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水平荷载下修正反弯点法及门架法课件_第1页
框架结构设计-水平荷载下修正反弯点法及门架法课件_第2页
框架结构设计-水平荷载下修正反弯点法及门架法课件_第3页
框架结构设计-水平荷载下修正反弯点法及门架法课件_第4页
框架结构设计-水平荷载下修正反弯点法及门架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值法概述 在反弯点法中,计算柱的剪力时假定框架梁的线刚度为无穷大,柱的抗侧移刚度仅与柱本身性质有关;确定反弯点位置时则认为柱的反弯点是固定的,与梁、柱的线刚度和层高等因素无关。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1框架结构设计2023/8/51

D值法概述 当框架结构的层数较多时,柱的截面尺寸增大,梁柱线刚度比也常常小于3,此时用反弯点法计算将产生较大的误差,为此提出了修正柱的抗侧移刚度和调整柱反弯点高度的改进反弯点法,即D值法,该方法精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

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2框架结构设计2023/8/52框架结构设计柱抗侧移刚度修正系数(节点转动影响系数),一般小于1。不考虑节点转动的柱抗侧移刚度。修正后的抗侧移刚度2023/8/193框架结构设计柱抗侧移刚度修正系数(节点转动影响系数),一般小

D值法修正后的抗侧移刚度

修正后的抗侧移刚度与柱的线刚度,层高以及梁柱的线刚度之比均有关。当K趋于无穷时,修正系数趋于1,表明梁的线刚度越大,对节点的约束能力越强,节点转动则越小,抗侧刚度则越大。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4框架结构设计2023/8/54

D值法修正后的抗侧移刚度

上述公式适用于一般层框架柱,底层柱(包括与基础刚接和铰接)的修正系数有所不同。为了便于应用,下面给出各种情况下的修正系数。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5框架结构设计2023/8/55框架结构设计一般层柱底层柱下端固支底层柱下端铰支对左(右)边柱,只需将柱的左(右)侧梁的线刚度设为0即可。2023/8/196框架结构设计一般层柱底层柱下端固支底层柱下端铰支

D值法柱的剪力

得到修正后的抗侧移刚度后,相应柱的剪力值为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7框架结构设计2023/8/57柱高不等及有夹层的柱

不等高柱

夹层柱2023/8/198柱高不等及有夹层的柱不等高柱夹层柱2023/8/58

D值法反弯点高度

D值法中,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是变化的,柱的反弯点高度(反弯点到柱下端的高度记为yh.框架结构设计yhM图ABh2023/8/199框架结构设计yhM图ABh2023/8/59D值法反弯点高度

本质上,柱的反弯点高度与其上、下端的约束条件有关。当上下端转角相同时,反弯点在柱高的中点;当转角不同时,反弯点将向转角较大的一端移动,即向约束弱方向移动;当一端为铰接时,反弯点与铰接点重合。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10D值法框架结构设计2023/8/510

D值法反弯点高度

D值法中,柱反弯点的高度按上式确定:框架结构设计y0:标准反弯点高度比,在各层等高、各跨相等以及各层梁、柱线刚度不变的情况下求得;y1:上、下层梁刚度变化的修正值;y2,

y3:分别为上、下层层高变化的修正值;2023/8/1911框架结构设计y0:标准反弯点高度比,在各层等高、各跨相等以

D值法反弯点高度

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0可根据框架的总层数n、柱所在层j和梁柱线刚度比K以及荷载形式查表得到。对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荷载形式按均布水平荷载查表。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12框架结构设计2023/8/512

D值法反弯点高度

y1根据上下横梁线刚度比α1=(i1+i2)/(i3+i4)和梁柱线刚度比K查表得到。当上横梁线刚度小于下横梁线刚度时,y1取正值;当上横梁线刚度大于下横梁线刚度时,按α1=(i3+i4)/(i1+i2)但y1取负值;对于底层柱,取y1=0,即不修正。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13框架结构设计2023/8/513

D值法反弯点高度

y2根据上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之比α2和梁、柱线刚度比K查表得到。当α2>1时,上层对本层的约束减小,y2取正值,反弯点向上移动;当α2<1时,上层对本层的约束增大,y2取负值,反弯点向下移动;对于顶层柱,y2=0。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14框架结构设计2023/8/514D值法反弯点高度

y3根据下层层高与本层层高之比α3和梁、柱线刚度比K查表得到。当α3>1时,下层对本层的约束减小,y3取负值,反弯点向下移动;当α3<1时,下层对本层的约束增大,y3取正值,反弯点向上移动;对于底层柱,y3=0。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15D值法框架结构设计2023/8/515

