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屈原列传》课件_第1页
苏教版选修《屈原列传》课件_第2页
苏教版选修《屈原列传》课件_第3页
苏教版选修《屈原列传》课件_第4页
苏教版选修《屈原列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原列传司马迁屈原列传司马迁1

感悟:感觉这篇文章不是在说屈原,倒是在议论楚国的衰亡史,而鞭笞楚国国王的愚昧。一个国王的圣明或昏庸,便决定一个国家的盛衰,实在是令人恐惧的事啊!国民们是应该祈祷自己的国王圣明呢,还是应该争取不能让一个国王便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呢?感悟:感觉这篇文章不是在说屈原,倒是在议论楚2

屈原的“志”疾王听之不聪……方正之不容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现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冀幸……其存……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忠君爱国坚持真理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蝉蜕……浮游……泥而不滓举世混浊……众人皆醉……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屈原的“志”疾王听之不聪……方正之不容……忠君爱国坚持真3

司马迁与屈原有相似的身世:一样的怀才,正直,忠君爱国,有志向;一样的受谗被疏,面临生死抉择。唯一不同的是屈原是以死明“志”,司马迁是以生践“志”。所以司马迁是借写屈原的身世在抒发自己的感愤。1、是对屈原才能、品格的崇敬(见上页)2、是对腐败的政治(君昏、臣佞)的控诉(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此不知人之祸也,爽然自失……)3、是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可谓穷矣,能无怨乎,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怪其自令若是……)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司马迁与屈原有相似的身世:一样的怀才,正直,忠君爱4小结——

“传评结合”

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其四、“评议”更有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小结——“传评结合”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5一词多义属

1、屈平属草稿未定

2、亡国破家相随属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5、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6、神情与苏、黄不属

7、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8、吾属今为之虏也

9、若属皆且为所虏动词,zhǔ,写作动词,zhǔ,连接通“嘱”,嘱托,动词属于动词,掌管动词,类似名词,类,这些人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若属,你们这些人一词多义属1、屈平属草稿未定动词,zhǔ,写作动词,zh6志:1、博闻强志2、聊斋志异3、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寻向所志5、其志洁,其行廉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7、一篇之中三致志焉8、项脊轩志

记忆力记述志气标记志趣理想意愿名词,一种记事的文体志:记忆力记述志气标记志趣理想意愿名词,一种记事的文体7伐: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2、其后秦欲伐齐

3、此五霸之伐也4、坎坎伐檀兮

本:1、父母者,人之本也2、今背本而趋末3、此之谓失其本心4、本在冀州之南夸耀进攻,征伐功绩,战功砍,砍伐来源根本原来的,固有的本来,原来伐:本:夸耀进攻,征伐功绩,战功砍,砍伐来源根本原来的,固有8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3、谗谄之蔽明也4、邪曲之害公也5、方正之不容也6、明道德之广崇7、蝉蜕于浊秽词类活用动作状在内,在外动作名,听觉,听力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形作名,邪恶小人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形作动,阐明名作状,像蝉一样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词类活用动作状动作名,听觉,98、厚币委质事楚9、其后楚日以削10、时秦昭王与楚婚11、亡国破家相随属1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13、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14、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1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状,用厚币名作状,一天天地名作动,结为婚姻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形作动,诋毁使动用法,使……存,使……兴名作状,在内,在外名作动,效法,模仿8、厚币委质事楚名作状,用厚币名作状,一天天地名作动,结为10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式的几种类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数十年,竟为秦11翻译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诚信的却被怀疑,忠心的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君王无论愚昧、智慧、贤能,(还是)没有才能,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侍奉自己,选拔贤能的人来辅佐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还是)一件接一件。翻译诚信的却被怀疑,忠心的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君王无论愚12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4、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区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终于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的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生气地放逐了屈原。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怀王因为不知13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6、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那聪明通达的人,不被外界事物拘束,而能够跟世俗一道变化。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147、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

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终莫敢直谏。8、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于作赋被人称赞;然而他们都只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一面,始终不能像屈原那样敢于直言相谏。此后楚国的领土一天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了。7、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于作赋15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16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17

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彩的充满感情的咏叹笔调,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特色。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18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19甘肃高考语文评出满分文言文

吊屈原赋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客,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甘肃高考语文评出满分文言文20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戳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子青史矣。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21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