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致大海》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致大海》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致大海》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致大海》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致大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大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新知导入

大海是西方文学中的常见意象。由于西方国家大多濒海,因此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家与诗人有着挥之不去的海洋情结。由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们对它怀有不同的情感与态度,不同时期的大海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显示出不同的人文精神。王立中曾这样评价这首诗:“大海是一个象征,普希金是一个象征,他高举着自由的火把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前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感受普希金笔下的大海。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课文,品味诗歌语言;通过合作探究,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理解诗歌情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自由的向往。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自由的向往。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核心素养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情感美。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感受中外诗歌的不同风格。预习检测闪烁(

)迷惘(

)徘(

)徊(

)选择(

喑(

)哑山(

)脊峭(

)壁险恶(

)shuòwǎngpáihuáizéyīnjǐqiàoè作者介绍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普希金被看作俄国诗歌的太阳,也被看作俄国文学的奠基人。作者介绍

普希金的作品富有强烈的人民性,因而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他一生共写抒情诗歌800多首,如著名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叙事诗《青铜骑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和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奧涅金》写作背景

普希金在青年时代就深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写下了许多歌颂自由民主的政治抒情诗。1820年,普希金年仅21岁就被沙皇放逐到俄国南部。1824年夏,普希金流放南方奥德萨期间,因的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逄迎,与当地总督发生冲突,被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此地达两年之久。写作背景

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今天我们要的《致大海》就是他离开曾朝夕相伴的大海时所写的一首诗。它是诗人在南俄时期写的一篇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当他将要远离奧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最终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完成了这一诗篇——《致大海》。写作背景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拿破仑于1804年12月2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写作背景

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拿破仑于1814年退位,随后被流放至厄尔巴岛。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1821年5月5日,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840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写作背景

乔治·戈登·拜伦(1788年1月22日—1824年4月19日),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整体感知2021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理清诗歌结构并概括层意。第一部分(1-2):诗人与大海告别。第二部分(3-13):诗人面对大海引发的联想。第三部分(14-15):诗人誓言绝不忘记大海,要为自由奋斗不息。整体感知2.本诗是一首写大海的抒情诗。诗人对大海的感情是什么?怀念、礼赞整体感知3.请找出作者与大海告别的部分第1、2节再见吧,自由的元素!……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第14、15节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整体感知4.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产生了哪些感受?第1-7节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海之恋第8-13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海之思第8-13节永久怀念大海海之念整体感知5.作者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串联起这些素材。整体感知6.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作者借大海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品读技巧2021品读技巧1.诗人在第一节是如何表达“海之恋”的?

诗歌第一层主要描绘了诗人热爱大海,追求自由的心声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诗人引大海为知心朋友,以面对面、心交心的方式向大海倾诉心曲。

首先是一往情深地话别大海,激情洋溢地讴歌大海。大海自由奔放,雄浑沧茫,具有一种惊天动地、狂放不羁的精神力量。大海有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度,奇伟的力量,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有风卷残云、扫荡一切的伟力,有狂放不羁、冲决网罗的魄力。诗人纵情歌唱大海的精神气度、性格力量,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景仰,对伟力的崇尚。品读技巧1.诗人在第一节是如何表达“海之恋”的?

其次,诗人还声情并茂地向大海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和伤心。这里有作者想摆脱黑暗,投奔自由而不得的难言之苦;有心灵挣扎,归于枉然的无奈决绝;更有追随大海,奔向远方而未能如愿的遗憾。但是,自由也是。两面性的在大海面前,诗人时而徘徊茫然,时而狂欢高歌,时而深情呼唤:喜怒哀乐,毫不保留的泼向大海。大海波飞浪涌,滚滚向前,奔向远方,这一画面形象鲜明地传达了作者反抗暴政,追求光明,传播自由的信念:让自由之波奔向远方,让自由之歌唱响世界,让自由之心沸腾激荡。诗人的心同大海一起跳动,诗歌所传达的自由之情激荡着一代又一代为争取自由而奋斗的人们。品读技巧2.诗人在第二层中缅怀拿破仑和拜伦的作用是什么?

诗人深情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抒发自己崇尚自由而壮志难酬,敬慕英雄而前途渺茫的困惑。这部分融理性思考于主观情感之中,体现了普希金作为一个极富政治思想的抒情诗人的犀利和严谨,理性和睿智。品读技巧3.诗人在第三节中是如何告别大海的?

