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一、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一)背景1.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和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二)措施1.收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权:中央派文官出任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钱:设转运使统管财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兵:将地方精锐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宋初军队约38万人,其中禁军约为22万人(禁军一半部署在京师,一半分散到外地驻扎),同时推行“更戍法”,使禁军驻地经常变动2.分权——从中央到地方,分散机构权力地方:各级分权制衡中央:二府三司制(相权一分为三)崇文抑武——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崇文:①重用文官(担任知州、枢密院长官等)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抑武:①剥夺高级将领兵权(杯酒释兵权)②分散军权(禁军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③实行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三)特点1.收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2.分权——从中央到地方,分散机构权力→分割权力,相互制约3.崇文抑武——抑制武将势力膨胀→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四)影响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①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②逐渐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1.北宋与辽(1)战争:宋太宗时,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2)协议:澶渊之盟宋真宗时,辽军大举南下,兵临黄河北岸。双方订下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和银10万两,称为“岁币”2.北宋与西夏(1)战争:北宋在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作战中屡战屡败(2)协议:庆历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称为“岁赐”(二)财政危机——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三、王安石变法(一)背景1.北宋中期以来,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日益严重2.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以失败告终3.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支持变法(二)内容富国之法:青苗法(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募役法(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市易法(政府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再卖出)均输法(上供物资用贱去贵、用近舍远)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三)评价1.王安石变法达到富国的目的,增加大笔收入,但强兵效果并不明显2.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3.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北宋走向衰亡南宋的偏安(一)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二)南宋与金(1)战争: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岳家军”)(2)求和:1141年,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维持南北对峙:此后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辽与西夏(一)辽与西夏的建立民族: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建立时间:916年、1038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元昊都城:上京、兴庆府辽与西夏的统治制度1.辽朝的统治制度——因俗而治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行营——国家政治中心2.西夏的统治制度(一套制度、两套称谓)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二、金朝入主中原(一)金朝的建立及入主中原1.建立:女真族、1115年、完颜阿骨打、会宁2.入主中原: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二)金朝的统治制度——基本沿袭唐宋制度,保持本民族管理系统“猛安谋克”女真民户每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迁入中原汉族村落之间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兵民合一)作用:不仅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保证了较强的战斗力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一)蒙古汗国的建立及扩张①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②1218年,灭西辽;③1227年,灭西夏;④1234年,灭金朝;⑤收复吐蕃;⑥兼并云南;⑦远征中西亚、东欧(二)元朝的建立及统一1.建立:蒙古族、1271年、忽必烈、大都2.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三)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驿传制度: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2.行省制度:(1)概况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了大都及附近的“腹里”由中书省直辖,全国共设10个行省,行省长官军政大权集中(2)影响①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②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3.对边疆的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吐蕃: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台湾:澎湖巡检司四、元朝的民族关系(一)元朝的民族杂居和交融元朝的“四等人制”:蒙古统治者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蒙古人:蒙古族色目人: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汉人:北方汉族,也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小结】辽夏金元的统治辽西夏金元民族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时间916~11251038~12271115~12341271~1368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元昊完颜阿骨打忽必烈都城上京兴庆府会宁→燕京(中都)大都主要制度南北面官(因俗而治)模仿北宋一制二称沿袭唐宋猛安谋克驿传制度行省制度灭亡于金蒙古蒙古明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辽宋夏金元的经济1.农业:①南方普及一年两熟,有的可以一年三熟,粮食产量提高;(耕种制度)②出现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经济结构)③宋朝内地开始种植棉花,元朝推广,南方逐渐普及;④北宋末年人口超过1亿;(户口增长)⑤边疆地区农业有显著进步;2.手工业:制瓷业有重大发展:①宋朝: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的地理位置)②元代:青花瓷及釉里红;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瓷器成为继丝绸之后的中华文明物质象征之一。(2)矿冶业占重要地位:①金属冶炼大量使用煤作燃料;②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3)印刷业发展迅速3.商业:(1)国内贸易:①民间贸易:基层市场蓬勃涌现(草市);②官方互市:榷场;③货币发展:北宋铸币量剧增,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2)海外贸易:①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②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③宋代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4.城市:①北宋东京、南宋临安;②元朝,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③元大都是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5.经济重心南移:(1)过程:①东晋南朝:初步开发;②唐中叶:逐渐超过北方;③北宋:经济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南多北少定型;④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2)原因:①政治:北方政局动荡,南方社会秩序相对安定;②经济:北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充足劳动力;③地理: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④统治者的重视(3)影响:①南方经济发展,江浙地区成为农业中心(苏湖熟,天下足);②财赋北运,元朝重开大运河以及海运航线,运输江南粮食;③南方文化影响力上升,教育发展:江浙地区人才集中,科举南北分卷;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不平衡性与互补性日益突出。二、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1、门第观念淡化,阶层流动增强;(科举从政)2、社会成员身份渐趋平等;(雇佣奴仆与佃农)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自由流动)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儒学的复兴——理学1.背景:①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日益僵化,佛、道的发展冲击儒学正统地位;②吸收佛道思想,对儒学进行改造(理学或道学),提倡学术应当为现实服务,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③程颢、程颐、朱熹等思想家的努力。(“程朱理学”)2.概念: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3.代表性人物: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集大成者)4.内涵:(1)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万物的本源)——客观唯心主义倾向(2)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3)认识论、方法论:“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对理的认识)5.代表作:四书、《四书章句集注》6.影响:①南宋后期开始,程朱理学(新儒学)受到官方尊崇,对后世影响深远;(思想)②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但同时压抑个性自由和自然欲求;(个人)③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成为维护专制集权统治的工具;(国家)二、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