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法上的历史性权利_第1页
论国际法上的历史性权利_第2页
论国际法上的历史性权利_第3页
论国际法上的历史性权利_第4页
论国际法上的历史性权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国际法上的历史性权利

历史权利是中国捍卫海洋权益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第14条规定:本法不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的历史性权利。2016年7月12日,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我国政府还专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该声明明确规定了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包括历史性权利有鉴于此,本文重点从国际法上历史性权利产生背景及其权利内容和构成,大陆架上是否可以享有历史性权利,以及在达到何种标准的情况下,大陆架上才能有效地享有历史性权利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列举国家立法、大陆架开发行为调查统计信息、南海“更路簿”等历史性证据以及老渔民证言,明晰我国在南海大陆架上享有的历史性权利。一、国际法律纠纷的历史权利(一)历史性权利是国际法中的热点问题历史性权利并非国际法上的新概念,直到2009年,越南和马来西亚共同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关于南海大陆架划界申请之后,历史性权利才成为国际法中的热点问题从历史性权利发展脉络中可以看出,历史性权利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代表的海洋条约法产生之前,就已经是被各国实践和主张的一项国际习惯法的权利(二)历史权利的内容和组成1.历史性游戏权的内容在国际法上,包括国际习惯法、《公约》以及国际实践,虽然已经确立了以历史性所有权、历史性海湾、历史性捕鱼权为代表的历史性权利规则的存在,但历史性权利内涵与外延即其构成要件及具体内容到底有哪些?根据历史性权利的相关立法和国际司法实践,学界代表性观点对此有不同的归纳,贾宇将我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内容归结为:传统捕鱼权、历史性航行权以及包括对琼州海峡和南海四群岛在内水域的历史性所有权2.历史权利的构成关于历史性权利的构成,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归纳和总结二、难以整齐划一由上文可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国家实践,在国际法上逐渐形成的历史性权利规则其内容形式多样且富有弹性难以整齐划一。一国享有的历史性权利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取决于该国对特定区域长期、连续行使过何种行为(主权性的行为或非主权性的特定行为)并获其他国家的明示的或默示的承认?而一国在大陆架上是否可以享有历史性权利?以及在达到何种的标准情况下,一国才可以在大陆架上有效地享有历史性权利?本部分将重点对其进行论述。(一)习惯法上的规则大陆架制度是二十世纪中期在国际法上才新确立的政治产物,而历史性权利则是国际习惯法上早已存在的规则。大陆架上是否能够享有历史性权利?学界亦是见仁见智,其中持否定观点学者,主要基于“沿海国对大陆架‘与生俱来’不能被后天赋予,也不能被剥夺的专属性固有权利”,因而主张国家不能对大陆架资源取得历史性权利1.大陆架上的历史性权利二十世纪随着《杜鲁门公告》在1958年《大陆架公约》制定过程中,与会国对大陆架与历史性权利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整体上,其认可国家可以在大陆架上行使历史性权利。如美国认为一国可以对寄居在大陆架上的一些生物资源享有历史性权利;瑞典认为如果一沿海国在实践中对大陆架上的定居生物资源一直行使和享有主权的历史性权利,则该国在大陆架上的这种历史性权利不应被剥夺;以色列则认为沿海国可以依据历史性权利而对大陆架上的定居鱼类进行权利主张;荷兰还专门提到斯里兰卡在大陆架上行使捕获海底珍珠的历史性权利2.开发行为的国际法效力在大陆架制度形成过程中,美国主张大陆架的权利范围应仅限于矿藏资源,而一部分沿海国则认为大陆架的权利范围不仅应包括矿藏资源而且也应当包括生物资源因此,当一国对某一区域大陆架上定居种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其属于对大陆架自然资源的开发范畴,进而就构成了对大陆架的开发行为,此时,该国这种在大陆架上的开发行为的国际法效力,不仅会及于大陆架海底定居种的生物资源,还会当然地及于大陆架底土的油气等非生物资源。国际司法实践对以上规则合理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国际法院在1982年“突尼斯/利比亚大陆架案”中认为,“按照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看法和1958年《大陆架公约》的界定,捕获海绵的行为并不是一种附着物种的捕鱼行为,而是作为对大陆架的一种开采行为,这种行为和在大陆架上抽取油气资源是同等性质的”综上,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国际实践当中,大陆架上完全可以享有历史性权利。