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2
高一化学.全解全析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ADBACABDCBCBBDAC
1.【答案】A
【详解】
A.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因此实验室常用CS2清洗沾有硫单质的试管,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镐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其漂白性无关,故B错误;
C.氨气为碱性气体,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镂,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错误;
D.铜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加热才能发生反应,浓硫酸不能使铜钝化,故D错误;
故选Ao
2.【答案】D
【详解】
①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则白色沉淀迅速
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其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①不选;
②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由于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变红与盐酸有关,后褪色与HC1O的漂白性有
关,C1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②不选;
③SO2具有漂白性,通入品红溶液中使溶液褪色,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③选;
④Na2s溶液滴入CuCb溶液中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④选;
⑤H2O2具有氧化性,N%具有还原性,氨水呈碱性,加入双氧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碱性减弱,所
以红色逐渐变为无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⑤不选;
故D正确。
3.【答案】B
【详解】
A.Cu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制备二氧化硫,故A错误;
B.浓盐酸与二氧化镐反应生成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通过n
中的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挥发的HCL氯气与NaOH反应,图中装置可制备、收集氯气,且NaOH可吸收
尾气,故B正确;
C.浓硫酸与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L,不能制备和干燥HI,故C错误;
D.H2s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详解】
A.NO;在酸性条件下会将Fe2+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故A符合题意;
B.Fe3+与SCN-会络合,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Ba?+与CO:生成沉淀,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HCO;与O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答案】C
【详解】
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混合气体甲中一定不存在,硫酸和碱性气体能反应,所以100mL甲气体经
过足量的浓硫酸,溢出剩余气体80mL,说明一定有NH3存在且体积为20mL,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
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C>2=2Na2co3+02,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
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NO、CO2,排水法收集气体,广
口瓶被上升的水注满,说明没有N2。
故选C。
6.【答案】A
【详解】
A.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腐蚀磨口玻璃塞:SiO2+2OH=SiO3-+H2O,A正确;
+
B.氯化铝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沉淀,一水合氨难电离,离子方程式为:AP+3NHJH2O=A1(OH)31+3NH4,
B错误;
+2+
C.硝酸完全电离,则铜溶于浓硝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CU+2H2O+2NO2T,C错误;
+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产生有毒气体是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1O-+C1-+2H=C12T+H2O,D错误;
答案选A。
7.【答案】B
【详解】
A.水玻璃属于矿物胶,不燃烧,将硅酸钠涂在木材表面就阻隔了木材与空气中的氧气的直接接触,可用作
木材防火剂的原料,故A不选;
B.SiCh是酸性氧化物,但是二氧化硅可以和氢氟酸发生反应,故B可选;
C.SiC属于共价化合物,碳原子和硅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故C不选;
D.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会使瓶口和瓶塞粘
合在一起,不易打开,因此NaOH溶液通常盛装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故D不选;
故选B。
8.【答案】D
【详解】
A.辉石(CaMgSi2O6)、钾长石(KAS3O8)和橄榄石(MgxFez一xSiOQ等均属于硅酸盐材料,故A不选;
B.钾长石(KAlSi3O8)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故B不选;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为零的原则:2x+n(2-x)+4=2x4,解得n=2,所以Fe的化合价为+2
价,故C不选;
D.月球上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上无氧气,铁的活性不变,故选D;
答案选D
9.【答案】C
【详解】
①萃取后碘单质溶解在CC14里,没有得到纯净的碘单质,没有达到预期要求;
②稀盐酸不和二氧化硅反应只和氧化铝反应,反应后的物质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可以得到纯净的二氧化
硅;
③氯化氢易溶于水,通入FeCb溶液后会被吸收,得不到氯化氢气体;
④金属铁不和氢氧化钠反应,金属铝可以,反应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可以得到纯净的铁单质:
综上能够达到提纯的目的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纯化方法正确的是②④,故答案为C。
10.【答案】B
【详解】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以制作玻璃刀等,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二者
没有对应关系,故A错误;
B.具有吸水性且无毒的物质能作食品干燥剂,硅胶具有吸水性且无毒,所以能作食品干燥剂,故B正确;
C.漂白粉氧化性强,可用于泳池消毒、灭活病毒,但不能用于漂白食物,故C错误;
D.Sth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葡萄酒中的营养物质被氧化,所以利用S02的还原性可以保存葡萄酒,但不
是用于抗菌消毒,故D错误。
故选Bo
11.【答案】C
【详解】
A.由题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过程,故A错误;
B.由题图可知不存在CO的断键过程,故B错误;
C.CO与。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CO2含有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
