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局部麻醉讲解_第1页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局部麻醉讲解_第2页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局部麻醉讲解_第3页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局部麻醉讲解_第4页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局部麻醉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颌面外科治疗技术口腔局部麻醉第1页学习目标

1、熟悉常用局部麻醉药品性能及使用浓度、剂量与禁忌症;2、理解血管收缩剂作用、使用浓度;3、掌握表面麻醉、浸润麻醉、常用阻滞麻醉办法;4、理解局麻常见并发症原因、临床体现和防治办法。第2页麻醉定义、办法及选择目: 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员机体或部分机体暂时失去知觉而达到无痛

定义:

为了消除疼痛所采取办法第3页麻醉定义、办法及选择方法局部麻醉:常用于牙和牙槽骨手术、颌面部小手术和疼痛治疗。

冷冻、表面、浸润、阻滞麻醉全身麻醉:常用于领面部中、大型手术及小朋友手术。

吸入、静脉、复合、降压和低温针刺麻醉第4页麻醉定义、办法及选择选择根据病人年纪、体质疾病性质、手术部位、麻药对机体影响、麻醉设备和技术水平选择安全、有效、方便、有助于手术操作麻醉办法第5页麻醉定义、办法及选择局部麻醉:用药品临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干或神经末梢和纤维感觉传导,而使该区疼痛消失特点仅痛觉消失,患者清醒,相对安全术前无特殊准备,术后无特殊护理办法简便,价格低廉与血管收缩剂伴用可减少手术区出血有助于颌面部疼痛疾病诊断不适合不合作病员,及局部有炎症部位第6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局麻药品药理性质

1、局麻药应具完全局部麻醉效果,对注射部位神经或其他组织无损害。2、麻醉作用快,维持时间较长。3、有较强组织穿透性和渗入性。4、安全剂量范围大,机体吸取后无显著毒性反应。无药品耐受性5、易溶于合适溶剂,尤其易溶于水。并且其在溶液中可长时间保持理化性质稳定。6、性质稳定,可用高温、高压消毒,与其他成份如血管收缩药配伍而不分解。7、与组织液等渗,其溶液pH值与正常组织液一致,对机体组织无或少有刺激性。8、副作用少,不成瘾。第7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局麻药品分类酯类酰胺类普鲁卡因(procaine)(奴佛卡因novocaine)丁卡因(dicaine

)(潘托卡因pantocaine)利多卡因(lidocaine)(赛罗卡因xylocaine)布比卡因(bupivacaine)(麦卡因marcaine)阿替卡因(articaine)第8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普鲁卡因(奴佛卡因)无色无臭,味微苦,麻醉效果好,价格低廉毒性和副作用小偶有过敏反应通透性和弥散性差,不宜做表麻血管扩张作用显著,常加入少许肾上腺素最大剂量:成人每次为1g作用时间:1~2小时使用浓度:软组织0.5%,牙槽部浸润:0.5%-1%,阻滞:2%第9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利多卡因(赛洛卡因)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1.5~2倍,维持时间长1.5~2h,毒性大2~3倍通透性和弥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麻(浓度要高)最大剂量:成人0.3~0.4g,小儿7~10mg/kg使用浓度:软组织0.5~1%,牙槽部:浸润:0.25%-0.5%

阻滞:1%-2%,表麻2%-4%。一般不作过敏试验抗室性心律失常——首选第10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布比卡因(长期有效药品)麻醉作用强度为Lidocaine3~4倍维持时间长Lidocaine2倍,可达6h以上毒性大最大剂量:0.1~0.15g(0.25%~40ml)使用浓度:0.25~0.5%适用于手术时间长、镇痛时间长第11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丁卡因(潘托卡因)穿透性强,常用于表面麻醉麻醉作用较普鲁卡因强10~15倍毒性大10~20倍。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最大剂量:60~100mg(2%~4ml)维持时间长2~3小时使用浓度:1~2%使用办法:凝胶涂抹或液体喷涂第12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阿替卡因新型酰胺类口腔局麻药起效快,组织浸润性强,连续时间长效能高,很少许可达最佳效果安全可靠,毒性低粘膜下浸润可完成所有牙拔除第13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碧兰麻(PrimacaineAdrenaline)主要成份:盐酸阿替卡因4%,肾上腺素1:10万规格:

