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1页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2页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3页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4页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chā

chà)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zhā

zā)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些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即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mián

miǎn)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zuī

zhuī)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luò

là)在窝里。(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分杈________(chā

chà)

扎________(zhā

zā)起来圆锥________(zuī

zhuī)形

落________(luò

là)在(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通常——________

舒适——________

坚实——________反义词:错杂——________

狭窄——________

安全——________(3)仿写句子: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安全。【答案】(1)chà;zā;zhuī;luò(2)经常;舒服;结实;整齐;宽敞;危险(3)小明既爱学习又乐于助人。【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分杈(chà)、“扎”是多音字,扎(zā)起来、圆锥(zhuī)形、“落”是多音字,落(luò)在。(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反义词。其中注意:坚实:牢固结实。所以“坚实”的近义词是“结实”。错杂:交错夹杂;各种色彩错杂在一起。所以“

错杂”的反义词是“整齐”。(3)“既……又……”是并列关系,表示两方面同时存在。如:小明既爱学习又乐于助人。【分析】(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此题考查用关联词语造句的能力。2.课外阅读。

梅花颂

在许多人眼里,牡丹是美的象征。的确,牡丹红得妖娆,红得明艳。古人云:“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能在百花齐放的春日“枝”压群芳,人们对它的喜爱自然在情理之中了。然而,我却更加钟情那集秀于淡雅、集傲于纤弱的梅花。

然而,梅花并不是像菊花那样消极,它不透露“心远地自偏”的那份无奈的清净,而书写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执著坚毅。即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它们仍凌霄独放,将生命之美在银装素裹中完美诠释。此时的牡丹、荷花与昙花,早就没有了昔日的飒爽英姿,惟余一段饱经沧桑的枝干;而梅却傲然挺立,任由寒刀般的北风撕扯,任由冰凿般的大雪欺压,它们毫无惧色,在万里北国中绽放着貌似娇弱的花,用那平凡的生命抒写着不平凡的传奇!

我喜欢梅花,喜欢那纯洁自然的清新、也喜欢那迎风斗雪的无畏。我愿化作一枝梅,在天地间生长……(1)试着解释词语意思,并造句。饱经沧桑:________。造句:________。百花齐放:________。造句:________。(2)文中第1自然描写牡丹的原因是什么呢?________。(3)作者为什么喜欢梅花呢?________。(4)你喜欢梅花吗?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赞美它吧!________。【答案】(1)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生活经历极为丰富;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同一事情的不同做法、同一内容的不同形式或同一类东西的不同品种丰富繁多。现也指文学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春天的山坡百花齐放,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2)这是为作者对梅花的钟情埋下伏笔。(3)因为作者喜欢梅花那纯洁自然的清新,也喜欢那迎风斗雪的无畏。(4)梅花,迎着寒风而绽放的花朵.它没有月季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大红大紫,没有兰花的淡雅,没有荷花的高雅……但是,它拥有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傲立雪中的精神,象征刚毅精神和崇高品格。“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解析】【分析】本题在认真领会课文的内容后,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1)解释词语并造句

饱经沧桑: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生活经历极为丰富。造句: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同一事情的不同做法、同一内容的不同形式或同一类东西的不同品种丰富繁多。现也指文学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造句:春天的山坡百花齐放,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2)文中第1自然描写牡丹的原因是为作者对梅花的钟情埋下伏笔。(3)作者为什么喜欢梅花因为作者喜欢梅花那纯洁自然的清新,也喜欢那迎风斗雪的无畏。(4)梅花,迎着寒风而绽放的花朵.它没有月季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大红大紫,没有兰花的淡雅,没有荷花的高雅……但是,它拥有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傲立雪中的精神,象征刚毅精神和崇高品格,“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雷峰塔倒

