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职业技术大学申报佐证材料.2教学方法(1)“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确定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练”的“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校内模拟典型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道路、桥涵施工与道路、桥涵施工检测工作内容,贯穿道桥工程原材料检测能力、现场检测能力、竣工验收检测能力等3项核心职业能力,选取土工检测、土木工程材料检测、道路工程检测、建筑工程检测、土木工程无损检测、铁路工程检测、工程资料整编、桥隧工程检测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实施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形成“教、学、练、做”一体教学模式。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由专业教师和1~2名来自企业的指导工程师共同组成3~4人的课程教学团队,结合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展课程教学,并在学生学、做过程中提高对专业知识、实操能力、工作态度全方位的培养。学生以6~8人为一个工作小组,每组选取1名总工负责技术协调,选取1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在不同项目中角色互换。在各项目化教学中由专业教师和指导工程师设计仿真工作任务,由工作小组组织分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参照行业规范开展项目训练;开放实训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巩固;通过分工合作完成知识学习和项目工作任务,形成符合生产技术要求的工作成果。(2)专业教学实施方案1)校内教学模拟生产性工作过程,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按工作任务组织教学项目的课程采用项目导向法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土木工程检测过程中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解构、重构课程内容,由专业教师和指导工程师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仿真工作项目,使其应具有实用性、可操作、可检验性、可迁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由工作小组组织分工进行项目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参照行业规范开展项目训练通过项目教学完成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任务驱动: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讲授知识,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对实践性强的学习任务,在讲授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生产性任务。按工作过程组织的实训项目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重视实践教学“三环节”,要求学生做到:①实训前加强准备工作;②实训中突出学生主角地位,创造自主学习、独立操作的机会;③实训后,认真撰写总结报告,全面总结实践收获。2)利用寒暑假和第四学期开展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三年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有组织的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和第四学期适时高峰补岗进行社会调查和生产实践,广泛接触社会,接触职业环境,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学生暑假期间尽可能去参加路桥施工与检测工程建设生产实践,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专业素质。从一年级学生开始,就要求参与生产实践,了解道桥建设过程,提高单项技能和专业认识,增强专业知识和职业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生产一线实践动手能力,改善就业观念。通过组织学生广泛接触实际职业环境,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对技术人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断感受职业氛围,培养敬业精神、科学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确职业定位,提高职业兴趣和沟通能力。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外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科技活动,组织“青年科技节”,举办学术讲座、学科知识竞赛、计算机技能竞赛、创业计划竞赛、专业技能竞赛和大学生辩论会、大学生诚信教育等活动;大力开展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摄影等课余艺术活动。举办艺术节,激发学生知美、爱美、创造美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外专业技能竞赛建议开展项目:CAD竞赛、计算机操作技能竞赛、测量放样技能竞赛、施工技术竞赛、造价软件应用竞赛、材料检测竞赛、计算机专业应用技能竞赛等。6.3学习评价建立“过程性考核+结果性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的考核机制。综述:分类别简单说明哪些是校内考核、哪些是校外考核、哪些是校企双方联合考核。分类说明各课程模块考核。(1)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与认证,引入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注重“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信息处理、自我学习、解决问题、数字应用”等6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文管二级)接轨,英语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接轨,其它课程考核由相关课程组织考核。