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代广西地区真武祠庙考述
明代是真武信仰和崇拜发展的鼎盛时期。在皇室和朝廷的大力支持下,大多数寺庙崇拜真武大帝(玄帝)。最集中的地区包括北京、南京、湖广、山西、辽东、江苏、岭南、福建和台湾。作为明帝国之“西南会府”,广西地区在这一时期亦建有众多崇奉真武的祠庙宫观,阖境之内,香火绵延。学界过去关于真武信仰与崇祀的研究较多地关注北京、湖北、山西、辽东、闽台和广东一带,而对广西真武信仰则关注较少、尚缺乏专门性的研究。笔者认为,对明代广西地区真武信仰与崇祀活动进行专门研究,可以丰富地方文化史、宗教史、民俗史的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主要结合相关史籍、方志和碑刻文献,尝试还原明代广西真武信仰与崇祀活动的历史概况,并围绕其祠祀庙宇分布特征、奉祀动因与规格、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与探讨。一、真武玄帝人格神的演变—真武信仰之历史演变关于真武信仰之渊源,许道龄先生在《玄武之起源及其蜕变考》一文中进行了详细考述:真武信仰起源于我国先秦时期天象学二十八星宿中的北宫玄武七宿,最早为天体神(星宿神),兼具北方之方位属性。因玄武七宿形似“蛇蟠龟”,在西汉后期出现了龟蛇相交的动物神形象。从宗教学角度来看,真武信仰最初由较为抽象的原始天体崇拜和方位崇拜,演变为具象的神兽图腾崇拜,再进一步转化为更加具象的宗教人格神信仰,这一演变过程实质上包含着“天象玄武(星宿神)——龟蛇玄武(动物神)——真武玄帝(人格神)”的内在逻辑。从奉祀实践的角度来看,真武神一方面在道教和民间信仰等宗教信仰学说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宋代以后的国家礼法制度(祀典体系)中亦属“神祀”之列,因而具有“宗教—宗法”的双重性质,尤其是在明代永乐至嘉靖年间形成的以武当山为中心、遍及各地的真武奉祀格局:明成祖将自己入继大统归功于真武之“阴翊”,奉其为“护国家神”二、明代广西真武崇拜祀的规格在明代皇室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之下,崇祀真武大帝的祠庙宫观遍及全国各地,盛极一时。明代广西境内亦建有多处真武祠庙。综合梳理相关史籍、方志、碑刻及其他文献资料的记载来看,可以确定在明代广西境内礼仪规格达到祠庙(宫、观、殿、堂、阁)级别的真武崇祀主要如表1所示。据表1可知,在明代广西境内的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南宁府、浔州府、柳州府、思恩府等地区皆有真武祠庙分布。实际上,广西地区虽位处明帝国西南一隅,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地位,尤其是广西布政使司(省城)、明靖江王藩国(王城)所在地桂林府,长期作为“西南会府,所以为襟蛮带海、用兵遣将之枢”三、明代广西真武崇祀之地理分布明代广西境内的真武崇祀在具体规格、礼仪模式上呈现出一定的特征。依据常规的崇奉模式,一般都会修建木石结构的庙宇殿阁,在其中铸造或塑装圣像供奉,如桂林府北极真武庙、梧州府岑溪县北帝宫、容县真武阁等,皆属规格较高的官方祀典(每岁致祭),采用木石结构的祠宇建筑,并塑装真武圣像供奉。位于桂林府癸水门(东门)外的北极真武庙、梧州府岑溪县城东北隅的北帝宫,其修建方位还遵循了明成祖在京城“艮隅”(即东北方位)建庙奉祀真武之礼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桂林府癸水门为“省城东郭”,“癸方”即北方,中国古代以天干对应五行和四方,其中北方壬癸对应水,所以有“癸水”之称。根据《周易》卜居之数理——壬起螣蛇,癸起玄武,因而在桂林府城癸水门之北(即府城之东北隅)建真武庙,正符合玄武之方位属性。此类“东北隅”方位规制亦见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修建的辽东中前所玄帝庙、嘉靖十八年(1539)建辽东开原城玄天上帝庙。此外,明代广西境内还有一些采用“因岩为庙”的模式,罕用砖木构筑,这类“岩庙”、“自然之龛”在崇祀模式上受当地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较大,因而具有鲜明的特征。例如桂林府城北关叠彩山碧霞洞的庆真阁即采用“因岩立庙”的模式。据现存碧霞洞摩崖石刻《庆真阁记碑》的记述,元初,洞内“安奉治世福神、侍从将吏于高岩之上”,“治世福神”即真武名号,全称“镇天真武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除了立庙奉祀的方式之外,该地区还存在一些弥散于民众生活中的真武崇祀现象,虽未形成专门的祠庙规格,但也体现了真武信仰的民俗文化元素。