1.7ml/支针头型号有30G(0.3mm×16mm,

0.3mm×21mm),27G(0.4mm×21mm),

25G(0.5mm×8mm,0.5mm×35mm)用药量:单根牙局部注射0.8ml、多根牙注射1.5-1.7ml起效:3.8±0.85分钟,连续时间,2.44±1.26小时最大用量:成人最大用量不超出7mg/kg/天,4岁以上小朋友阿替卡因最大用量不超出5mg/kg/天第14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碧兰麻(PrimacaineAdrenaline)

给药办法:粘膜下注射(下颌后牙需达骨膜下),切勿静脉注射:注射前请抽回血以检查是否误入血管。每15秒种注射量勿超出0.5ml,即每支注射时间不少于1分钟。

禁忌症:4岁下列小朋友;对局部麻醉剂高度敏感者;严重肝功能不全,卟啉症(紫质症);静脉注射(因具有肾上腺素);胆碱脂酶缺乏:阵发性心搏过速;高频率心律失常;窄角青光眼;甲状腺机能亢进第15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碧兰麻(PrimacaineAdrenaline)第16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常用局麻药品比较药名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阿替卡因布比卡因类型酯类酯类酰胺类酰胺类酰胺类效能强度※1101.5-22-38-10毒性强度※1101-1.50.84-6显效时间中等最迟较短最短较迟维持时(min)45-60120-15090-120180-240180-480浸润性弱弱强最强弱表面麻醉浓度(%)——1-22-4————浸润麻醉浓度(%)0.25-10.10.25-0.540.25阻滞麻醉浓度(%)1.5-20.1-0.21-24(注射时间1min以上)0.25-0.751次最大剂量(mg)800-100060-100400500100-150第17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

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中应用

目前常用缩血管药为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剂加入麻醉药中作用(1)减少血液对麻醉药吸取,使神经细胞膜药量增加,从而增加阻滞深度、时效,加强镇痛效果。(2)减少毒性反应,由于吸取速度减慢,则单位时间内进入血循环药品浓度减少,从而减少了毒性反应。(3)减少术区出血,确保术野清楚,利于临床操作。

应用浓度:肾上腺素以1:100000—1:200000浓度,一般临床选用1:200000即1mg肾上腺素加于200ml局麻药中。

相对禁忌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甲亢、精神担心。第18页常用局部麻醉药品局麻药品过敏试验

偶见;主要在酯类麻醉剂;且有交叉过敏在进行药品过敏试验之前,应备好肾上腺素、氧气等急救药品及用具,以防意外。1、普鲁卡因皮内试验:1%普鲁卡因O.lm1稀释至1ml,皮内注射O.lm1。20min后看反应。局部红肿,红晕直径超出1cm者为阳性。2、普鲁卡因粘膜试验:如上述稀释液涂布一侧鼻腔粘膜,然后每隔2min检视局部反应。粘膜充血肿胀,甚至该侧鼻孔完全阻塞者为阳性。3、利多卡因皮内试验:2%利多卡因4.lml,稀释至lml,皮内注射0.lml。20min后看反应。阳性标准同普鲁卡因。第19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冷冻麻醉应用药品使局部组织迅速散热,皮温聚降,此时局部感觉,首先是痛觉消去,从而达成临时麻醉效果。常见为氯乙烷连续时间:3-5min适应症:仅适用于粘膜下和皮下浅表脓肿切开引流以及松动牙拔除。(作用表浅,属表面麻醉)注意:氯乙烷最组织刺激性很大,尤其是粘膜,故应注意保护,在麻醉区周围涂布凡士林。冷冻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组织细胞损伤或坏死。第20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表面麻醉

又叫涂布麻醉,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麻醉药品被吸取而使末梢神经麻痹,以达成痛觉消失目标。常用药品:1—2%丁卡因。适应症:表浅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拔除松动乳牙或恒牙,以及行气管内插管前粘膜表面麻醉。注意:毒性大,又有使血管扩张作用,增强药品吸取速度,故用于表面麻醉时也要注意剂量(不超出1ml),或加少许肾上腺素,以减慢组织对丁卡因吸取。办法:将术区表面擦干,用棉球蘸2%丁卡因涂抹或喷射于术区表面2—3分钟,出现麻效即可手术。