D.状态I-状态III表示CO与0反应的过程,而不是与02反应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分析】
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4e=4H+,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Ch+4e-+4H+=2比0,总反应式为2H2+。2=2比0,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阳离子移
向正极。
【详解】
A.供电时的总反应为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2H2+。2=2比0,故A正确;
B.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发生化学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故B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酸性环境下,正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O2+4H+4e=2H2O,故C正确;
D.氢氧燃料电池不仅能量转化率高,而且产物是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环境友好电池,故D正
确;
故选Bo
13.【答案】B
【分析】
由图示知,N2-NH3为得电子过程,故MV+-MV2+为失电子过程,故左侧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
MV+-e--MV2+,右侧为正极,电极反应为:MV2++e--MV+。
【详解】
A.该方法为室温下合成氨,相比工业合成氨条件温和,同时形成原电池可提供电能,A正确;
B.由图示知,在氧化酶催化下,氏失电子转化为H*,MV?+得电子转化为MV+,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反应
2+++
为:H2+2MV2H+2MV,选项所写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B错误;
C.由分析知,右侧为正极区,N2在固氮酶催化下转化为NH.“C正确;
D.由分析知,左侧为负极,右侧为正极,负极产生的H+经过交换膜移向正极,与N2结合生成NH3,D正
确;
故答案选B。
14.【答案】D
【详解】
①A是固体,不能用A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①错误;
②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则B的浓度变化为0.3moll」,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
为0.33IL:=0]5moi.(L.S尸,故②错误;
2s
③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则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
巨8x100%=30%,故③正确;
4mol
④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则B的浓度变化为0.3moll」,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L
故④正确;
选D。
15.【答案】A
【详解】
A.氨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一直是2:1,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一直不变,故A正确;
B.密闭容器中c(NH3):c(C02)恒等于2:1,平衡时的NE的浓度是CO?浓度的二倍,故B错误;
C.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关系,故C错误;
D.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达到平衡时放出小于akJ热量,故D错误;
故选:Ao
16.【答案】C
【分析】
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AbCh膜,与硫酸反应放热,结合温度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分析判断。
【详解】
A.因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AL03能与硫酸反应得到盐和水,无氢气放出,发生的反应为
A12O3+3H2SO4=A12(SO4)3+3H2O,因此0—a段不产生氢气,故A正确;
B.在反应过程中,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该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是b-c段
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故B正确;
C.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不存在平衡状态,故C错误;
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c(H+)逐渐降低,所以f>c时,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C。
17.【答案】B放出925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是否形成)原电池正极
+
CH4-8e+2H2O=CO2+8H11.2
【分析】
根据常见的吸热反应类型判断;根据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成键释放的能量的相对大小计算判断;根据
各组实验的条件,结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解答;根据图示,c电极是电子流出的电极,d电极是电子
流入的电极,说明c电极是负极,d电极是正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①液态水汽化是吸热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
②将胆帆加热变为白色粉末是硫酸铜晶体分解失去结晶水,发生的是吸热反应;
③苛性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溶解过程放热,但不是化学反应;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是吸热反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是放热反应;
⑥干冰升华固体变化为气体吸热,但不是化学反应;
属于吸热反应的有②④,故答案为:B;
(2)由断开ImolH-H键,ImolN-H键,ImolN三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J、946kJ,发生的反
应为N2+3H2=NH3,则Imol氮气时,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946kJ+3x436kJ=2254kJ,化学键形成放出
的总能量=2x3x391kJ=2346kJ,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2346kJ
-2254kJ=92kJ,即ImolN?生成NH3需放出92kJ能量,故答案为:放出;92;
(3)第5组实验的温度最高,浓度最大,也滴加了硫酸铜溶液,利用了Zn-Cu原电池原理,因此反应速率最
快;实验1和2除固体表面积不同外,其它因素相同,是探究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
1、3相比,3中滴加了硫酸铜溶液,形成Zn-Cu原电池,是探究形成原电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
5;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原电池;
(4)①c电极是电子流出的电极,d电极是电子流入的电极,说明c电极是负极,d电极是正极,甲烷在负极
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电极反应式为CHr8e-+2H2OCO2+8H+,故答案为:正极;
+
CH4-8e+2H2O=CO2+8H;
②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2O2+8H++8e=4H2O,当线路中转移2moi电子,则该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2的物
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5molx22.4L/mol=11.2L,故答案为:11.2。
2
