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新疗法_第1页
热敏灸新疗法_第2页
热敏灸新疗法_第3页
热敏灸新疗法_第4页
热敏灸新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敏灸新疗法

主要内容热敏灸的概念热敏灸的特点热敏灸疗法的四大规律热敏灸的选穴原则热敏灸穴位的探查热敏灸的适应症热敏灸的注意事项热敏灸的“十六字技术要诀”

热敏灸的概念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

热敏灸的特点灸感不同灸位不同灸量不同灸效不同

热敏灸疗法与传统温和灸疗法的异同材料施灸部位灸感灸量传统灸艾/艾绒腧穴温热10--15min不分状态热敏灸艾绒热敏化腧穴六种热敏灸感个体化饱和灸量

热敏灸疗法的四大规律

灸材热敏规律灸位热敏规律灸量热敏规律灸效适应证热敏规律

问题

六种灸感?热敏化腧穴?个体化饱和灸量?施灸部位六种灸感之一灸感消失1、透热:

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6种热敏灸感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6种热敏灸感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

6种热敏灸感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6种热敏灸感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

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6种热敏灸感6、其他非热感觉:

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6种热敏灸感

6种热敏灸感以上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热敏化腧穴穴位热敏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体表反应现象。出现6种热敏灸感这种现象为穴位热敏化现象,这些穴位称为热敏穴位

红外热像仪(TTM):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如下图所示,艾灸腹部关元,患者感觉热感向深部渗透,TTM显示骶部温度逐渐升高(如图中标记1处)。

个体化饱和灸量敏消量足

热敏灸选穴的原则辨证选穴(经络辨证,脏腑辨证)辨敏选穴

热敏灸技术要点-----热敏穴位的探查热敏穴位的粗定位指疾病状态下,相关穴位发生热敏化的高概率大致区域。每种疾病有其相对应的穴位热敏的高发区。可以据此找到大概的热敏穴区。

例如:面瘫病的热敏化腧穴的高发区为:翳风穴区,下关穴区,阳白穴区,风池穴区。

热敏灸技术要点-----热敏穴位的探查热敏穴位的细定位指在上述粗定位的狭小区域内对热敏穴位的准确定位。其判定标准就是产生6种热敏灸感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热敏灸技术要点-----热敏穴位的探查细定位的探查手法

回旋灸

循经往返灸

雀啄灸

温和灸

细定位的探查手法(1)回旋灸:用点燃的艾条,与施灸部位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均匀地往复旋转施灸,以施灸部位皮肤温热潮红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施灸部位的气血,主要用于胸腹背腰部穴位。

细定位的探查手法(2)雀啄灸:用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活动施灸,如鸟雀啄食一样,以施灸部位皮肤温热潮红为度。雀啄灸有利于施灸部位进一步加强敏化,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产生灸性感传奠定基础。

细定位的探查手法(3)循经往返灸: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匀速地沿经脉循行方向往返移动施灸,以施灸路线温热潮红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通经络,激发经气。

细定位的探查手法(4)温和灸:用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处施灸,使患者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以施灸部位皮肤温热潮红为度。温和灸有利于施灸部位进一步激发经气,发动感传。

细定位的探查手法上述四种手法密切配合寻找热敏穴位。前3种手法,每种手法操作一分钟,反复上述手法,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2-3遍即可。然后再施行温和灸手法。在此过程中,患者要集中注意力,细心体会施灸部位的灸感变化,当出现6种热敏灸感的任何一种时,应及时告知施灸者。

热敏灸的适应症临床上凡是出现热敏穴位的疾病,无论热证、寒证,或是虚证、实证,均是热敏灸疗法的适应证。

如:骨性膝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缺血性中风等等

热敏灸注意事项施灸时,应详细了解操作过程,打消对艾灸的恐惧感或紧张感施灸时,应根据年龄、性别、特质、病情,采取舒适的并能充分暴露施灸部位的体位婴幼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血液病、大量吐(咯)血、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灸艾灸局部出现水疱,水疱较小时,宜保护水疱,勿使破裂,一般数日即可吸收自愈。如水疱过大,用注射器从水疱下方穿入,将渗出液吸出后,从原穿刺孔注入适量庆大霉素注射液,并保留5分钟左右,再吸出药业,外用消毒敷料保护,一般数日可痊愈

热敏灸注意事项施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衣服被褥等物治疗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