第21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表面麻醉第22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浸润麻醉

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浸润麻醉时,药液用量大,故其浓度对应较低。临床常用局麻药液是0.5%-1%普鲁卡因或0.25%-0.5%利多卡因。一、软组织麻醉适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内手术,即皮下或粘膜下浸润办法:设计切口,以免注药后组织变形针头从切口线一端斜行刺入皮肤或粘膜注入少许麻药呈皮丘沿切口线分层注射或在切口线周围作环状注射注意:合适加压,使组织内张力增大,毛细血管减少,手术野清楚,分离组织容易。第23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浸润麻醉二、骨膜上浸润麻醉

在牙及牙槽外科手术中,一般多在上领牙槽突或下领前牙区牙槽突应用浸润麻醉,由于这些部位牙槽骨比较薄,并且疏松多孔,局麻药液容易渗入入众多小孔,进人领骨,麻醉牙神经丛。骨膜上浸润法:将麻醉药注射到牙根尖部位骨膜浅面。第24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浸润麻醉二、骨膜上浸润麻醉注射标志:将手术区唇、颊侧前庭沟底作为刺人点注射办法:首先拉紧粘膜,针头刺入粘膜即注射少许麻药,稍候数秒再与骨膜面平行,在骨膜面上滑行到所拔牙齿根尖部注入麻药,此时可松弛粘膜使易于渗入弥散。为避免骨膜下浸润所致骨膜分离和术后局部反应,应抵骨面后退针0.2cm左右,然后再注入麻药1—1.5ml。第25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浸润麻醉二、骨膜上浸润麻醉麻醉区域及效果:用于上、下领牙拔除及牙槽嵴修整等牙槽外科手术,还可用于牙保存治疗,如开髓、根管治疗等。本法可使麻醉区内唇、颊侧软、硬组织,牙髓得以麻醉。2—4分钟。唇腭侧软硬组织及牙髓注意事项:1、进针绷紧粘膜(减轻疼痛),注射松弛粘膜(利于渗入弥散)2、抵骨面后退针0.2cm左右(避免骨膜分离痛,术后反应)3、需一次拔除几颗牙而做浸润麻醉时,应将针尖斜向前或后注射局麻药到各个牙根尖部,以避免多种穿刺点给患者造成疼痛。第26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浸润麻醉二、骨膜上浸润麻醉第27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浸润麻醉三、牙周膜浸润麻醉

又叫牙周韧带注射法,注射标志:单根牙以牙近中和远中侧牙周膜作为刺入点,多根牙则在每一牙根各注射1次。注射办法:使用牙周膜注射器或用短而细小注射针头刺人牙周膜约0.2mm,注射局麻醉药0.2-0.4ml。麻醉区域:可麻醉被注射牙及其牙周组织。麻醉效果:一般在2min内即可显效,且麻醉效果肯定。第28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浸润麻醉三、牙周膜浸润麻醉

第29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浸润麻醉三、牙周膜浸润麻醉

第30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浸润麻醉三、牙周膜浸润麻醉

注意事项:1、此法注射时压力较大,应用加压注射器可省力。2、此麻醉办法缺陷是注射时较痛。3、此法主要用于单根牙,用于多根牙效果欠佳。4、对牙周膜有炎症患者,单纯用骨膜上浸润或阻滞麻醉效果不全时,加用牙周膜注射,常可取得较好麻醉效果。5、该注射法所致损伤很小,故适用于血友病和类似有出血倾向患者。6、该法能够避免其他浸润麻醉或神经干阻滞麻醉造成血肿和感染。7、该法更适合做即刻义齿修复前拔牙,可避免其他浸润麻醉引发软组织肿胀。第31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1、定义:是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刺激,产生该神经分布区麻醉作用。2、麻醉药品:2%普鲁卡因、2%利多卡因,使用时均可加肾上腺素;4%阿替卡因。