大陆架上如享有历史性权利,其应同历史性航行权、历史性捕鱼权等历史性权利一样,取决于国际法上历史性权利的构成要件,即一国对特定区域长期、连续行使主权或特定权利并已获其他国家的明示或默示的承认。此外,“突尼斯/利比亚大陆架案”确立的捕获大陆架定居种生物海绵的行为并不是一种附着物种的捕鱼行为,而是作为对大陆架的一种开采行为,这种行为和在大陆架上抽取油气资源是同等性质的论证,为大陆架上享有历史性权利提供权利实现的外化途径。(二)历史性权利行使的方式大陆架上享有历史性权利的认定标准是历史性权利构成的量化,因此,其主要取决于大陆架上历史性权利行使的主体,权利行使的内容,权利行使的方式以及他国承认的效力等四个方面。1.国家授权:中国,中国历史性权利作为国际法上的一种权利,行使历史性权利的主体应当是国家,个人如要成为历史性权利的行使主体,应有国家的授权。在英挪渔业案中ArnoldMcNair就认为:“与历史性权利相关的另外一个法律规则是,通常需要一些一国行使司法管辖活动的证据,个人独立的活动要产生法律上的效果,除非他能够证明,他们的行为是得到许可的,或者是得到政府的授权,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政府已经对他们行使了管辖权。”2.国家在该区域内行使管辖权历史性权利主张国行使权利内容为主权、主权权利或特定权利。一国对特定区域如主张历史性所有权,则需要该国在此区域内行使排他性主权。在实践中,行使主权的主要表现形态是行使管辖权。管辖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以国家所具有的管辖权能作为划分标准,可分为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辖权;以国家管辖权的实施作为划分标准,可分为行政、民事和刑事管辖权3.长期演化的或年代化的形成阶段,是由长期演化形成的历史性权利主张国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应具有长期性、持续性。长期性是一国主张历史性权利的基础,此种长期性一方面是绝对的,即它不是新近以来所能形成的,而应是经过日积月累的长期演化形成的。在2006年巴巴多斯、特立尼达与多巴哥划界一案中,巴巴多斯主张的历史性捕鱼权与多巴哥和特立尼达所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存在重叠,国际常设仲裁法院在综合全案各种情况之后指出,“巴巴多斯的捕鱼行为,距离多巴哥和特立尼亚达《群岛水域法》的颁布仅有六至八年的时间,不足以成为一项历史性捕鱼权”4.其他国家承认的效力关于他国的明示或默示的承认问题,有学者将承认或默认合成为容忍三、中国在南海大陆架上的历史权利基于历史性权利的内容及其与大陆架内在关系(一)大陆架与海床和体系的国际合作“突尼斯/利比亚大陆架案”明确权利主张国在大陆架上捕捞“海绵”这一定居种生物并非是一种捕鱼行为,而是一种与在大陆架上抽取油气资源具有同等性质的大陆架开发行为的国际司法论证,为我国在南海大陆架上长期、持续存有开发大陆架的行为,提供国际法理导引。对于在南海的开发活动,很多人误认为只是捕鱼,其实,基于距离及船性关系和运输考量,我国渔民在南海捕鱼的同时,还会捕获便于长距离渔船运输、易于长时间保存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参、马蹄螺、海龟、砗磲和牡蛎(蚝)等海床定居种物种。海南渔人春来捕龟,秋来拾蚌,殆成惯例(二)国家行为的渗透我国通过对海南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出台有关管控南海立法文件以及管理和授权我国赴往南海生产作业的渔民,实化南海大陆架开发的国家行为。1.行政组织我国早在公元110年西汉时期就已开始在海南行政建制,对海南岛和南海诸岛进行统治和管理2.立法文件的管理为方便国家对南海的行政管理,我国相继出台了许多管控南海的立法文件,清末我国还专门出台了《复勘西沙群岛入手办法大纲十条》《筹办处所提开办办法八条》等管理南海的相关立法文件。1929年,为进一步管理和调控南海资源开发行为,广东省政府专门批准《东沙岛海产招商承办章程》3.清代南海渔民对南海的对外交往除利用立法形式对较为重要的南海资源开发行为进行管理外,随着渔民开发南海力度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到清代,渔民赴往南海生产捕鱼方式已有了组织化的形态,国家亦开始将赴往南海的大量渔民纳入行政管理范围之列。清朝时期的渔业生产组织形式大致是渔业主雇佣式的管理模式,渔业主拥有渔船和资金,向地方政府领取执照,缴纳税费,并在市镇开设商店,渔主雇佣穷苦渔民到南海去捕捞生产,从中获利(三)南海航道的运行随着我国渔民在南海航海经验积累,尤其是作为渔民航海经验总结———《更路簿》的广泛流传,越来越多的经过当地政府许可或领取相关执照的我国渔民开始参与南海生产活动当中。《更路簿》是福建、海南等地渔民祖辈在西南沙群岛等南海区域内通过航行实践,遗留下来的经验总结,其在每一条渔船中都存有一本在现存可考的15个版本的《更路簿》中,苏承芬祖传抄本《更路簿》记载了南海航行路线144条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南海基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自然资源,随着其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强,其为统治者上缴大量的财政税负,供奉众多的诸如珍珠、珊瑚、砗磲等海洋奇珍,因此,到了西汉时期统治者已逐渐开始重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