小青在深山里练功夫,也不知练了多少年,看看自己的本事练得差不多了,就赶回杭州来,寻法海和尚报仇。

这时候,法海和尚还在看守着雷峰塔。小青寻到净慈寺,就跟他在南屏山下大战起来。他们打了三日三夜,小青越战越猛,法海和尚直累得“呼哧呼哧”喘气。两人从净慈寺前打到雷峰塔下,小青挥起一剑,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雷峰塔倒坍了,白娘子从塔里跳出来,和小青一道围打法海和尚。法海和尚本来就已支撑不住,如今再添了个白娘子,哪里还敌得过!只好且战且退,想找个机会逃走。他心急慌忙地退到西湖边,没防一脚踏了空,“扑通!”跌进西湖里去了。白娘子见法海和尚掉在西湖里,便从头上拔下一只金钗,迎风一晃,变成一面小小的令旗。小青接过令旗,举上头顶倒摇三摇,西湖里的水便一下子干了。湖底朝了天,法海和尚东躲西藏,找不着一个稳当的地方。最后,他看见螃蟹的肚脐下有一丝缝隙,便一头钻了进去。螃蟹把肚脐一缩,法海和尚就被关在里面了。

法海和尚被关在螃蟹肚子里,从此再也出不来啦。原先,螃蟹是直着走路的,自从肚子里钻进那横行霸道的法海和尚,就再也直走不得,只好横着爬行了。直到今天,我们吃螃蟹的时候,揭开它的背壳,还能在里面找到这个躲着的秃头和尚哩!(1)仿写含“东”“西”的成语。示例:东躲西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给画线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3)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①白娘子的故事发生在洞庭湖。(

)②小青救了压在雷峰塔下的白娘子。(

)③白娘子和小青敌不过法海。(

)(4)白娘子的传说故事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5)白娘子的传说故事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你还知道哪些民间传说呢?【答案】(1)东拼西凑;说东道西;东张西望(2)法海和尚本来就已支撑不住,如今再添了个白娘子,更敌不过了。(3)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4)白娘子的传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封建思想的抗争和追求美好爱情、期盼美好生活、热爱自由的美好情怀。(5)《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2)此题考查学生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能力。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改感叹词,把感叹词(真、啊、多么之类的)去掉或改成另一种形式。②改标点,吧感叹号改为句号。(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5)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故答案为:(1)东拼西凑、说东道西、东张西望(2)法海和尚本来就已支撑不住,如今再添了个白娘子,更敌不过了。(3)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4)白娘子的传说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封建思想的抗争和追求美好爱情、期盼美好生活、热爱自由的美好情怀。(5)《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2)掌握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此题考查对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5)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4.课外阅读我能行。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还将持续40亿年左右。这一过程结束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2)第②段中,“这一过程还将持续40亿年左右”中的“左右”去掉可以吗?为什么?(3)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4)第④段中,“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5)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下划线的词语。①“这一过程还将持续40亿年左右。”“这一过程”指什么?②“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是什么?【答案】(1)地球上的资源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能维持人类多少年的正常生活。(2)不可以。去掉后,就变成“40亿年”,对过程持续的时间表达不够科学严谨。(3)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4)对资源的过度消耗。(5)①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解析】【分析】(1)、(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2)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3)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5)①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②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故答案为:(1)地球上的资源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能维持人类多少年的正常生活。(2)不可以。去掉后,就变成“40亿年”,对过程持续的时间表达不够科学严谨。(3)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4)对资源的过度消耗。(5)①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点评】(1)、(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此题考查对有无此词语的辨析能力。(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5)①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②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5.课外阅读我能行。枯叶蝴蝶

①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②当它阖起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片干枯了的树叶,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③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它变成了一片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④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藏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⑤它以为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⑥枯叶蝴蝶被人捕捉,被制成标本后出售,价钱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⑦这时候,国家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的绝灭了。

⑧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⑨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⑩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1)本文通过对枯叶蝴蝶的描写,表达了哪些意思?(2)本文第①段写枯叶蝶之美,第②段写它的丑陋,为什么要这样写?(3)本文第③段用了一组排比句来描述枯叶蝶,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本文第⑦段有一句话:“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隐含在这句话里的深层意思是什么?【答案】(1)主要意思是启示人们不要装假作伪,还有应保护稀有物种等。(2)从全文看,开头两段写对立的两面,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话题,为下文写装假作伪的恶果奠定了基础。(3)这组排比句极写枯叶蝶伪装的良苦用心,这就为揭示装假作伪的后果做了铺垫。(4)批评了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们。【解析】【分析】(1)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2)写作特点是指文章在某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和效果。写作特点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3)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故答案为:(1)主要意思是启示人们不要装假作伪,还有应保护稀有物种等。(2)从全文看,开头两段写对立的两面,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话题,为下文写装假作伪的恶果奠定了基础。(3)这组排比句极写枯叶蝶伪装的良苦用心,这就为揭示装假作伪的后果做了铺垫。(4)批评了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们。【点评】(1)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2)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3)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6.课外阅读当我离开母校的时侯

