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高考历史真题汇编:明清时期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2分)(2021•全国乙卷)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
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
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倡导忠孝友弟、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
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有利于规范社会秩序,强化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故B符合题意;
A项是在宋代,A不符合题意;
C项材料有利于规范社会秩序,不会阻碍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故C不符合题意;
D项材料是宋明理学的内容,宋明理学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烯、济急救危、受辱不怨,
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2分)(2021•全国乙卷)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
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
期()
A.儒学地位颊覆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
【答案】C
【解析】【分析】由题干材料可知,1898年成戌变法废除八股文一书商概叹将损失惨重一书商发现
“经学书犹有人买”一维新思想(新学)影响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大一书商投资新学书籍又面临亏损一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一切恢复照旧一维新思想(新学)受到打压。社会意识(宣传新旧学书籍销
售情况)反映了社会存在(政治变革),故C项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受到新学影响,但儒学地位没有被颠覆,颠覆那也是新中国建立后,马
克思主义成为主导思想后。另外,康梁维新思想(新学)有个特点就是将西方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
文化相结合,这就更不存在儒学地位被颠覆的现象,排除,故A项不符合题意和史实;
外因在事物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排除,故B项不符合唯物史观,
西学宣传的民主共和思想深入民心那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事,题干材料呈现的新学并没有想象的那
么大,因此不可能得出西学深入民心的结论,排除,故D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
故答案为:Co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
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
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
3.(2分)(2021•广东)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
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
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
【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庶民袖小衣短”“生员袖大衣长”体现的是用衣服体现等级的思想,说明等级制
度已经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等级结构的日益固化,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材料中的儒家思想并不是规范社会生活而是固化等级制度,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项材料没有提及科举制内容,只是强调读书人与“庶人”服饰的区别,故B项不符合题意;
D项“突破礼制”不符合材料,材料强调的是规范读书人的服饰、品德言行等,要求读书人符合“礼
制”,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点评】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
着重研读某一段落.一定要注意熟悉原文的大致内容,二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将选项与原文
进行比照分析,辨清意思是否有差异。
4.(2分)(2021•湖南)如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
《冰嬉图》(乾隆时期)
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清代宫廷绘画多以记录当时重大事件为题材,其中,《冰嬉图》是一幅表现冰
嬉场面的宫廷绘画,根据当时宫廷冰上表演的盛况而绘制,显示了清代宫廷画的神韵意趣,故A项
符合题意;
B项根据题干可知,《冰嬉图》表现的是每年冬至节八旗官兵例行活动的场景,不能说明其军事训练
松弛,故B项不符合题意;
C项图片表现的是八旗官兵的滑冰活动,是满族人的传统活动,不是民族间的民俗交融的产物,故
C项不符合题意;
D项八旗官兵例行的滑冰活动,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言过其实,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清朝绘画艺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主要
考查学生联系己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2分)(2021•浙江)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
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
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活性因子”指的是明清时期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因此可得出有商品经济的
发展,以及市民阶层的壮大,故A①③项正确;
君主专制不属于“活性因子”。而明清时期并没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且勃兴的说法更不符合史实。故
②④错误,排除BCD。
故答案为:Ao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商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活性因子”的内涵。本题考查明清商业
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
6.(2分)(2021•浙江)据《汪氏宗谱》记载:“是自元而明,渐成村墟,今则烟火千家,栋宇鳞次,
森然一大都会臭。其间南湖、月沼、雷岗、西溪胜景凡八,堪供行吟,致足乐也。”有关此“都会”的
叙述,正确的是()
A.依山傍水,布局方正,中轴对称
B.“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C.“宛自天成”的古典园林建筑博物馆
D.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
【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是对宏村布局的描述,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D正确;
A中“布局方正,中轴对称”是对平遥古城的描述,平遥古城按照牛形布局,体现传统礼制,方正端
庄,中轴对称,排除;
B是对清代商业都会汉口的描述,排除;
C是对颐和园的描述,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汇聚了各
种不同的园林风格,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据《汪氏宗谱》记
载:“是自元而明,渐成村墟,今则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其间南湖、月沼、雷
岗、西溪胜景凡八,堪供行吟,致足乐也。”的主旨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古代的村落、集镇和
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7.(2分)(2020•新课标回)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
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答案】D
【解析】【分析】明代官府所需物资由最初让官营手工业的工匠生产,到明朝中后期直接向匠户征
银,(到市场购买),这种现象持续增多,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D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用工方式”的变化,B项错误;
政府用征收银两代替匠户生产产品,纳银代役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劳动力和市场等条
件,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反映出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C项错误。
故答案为:Do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朝手工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明