(2)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职业素质养成,考察依据是上课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期终考试以笔试、机试、报告等形式进行,重点在于考核学生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般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下为不合格,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修后再次考核,直至通过为止。(3)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整体成绩结合职业技能认证内容考核,与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测量员、资料员、材料员、安全员、监理员等职业资格相关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在课程结束时采用专业知识结合职业技能认证相关内容设计考试内容,对知识、技能、态度等进行综合评定。1)知识部分根据本专业技能目标对必备知识点的要求,结合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建立各模块的必备知识测试题库,课程学习结束后,可以采用网上限时测试、笔试(闭卷、开卷或半开卷等)、口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一般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下为不合格,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修后再次考核,直至通过为止。2)技能部分技能部分以形成性评价进行评定,包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两部分。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任务,由教师根据技能水平结合操作、报告以及平时表现等综合进行评价,加权平均后计算成绩;对于由小组完成的工作任务,教师根据工作过程中小组整体工作水平、任务完成情况、个人完成情况等对个人成绩进行评价。3)态度部分根据操作中学生的出勤情况、敬业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安全与质量意识等工作态度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分别对学生打分。综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情况,对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后得到总体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下为不合格,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修后再次考核,直至通过为止。(4)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根据日常行为考核细则评定学生在单位的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效果。由校内实习指导教师根据走访情况、日志和报告完成情况、对教师批改意见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校内顶岗实习领导小组根据综合报告答辩和技能考核情况评定实习综合成绩。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不及格”必须对日志和报告等重新整理,再积累顶岗实习经验,再次申请答辩,合格后方可通过。(5)单列实习实训单列实习实训是有针对性的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技能的集中培训和考核。一般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结合实训过程中的出勤情况、报告、口试、平时表现等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不及格”必须重修,合格后方可通过。7实施保障7.1专业教学团队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现有在校生近270人,每届2~3个班。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顶岗实习等教学需教师15名。综合考虑专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教师能力水平等因素,专业教学团队中教师总数为28名。(1)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专业带头人应精通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动态,掌握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有能力组织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和生产科研。◆专业带头人应参加教育部培训基地组织的高职教育教改研讨及培训。参加高职高专专业指导委员会研讨会,了解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动态,跟踪检测工艺前沿技术。◆专业带头人应定期到土木工程检测、施工、监理等企业和工程企业进行专业调研,了解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应用情况;回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征求他们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专业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2)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骨干教师应掌握土木工程检测生产项目的技术设计、组织管理、实施、质量监控等工作流程;协助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标准、参与课程体系改革;主持或参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建设。◆应参加教育部培训基地组织的课程开发培训,参与专业课程的开发工作。◆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应积极参加全国教师讲课比赛,提高教学水平。◆应协助专业带头人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编制教学文件。(3)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外聘教师必须为企业检测专家或一线技术能手,能够从事理论和实践教学。7.2实践教学条件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主要突出3项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满足120名检测专业在校生的实训需要,规划建设了土工检测综合实训、原材料综合实训、道路检测实训、铁路检测实训、建筑检测实训、无损检测实训、桥隧检测实训、资料整编实训等专业实训项目。