例如,徐霞客于崇祯十年(1637)四月游历至广西桂林,见靖江王府前甬西南街市一商铺阁楼“中层供真武像”另一方面,明代广西真武祠庙之崇祀者身份具有多样性,既有当地的行政官员、明藩王宗室、乡绅士人等地方社会精英,又包括普通民众。其中,桂林府的真武祠庙,由靖江王及其宗室主持建造或出资修缮的,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与靖江王家族的特殊身份、政治影响力紧密相关。从现存史料来看,历代靖江王对于真武崇祀多采取支持态度。广西地方官僚阶层中的部分行政长官(知府、知县等)、军事将领(总兵官、参将等),也在崇祀真武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出资兴建或修缮真武祠庙;同时,一些普通民众也作为“功德主”“缘首”参与了一部分真武祠祀,多为在已有庙宇中添塑神像、修缮龛堂之类的活动。此外,由于真武崇祀与道教信仰联系密切,因而真武祠庙中的崇祀仪式多延请道士主持或参与其日常管理与维持。四、真武在广西的军事地位从宗教学理论角度来看,人们崇奉真武多是出于某种较为实用的动机,这与真武大帝被认为具有多种神圣功能存在紧密联系,各类庙宇祠祀也正是具体的崇祀需求与神圣功能之契合与呈现。首先,真武作为北方水神,被认为具有镇水火、主风雨的神圣职司,因而常为水旱灾害频发地区的民众崇奉。例如,桂林府境内的漓江、桃花江流域,在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据史料记载,明成化十三年(1477)六月、正德十一年(1516)五月、嘉靖十年(1531)四月,桂林府境内三次爆发大规模洪灾,尤其是“嘉靖辛卯十年四月大水”最为严重。其次,真武作为武神(元帅神、战神),具有“神武”的军事护卫功能,因而为地方上掌有兵权、崇尚武功的社会精英所重视和崇奉。自宋代以来,广西作为西南“襟蛮带海、用兵遣将之枢”,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地位,朝廷派驻此地区的将领往往拥有大量的军事实力。现存桂林七星岩的摩崖石刻《顾兴祖重修真武庙像记》云:“永乐二十一年六月吉日,总兵官征蛮将军、镇远侯(顾兴祖)游此,因命工修葺之,遂纪于石。”再次,作为“司命之神”“福神”,真武大帝还被民间社会视为有求必应、威灵显著的万能之神,能福佑良善、祛邪治病、保生延嗣。民众往往出于各种现实的需求而崇祀之。据《重修容县城东真武阁记》,梧州府容县乡绅“祀真武而祝万寿”五、民族性的特性不同综合上述考察与分析可知,真武信仰与崇祀在明代广西地区十分盛行,这主要体现在明代广西境内建有多处专祀真武的祠庙观宇。这些祠宇的修建者和崇祀者之身份构成具有多样性,不仅包括地方官僚阶层的社会精英和靖江王宗室这一特殊精英阶层,还包括当地社会基层的普通民众。其中,不同的崇祀者在修建祠宇(殿、阁、观、庙、堂)、造像立龛供奉的具体规格上亦有差异:除了木石结构的庙宇殿堂之外,还有采用“岩庙”模式的真武祠祀,这种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模式充分体现了明代广西真武崇祀的地方特色。从崇祀动因及功能来看,真武神被认为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中医院自身抗体临床解读考核
- 中国天然橡胶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可溶性聚四氟乙烯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氰乙酸正辛酯项目商业计划书
- 运城市人民医院管理决策能力考核
- 鹤岗市中医院复杂颅底肿瘤多学科协作考核
- 廊坊市中医院质量检查组织考核
- 2025年颗粒剂工艺操作流程风险评估方案
- 中国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水性环氧漆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校本学习辅导资料编写及奖励方案
- GJB《质量分析报告》模板
- Flexsim(仿真软件)中文版教程
- GB 31187-2014体育用品电气部分的通用要求
- 商标法课件新
-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讲课完整)课件
-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健康监测与评估
- 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
- 医学专题心肺脑复苏新1
- 现代电池技术:第6章 氢-镍电池
- 汽车吊接地比压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