朝工匠的人身束缚有所放松,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因此官营手工业的地位受到削弱。
8.(2分)(2020•新课标回)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
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答案】B
【解析】【分析】“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思想都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在族谱中存在这些内容说明
宗谱的纂修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故选B;
宗谱纂修不是选官,和科举制无关,排除A;
仅依靠纂修不一定能维持血统的纯正,排除C;
四民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及社会环境有关,不是靠纂修宗谱确立的,排除D。
故答案为:Bo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族谱修订中突出“持家立业”、"报效国家”,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9.(2分)(2020•浙江)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
美、林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
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
()。
①避暑②练兵③围猎④处理民族事务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围场是北巡时设置,在地理纬度上偏北,气候温凉,适宜避暑。根据“出于,肄武,与
‘定边’的考虑”可知,围场有练兵的功能。根据“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可
知,围场具备围猎功能。围场地点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此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接
壤地区,因此可以处理民族事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清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
握。康熙设置围场的目的是避暑、练兵、围猎、处理民族事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0.(2分)(2020•新高考I)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
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答案】B
【解析】【分析】黄宗羲重新解释“古圣王”的“崇本抑末”政策,指出“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是“末业”
要抑制,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则属于“本业”,应重视其发展,其旨在以此论证变革传统经济政策的
合理性,B项正确;
黄宗羲将工商业分为有利于民生和和无益于民生两种,目的不是为了表达时社会现实的不满,A项
错误;
黄宗羲对“崇本抑末”政策的新解释,不是为了宣扬“经世致用”的观念,C项错误;
材料不能说明黄宗羲为了“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提出区别对待工商业的,D项错误。
故答案为:Bo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清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
握。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这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变革,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11.(2分)(2020•江苏)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
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
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
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农业产生领域有租佃、雇
佣、面向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D项正确;
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雇佣劳动,但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A项错误;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B项错误;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主收入
依赖家庭副业的结论,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朝农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材料
信息“工本”和“工银”“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反映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12.(2分)(2020•全国回)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
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答案】A
【解析】【分析】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
未能满足,说明万历年间内阁权势较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任意妄为,A正确;
明代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B选项中的“严重制约”不符合内阁这一机构的特征,排
除;
题干涉及的内容与朝廷中枢机制有关,此信息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情况,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排除C;
内阁不是宰相,因此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相权关系,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朝内阁制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明
朝设置内阁,但内阁并不是法定一级的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
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35分)
13.(5分)(2021•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
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城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都城
«it»驻所
政权界
长tt
大运河
河流
海岸线
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
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
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卫所主要分布在京师附近,理由可以从防御少数民族政权
威肋、、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卫所承担一定屯田和防御责任,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平时
训练生产,战时出征,保障军粮供应,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恢复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要求表述清
晰,言之成理。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朝卫所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
14.(10分)(2020•新课标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照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冶河,
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
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
河后的40年内,下游漫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
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
势。
—据(清)《永定河续志》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开
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年,《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
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年11月,毛泽东