实训中心密切结合行业企业特点,每个实训项目从企业聘请人员1-2人,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体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突出职业氛围,满足岗位技能培养、技能鉴定、社会服务,合理配置实训设备,各实训室设备基本配置如下表7-1所示:(1)校内实训基地表7-1实训室配置一览表(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例)序号实训室名称主要设备及配置要求主要应用(相关课程和实训)1击实实验实训室(土工Ⅰ室)轻型击实仪(1台/5人)、重型击实仪(1台/5人)土的标准击实2三轴剪切/高压固结实验实训室(土工Ⅲ室)三轴剪切试验仪(1台/6人)、高压固结仪(1台/5人)土的三轴剪切3压缩/+渗透实验实训室(土工Ⅳ室)中压固结仪(1台/5人)土的压缩性4物理性质实验实训室(土工Ⅴ室)南55型渗透试验仪(1台/5人)、70型渗透试验仪(1台/5人)土的渗透性4物理性质实验实训室(土工Ⅴ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1台/5人)土的液塑限、土的颗分5剪切实验实训室(土工Ⅵ室)直接剪切试验仪(1台/5人)土的直接剪切6沥青材料实训室沥青针入度仪(1台/5人)、沥青延度仪(1台/5人)、沥青软化点测定仪(1台/5人)、沥青粘度测定仪(1台/5人)、沥青比薄膜烘箱(1台/5人)、沥青燃烧炉(1台/5人)、沥青含腊量测定仪(1台/5人)1.沥青针入度检测2.沥青延度检测3.沥青软化点检测4.沥青粘度检测5.沥青含腊量检测7集料性能实训室道路磨耗仪(1台/5人)、洛杉矶磨耗仪(1台/5人)、磨光值试验(1台/5人)、冲击值试验仪(1台/5人)、摇筛机套及配套附件(1台/5人)1.集料力学性能2.集料的筛分3.集料配合比设计与检测4.集料物理指标检测8路面材料实训室Ⅰ沥青混合料拌和机(1台/5人)、水养护箱(1台/20人)、马歇尔试验仪烘箱及其配套附件(1台/5人)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2.沥青混合料拌合及成型养护3.马歇尔试验检测9路面材料实训室Ⅱ沥青混合料车辙试样成型机(1台/20人)、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机(1台/20人)、道路钻孔取芯机(1台/20人)、3米直尺(1台/5人)、杠杆式弯沉仪(1台/5人)、道路激光断面仪(1台/10人)、路面渗水仪(1台/5人)、手工铺砂仪(1台/5人)、摆式仪(1台/5人)、路强仪(1台/5人)、标准养护箱及其配套附件(1台/20人)1.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检测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3.力学性能检测10构件生产实训车间大厅东侧预应力锚具静载试验台座(1台/10人)、千斤顶检定台座(1台/5人)、预应力张拉千斤顶(1台/10人)、混凝土强度回弹仪(1台/5人)1.结构识图2.钢筋加工与绑扎3.模板与支架架设4.预应力锚具与张拉设备检测5.预应力张拉6.混凝土结构检测与质量评定11施工管理与工程软件应用实训室Ⅰ施工管理与工程软件应用实训室Ⅱ多媒体设备(1台/40人)、计算机(1台/人)、工程造价管理软件(1套/40人)、岩土勘察软件(1套/40人)、交换机(1套/40人)1.文字编排、表格、幻灯片制作2.工程图样绘制3.工程量计算4.中桩坐标计算5.工程造价计算12无损检测实训室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仪(1台/5人)、反拉式有效预应力检测仪(1台/5人)、落球式回弹模量测试仪(1台/5人)、自动静荷载试验仪(1台/5人)、岩土声波测试仪(1台/5人)、钢筋位置测定仪(1台/5人)1.混凝土结构检测2.钢筋位置和数量检测3.立柱埋深检测4.锚杆检测5.桩基础检测13道桥施工放样器材室道路施工放样实训室水准仪(1台/5人)、经纬仪(1台/5人)、全站仪(1台/5人)、GPS(1台/8人)1.道路中桩放样2.道路边桩放样3.纵断高程测量4.道路横断面放样14道桥模型展示实训室典型桥梁整体模型、立交模型、涵洞模型、隧道模型、线路模型、桥梁细部结构模型、道桥施工机械仿真模型等,开放性展示1.道桥构造物识图2.道桥建筑物整体认知(2)校外实习基地与河南高远路业集团、开封市通达公路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济源市公路局、开封天平公路监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14个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全方位开展工学结合、合作办学,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要求每名学生选择一名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期间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提高实习效果,所有实习基地均能充分满足学生毕业实习的要求。这些实习基地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实训场所,使学生及时地掌握了最新的实际操作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而且也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以学生为纽带,利用毕业生、在校生及其广泛的行业联系,同时通过学生生产实践与企业沟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广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院派人对企业进行考察、交流,对有能力承担学生实践教学任务的单位,共同协商、签订实践基地协议,并明确联系人、企业选派指导工程师,以便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及时解决、疏通可能出现的问题。7.3教学资源7.3.1图书资料说明: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资源等。(1)教材选用有关基本要求:优先从国家和省两级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专业课校本教材。(2)信息化资源:每门课程根据特点设置信息化资源,信息化资源配备要求有效辅助课程知识、能力的培养,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都要有教学动画、微课和教学课件等多种资源,数量满足教学要求。个课程力争实现无纸化练习,无纸化考试。7.4质量管理(1)教学制度教学严格按照人才培训方案执行,通过每学期的教学评价和期中教学检查的各项座谈会,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档案按学校规定保留。(2)诊断改进强化专业层面的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专业建设预警机制、建立课程建设预警机制、建立师资队伍预警机制、建立实训教学预警机制。8其它说明8.1综合素质培养(第二课堂)以活动为载体的综合素质养成类项目,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