D值法柱端弯矩

框架结构设计hiyhi2023/8/1916框架结构设计hiyhi2023/8/516

D值法其余内力

其余内力(梁端弯矩、梁剪力和柱轴力)计算过程与反弯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17框架结构设计2023/8/517

D值法适用范围

D值法除了能解决反弯点法适用的问题之外,同样适用于ib/ic<3的情况以及高层结构,特别适合求解考虑抗震要求、有强柱弱梁的问题。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18框架结构设计2023/8/518

D值法计算例题

框架结构设计4200480042004200(1.5)(1.5)(0.6)ABCDEFGIH(0.6)(0.8)(1.8)(1.8)(0.6)(0.5)(0.5)16kN32kN右图括号中为梁、柱线刚度的相对值2023/8/1919框架结构设计4200480042004200(1.5)(1.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DG柱(1.5)(1.5)(0.6)ABCDEFGIH(0.6)(0.8)(1.8)(1.8)(0.6)(0.5)(0.5)2023/8/1920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DG柱(1.5)(1.5)(0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1.5)(1.5)(0.6)ABCDEFGIH(0.6)(0.8)(1.8)(1.8)(0.6)(0.5)(0.5)EH柱2023/8/1921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1.5)(1.5)(0.6)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FI柱(1.5)(1.5)(0.6)ABCDEFGIH(0.6)(0.8)(1.8)(1.8)(0.6)(0.5)(0.5)2023/8/1922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FI柱(1.5)(1.5)(0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AD柱(1.5)(1.5)(0.6)ABCDEFGIH(0.6)(0.8)(1.8)(1.8)(0.6)(0.5)(0.5)2023/8/1923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AD柱(1.5)(1.5)(0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BE柱(1.5)(1.5)(0.6)ABCDEFGIH(0.6)(0.8)(1.8)(1.8)(0.6)(0.5)(0.5)2023/8/1924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BE柱(1.5)(1.5)(0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CF柱(1.5)(1.5)(0.6)ABCDEFGIH(0.6)(0.8)(1.8)(1.8)(0.6)(0.5)(0.5)2023/8/1925框架结构设计计算D值(相对值)CF柱(1.5)(1.5)(0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DG柱(1.5)(1.5)(0.347)ABCDEFGIH(0.347)(0.587)(1.8)(1.8)(0.488)(0.366)(0.366)2023/8/1926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DG柱(1.5)(1.5)(0.3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EH柱(1.5)(1.5)(0.347)ABCDEFGIH(0.347)(0.587)(1.8)(1.8)(0.488)(0.366)(0.366)2023/8/1927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EH柱(1.5)(1.5)(0.3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FI柱(1.5)(1.5)ABCDEFGIH(1.8)(1.8)2023/8/1928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FI柱(1.5)(1.5)ABCD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AD柱(1.5)(1.5)ABCDEFGIH(1.8)(1.8)2023/8/1929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AD柱(1.5)(1.5)ABCD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BE柱(1.5)(1.5)ABCDEFGIH(1.8)(1.8)2023/8/1930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BE柱(1.5)(1.5)ABCD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CF柱(1.5)(1.5)ABCDEFGIH(1.8)(1.8)2023/8/1931框架结构设计修正反弯点高度CF柱(1.5)(1.5)ABCD框架结构设计其余过程与反弯点法类似,不再赘述。2023/8/1932框架结构设计其余过程与反弯点法类似,不再赘述。2023/8/门架法门架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近似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反弯点法,先要假定反弯点的位置,但是比反弯点法简单。它不需要预先已知梁和柱截面尺寸的情况下便可以计算出框架的内力。这种方法适合25层以内、高宽比不大于4的框架结构计算,特别适合于中等柔度的框架结构和高层框架结构计算。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33门架法门架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近门架法基本假定梁、柱的反弯点位于它们的中点处;柱中点处的水平剪力按各柱支承框架梁的长度与框架总宽度之比进行分配。框架结构设计2023/8/1934框架结构设计2023/8/534框架结构设计12imVV1V2ViVmlili-1l2023/8/1935框架结构设计12imVV1V2ViVmlili-1l2023①画出框架的单线条图,并在各层柱的中点处标出该层由水平荷载产生的总剪力。②求顶层各柱剪力。沿顶层各柱反弯点处取脱离体,将顶部上半层取出,将顶层的总剪力按柱支承框架梁的长度与框架总宽度之比分配给顶层各柱,并将各柱的剪力值标注在图上。③计算顶层各柱弯矩。柱端弯矩等于柱中点处剪力乘上该层层高的一半。门架法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