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效益分析_第1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效益分析_第2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效益分析_第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效益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效益分析效益分析耕地质量分析根据《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核定技术要求》(试行),文件中规定新增耕地质量平均等别按照不同核定单元采用面积加权平均计算;提质改造前耕地平均质量等别直接采用项目开工前最新的耕地质量评定成果,提质改造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按照不同核定单元采用面积加权平均计算。项目区内耕地(含新增耕地和提质改造耕地)平均质量等别可按下式计算;式中,K为项目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n是项目区内核定单元总个数;Ki为第i个核定单元的耕地质量利用等别;si为第i个核定单元的耕地面积。整理前耕地质量1、项目区土地集中连片,地形平坦开阔,适宜整理成为高标准农田,实现园田化工程。2、项目区内旱地和水浇地可整理成水田,提高耕地效率。3、项目区土壤均为脱盐化,土层深厚,耕作层多为中壤土、重壤土,质地剖面多为上轻下重,保水保肥性强,土壤潜在肥力高,适宜改造成为高产稳产农田。4、项目区周边无污染企业影响,空气清新,水源无工厂排放废水的污染,土壤质量元素较好,适宜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根据2018年xxxx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分析项目区各行政村耕地质量等别为7-8等。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8等。项目实施完成后耕地质量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区内的浅层土壤将会被翻耕,将挖运部分淤积泥土平铺于土地表层,作为耕作层,增强土壤肥力。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实施,将提高项目区土壤蓄水能力;系统配套水利设施,可增强防洪、排涝、抗旱的能力。项目区以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农田整理为主,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项目实施完工后,将按农田水利相关标准予以布局和科学耕作,土壤的有机质在一定时间内会越来越高且逐渐稳定,从而达到保水保肥的预期效果。基本上达到“低给填、高于平、旱能灌、涝能排、水路畅通”的格局;水土流失量、土壤盐碱化程度将大幅下降,并得到逐步改善。耕地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完全能够满足耕作的需求。项目区将由一个“易旱、易涝、低产”的局面,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区提质改造后,根据《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核定技术要求》(试行)公式计算可得项目区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7.5等,使项目区内耕地质量提高了0.5个等别。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将建立以高效、高产、优质作物为主导的农业种植结构,主要体现在原有耕地增收方面。本项目建成后耕地面积20929.88亩,通过对项目区内排渠渠系的治理,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从60%提高到90%,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7125;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及改善排涝面积2万亩,新增耕地面积2.34亩,旱地改水田面积29.34亩,原有耕地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产量和收益也将有所提高。1、产能核算按《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核定技术要求》(试行),根据评定的耕地质量等别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相关技术要求核算产能,单位为公斤。新增产能=新增耕地增加的产能+提质改造耕地增加的产能新增耕地增加的产能=(D—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新增耕地面积×15×100式中,D指产能计算常数,D≤16(当产能为o时,D=16)。耕地提质改造增加的产能=(提质改造前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耕地面积×15×10新增耕地增加的产能=(16-8)×2.34×15×100=2.81万公斤耕地提质改造增加的产能=(8-7.5)×20929.88×15×10=156.97万公斤故新增粮食总产能165.51万公斤,按202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2.56元/公斤计算,项目区每年可增收401.85万元。同时项目建成后,节水、节能、节药、节劳效果显著,按预计亩均每年可节支约100元计算,项目区每年可节支209.29万元。本项目通过增收节支,每年预期效益为611.14万元。项目实施后,耕地经营管理的直接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如考虑到项目区实施后园、林、果、蔬等直接经济收益和因此而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间接经济收益,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将更为可观。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实施后,预计区内农民人均收入可提高200元/年,农业机械化水平可提高5%。项目实施有利于项目区内土地流转率的提高,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预计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区域土地流转率高于全区水平10%以上。项目实施可使区域内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得以发展壮大,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调整,旅游休闲农业得到充分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大幅提高。生态效益分析本项目实施后,通过旱地改水田及新增耕地(水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