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培训课件_第1页
风险管理培训课件_第2页
风险管理培训课件_第3页
风险管理培训课件_第4页
风险管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险管理培训2015年6月风险管理培训培训内容1基本概念2范围与评价方法3风险评价4风险控制5隐患治理6风险信息更新培训内容1基本概念2范围与评价方法3风险评价4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培训课件案例思考如果企业的安全基础条件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能够强一些他们对“风险”和“脱险”心中有数员工接受过严格培训也许灾难就不会降临案例思考如果企业的安全基础条件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企业的安全责风险管理目的为了评价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加强风险意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决策,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重要性风险管理目的为了评价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基本概念01基本概念011、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2、风险的特点:a.客观存在;b.可测性(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可以估计量度);c.可控性(通过采取控制措施,可以减少或消除风险);d.旧的消除/新的产生。风险的概念1、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

1、风险管理是指项目实施单位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应对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2、风险管理三要素: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a.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危险辨识、频率分析、后果分析;b.风险评价:研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他所产生的后果和损失;c.风险控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和对策降低风险的过程。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风险控制在人们可能接受的水平之内。风险管理的概念

1、风险管理是指项目实施单位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风险分析风险标准及其可接受准则风险估计频率分析后果分析危险辨识风险控制(对策)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风险分析风险标准及其可接受准则风险估计频率分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类别》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害影响分为17类:序号危害因素分类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危害的分类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类别》综合考序号危害因素分类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实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7灼伤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9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危害的分类序号危害因素分类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序号危害因素分类10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炸引起的坍塌。11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2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13化学爆炸是指可燃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危害的分类序号危害因素分类10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序号危害因素分类14物理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15其他爆炸16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17其他伤害除上述伤害以外的危害因素,如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轧伤等。包括矿山、井下、坑道作业还有冒顶片帮、透水等危险因素。危害的分类序号危害因素分类14物理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范围与评价方法02范围与评价方法021、生产工艺系统安全可靠性,包括安全设施;2、生产装置开、停车过程安全,紧急停车安全;3、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和设施;4、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区防火、防爆;5、事故处理系统;6、停电、停水;7、其他等。风险评价范围1、生产工艺系统安全可靠性,包括安全设施;风险评价范围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3、预危险性分析法(PHA)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5、实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6、故障树分析法(FTA)7、事件树分析法(ETA)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评价方法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风险评价方法1)选定作业活动(如:丁壮素配料岗位);2)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3)对每一个步骤识别危险、有害因素;4)分析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可能及后果;5)确定风险度;6)采取改进/控制措施。工作危害分析实际上是明确三个问题:存在什么危害(伤害)?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怎么样?工作危害分析(JHA)1)选定作业活动(如:丁壮素配料岗位);工作危害分析(JHA序号工作步骤危害危害产生的原因现有控制措施LSR改正/控制措施12345结论:风险等级为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任务:工作岗位:评价人员:日期:序号工作危害危害产生的原因现有控制LSR改正/控制123451)编制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2)分析人员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设备的设计和操作等方面与标准、规范不符合的地方,记下差异;3)分析差异(危害)产生的可能性和未达到标准、规范要求的后果;4)分析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度;5)提出改正措施建议。安全检查表分析(SCL)1)编制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标准、规范、作业指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未达标准造成的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LSR改正控制措施1支架或基础无变形、裂痕、腐蚀设备损坏2釜体(内和外)无腐蚀减薄,无裂纹、变形物料损失3电机和减速机电机表面温度、运行时无异响声、减速箱流风油位、螺栓是否松动。设备损坏4搅拌轴是否异响,摆动异常,动、静环异响、漏油,是否腐蚀等。设备损坏5阀门、法兰、连接管道无泄漏,静电跨接线完好物料损失人员受伤6螺栓及附件是否松动、腐蚀,附件是否齐全、有效。设备损坏人员受伤结论:风险度为:风险等级为:岗位:关键装置:反应釜安全检查表(SCL)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未达标准造成的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L1)收集装置或系统的有关资料,以及其他可靠的资料;2)识别可能导致不希望的后果的主要危害,3)分析这些危害的可能原因及导致事故的可能性;4)然后分析每种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这些后果表示可能事故的最坏的结果;5)分析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度;6)建议消除或减少风险控制措施。预危险性分析(PHA)1)收集装置或系统的有关资料,以及其他可靠的资料;预危险性分危害原因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LSR改正/控制措施爆炸1、锅炉超温超压;2、缺水;3、安全阀不卸压;4、压力开关表失灵;5、供水设备故障;6、排放水阀未关或失控。