第32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3、长处:(1)麻效肯定:由于支配颌骨和牙三叉神经分支多走行于致密骨层深部或骨管中,局部浸润麻醉渗入差,采取此法可收到较好麻效。(2)麻醉区域广泛,可避免数次注射。(3)减少注射药量。(4)注射部位远离病变区,可减少疼痛和避免感染扩散。4、注意事项:(1)熟悉解剖标志,确保精确注射。神经阻滞成功,有赖于穿刺入路和注药点精确,需要利用体表标志并通过扪摸、测量、针感等正确掌握进针方向和深度。(2)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发生。(3)深部注射一定要回吸,以防药品直接入血,引发中毒反应。第33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是将药品注射于上颌结节后外方,麻醉上牙槽后神经,又称上颌结节注射法。有口外注射和口内注射两种办法,临床上常用口内注射法。(一)注射标志

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根前庭沟粘膜皱襞转折处作上颌第二磨牙未萌出:以上颌第一磨牙为准磨牙缺失者:颧牙槽脊上牙梢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0表达穿刺部位第34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第35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三)麻醉区域及效果可麻醉除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外同侧磨牙,牙槽骨,颊侧牙龈,牙周膜,骨膜。

一般注射后5-10分钟显效,患者可感觉局部麻木,针刺无痛。第36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四)注意事项1、

注射针尖刺入不宜过深,以免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翼静脉丛,引发深部血肿。2、麻醉时,患者不宜张口过大,不然颊部由于担心而不能较好地显示进针点。3、上领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由上牙槽中神经支配。因此,拔除上领第一磨牙尚需在该牙颊侧近中根部前庭沟处加局部浸润麻醉。第37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第38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液注射人腭大孔或其附近,以麻醉腭前神经,故又称该法为腭大孔注射法。本法适用于上颌双尖牙,磨牙腭侧麻醉。腭隆突休整,及腭裂手术。(一)注射标志表面标志为腭大孔。腭大孔位于上领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弓型凹面连线中点,覆盖其上粘膜可见小凹陷,该处即为注射进针标志。如第三磨牙尚未萌出,则应在第二磨牙之腭侧进针。如从牙合平面观,则腭大孔位置应在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中外1/3交界处。第39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二)注射办法

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大张口,上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成60°角,注射针从对侧下颌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在注射标志稍前方向后、上、外方向进针,刺入腭粘膜,直达骨面,然后注射药品0.3-0.5m1。第40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三)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上颌磨牙、前磨牙腭侧粘骨膜、牙龈及牙槽骨等组织3-5min显示麻醉效果第41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四)注意事项1、腭前神经与鼻腭神经在尖牙腭侧相吻合,如手术包括尖牙腭侧组织时,应同步行鼻腭神经麻醉,或行尖牙腭侧粘骨膜局部浸润麻醉。

2、阻力大,针头拧紧。粘膜发白即可。

3、注射点过于向后,注射剂量过多,以免同步麻醉腭中、腭后神经,从而引发软腭、腭垂麻痹可引发恶心,呕吐反应。第42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一)注射标志

上颌中切牙腭侧,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缝交点,表面有梭形腭乳头覆盖。前牙缺失者,以唇系带为准,越过牙槽蜻往后0.5cm即为腭乳头。将麻药注入腭前孔(切牙孔),以麻醉鼻腭神经,故又称为腭前孔(切牙孔)注射法第43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二)注射办法

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大张口,针尖从腭乳头侧缘进入,然后将注射器摆到中线,使注射器与牙长轴平行,向后上方进针,进人切牙孔,深度达0.5cm。推注药品0.3一0.5ml。第44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二)注射办法第45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三)麻醉区域及效果

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牙龈、腭侧粘骨膜和牙槽骨。(四)注意事项1、尖牙腭侧远中有腭前神经分布,故麻醉效果不完全。可辅以局部浸润麻醉,或者腭前神经麻醉。2、腭乳头组织致密,神经末梢丰富,注射时应从侧缘进针,避免疼痛3、阻力大,拧紧针头,粘膜发白即可。第46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四、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一)注射标志

将局部麻醉药品注射到下颌孔上方,麻醉下牙槽神经,又称下颌孔注射法。注射针尖一般应达成下颌小舌平面以上下颌神经沟附近,麻药扩散后可麻醉下牙槽神经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有口内和口外等多种注射法,临床上常用口内注射法。颊脂垫尖,翼下颌韧带中点外侧0.3-0.4cm第47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四、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二)注射办法

患者取坐位,大张口,下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注射器在对侧下颌前磨牙区,注射针与中线成45°角,平行并高于牙合平面1cm,向后外方刺入进针点,深达2-2.5m,针尖触及下颌神经后缘骨面。回吸无血,可推注药品1-1.5ml。第48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四、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二)注射办法

