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同步练习(提升卷)_第1页
【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同步练习(提升卷)_第2页
【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同步练习(提升卷)_第3页
【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同步练习(提升卷)_第4页
【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同步练习(提升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同步练习(提升卷)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同步练习(提升卷)

一、单选题

1.图示岛屿南北端的直线距离约为(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0千米)()

A.220千米B.330千米C.440千米D.550千米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从图示80°经线上看,岛屿北端纬度约为10°N,岛屿南端纬度约为6°N;根据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0千米,计算得出4×110千米=440千米;故选项C符合题意。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在解答该题时,要尽可能的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图文结合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2.(2023七上·盐都月考)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每条经线和它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和为180°,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解: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每条经线和它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和为180°.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时,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运用排除法筛选出正确选项.

3.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应做成的形状为()

A.B.

C.D.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且地轴是倾斜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2023七上·盱眙月考)地球仪中“地轴”与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A.太阳B.北斗七星C.北极星附近D.月球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中“地轴”与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

故选:C.

【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极点,其中北极始终指向北方.

5.(2023七上·临沭期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B.地球的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C.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长21千米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6.(2023七上·邢台期中)如图所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①→③→②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③→①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7.(2023七上·肇源月考)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

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两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南极地区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北极地区指的是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从地球仪上看就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部分.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北极的位置.结合地球仪观察牢记.

8.(2023七上·龙华期中)地球的形状是()

A.正球体

B.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C.无规则球体

D.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

9.(2023七上·丰城期中)下列纬线中,属于北半球、东半球的是()

A.(23.5°S,180°)B.(10°N,161°E)

C.(10°N,19°W)D.(90°N,22°W)

【答案】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所有的北纬都位于北半球,西经度小于20°时位于东半球,东经度小于160°时位于东半球.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考查了半球的判定,根据半球的经纬度范围判定正确选项.

10.(2023七上·广东月考)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利用经纬度可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经过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有:(30°S,110°E),(30°S,110°W),(30°N,110°E),(30°N,110°W).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11.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

A.20°EB.160°WC.20°WD.160°E

【答案】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图中①线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是20°W经线。

【点评】本题组考查学生对半球的辨别与理解能力。

12.读“经纬网示意图”,选择正确答案()

A.A点的经纬度分别是140°E、40°N

B.D;E两点均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图中A;B;C;D;E五个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有两个

D.B点和C点所在的纬线圈长约4万里,且一年能接受两次阳光直射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纬度变化规律,越往北越大为北纬,A点纬度为40°N,根据经度变化规律,越往东越大为东经,越往西越大为西经,A点经度为140°W,故A选项错;D、E两点均位于南半球,E点位于东半球,D点位于西半球,故B选项错;A、B、C、D、E五个点中,B、C两点位于低纬度,A、D、E三点位于中纬度,故C正确;B点和C点所在的纬线圈为赤道,长约4万千米,即8万里,故D选项错。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13.下列各项中,符合纬线特征的是()

A.是圆,长度相等B.半圆,长度不等

C.指示南北方向D.指示东西方向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纬线的形状呈圆形,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指示东西方向。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纬线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长度、指示方向,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14.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A.20°E和160°W的经线圈划分B.0°纬线圈划分

C.0°和180°经线圈划分D.20°W和160°E经线圈划分

【答案】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由于20°W和160°E两条经线穿个的陆地更少,因此就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为东半球,160°E~20°W为西半球。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做题时,需要结合到全球的海陆分布来作答。

15.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古代,人们最初主张“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又根据大地和天空的特点,形成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16世纪,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此题要注意结合课本及科学研究得出结论: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拍摄了地球的卫星照片,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D。

【点评】考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综合题

16.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小红行走在大地经纬网上,其脚所踏地点的纬度是,经度是.

(2)小红行走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3)图2中所示的纬度是(南纬、北纬),经度是(东经、西经).

(4)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

(5)A点在E点的方向,B点在A点的方向.

【答案】(1)50°N;20°E

(2)东;北

(3)北纬;西经

(4)C

(5)正北;东南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小红脚踏地点的坐标为(50°N,20°E);(2)小红处于东半球、北半球上;(3)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反之为南纬;(4)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C点;(5)A、E两点在同一经线上,A点在E点的正北方,B点在A点的东南方.

故答案为:(1)50°N;20°E;(2)东;北;(3)北纬;西经;(4)C;(5)正北;东南.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该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关键是利用读图要领确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

17.(2023七上·莆田期中)读经纬网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的经度、A的纬度;B的经度、B的纬度。

(2)判断A、B两点所在的半球?A在东西半球的,南北半球的,B在东西半球的,南北半球的。

(3)A点在B点的方向。

(4)A、B两点都属(高、中、低)纬度地区。

【答案】(1)40°W;10°N;0°;20°S

(2)西半球;北半球;东半球;南半球

(3)西北

(4)低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40°W,10°N;B点的经纬度是0°,20°S。

(2)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AB所处的经纬度,可判断,A在东西半球的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B在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南半球。

(3)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4)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A、B两点都属低纬度地区。

【点评】(1)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西经20°,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其中0°-30°被称为低纬,30°-60°被称为中纬,60°-90°被称为高纬。

18.(2023七上·北京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C两地的经纬度:A.()C.()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位于东半球的是地,位于西半球的是地。

(3)A地位于C地的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在纬;C在纬。

【答案】(1)60°W,60°N;40°S,40°E

(2)B;BC;A

(3)西北

(4)低;中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点的经纬度是(60°W,60°N),C点的经纬度是(40°S,40°E)。(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B地,位于东半球的是B和C地,位于西半球的是A地。(3)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东西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A地位于C地的西北方向。(4)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从低、中、高纬度看,B在低纬度;C在中纬度。

【点评】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1.1地球与地球仪同步练习(提升卷)

一、单选题

1.图示岛屿南北端的直线距离约为(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0千米)()

A.220千米B.330千米C.440千米D.550千米

2.(2023七上·盐都月考)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应做成的形状为()

A.B.

