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2坐井观天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2坐井观天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2坐井观天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2坐井观天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2坐井观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备人:李丽霞

第五单元思维方

单元导语:

小小毛虫枝上爬,一段时间后变成花间飞舞的蝴蝶,告诉我们事物在不断地发展;滔滔江水向

东流,有时灌溉农田,有时吞没庄稼,告诉我们事物有两面性;青青小草迎风长,缀满整片山野,

告诉我们再渺小的事物,汇聚在一起,也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自然世界,人文社会,我们总能从中

领悟到有益的思维方法。

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安排了三篇课文。从《坐井观天》中,我们知道看问题要全面;从《寒

号鸟》中,我们知道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从《我要的是葫芦》中,我们知道看

问题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一则则小故事,不仅情节生动,还教给我们有用的思维方法,告诉我们

为人处世的“秘诀”。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题,联系生

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学习表达”也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句子表达得更具

体。

12坐井观天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庄子•秋水》改写。课文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

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了争论。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认为天只有井

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空无边无际。小鸟很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一看。寓言揭示了一个

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

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课文有7个自然

段。第1自然段交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第2~7自然段运用了三轮对

话来展现故事的内容。第一轮对话交代了小鸟从哪里来,来干什么。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使

得青蛙对小鸟的说法产生了质疑。第二轮对话是青蛙和小鸟发生了争论。青蛙的一叹一问、小鸟的

反驳,都鲜明并且情感强烈地表达了各自的观点。第三轮对话中,青蛙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十分无奈,只好叫这只青蛙自己跳出井来看看天到底有多大。本文故事虽

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有些学生来说,理解寓意可能稍有难度。故事情节的展开主要是通

过对话来实现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对话,理解课文,恰当地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

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知道它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

2.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会写“坐井观

天、井沿”等7个词语。

2.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3组对话,并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故事寓意。

要点把握

1.识记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导入,激起学生兴趣。

导语:同学们一定都喜欢做游戏吧!现在我们就一起做个游戏,好吗?在游戏前,我们当然要

先弄清游戏规则啦。

(1)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及思考提示。

纸筒看黑板

游戏规则:①拿出一个薄一点的笔记本,卷成筒状,就像卫生纸的纸筒。

②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右手捂住右眼。

③不移动头,直视前方的黑板。

游戏反思:通过纸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样子?拿下纸筒,再看看刚才看过的地方,你看出

了什么?

(2)学生交流游戏感受。

2.由游戏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过渡:做完了游戏,大家是不是会发现,通过纸筒看到的黑板只有一丁点儿小,完全看不到黑

板的全貌?老师让大家做这个游戏可是有原因的。因为有一只小青蛙,它只能通过一个形状类似纸

筒的东西往外看,那么它能看到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一一《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3.学生观察“观”字,发现“观”字的构字特点,理解“观”的意思。

预设:提醒学生注意“观”字的左、右部件笔画穿插,可用手在书桌上写一写。“观”的右边

是“见”,是“看”的意思,“观天”就是“看天”。引导学生注意字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义,识

记生字。

4.学生齐读课题,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小结: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过渡: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里往往藏着道理,也就是寓意。《坐井观天》里会

藏着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明确:在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时,注意“哪”是多音字,可以读nd,也可以读na,课文里两

种读音都出现过。我们可以对比朗读,发现规律:“哪”作语气词时读轻声,其余时候读三声。

3.开火车认读下列词语。

yandakehehuandngcud

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大话弄错

・、Iz•

jItaina

无边无际抬头大得很哪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1)出示图片“井沿”,识记”沿二描一描课本插图中的“井沿”,加深理解。

(2)结合字形与字义的区别理解“渴”与“喝

①通过不同的偏旁部首来记忆。“口渴”是一种状态,需要水,因而偏旁是“喝水”是

一个动作,张嘴喝,要用口,因而偏旁是“口还可以借助顺口溜来区别:“口渴想要水,喝水要

用嘴。”

②组词记忆。

渴(口渴)(解渴)(渴望)(又渴又饿)

喝(喝水)(喝茶)(喝酒)(喝西北风)

③读熟句加深记忆: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工

(3)加一加、换一换识字:

2+合=答口+那=哪扑台一抬活一气"换"t”一话

(4)查字典识字:“际”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选择“无边无际”中“际”的字义,还可拓展

其他带有“际”字的词语,如“一望无际、漫无边际”。

(5)在语境中识字:“错”字可结合生活实际识记,比如,“作业写错了”“有错要改正”。

三、指导写字,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井、观、沿、答、渴、喝、话、际”8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8个字有什么特

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书写指导

【井】第一横比第二横略短,竖比竖撇略长。

【观】左窄右宽。注意左边的“又”字捺变成点,右边是“见”字而不是“贝”字,竖弯钩

的竖段写短些。

【沿】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没有钩。

【答】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竹字头要写得紧凑一些,“合”的撇、捺要舒展,盖住下部,相

接处靠近田字格中心。

【渴】【喝】这两个字均左窄右宽。注意右下部分的笔顺,里面先写“”,再写竖折,且竖折

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

【际】注意”是两笔完成的,要写得高而窄;“示”两横上短下稍长,两点大致对称。

预设:“观、沿、际、话、渴、喝”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且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井”为独体

字,书写时应注意笔画的分布。“答”为上下结构,上扁下大。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再临写。

3.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讲评学生的书写情况。

4.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井(水井)沿(沿着)抬(抬头)喝(喝水)话(说话)

开(开心)没(没有)拍(拍手)渴(口渴)活(生活)

(2)用“答”字扩词。

如:回答、问答、答案、答题、回答、应答、答案。

(3)选字填空。

[喝渴]爸爸下班后太(渴)了,一口气(喝)完了一大杯水。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我们刚才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那么再读课文肯定会更流利了。现在就请同学们再把课

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写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它们为什么事而争论呢?

