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课件_第1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课件_第2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课件_第3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课件_第4页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

方法指导

淄博十八中晨光乍现文言文翻译

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原则:“信”、“达”、“雅”

“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这两句既是对偶,又是互文: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互相渗透,合指兼顾。在译时,上下句的意思都要互相兼顾。应该译成“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胜利归来。”如果译成“将军身经百战,战死沙场,多年以后,壮士回到故乡”就不是原文的意思了。原则:“信”、“达”、“雅”“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原则:“信”、“达”、“雅”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例:“吾义固不杀人”中的“义”是名词用作动词,作“遵循道义”。“固”是“本来”,引申为“坚决”。译作“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这就把公输盘所标榜的所谓“正义”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出来。原则:“信”、“达”、“雅”“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原则:“信”、“达”、“雅”

“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良田美池”可以直说良田美池,但如果译成“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就有形象生动得多,把桃花源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给人展现了出来,而且更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原则:“信”、“达”、“雅”“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中“庆历”是宋仁宗赵桢的年号,直接说“庆历四年的春天”就可以了。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补”,就是增补。(1)变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学而时习之,学习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亦悦乎不是也高兴吗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件高兴的事吗?学而时习之,不患人之不己知,不担心别人取独不自己知道,了解患不知人也担心不知道,了解别人啊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患人之不己学以致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件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件愉快的事?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1学以致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以致用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2学以致用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2学以致用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练习了呢?”学以致用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学以致用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就有正道啦,可以说是好学。”学以致用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学以致用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学以致用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以致用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没有邪恶。’”学以致用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学以致用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学以致用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学以致用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重温过去,知道新知,就可以做教师了。”学以致用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以致用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学以致用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学以致用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所得。”学以致用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以致用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智慧啊!”学以致用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学以致用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学以致用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学以致用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学以致用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学以致用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学以致用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学以致用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学以致用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学以致用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学以致用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学以致用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学以致用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学以致用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学以致用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以致用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学以致用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学以致用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所以称他为‘文’。”学以致用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学以致用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学以致用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学以致用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学以致用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学以致用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学以致用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学以致用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学以致用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以致用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学以致用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学以致用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学以致用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学以致用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多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学以致用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学以致用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音乐的创造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学以致用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学以致用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学以致用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学以致用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学以致用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学以致用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学以致用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学以致用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学以致用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学以致用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把实行仁道当做自己的任务,不是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很遥远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学以致用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学以致用3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学以致用3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学以致用36、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法的运用,以和为贵。这是最美好的传统,适用于一切事情。但仅知道‘和为贵’是不行的,违反礼法而讲‘和’是绝对不行的。”学以致用36、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