轻则停炉影响生产,重则造成厂房、设备爆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高温烫伤1、操作人员冲洗水位计,造成破损;2、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贴近炉膛。人员受伤锅炉结垢生水直接入炉;入炉水质超标;未定期排污或排污量不够。爆炸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经瑕经济损失结论:重点部位风险度为风险等级为岗位:锅炉分析人员:日期: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危害原因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LSR改正/控制措施爆炸1、JHA、SCL、PHA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评价方法方法特点参考适用范围JHA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作业活动,如检修、直接作业、拆除、变更等SCL通过检查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项目,发现与标准、规范不符的地方(差异),分析差异(危害)产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确定风险度。设备、关键装置PHA识别系统存在危害和可能原因,分析这些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根据现有安全措施确定风险等级。系统、重点部位JHA、SCL、PHA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评价方法特点参考适用风险性判定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度1~5等级1~5等级1~25风险性判定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度1~5等级1~5等级1~25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准则L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大于50部分装置或设备停工(大于2套)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大于25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3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大于101套装置停工工设备地区影响2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小于10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公司及周边范围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事件后果严重性判别准则S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5违小于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等级4~8可接受风险等级9~12中等风险等级15~16重大风险等级20~25巨大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小于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等级4~8可接受风险等风险评价03风险评价03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1)火灾和爆炸;(2)冲击和撞击;(3)中毒、窒息和触电;(4)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5)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6)人机工程因素;(7)设备的腐蚀、缺陷;(8)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考虑因素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1、危害识别基本内容(a.危害,b.危害的根源及性质,c.危害产生的后果)2、危害识别的范围a.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停车等阶段;b.常规和异常活动;c.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d.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e.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f.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g.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h.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i.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危害识别1、危害识别基本内容(a.危害,b.危害的根源及性质,c.危3、危害识别的步骤a.识别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危害通常要划分作业活动,就是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等划分。b.识别设备设施和管理活动的危害(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作业场所、工时制度、女工保护、体力劳动、管理设施、急救设施、辅助设施等)4、常用的危害辨识方法a.工作危害分析(JHA)b.安全检查表分析(SCL)c.预危险性分析(PHA)d.故障假设分析(WI)e.………………危害识别3、危害识别的步骤危害识别1、可能引起人员死亡的,其后果严重性S应取52、在事故后果分析中若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时,应分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以便对后果严重性进行取值;3、设备、装置可能发生有害物质泄漏情况的,发生可能性L不宜取1,靠巡回检查、每年大修时检查、设置报警仪等现有安全措施一般不能确保不发生泄漏;4、现有安全措施不能完全消除可能引起事件的隐患时,发生可能性L不宜取1;风险评价中应注意事项1、可能引起人员死亡的,其后果严重性S应取5风险评价中应注意5、事件的后果严重性S若取1,不必进行风险评价,因为即使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件(发生可能性L为5),也不会发生伤亡、财产损失,也不会停工;6、采用PHA方法进行风险评价时,应根据现在安全控制措施采取后,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进而确定危险等级;7、改进/控制措施应是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足时,应加强的措施,类似的定期检查不应做为改进/控制措施。风险评价中应注意事项5、事件的后果严重性S若取1,不必进行风险评价,因为即使在正风险控制04风险控制04风险控制1、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能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2、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风险控制措施在有关的工作岗位张贴上墙。3、企业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1、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1、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2、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安全可靠性,b.经济合理性,c.先进性,d.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应包括:a.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培训教育措施,d.个体防护措施。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1、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1、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在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同时,即应提出控制措施。a.若可能,应消除危害,实现本质安全;b.若不可能消除,则考虑抑制(遏制)危害;c.若不可能消除和抑制,则应利用技术改进控制措施,努力降低风险;d.修订或制定操作规程;e.减少暴露,降低危害严重性;f.应急安排的需求及应急设备,考虑建立应急和疏散计划。风险控制的基本措施1、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风险控制的基本措施2、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a.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b.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c.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e.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