第49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四、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二)注射办法

第50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四、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三)麻醉区域及效果

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髓、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粘骨膜及下唇部。约5min后,病员即感同侧下唇口角麻木(麻醉成功标志)、肿胀,探刺无痛;如超出lOmin仍不出现麻醉征像,也许是注射部位不准确,应重新注射。第51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四、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四)注意事项

在行口内注射时,为避免注射失败,在注射麻药之前,应观测下颌形态以及下颌孔位置:1、下颌升支愈宽,下颌孔到升支前缘位置愈大,进针深度应大。⒉下颌骨愈宽,应尽可能向对侧磨牙后区靠拢,加大与中线夹角,以使针头避开内斜嵴阻挡,精确达到下颌孔。⒊下颌角角度愈大,下颌孔位置愈高,注射点常应合适上移。第52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四、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四)注意事项(1)下颌弓窄小(2)下颌弓宽大(3)下颌角角度变化第53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四、舌神经阻滞麻醉

舌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与下牙槽神经向前下方并行;通过翼内肌与翼外肌之间,在相称于下颌神经沟水平时,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前内方约1cm处。注射办法:在行下牙槽神经注射时,将针退出1cm。注射0.5—1ml即可.或边退边注射。麻醉区域及效果:

同侧下颌舌侧牙龈,粘骨膜,口底粘膜及舌前2/3粘膜。

3-5min显效,舌有烧灼肿胀感,舌尖部较为显著。舌神经麻醉早于下牙槽神经注意事项:舌神经在进人口底时,位于下颌第三磨牙舌侧粘膜下,位置表浅。舌前部或口底小手术可在此处作局部麻醉,可避免因深部阻滞舌神经而致感染、血肿等。第54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五、颊神经阻滞麻醉

颊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向下前行,在颞肌止端上份进人颞肌鞘膜;在下颌升支前缘内侧,与颞肌肌腱纤维平行向下。大约在相称于下颌磨牙牙合平面离开鞘膜.即呈终末支分布于颊部及下领第一、第二、第三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牙龈、骨膜及附近粘膜组织中。注射方法: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针尖退至肌层、粘膜下时注射麻醉药0.5--lml,即能麻醉颊神经;亦能够下颌磨牙牙合面水平线与下领支前缘交界点颊粘膜第55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五、颊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区域及效果:

同侧下颌磨牙颊侧牙龈、粘骨膜、颊部粘膜、肌和皮肤可被麻醉。

3-5min显效,局部有肿胀、麻木感。注意事项:单独麻醉颊神经,此时,在腮腺导管口下、后(下领磨牙牙合面水平线与下领升支前缘交界点)约1cm处进针,于粘膜下注射麻药0.5ml一1ml即可。第56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六、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

下颌升支内侧隆突阻滞麻醉法。下颌升支内侧隆突位于下颌小舌前上方,是由髁状突向前下和喙突向后下汇合成骨峭。当大张口时,下颌升支内侧隆突可随下颌骨运动移向下前,不致被上颌骨后缘所遮挡。在此区域内由前向后有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通过。应用本法,只注射一针,即可同步麻醉下牙槽、舌、颊三条神经。注射标志:在翼下颌皱襞外侧,相称于上颌第三磨牙牙合平面下0.5cm处作为刺入点,若上颌无牙,则将相称于第三磨牙牙槽嵴下1.5cm处作为刺入点。第57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六、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注射办法:患者大张口,注射器置于对侧口角处,并尽可能后推,使注射针与患侧颊粘膜接近垂直,于刺入点进针,深约1.5cm,针尖触及骨面,当回抽无血时,注入麻药1.5ml一2ml;然后将注射针退回少许,再注人麻药0.5ml麻醉区域:

