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疗器械趋势_第1页
2023年医疗器械趋势_第2页
2023年医疗器械趋势_第3页
2023年医疗器械趋势_第4页
2023年医疗器械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2023年医疗器械趋势

2023-06-0909:31随着2022年国内疫情防控政放开,防疫进入新阶程。同时,人们对健康意识也逐步提升,医疗器械行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未来,有望迎来新变革。

集采政策规则趋于合理化

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到2035年乃至更长时间在1000万左右波动,“十四五”及中长期总人口将相继经历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持续上升,带动老年抚养比上升。

2020年我国老年抚养比为30,预计2035年增至54,2050年增长至82。这意味着,到2050年,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将抚养82个老年人口。

适龄劳动人口逐步下降,职工医疗保险缴纳人数不断减少,医保收入压力持续,但人口老龄化医疗需求递增,医疗支出保持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为保障人民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保压力,医疗器械行业纳入集采将形成新常态。

▲医疗器械集采品种不断扩大

2022年,医用器械领域已形成多个跨省采购联盟,涉及多个省市,不同联盟间存在相互交织。一些临床用量大、临床使用成熟,采购金额高、市场竞争大的医用耗材被纳入集采,通过公平透明竞价机制,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随着医疗器械集采品种的不断扩大,集采规则也日渐趋向成熟。

1.创新产品“一品一策”。

国医保局日前发布通知,明确创新产品采取“一品一策”方式,确定合适的采购规则,完善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在集采之外流出一定市场空间给到创新产品。

2.集采规则进一步优化,方案平衡性更强。

相较第一次冠脉支架集采、关节集采,脊柱类耗材集采、电生理集采、药物球囊集采更为强调企业的供应、产能、配送等全方面的能力,引入兜底机制、对剩余量进行二次分配、科学化分组竞争,给予了中小企业更多机会,规则设置平衡性更强。

以脊柱集采为例:

(1)更为精细化的分组,维持合理竞争。根据产品丰富度、供应能力、医疗机构采购量分为3组。品种全、可全国供应,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大的企业进入A组,主要部件齐全,但无法供应全国的企业进入B组,同时新增C组,即产品系统不完整的中小企业,为成长期企业留下生存空间,也保证了各层次企业之间的合理竞争。

(2)设置兜底中标降幅,大幅提高企业中标概率。A、B组引入保底中标降幅:若产品价格≤该类别最高有效申报价40%,则直接获得拟中选资格,但相较于正常竞价方式中标的产品,企业只能获得50%的意向采购需求量,使企业中标的概率大大增加,避免恶性降价竞争,有利于企业合理报价。

(3)二次分配剩余量,保证院内产品稳定供给。除组内第一名企业拿到100%报量外,其余中选企业都要重新分配医院报量,即第二次分配。剩余量由中选产品的待分配量加上医院报量但未中选产品的90%构成,由医院自主选择分配给中选产品系统。在保证了降价的同时,也确保医院报量的器械类型都能在中选系统内,有利于院内产品的供给稳定,满足临床各类需求。

走向海外市场

随着集采风暴的卷席,许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集采进一步压缩产品利润,不少企业的目光投向了国外,开始布局海外市场。

向海外市场出发是驱动,也是政策鼓励。

工信部“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强调,2025年要有6-8家企业跻身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

2018年,蓝帆医疗完成对全球第四大心脏支架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柏盛国际的收购,成为蓝帆医疗正式布局海外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开端。

2021年,乐普医疗拿到CE认证,让产品远销欧洲,2022年开启全球化布局,国际化战略应运而生。

同时,微创医疗自主研发的弹簧圈栓塞系统已相继获得欧盟CE认证、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部及美国FDA的上市批准,并在智利实现海外植入;

归创通桥已有8款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弹簧圈产品则已递交美国FDA510K注册申请;

心玮医疗开启公司产品同步在进行欧盟CE、美国FDA、日本等的注册等工作。

2022年4月21日,沃比医疗宣布已完对成德国神经介入器械企业phenoxGmbH及其下属公司femtosGmbH(合称“phenox”)的收购。据了解,femtos开发和生产用于治疗中风的神经介入医疗器械。

国产企业“出海战略”正在稳步进行,诞生于本土的品牌,若想立足全球,出海成为一条必经之路。

创新医疗器械再度提速

2023年2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022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从注册数量来看,2022年,药监局共批准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延续注册和变更注册11942项,与2021年相比注册批准总数量增长5.5%,整体处于稳步增长态势。

其中,新器械的首次注册明显提速,共达2500项,YOY46.2%(2021年首次注册1710项,YOY8.8%)。从境内外注册情况来看,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1844项,YOY达到63%,

近三年来增速首次大幅超越进口注册情况,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技术突破和领域拓展方面,进入到明显加速阶段,从具体批准品种种类来看(除体外诊断试剂)。

境内:注册数量前五位的第三类医疗器城是:无源植入器械,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医用成像器械,有源手术器械。与2021年相比,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注册产品数量超过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且相同类别注册数量均有大幅增加。

其中,有源手术器械增加76.6%,医用成像器械增加78%,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增加92.2%,无源植入器械增加68.4%。

境外:注册收量前五位的进口医疗器械主要是:医用成像器械,无源植入器械,注输、护理和防扩器械,口腔科器械,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与2021年相比,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类产品取代眼科器械,相同类别产品注册数量略有增加。

从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来看,2022年,共55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相比2021年,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