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之寄扬州韩绰判官课件_第1页
唐诗宋词选读之寄扬州韩绰判官课件_第2页
唐诗宋词选读之寄扬州韩绰判官课件_第3页
唐诗宋词选读之寄扬州韩绰判官课件_第4页
唐诗宋词选读之寄扬州韩绰判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宋词选读寄扬州韩绰判官唐诗宋词选读寄扬州韩绰判官学习目标1、理解诗意,结合背景感悟情感2、鉴赏诗歌的形象、技巧和思想感情学习目标1、理解诗意,结合背景感悟情感晚唐诗总论晚唐时社会状况急转而下,宦官专权、藩镇割剧、又爆发了最终令唐王朝轰然坍塌的黄巢大起义,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们大都忧时嗟生、消极悲观,关注对象从社会转入自身情感,吟诵男女之情蔚成风气,艺术格调上,一方面继承中唐精工雕琢的“人工之美”诗风,另一方面也推重天真隽永、平淡的诗风。依风格可大致分为五类:以杜牧、许浑为代表的清丽感伤风格,追求语言典丽、空灵飘逸的感伤诗风;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深婉绮艳风格,李深婉蕴藉,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而温则开香艳一派;以司空图、陆龟蒙为代表的隐逸诗风;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苦吟诗风,贾凄清幽曲,姚平淡含蓄;以郑谷、韦庄、罗隐、杜荀鹤、皮日休等人为代表的乱世悲慨与怨刺诗风。晚唐诗总论晚唐时社会状况急转而下,宦官专权、藩镇割剧、又爆发知人论世(一)作者简介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知人论世(一)作者简介(二)创作背景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开成元年(836年)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大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广记》卷273引《唐阙文》)。“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二)创作背景理解诗意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玉人,现在何处听人吹箫?理解诗意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鉴赏诗歌1、“隐隐”“迢迢”叠词用得很好,请试分析。2、诗歌用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诗歌用什么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赏析“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鉴赏诗歌1、“隐隐”“迢迢”叠词用得很好,请试分析。1、“隐隐”“迢迢”叠词用得很好,请试分析。(1)“隐隐”“迢迢”两对叠字,写出了隐隐约约的青翠山峦、悠长邈远的江东水流等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2)隐约暗示着诗人与朋友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流露出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1、“隐隐”“迢迢”叠词用得很好,请试分析。2、诗歌用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1)远近结合,远景写青山逶迤,绿水如带;近景绘二十四桥,月夜听箫;(2)视听结合,青山绿水秋草明月是视觉;箫声悠扬是听觉;(3)想象,诗人想象扬州的青山、绿水、明月、箫声,描绘了明丽幽远的意境,寄托诗人对扬州的无限怀念。2、诗歌用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诗歌用什么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借景抒情,诗歌描绘明月之下,青山逶迤,绿水如带,二十四桥,箫声悠扬的明丽幽远之景,表达诗人对扬州的怀念之情;(2)想象手法,诗人设想友人韩绰远在扬州,二十四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诗歌用什么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赏析“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1)运用想象手法,设想友人韩绰在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2)明月之下,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