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_第1页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_第2页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_第3页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创新的翅膀,也是发展的需要,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文与想象密不可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我认为作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随心所欲,自由写作

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简单,不懂得怎样观察周围的事物,即使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表达起来一般也只有三言两语。因此,教学中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启发想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随心所欲,自由写作。

作前指导非常重要,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否被激发,思路能否开拓,过程能否创新,关键看启动的效果。作前指导的方法很多,有谈话讨论、实物演示、活动表演、媒体调动等。以《家乡的特产》为例,写前让学生把板栗、甜瓜、天麻等带到班级,指导他们观察颜色、形状、味道,想象农民们在秋收季节忙忙碌碌、喜笑颜开的情景,从而激感,受到思想熏陶。

作中要引发联想,努力发展思维,促使写作水到渠成。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缺乏,思想比较单一,容易导致作文过程简单,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从一种现象向纵向、横向、前后联想,想到与其相关的、相似的事物。

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活着》为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从而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二、积极引导,创意作文

1.读写结合途径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阅读的关键在于应用,阅读教学中应找准启发学生创造想象的切入点,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凭借某些概括性的句子展开联想,丰富其内容,进行扩写,可以根据一个标点符号,一幅插图展开联想,进行补写,可以根据文章的开头、结尾展开想象,推断故事的过程和结局进行续写;可以根据抽象的古诗想象具体的意境进行改写等等。这样,理解、想象、表达、创造相结合,能引导学生顺着的思路去读、去想,学生的写作思路被打开,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不显得空洞乏味。

2.媒体辅助途径

可用音乐欣赏的方式,因为音乐能反映人的喜怒哀乐,能激发人们的丰富联想,能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可以尝试学生在音乐中作文,也可以用图画观察的方式,因为每一幅图都是生活的缩影,看图作文就必须引起学生对生活的捕捉,再由生活引起对画面的联想,学生有时对同一个图形可以想象出许许多多的形象来,如对黑板上的“O”进行想象作文,学生趣味盎然,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汗水”“泪水”“滴水”等具体事物随口出。这样的作文课,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三、创设环境,间接性热情

要为学生展示才能,获得成就感而创造良好的环境,小学生特别看重自己的才能,喜欢憧憬未来,想象未来,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时常去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写作灵感,促使学生合理想象虚拟成文,以激发其一定的成就感,如《二十年后的我》《未来的……》《第二次龟兔赛跑》编童话、编童谣等,都能锤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地批阅,挑选部分优秀的作品贴于班级学习园地,再通过读报写字、课间时间,让学生念念自己的想象作文,边读边改,最后挑选出最优秀的作文刊登于学校校刊上,或推荐到上级刊物,这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习作积极性。

四、作文起始,重点培养

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去实践,去亲自感受现实生活,积累真实生动的材料。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一旦有了“需要表达”的情境,自然会展开联想,很流畅地倾吐。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想象,有了创造的想象,才可能有创造的行为。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朗读比赛等,这是个极其普遍的游戏活动,但普通中有创新,学生们不甘示弱,积极动脑筋创新,用不同方式表达情感。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依赖想象,要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就一定要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