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7 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7 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7 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姓名:学科:历史第周八年级班授课时间:课题: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型:新课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及影响;识记三大战役。二、学习重点: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三、学习难点:了解三大战役的影响;识记渡江战役的结果。四、“五步导学”流程(一)课前先学先行(预习检测)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背景: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中国共产党决定解决劳苦大众最期盼的土地问题,实行土地改革。主要内容: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结果:土地改革使长期遭受地主阶级残酷压迫和剥削的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到1948年底,大约1.5亿解放区人口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使1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意义:土地改革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极大地调动了他们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2.三大战役:前提:1948年秋,国民党主力被迫收缩在一些大城市和重要交通线附近。中共中央果断决定,与国民党军队主力进行决战。(1)辽沈战役时间:1948年9月。指挥:林彪、罗荣桓。参战军队:东北解放军。结果:解放了东北全境,至此,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逆转,解放军在数量上首次超过了国民党的军队。(2)淮海战役时间、领导者:1948年1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等。参战军队: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结果: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3)平津战役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结果: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至此,华北全境解放。三大战役意义:历时4个多月,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3.南京解放:背景: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军事、政治、经济各个领域濒于崩溃,美国也不愿意再提供军事援助。过程: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结果: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影响:国民党仓皇退据台湾,从此,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开来。自主探究:(二)、课堂问题反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三)、课上互动研讨(合作探究)探究问题1环节一:歌谣探究首战锦州把好关,攻克徐州占河南;分割包围孤据点,战役规模史空前。(1)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有哪些?请依据所学知识将下表内容补充完整。首战锦州把好关攻克徐州占河南分割包围孤据点作战主要地区①④⑦参战部队②⑤⑧影响③⑥⑨①东北②东北解放军③解放东北全境;解放军数量上首次超过国民党军队④华东⑤中原和华东解放军⑥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⑦华北⑧东北、华北解放军⑨华北全境解放环节二:观点解答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毛泽东(2)上述材料表明了毛泽东一种怎样的思想境界?表现了毛泽东坚信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人民群众是战争取胜的真正推动力。探究问题2:全景解读解放战争的胜利与失败环节一:表格中的信息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国民党共产党拥有军队430万130万武器装备接受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援助基本上是步枪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1)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问题?国民党实力远比中国共产党强大(敌强我弱)。环节二:图片中的信息(2)图一和图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说明理由。内在联系: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是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理由: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增加了军队的数量;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前线,使解放军能够最后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自主探究:(四)、课内训练巩固(课堂演练)1.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约有2/3的地区基本解决了土地问题,取得很大成绩。但是,还有1/3的解放区没有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已进行土改的地方,有的也不够彻底。同时,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的新形势,要求解放区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土改运动,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使正在胜利发展的解放战争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以下信息属于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的有(A)①解放区土地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②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进行有助于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展③解放区土地改革已经彻底完成了④土地改革的依据是《中国土地法大纲》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锦州城外九月天,敌当前,一发牵。风起云涌,欲把锦城淹,蒋委员长肠断处,长春降、沈阳颠。”据所学知识分析,这首《江城子》描写的战役是(B)A.挺进中原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3.下列描述中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C)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4.1949年4月22日,李先生最有可能在当天报纸上阅读到的头条新闻是(D)A.城头变幻大王旗,清帝宣统下诏退位B.火烧赵家楼,30多名学生遭政府逮捕C.应蒋之邀,毛泽东抵渝共商建国大计D.毛泽东、朱德下令渡江,南京解放在即5.这一战后,国共双方的正负位置,已经颠倒过来了。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要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一战指的是(B)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6.1948年11月,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提到:“依我看来,国民党军队的败北是因为糟糕透顶的指挥和其道德败坏的因素,把军队弄得毫无战斗意志。……在整个军界,到处是平平庸庸的高级军官,到处是贪污和欺诈。”对此叙述不恰当的是(B)A.1948年国民党在军事上不断遭受失败B.解放战争中美国并没有干涉中国的事务C.国民党的腐败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D.国民党军队毫无战斗力从侧面体现了国民党的统治不得人心自主探究:(五)、课后拓展提升(课后检测)融入情境,探究问题。材料一(内战)一方失掉了中央政权,跑到孤岛上去,不甘心,天天叫嚷反攻大陆;另一方虽赢得了政权,但台海两岸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材料二抗战胜利后,中国是战胜国,还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美国是中国的战时盟友。可由于内战爆发,中美关系急剧恶化,昔日的盟友美国变成了中国长期的敌人。中国反而成为二战后美国长期竭力遏制的对象,国际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中国内战给了日本摆脱战败地位、重新崛起的历史机遇。日本借战后美国遏制中国的机会,赢得了美国的大力扶植而崛起;日本还充分利用两岸之间的关系,成功摆脱了对中国的巨额战争赔款。材料三二战后美国从战时轨道转入和平建设轨道,军费开支从1945年的860亿美元下降到1946年的130亿美元,日本也从穷兵黩武走上和平建设轨道。法国1947年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英国是1948年完成恢复。此时的中国,工厂倒闭率在80%左右;农业下降25%,20%~40%的农田变为荒地。—以上材料选自2010年11月《历史教学》中《历史的反差与反思》一文(1)请用一句话总结材料一的观点。内战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分裂。(言之有理即可)(2)材料二论述了内战带给中华民族怎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