可同步麻醉下牙槽、舌、颊三条神经支配区。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进针角度及高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操作时,若进针点过高,易从乙状切迹穿出;进针点过低,无法一针将三条神经麻醉。第58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上下颌神经支配区域第59页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办法—阻滞麻醉各牙拔除麻醉选择上颌牙位唇(颊)侧舌(腭)侧支配神经麻醉选择支配神经麻醉选择1、2、上牙槽前神经浸润鼻腭神经阻滞(或浸润)3上牙槽前神经浸润鼻腭神经阻滞(或浸润)腭前神经阻滞(或浸润)4、5上牙槽中神经浸润腭前神经阻滞(或浸润)6上牙槽中神经浸润腭前神经阻滞(或浸润)上牙槽后神经阻滞(或浸润)7、8上牙槽后神经阻滞(或浸润)腭前神经阻滞(或浸润)下颌1、2、3、4下牙槽神经阻滞舌神经阻滞颏神经阻滞5、6、7、8下牙槽神经阻滞舌神经阻滞颊神经阻滞第60页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一、晕厥晕厥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短暂意识丧失过程。可由精神担心、恐惧、饥饿、疲劳、疼痛、全身健康情况较差及体位不良等原因引发。发作时患者可感觉头晕、胸闷、恶心等症状。严重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呼吸短促。深入可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和短暂意识丧失。因此,在术前做好检查,缓和患者担心情绪。如体质较弱者,可暂缓手术。一旦出现晕厥,应立即停顿注射,放平坐椅,松解衣领,通畅呼吸,还可用酒精或者氨水刺激呼吸。严重者能够刺激人中,吸氧和注射高渗葡萄糖。第61页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二、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患者曾使用过某种麻醉药品,无不良反应,当再次使用诊药时,却出现了不一样程度症状,有即刻反应和延迟反应两种类型。即刻反应是用很少许药品后,立即发生严重类似中毒症状,轻者体现为烦躁不安、胸闷、寒战、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惊厥、神志不清、血压下降、昏迷甚至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延迟反应主要体现为血管神经性水肿,偶见荨麻疹、药疹等。第62页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二、过敏反应防治:术前认真问询有没有麻药过敏史,对怀疑有过敏史者应先作皮内过敏试验。对某种药品有过敏史患者应当进行局麻药过敏试验,如既往对某种局麻药确有过敏史者,切勿再反复该药过敏试验,应更换药品。如对普鲁卡因过敏,可改用酞胺类局麻药,如利多卡因。过敏反应在同类局麻药中有交叉过敏现象,例如对普鲁卡因过敏者,丁卡因也不能使用。进行局部麻醉时,推注药品速度要慢,注意观测,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顿注射,反应轻者按晕厥处理,严重者应立即急救,给予静脉推注安定,给氧、解痉、升血压等对症处理。对延迟反应可给予抗过敏药品。第63页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二、过敏反应防治:进行局部麻醉时,推注药品速度要慢,注意观测,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顿注射。反应轻者按晕厥处理。可给予脱敏药品如钙剂、异丙嗦、可松类激素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及吸氧。严重过敏反应造成抽搐或惊厥时,应迅速静脉注射地西泮10mg一20mg,或分次静脉注射2.5%硫喷妥钠,每次3ml一5ml,直至惊厥停顿。当患者发生过敏性体克时,应进行紧急急救,如让其安静平卧、松解衣领,立即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ml一1ml等,若症状仍不缓和,可在20min一30min后经肌内或皮下反复注射1:1000肾上腺素1ml。对循环衰竭患者应给予升压药、补液等治疗;如患者呼吸、心跳停顿,则按心肺复苏办法迅速给予急救。第64页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三、中毒反应是指单位时间内血液中麻醉剂浓度超出了机体耐受力,引发了多种程度毒性反应。决定中毒反应原因:①总药量/单位时间药量②浓度③注射速度④药品是否直接迅速进入血液症状轻者体现为烦躁不安、多语、恶心、呕吐、嗜睡等,严重者可出现紫绀、惊厥、神志不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临床体现可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类型。防治:术者应熟悉麻醉药品毒性、一次最大剂量,单位时间内推注药品速度要慢。推注药品要回抽,观测是否进入到血管内,一旦发生中毒反应,应立即停顿注射。症状轻者处理与晕厥处理相同,症状严重者应立即采取给氧、输液、升血压、抗惊厥、应用激素等急救措施。第65页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四、血肿

原因:注射针刺破血管所致,较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第66页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四、血肿

临床体现:开始为局部迅速肿胀,无疼痛,皮肤或粘膜出现紫红色痕斑,数后来转变为黄绿色,最后吸取消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