1.学生自读课文,带着问题思考,读完后汇报。

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口头填空。

青蛙和小鸟为了()而争论,青蛙认为天(),小鸟认为天()。

2.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在文中勾画相关句子。

过渡:青蛙和小鸟是怎样争论的?请同学们拿起笔,小声地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它们的对话吧!

3.请学生大声读出自己勾画的句子,教师用课件显示三组对话。

对话一

青蛙: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对话二

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对话三

青蛙:朋友,我夭夭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4.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三组对话,相互正音。

(2)小组举行朗读挑战赛,教师相机评议。评议标准:读准字音,有感情。

5.课件播放视频《坐井观天》,让学生更生动地感知故事情节。

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时回顾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我们玩了游戏,看了动画,学了生字,练习了朗读,聪明的同

学肯定还从中学到了有用的道理.。小青蛙一直在井中生活,小鸟总在天空中飞翔,它们的生活环境

不同,看到的世界也就不一样了。下节课,我们再去看一看,它们眼中的“天”到底是大还是小?

到底谁说的话对,谁说的话错?

今天这节课,大家会开动脑筋巧识字,认认真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时读得绘声绘色,表

现得太棒了!老师也很期待下节课大家的优秀表现哦!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要点把握

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体会故事的寓意。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井沿口渴喝水大话回答无边无际坐井观天

2.选词填空,填好后读一读这段话。

无边无际相信井沿青蛙小鸟

()落在()上,告诉()天(),大得很。可是()不(),认为()说错了。

过渡:到底是青蛙说得对,还是小鸟说得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二、熟读精思,感悟对话

1.学习第1自然段,走进故事。

(1)板贴简笔画图片“井”,拿出“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学生上台贴画,说说二者分别

应该贴在什么位置。(青蛙贴在井底,小鸟贴在井沿上。)

(2)结合板画,观察青蛙和小鸟所处位置,理解“沿”,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还知道哪些“沿”。

过渡:老师要考考大家了。既然井的边缘部分叫井沿,那么碗的边缘叫什么?(碗沿。)河的

边缘叫什么?(河沿。)床的边缘呢?(床沿。)对,同学们真聪明!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沿”

就是“边”的意思。

(3)观察图画,同桌演一演青蛙和小鸟的相遇。

建议:一人站着,一人蹲着,手拢成圆筒状,从中往上看。

(4)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2.教师范读第2~7自然段,学生仔细听,揣摩青蛙和小鸟的心理及说话的语气。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分角色朗读了青蛙和小鸟的3次对话,之前我们重点要求大家读准

确、读通顺,这节课我们要提高要求啰!现在我们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情感、读出不同的语

气。同学们先认真听老师读一读。(教师范读课文)

3.师生合作、串读课文: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教师读旁白,读时注意“哪”字

的两种读音。

4.学习第一次对话(第2、3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鸟生活的环境。

(1)引读:青蛙先问了什么问题?小鸟是怎样回答的?

(2)着重理解:''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

预设:“飞了一百多里”说明天很大。学生可能不理解“里”,可告诉学生一里等于500米,一

百里相当于50千米,是很长一段距离。

(3)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状况。(学生自由表达)

(4)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

指导:读第一次对话时,青蛙的话要读出上扬的语调,表示很好奇,小鸟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

气。

过渡: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看见了那么多的风景,所以它见多识广!可是青蛙相信小鸟说的

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第二次对话。

5.学习第二次对话(第4、5自然段),明白青蛙和小鸟争论的问题。

(1)出示两幅图,学生选出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

(2)读懂青蛙的观点。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大话”就是吹牛的话、不实在的话。)

预设:教师可说几句话,让学生判断哪句是大话。如:A.我没写家庭作业,却告诉老师我没有

带。B.我一只手就能把讲桌举起来。学生能很快地判断出“大话”是吹牛、夸张的话。

②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③“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是什么意思?

明确: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指导:朗读时,要强调“井口、那么远”等词语,语调上扬,读出青蛙自以为是、不相信的语

气。

④课件出示下面的两组句子,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其语气的不同。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3)读懂小鸟的观点。

想象拓展说话,理解“无边无际工

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我曾飞过,飞过,天大得很哪!”

指导:语速稍舒缓。重读“很”字,表示强调,读出小鸟真诚、劝告的语气,句末的“哪”在

这里要读轻声,表示感叹。

(4)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

①指导朗读感叹句和反问句。

②同桌讨论,加上提示语读。

青蛙(笑着、摇摇手、摇着头)说……

小鸟(也笑着、大声、拍拍翅膀)说……

③根据提示语,加上神态、动作,同桌分角色朗读。

6.学习第三次对话(第6、7自然段),明白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不一样的原因。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说说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何不同。

明确: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说明它很自大;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是又可气又好笑,与

青蛙的笑形成对比。

(2)指导用“一……就……”说话。

示例:①小弟弟一摔倒就哭了。②门一开,小猫咪就向我扑来。

指导:小鸟说的话中,“你是弄错了”中的“是”要重读,表示强调,加强语气。

(3)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谁说得错?为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初步感知寓意。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做过的“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