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
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
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
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
——据《海河志》等
(1)(5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
(2)(5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点及其意义。
【答案】(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岁修、抢修制度;改修河道,筑堤束水;修减水坝和减水
引河。效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根治水患。
(2)特点: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地区
间的团结合作;水利工程功能更广泛;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意义:有效治理了水患;推动了国
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现代化建没创造了有利条件;体现了制度优势。
【解析】【分析】□措施:根据“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得出设立专门机构;根据“熙黄河
岁修、抢修之例办理“可知建立岁修、抢修制度;根据“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
堤防系统”得出该修河道,筑堤束水;根据“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
河”得出修减水坝和减水引河。效果:根据“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
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可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根治水患。
□特点:根据“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得出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放在首位;根据“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
各省市的团结协作”得出群众广泛支持、参与,地区将团结合作;根据;根据“《海河流域规划》编
制完成”、“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得出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制定了正确
的;根据“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得出水利工程功能
更广泛。意义:综合材料二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对海河的治理,有效的治理了水患,从而推动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治理海河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制
度优势。
故答案为:(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岁修、抢修制度;改修河道,筑堤束水;修减水坝和减
水引河。效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根治水患。
(2)特点: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地
区间的团结合作;水利工程功能更广泛;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意义:有效治理了水患;推动了
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现代化建没创造了有利条件;体现了制度优势。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清朝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河道治理问题,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
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难度较小。
15.(10分)(2020•江苏)康熙帝一生,投入颇多的精力整饬吏治、研究吏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康熙帝毕生亲理朝政,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总督、巡抚等地方重要文武官员离京
赴任前陛辞,康熙都留心考察官吏,有针对性地与他们研讨问题,并及时予以指示和纠正。除地方
大员外,他还严格考察和整饬在京部院官员。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谕诸臣“大臣为小臣之表率,
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他认为“吏尤以廉为贵也”,一向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
洁的典型。他发现和表彰的清官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后,训属吏,剔积弊,“官吏望风改操”。康
熙在《廉静论》中指出:“民安而吏称其职矣,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由于长期不懈地整饬吏治,
政治局势得以稳定,康熙也就有力量实现他的抱负,建设强盛的大清帝国。
——摘编自孟昭信《康熙评传》
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据材料归纳康熙帝考察官吏的举措,概括他的吏治思想。
(2)(5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帝整饬吏治所取得的实效。
【答案】(1)举措:直接考察高级官员;重点考察官员的德才;表彰(奖励)廉吏。吏治思想:强调官
员表率作用;清廉为重;察吏为安民(治天下)。
(2)实效:官吏治理能力提升;官场作风改进;社会局面安定;开创康乾盛世(国力强盛)。
【解析】【分析】□举措:根据“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得出直接考察高级官员;根据““大臣为
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得出重点考察官员的德才;根据“他发现和
表彰的清官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后,训属吏,剔积弊……”得出表彰廉吏。吏治思想:根据“一向
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洁的典型”得出强调官员表率作用;根据“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得
出清廉为重;根据“民安而吏称其职矣,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得出察吏为安民(治天下)。
门实效: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提升官吏治理能力、改进官场作风、安定社会局面、开创康乾
盛世等角度概括。
故答案为:口举措:直接考察高级官员;重点考察官员的德才;表彰(奖励)廉吏。吏治思想:强调官
员表率作用;清廉为重;察吏为安民(治天下)。
□实效:官吏治理能力提升;官场作风改进;社会局面安定;开创康乾盛世(国力强盛)。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康熙帝整顿吏治的措施和效果,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
的把握。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运用,难度较小。
16.(10分)(2020•江苏)章学诚是清代的著名学者,主张将地方志纳入史书的范围。阅读下列材
料:
材料:地方志简称方志,是记述地方疆城沿革、古迹险要、人物、物产、风俗的著作。章学诚积
极提倡编修方志,并参与或指导一些地方的修志工作,形成了一套编修方志的理论。他提出的修志
主张有“乘二便,尽三长,去五难,除八忌,而立四体,以归四要”。其中所谓乘二便者:地近易
核;时近迹真也。这是说要利用两个便利条件,既然是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事情,就应当就近核实,
以免以讹传讹。所谓尽三长者:识足以断凡例;明足以决去取;公足以绝请托也。这是说编修方志
的人应该具备并充分发挥三方面的长处,“识”即是卓识,对体例有正确的认识;“明”即是对所掌握的
材料具有清晰的认识;"公''即是具有公正的“志德”,谢绝一切不合原则的请托。
——摘编自严昌洪《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据材料概括章学诚的修志主张。
(2)(5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章学诚的修志主张。
【答案】(1)主张:地方志属于史书;当地当代史料便于验证;对方志体例要有正确认识;对史料
要有判别能力;修志要公正无私。
(2)评价:其修志主张内容丰富;扩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注重修志者品德;使修志有了可行的依
据;对后世修志有指导作用。
【解析】【分析】□主张:根据“章学诚是清代的著名学者,主张将地方志纳入史书的范围”得出地方
志属于史书;根据“既然是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事情,就应当就近核实,以免以讹传讹“得出当地当代
史料便于验证;根据““识”即是卓识,对体例有正确的认识;“明”即是对所掌握的材料具有清晰的认
识;“公”即是具有公正的“志德”,谢绝一切不合原则的请托。”得出对方志体例要有正确认识、对史
料要有判别能力;修志要公正无私。
□评价: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其修志主张内容丰富、扩展史学研究范围、注重修志者品德、