我坐在校园的树荫下

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留恋心情

六年生活的母校

您四周的一草一木,我是那样熟悉。即使走遍天涯海角,我也不会忘记母校对我的哺育。如今,我长大了,就要离开您到一个新的校园去了,这怎么不叫我留恋呢?

校园的小树,你可记得:当我第一次投入老师那温暖的怀抱时,觉得是那样幸福。在这里,学习“a、o、e……”学习“1、2、3……”,我们从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朝气(逢

蓬)勃的少年。老师,您花费了多少心血啊!

校园的小树,你可记得:在那万籁俱寂的深夜,老师的屋里还亮着一盏灯,老师还在孜孜不倦地伏案工作着。这么晚了,老师仍在一字一句地批改作业。老师(向

像)蜡烛一样,献出了全部的光和热。

校园的小树,你可知道?老师那谆谆的教诲已经深深地(克

刻)在我的心里,往事又浮在我的眼前。啊,母校!我们的深厚感情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分别的时候就要到了,您的学生向您道别,您的学生将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激您!

母校,老师,再见了!将来,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您对我的辛勤培育。(1)给第一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把短文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划掉。(3)把短文分成三段(用“‖”画出)(4)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例:少先队员怎么能怕困难呢?少先队员不能怕困难。老师对我的关怀,我怎么会忘记?(5)写出与画横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6)你认为下面哪句话最能体现短文的中心思想(

)。①表现作者对校园一草一木的留恋。②抒发作者对母校和老师的留恋、赞美的思想感情。③表达作者舍不得离开母校的思想感情。【答案】(1).,。,!(2)逢;向;克(3)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4自然段)第三段:(第5自然段)(4)我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关怀。(5)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您对我的辛勤培育。(6)②【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3)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5)考查照应句。解题思路引导: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2)逢;向;克(3)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4自然段)第三段:(第5自然段)(4)我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关怀。(5)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您对我的辛勤培育。(6)②【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2)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给短文划分段落的能力。(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5)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运用。(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哨望,可它真是哨望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橙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孤独——________

嗜好——________

哨望——________

或许——________(2)白鹭的嗜好是________。(3)“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短文中的不足指的是(

)A.

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

B.

低飞

C.

白鹭不会唱歌(4)“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句话是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感情。【答案】(1)孤单;爱好;眺望;也许(2)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绝顶(3)C(4)比喻;反问;喜爱【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把“白鹭”比作“一首优美的歌”是比喻;用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答案在问话中,不需要回答,是反问句。故答案为:(1)孤单、爱好、眺望、也许(2)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绝顶(3)C(4)比喻、反问、喜爱.【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考查学生对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8.课内阅读。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1)画横线的部分说明作者________。(2)第一自然段是通过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来表现小珍珠鸟亲近“我”的。(3)小鸟淘气是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的?(4)这篇文章为什么不写小珍珠鸟的父母而重点写它呢?【答案】(1)不想惊动珍珠鸟。(2)动作;心理(3)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下才回家。(4)写笼外的小珍珠鸟对人亲近更能突出主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联系前后文理解句子。作者这样不动声色的写,没有打扰珍珠鸟。(2)本题是对人物描写描写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作答时结合语境,抓住关键性词句,判断描写方法。(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带着问题整体感知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小珍珠鸟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

,倡导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写笼外的小珍珠鸟对人亲近更能突出主题。故答案为:(1)不想惊动珍珠鸟。(2)动作、心理(3)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下才回家。(4)写笼外的小珍珠鸟对人亲近更能突出主题。【点评】(1)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