斯大林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等问题。客观地讲,中苏双方对于这场大论战都负有责任以及存在理论和认识上的不足。邓小平于1989年5月16日会见戈尔巴乔夫时说,在意识形态争论的那些问题上“现在我们也不认为当时说的都是对的”。意识形态的纷争恶化了中苏双方的关系,而与此相关的国家利益的严重冲突则导致两国关系的最终破裂。
国家利益的冲突赫鲁晓夫执政之初,比较注意发展中苏关系,纠正了斯大林时期对中国的一些不平等做法,做了不少对发展两国关系有益的事。如归还了旅顺海军基地、把中长铁路管理权和中苏合办公司的股份移交给中国、扩大了对中国的援助等等,中苏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但与此同时,赫鲁晓夫也象对待东欧“卫星国”那样,欲把中国纳入苏联的整个战略之中。1954年9月底至10月初,赫鲁晓夫访问北京,中苏双方便在国家利益上出现了冲突的苗头。在中苏高级领导人会谈之时,毛泽东提出中国也想搞原子能、热核武器,希望苏联在这方面给予帮助。赫鲁晓夫认为社会主义大家庭有苏联这个核保护伞就行了,无须大家都来搞。很显然,赫鲁晓夫想永远保持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核垄断地位,苏联要永远充当社会主义国家的核保护伞。
赫鲁晓夫为了推行“和平共处总路线”,要求或强迫社会主义国家服务于苏联外交的需要。苏联打着国际主义的旗号,利用各种方式干涉其他党和国家的内部事务,甚至明目张胆地攫取他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同苏联的大国、大党主义,同苏联损人利己的民族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58年发生的共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事件恶化使双方关系开始恶化。1958年4月,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致函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希望两国共同建设一座大功率的长波发报无线电中心和一座远程通讯的特种收报无线电中心(即长波电台),便于苏联指挥在太平洋地区活功的潜艇。建设长波电台应该说也是中国国防建设的重要项目。1958年毛泽东会见赫鲁晓夫中国对此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毛泽东批示,中国政府同意建长波电台,但全部费用要由中国负担。苏联只提供技术援助,建成后中苏共同使用。电台的所有权完全归中国。苏方对此不甚满意,后因两国关系恶化,苏联并未提供答应的技术设备援助,中国自力更生完成这一项目。这可以说是两国关系恶化之始。1958年7月21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在求见毛泽东主席时以赫鲁晓夫的名义提出希望两国建立共同的潜艇舰队,理由是苏联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新的潜艇舰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苏联强调中国的条件优越,海岸线长,可以使潜艇充分发挥优势。毛泽东认为共同建立潜艇舰队涉及主权归属问题,对此予以坚决拒绝。
台湾问题和中印边界冲突则是在外交领域两国利益冲突的表现。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斯大林时代的做法,与西方搞缓和,推行“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外交政策,并要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均纳入这一轨道。中苏所处的国际环境和面临的主要威胁不同,在对待美国的政策方面存在着严重分歧。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对中国一直采取极为敌视的政策,中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美国,反对美国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便是中国外交的一项主要任务。苏联对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持反对态度,生怕这样会刺激美国,打断苏美合作的进程,破坏它的全球战略。1958年8月,中国政府决定炮击金门、马祖,目的是惩罚台湾当局的挑衅活动,阻止美国搞“两个中国”分裂中国的阴谋。赫鲁晓夫生怕这种举动会中断苏美缓和的进程,害怕由此引发美苏大战,对中国的举动持反对态度。虽然由于受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束缚,苏联表面上支持了中国,向美国提出抗议,但对中国的行动在态度上是不支持的。1959年8月25日,中印边境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赫鲁晓夫把印度作为其南下太平洋的跳板,极力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于9月9日发表了有关这一事件的塔斯社声明。声明不分是非曲直,对中印边境冲突表示“遗憾”,公然袒护印度,把中苏之间的分歧公开暴露在全世界面前。两次事件都令中国对苏联非常不满,使两国关系恶化。为报复中国,向中国施加压力,苏联把思想意识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方面,采取了诸多蓄意恶化两国关系的行动。诸如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在新疆地区策动骚乱,煽动分裂。以及在中苏边境挑起冲突,制造流血事件。从1962年到1963年,中苏边界发生的事件多达6000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边自治州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国家能源伊春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计算机与自动化岗位
- 国家能源鹤壁市2025秋招电气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移动枣庄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通信技术类
- 赣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信息技术岗
- 白城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材料成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厨房消毒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文办理考试题及答案
- 采购内勤考试试题及答案
- 低空物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光学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 DB34-T 4859-2024 农村河道清淤规范
- 国庆节主持词开场白
- 前列腺癌根治术护理查房课件
- 经销商加盟合同模板
- 英语四级核心词690个附高频词汇表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形考任务1-4附参考答案
- 一级学科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 2001年版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 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