使修志有可行的依据、对后世修志的指导作用等角度评析。
故答案为:□主张:地方志属于史书;当地当代史料便于验证;对方志体例要有正确认识;对史料要
有判别能力;修志要公正无私。
□评价:其修志主张内容丰富;扩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注重修志者品德;使修志有了可行的依据;
对后世修志有指导作用。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章学诚的修志主张和评价,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和理解
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
三、论述题(共3题;共15分)
17.(5分)(2021•广东)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目标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
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
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
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
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
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答案】观点:历史课程的设计以培养合格的新时代国民为目标
论证: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悠久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中央集权国秦朝,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两汉、隋
唐、宋元和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政治制度不断走向完善,思想文化高度繁荣,多
民族国家进一步走向融合。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树立了几千年来中
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并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奴役,尤其是抗战时期,民族矛盾空前尖
锐,中国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国人更应该了解历史,摒弃历
史虚无主义态度,尊重和敬畏历史,以挽救民族危亡。相反,如果歪曲历史,逆民族利益和历史潮
流而动其结果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结论:从历史中寻找精神力量,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振兴。对历史文化充
满温情与敬意,对我们今天实思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
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不仅是一种历史态度,而且还是新时代国民必备的基本品格。这种
态度与品格是中国学生发展的重要核心素养。
【解析】【分析】据材料关键信息,”研究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
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从中
概括观点:民国时期,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反映的民族意识,推动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联系所
学,从1932年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为什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注重民族意识的养成,可以从近代
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即可;再分析民族意识的激发,对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
反帝反封建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逐一分析即可;最后总结升华,民国时期的初中历史课程
标准反映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民主复兴思想,推动中国近代革命的开展,有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
展,可见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时代的反映,也推动时代的发展。
故答案为:
观点:历史课程的设计以培养合格的新时代国民为目标
论证: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悠久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中央集权国秦朝,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两汉、隋
唐、宋元和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政治制度不断走向完善,思想文化高度繁荣,多
民族国家进一步走向融合。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树立了几千年来中
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并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奴役,尤其是抗战时期,民族矛盾空前尖
锐,中国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国人更应该了解历史,摒弃历
史虚无主义态度,尊重和敬畏历史,以挽救民族危亡。相反,如果歪曲历史,逆民族利益和历史潮
流而动其结果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结论:从历史中寻找精神力量,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振兴。对历史文化充
满温情与敬意,对我们今天实思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
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不仅是一种历史态度,而且还是新时代国民必备的基本品格。这种
态度与品格是中国学生发展的重要核心素养。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历代政府的中学历史教育目标,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背景、曲折过程和成就。
18.(5分)(2021•湖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
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
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
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答案】标题:中国古代商业政策的变与不变。
阐述: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维持不变,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兴起,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古代
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构成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以农为本,重农抑商。春秋战国时,
商业发展,富商大贾势力发展,商鞅变法提倡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人势力;汉朝时,汉武帝实行
盐铁专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建泥工班组劳务分包及建筑废弃物填埋场建设合同
- 2025年度装配式建筑土木工程承包合同标准
- 2025年度专业团餐配送服务承包合同协议
- 2025版智能家居室内装潢设计及系统集成合同
- 2025版汽车车身附件集中采购合同范本
- 膦甲酸钠组织整合能力-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导盲犬行为评估师笔试题库
- 灌溉管线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激发兴趣的意义
- 知识分享培训直播课件
- 无人机原理课件
- 1.1 精微广大-绘画的功能和种类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绘画
- 音响设备消费行为预测-洞察及研究
-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标准WST855-2025解读课件
- 医院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
- 2025广西来宾宾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拟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安徽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及备考指导
- 宁德新能源verify测试题库
- 2023年甘肃公交建集团清傅项目收费运营工作人员招聘笔试真题
-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玉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