第三层收束全诗,照应开篇,抒发了诗人告别大海,怀念大海,铭记大海,传播自由的心声。

深情缠绵的告别,永记在心的承诺,长久长久的倾听,足见诗人对大海的知心知音,一往情深,特别是大海那“黄昏时分的轰响”犹如黑夜的一炬光明,照亮了诗人的自由天空;好似一阵幽谷长风,涤荡着诗人满怀憧憬的心灵;仿佛暴雨前的炸雷,久久轰响在诗人的心间。大海轰响,自由长鸣,诗人心灵的列车正奔驰在无边的思想原野上。品读技巧3.诗人在第三节中是如何告别大海的?

雨果说:“大地是宽阔的,比大地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诗人意溢于海,包容万象,要拥抱大海,奔向自由,带走蔚蓝娇美的闪光,带走冷峻孤寂的峭岩,带走温驯可人的海湾,带走惨淡阴暗的黑影,带走絮絮叨叨的波浪,更带走惊天动地的轰响。让自由之声传遍天涯海角,让自由之光照亮夜空,让自由之花开遍森林,让自由之树绿遍荒原,让自由之波滋润万物。自由,在诗人的心目中,如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冉冉升起,光芒万丈。品读技巧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给世界永恒的自由”者,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他们的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品读技巧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拿破仑,诗人肯定他前半段为自由革命而战的精神,但更多的是批评他后半段丢失自由的专制侵略。“伟大的回忆”“寒冷的梦里”“拿破仑熄灭在那里”“在苦恼里长眠”这些诗句流露出一种无情解剖、冷峻批评的意味,给人的感觉是:拿破仑野心勃勃,权欲膨胀,侵略扩张,残暴至极,他的兵败滑铁卢流放圣赫勒拿岛,最终病死,似乎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谁践踏了自由,谁就只能与寒冷和苦难作伴。品读技巧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拜伦,诗人极尽讴歌之能事,说他是“天才”,是“我们心灵的另一个主宰”。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一生追求自由,他说过:“要为自由而生,否则就在斗争中死去。”1824年,他渡海远征,到达希腊,倾其全部财产支持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他在对土耳其占领军的斗争中表现得十分英勇顽强,曾获勋章。同年4月份病死于希腊。他的一生为自由而呐喊,为正义而战,但他的悲惨结局使诗人悲愤至极,发出了让大海“喧腾”起来的呼声,诗人鼓动大海以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自由奔放的气势为死者而歌。品读技巧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否定拿破仑,褒扬拜伦,否定之中对于拿破仑为自由而战的思想又给予强烈的肯定,褒扬之中引发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悲观联想。拿破仑被囚禁在汪洋孤岛,自由斗士拜伦客死他乡,这种悲哀惨淡的结局让诗人倍感失望,隐隐作痛的诗句中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前途渺茫,英雄无路,知音不再的惆怅伤感。在这几节诗句中,普希金表达的是一种凝重复合的思想感情,既有对自由英雄的激情礼赞,又有对专制暴虐的冷峻批评,还有对穷途末路的惆怅哀歌,感情、形象的复合当中显示出理性思考的犀利和睿智。品读技巧5.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合作探究2021品读技巧1.这首诗将大海人格化,在诗中标画出这些动人的句子并讨论这样写好的好处是什么?

诗人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如将“波光”写成“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大海对话,使大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大海——对自由的热爱之情。品读技巧2.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选择1—2节处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品味,可以从表现手法、意象选择、意境营造、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品读技巧(1)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絮语”,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喧声呼唤”,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品读技巧(1)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为大海歌唱的人指拜伦。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人对他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冠”棗诗人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告大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读技巧(3)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你的山岩,你的海湾,/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

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感伤,这时“心里充满了你”,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带到峭岩、海湾、闪光、阴影、波浪,带到“寂静的荒原”。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也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课堂总结

诗歌以开阔的意象,澎湃的激情,纵情抒写大海。气势磅礴,意境雄浑,诗情奔放,读之好像我们也成了站在山崖上向大海呼唤或在风中久久徘徊于大海边的诗人。诗人把自己最真实的心路历程借大海这一形象,用第一人称“我”对第二人称“你”的倾吐方式切入,使“我”与大海互为映衬,融为一体。这首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是诗人作品中广为传诵的名篇。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下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A.熨(yù)帖

熨(yùn)斗

围剿(jiǎo)B.择(zhái)菜叶

选择(zé)

强迫(qiǎng)C.瞅(chǒu)空

歼(qiān)灭

直截了当(jié)D.惬(qiè)意

蘸(zhàn)水

缴费(jiǎo)C课堂练习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哕里哕嗦占卦挣脱恩点B.莫名其妙嘻笑梳妆手帕C.横行霸道订婚胆怯绑票D.顺水推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