18.【答案】AB化学电吸热O2+4e=2O-
【详解】
(1)A.氢气分子内每个氢原子都达到2电子稳定结构,选项A正确;
B.2molH结合成ImolFh放出能量,则H2分子的能量比两个H原子的能量低,选项B正确;
C.根据已知2H-H2并放出437.6kJ的热量,所以ImolH?离解成2molH要吸收437.6kJ的热量,选项C错误;
D.原子比分子能量高,氢气分子稳定,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AB;
(2)①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分解海水时,实现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生成的氢气用于制作燃料电池时,化学
能又转化为电能;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化学;电;吸热;
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2CP--4口=2比0,
则A极是电池的负极,电子从该极流出,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O'故答案
为:O2+4e=2C)2-。
19.【答案】H20吸水D2:ISO2+Br2+2H2O=H2SO4+2HBr
C+4HNC>3(浓)ACO2T+4NChT+2H2O
【分析】
①X、Y、Z、W均为氧化物,X是红棕色气体,则X是NO?;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溶液
褪色,则丫是C02;②甲、乙都能够与M反应产生氧化物Y、Z,相对分子质量:甲〈乙。③将甲的浓溶
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减小浓度降低;将乙的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增加浓度降低,
则甲是浓HNCh,乙是浓H2so4,浓HNO3与C共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Ch、NO?、H20,则Z是H2O;
浓H2s04与C共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O2、SO?、H20,则W是SO2,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是浓HN03,乙是浓H2so4,M是C,X是NCh,丫是CO2,Z是H2O,W是SCh。
(1)Z是水,化学式是HzO;
(2)乙是浓H2sO4,将乙的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增加浓度降低,表明乙的浓溶液具有吸水性,
利用浓硫酸的这种性质可以干燥酸性或中性气体,如干燥氯气,故合理选项是D;
是是二者会发生反应:在该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
(3)XNO?,ZHzO,3NO2+H2O=2HNO3+NO,NO2
原剂,3个NO2参加反应,其中2个失去电子被氧化为HNCh,作还原剂;1个得到电子被还原为NO,作
氧化剂,故被氧化的N02与被还原的N0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4)W是SCh,SO?与浪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Bn+2H2O=H2so4+2HBr;
(5)M是C,甲是浓HNCh,二者共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方程式为:
C+4HNCh(浓)△CO2T+4NO2T+2H2O。
力口热
20.【答案】Cu+2H2so4(浓)—二C11SO4+SO2T+2H2。NaOH吸收多余的SO2贮存多余的气体
瓶中液面下降,漏斗液面上升Dad②③
【分析】
在A中Cu与浓硫酸共热反应产生SO?气体,在B中储存S02气体,在C中收集SO2气体,在D中用品红
溶液检验SO2的漂白性,试管口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可以吸收多余SO2,防止大气污染。
【详解】
(1)在装置A中Cu与浓硫酸共热反应产生S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力口热
晨浓)
Cu+2H2s01CuSO4+SO2t+2H2O;
(2)SO2是酸性气体,能够与碱发生反应,在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一种溶液,可以防止大气污染,
这种溶液是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
NaOHSO2;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
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产生的SO2气体进入B中,使溶液进入长颈漏斗中,故此时B中现象是:瓶中液
面下降,漏斗液面上升;
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该溶液不能与SCh发生反应,可以是饱和NaHSCh溶液,故合理选项是D;
(4)Cu与浓硫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变为稀硫酸,反应停止发生,若证明溶液中证明反
应结束后的烧瓶中有余酸,可以使用粉,反应产生气体,有气泡产生;或加入溶液,硫酸与
FeNazCChNa2CO3
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O2气体,故合理选项是ad;
(5)若要证明蓝色只与CM+有关,而与其他离子无关,可以通过观察:①观察稀硫酸溶液呈无色;④往CuS04
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过滤,滤液呈无色;⑤往CuSCU溶液中加入足量BaCb的溶
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滤液仍呈蓝色证明,但与②观察CuSCU粉末呈白色;③稀释CuSO4溶液,溶液
蓝色变浅无关,故合理选项是②③。
A
21.【答案】m丙Ca(OH)2+2NH4C1=CaCl2+2H2O+2NH31EBFD检查装
A
置的气密性②Fe2O3+2NH3=2Fe+N2+3H2O
【分析】
A装置用于制取氨气,氨气中混有水蒸气,通过E装置,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氨气进入B装置还原FeQ”
再先后连接F装置,D装置,浓硫酸吸收反应剩余的氨气,F装置作安全瓶,防止倒吸,最后连接C装置,
已知NH、与Fe/X,反应的生成物为Fe、H2。和无毒气体X,且X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 30982-2014建筑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
- 《大学物理实验1》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英语口语》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老年人消费理念课件
- 酿酒酿造车间知识培训课件
- 控制和协调原理
- 统编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练:辽夏金元的统治(解析版)
-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北京专用)原卷版
- 第八节 第3课时 题型上(一)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证明问题202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 天津市红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平面制作介绍》课件
- 2024年大唐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JJF 1070-2023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含2024年第1号修改单
- 肱骨骨折护理常规
- 企业债券交易合作协议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十六中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 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培训2024
- 插画风浙江大学浙大介绍大学介绍
- 关于开展物业项目经理“接待日”活动的实施方案
- 07J902-3 医疗建筑(卫生间、淋浴间、洗池)
- 2024年网上大学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8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