C.D.

4.(2023七上·盱眙月考)地球仪中“地轴”与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A.太阳B.北斗七星C.北极星附近D.月球

5.(2023七上·临沭期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B.地球的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C.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长21千米

6.(2023七上·邢台期中)如图所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①→③→②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③→①

7.(2023七上·肇源月考)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

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2023七上·龙华期中)地球的形状是()

A.正球体

B.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C.无规则球体

D.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9.(2023七上·丰城期中)下列纬线中,属于北半球、东半球的是()

A.(23.5°S,180°)B.(10°N,161°E)

C.(10°N,19°W)D.(90°N,22°W)

10.(2023七上·广东月考)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11.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

A.20°EB.160°WC.20°WD.160°E

12.读“经纬网示意图”,选择正确答案()

A.A点的经纬度分别是140°E、40°N

B.D;E两点均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图中A;B;C;D;E五个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有两个

D.B点和C点所在的纬线圈长约4万里,且一年能接受两次阳光直射

13.下列各项中,符合纬线特征的是()

A.是圆,长度相等B.半圆,长度不等

C.指示南北方向D.指示东西方向

14.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A.20°E和160°W的经线圈划分B.0°纬线圈划分

C.0°和180°经线圈划分D.20°W和160°E经线圈划分

15.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二、综合题

16.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小红行走在大地经纬网上,其脚所踏地点的纬度是,经度是.

(2)小红行走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3)图2中所示的纬度是(南纬、北纬),经度是(东经、西经).

(4)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

(5)A点在E点的方向,B点在A点的方向.

17.(2023七上·莆田期中)读经纬网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的经度、A的纬度;B的经度、B的纬度。

(2)判断A、B两点所在的半球?A在东西半球的,南北半球的,B在东西半球的,南北半球的。

(3)A点在B点的方向。

(4)A、B两点都属(高、中、低)纬度地区。

18.(2023七上·北京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C两地的经纬度:A.()C.()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位于东半球的是地,位于西半球的是地。

(3)A地位于C地的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在纬;C在纬。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从图示80°经线上看,岛屿北端纬度约为10°N,岛屿南端纬度约为6°N;根据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0千米,计算得出4×110千米=440千米;故选项C符合题意。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在解答该题时,要尽可能的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图文结合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2.【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每条经线和它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和为180°,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解: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每条经线和它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和为180°.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时,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运用排除法筛选出正确选项.

3.【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且地轴是倾斜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中“地轴”与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

故选:C.

【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极点,其中北极始终指向北方.

5.【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6.【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7.【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两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南极地区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北极地区指的是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从地球仪上看就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部分.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北极的位置.结合地球仪观察牢记.

8.【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所有的北纬都位于北半球,西经度小于20°时位于东半球,东经度小于160°时位于东半球.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考查了半球的判定,根据半球的经纬度范围判定正确选项.

10.【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利用经纬度可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经过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有:(30°S,110°E),(30°S,110°W),(30°N,110°E),(30°N,110°W).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11.【答案】C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图中①线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是20°W经线。

【点评】本题组考查学生对半球的辨别与理解能力。

12.【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纬度变化规律,越往北越大为北纬,A点纬度为40°N,根据经度变化规律,越往东越大为东经,越往西越大为西经,A点经度为140°W,故A选项错;D、E两点均位于南半球,E点位于东半球,D点位于西半球,故B选项错;A、B、C、D、E五个点中,B、C两点位于低纬度,A、D、E三点位于中纬度,故C正确;B点和C点所在的纬线圈为赤道,长约4万千米,即8万里,故D选项错。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13.【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纬线的形状呈圆形,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指示东西方向。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纬线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长度、指示方向,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14.【答案】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由于20°W和160°E两条经线穿个的陆地更少,因此就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为东半球,160°E~20°W为西半球。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做题时,需要结合到全球的海陆分布来作答。

15.【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古代,人们最初主张“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又根据大地和天空的特点,形成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16世纪,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此题要注意结合课本及科学研究得出结论: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拍摄了地球的卫星照片,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D。

【点评】考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6.【答案】(1)50°N;20°E

(2)东;北

(3)北纬;西经

(4)C

(5)正北;东南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小红脚踏地点的坐标为(50°N,20°E);(2)小红处于东半球、北半球上;(3)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反之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反之为南纬;(4)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C点;(5)A、E两点在同一经线上,A点在E点的正北方,B点在A点的东南方.

故答案为:(1)50°N;20°E;(2)东;北;(3)北纬;西经;(4)C;(5)正北;东南.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该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关键是利用读图要领确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

17.【答案】(1)40°W;10°N;0°;20°S

(2)西半球;北半球;东半球;南半球

(3)西北

(4)低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