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苏轼的史学散文
苏轼说:“子湛的文学很奇怪,我的文学很稳定。”。”苏辙的史论文是如何体现舒缓平和特色的呢?首先,体现为整饬而又曲折的结构形式。苏辙的史论散文,从结构来看与曾巩相似,都有一种整齐美。不象韩文变化莫测,也不象大苏文篇篇自出机杼。他的史论,结构布局都能做到“有法可窥”,“有起伏,有结构,首尾相应处绝佳。”为使结构曲折而又自然和缓,苏辙很注意在转折处使用恰当的过渡句、过渡词.《唐论》“言外重而末一句点出内重之势、言内重而末一句点出外重之势”其次,以客形主的表现手法。苏辙的史论文,很少一笔论到主体,往往采用以客形主的手法,使文章写得纡徐曲折,从容不迫。在他的笔下,以客形主表现为多种形式:有客从反面印证主的,如《商论》以周的“柔而久”形商的“刚而不长”,《燕赵论》以三代的尚礼形燕赵的尚勇,《三国论》以汉高祖的“不智不勇”得天下形曹孙刘“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有客从正面陪衬主的,如《粱武帝》以老子大而无当的崇道形粱武帝空而无用的崇佛;有正反两客同形一主的,如《隋论》以三代之君“人重物轻”而享国长远形隋“物重人轻”而速亡,同时以秦的“物重人轻”速亡作陪衬,《狭仁杰》则以王陵、裴炎“迎遇乱之锋”,“不废则死”形狭仁杰“待其已衰”,而“身与国俱全”,同时以陈平、周勃正面陪衬。有多客从正面形一主的,《唐论》以或内重至祸或外重至祸的周、六国、秦、汉、魏、晋各代形一唐。其以客形主的笔法也表现为多种多样,有的主客一路滚滚并出,有的多客相接,先后迭出,有的客贯彻始终,主反稍显即隐。苏辙这种手法的运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舍自如,变化多端。而其最常用的是客先出,主后现。在他的史论文中,一开始就看到主的篇目不多见,尤其朝代论(苏辙史论分朝代论和历史人物论两类,前者12篇,后者42篇),或开篇论述别个朝代或依次列出几个历史人物作为客,或立出一个宽泛命题,经过几番峰回路转、千呼万唤,主方迟迟出来。《三国论》一文是探讨曹孙刘三家克敌制胜经验教训的,开篇立意却颇宽泛:“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闇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用也。”之后遂引出刘邦,并详论其“以其不智不勇之身”败“百战百胜之威”的项羽的史实,夹叙夹议,抽象分析与史实叙述相结合,洋洋几百言,行文过大半篇幅,主曹孙刘方现,并一出现便被一笔置于刘邦对立面否定之:“此三人,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就在主稍显即隐的瞬间,文章主旨已表达出来了。客论述越详,主反照越明。下文单独提出刘备与刘邦对比论述,论刘邦,泼墨如水,论刘备,惜墨如金。不惜重复叙述刘邦克敌之道的具体内容,借以否定刘备“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不免有反客为主之憾,似是一篇刘邦论。细读却不得不为作者对艺术辩证法的谙熟而肃然。虽未几处着墨三国,而在赞许刘邦经验的过程中,三国的教训已隐然总结了。这样不就题论题,粘死题意,使文章回旋进退,回还曲折,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效果.最后部分看似余波,实别有匠心:刘邦为汉朝开国之祖,刘备自诩为汉室后裔,从事的都是汉家皇业,智力又大致相近,而一个因“用不智”建立强大汉帝国,一个却因“不能用不足”而无力中兴汉室,经验教训何需多论?曹孙又与刘备犯同样过失,一刘备则可代三国,曹孙教训又何须论及?不论曹孙,而曹孙已在不论中论足,似论刘备,实论三国。结句不言刘备不如刘邦,而云“古之英雄,惟汉高祖不可及”,用意正在于此.再次,史论结合、叙议并重的文法。议论需要穷追猛打不给人留思考余地的气势,及环环相扣不容质疑的推理;叙述需要的则是明白准确的语言和舒缓平和的气运.前者表现为“急”,对者表现为“缓”,二者结合运用,则缓急兼备,妙趣横生。苏辙对此艺术辩证法谙熟于心。他的史论文多以史为主,以论为辅,叙议结合,舒缓有致。其文章的许多论点是在叙述过程中自然得出的。《秦论》探索秦朝灭亡的原因,由秦速亡写到刘邦政权的不绝,由文武写到纣王,又写到公刘、太王。从容不迫,缓缓道来,历史人物和事件相迭而出.叙述完毕,结论自出:“嗟夫,秦人举累世之资,一用不复,惜其先王之泽已竭于取天下,而尚欲求以为国,亦惑矣。”整篇文章呈现出自然婉转风貌,不见劈头盖脑的论辩色彩。有的篇章夹叙夹议,议寓叙中,如《贾诩》、《七代论》、《五代论》、《孙仲谋》等。有的则先叙后议,在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剖析。《狄仁杰》为狄辨污,全文三分之二叙述吕后、武则天之乱,后三分之一对其事件抽象剖析。从吕、武二后的由盛至衰,分析到二人各自不同的心理,由陈平、周勃利用吕氏“无子”灭吕,论到狄仁杰利用武氏母子之爱胜武,议论警策,分析透辟,与前面叙述文字有明显的风格差异。但,通观全篇,终因叙多议少而无改平缓自然的总体风貌。值得注意的是,苏辙史论文中叙议各部分都有匠心独运之处。叙述中渗入少量细节、对话是避免行文板滞的好方法。《狄仁杰》中写武后欲立三思而与狄仁杰发生冲突的一段文字尤妙:从狄仁杰缓缓道来、外柔内刚的答话中,一个头脑清晰、谦恭而又不失严厉的贤相形象毕现纸上,盛气凌人而又色厉内荏恐惧的武后形象,则从“怒罢议”而又“复召”的举动及其狄“解梦”的神态描写中毕现纸上。《五伯》中咎犯之言,《管仲》中管仲临死卧榻与齐桓公议废立之情景,《汉昭帝》中昭帝召见霍光之场面,都能使人捕捉到主人公的影子。苏辙文章议论部分也往往别出心裁。深刻的道理,抽象的结论,他打一个形象比喻即可省去许多笔墨。试引两例:且夫天子之于天下,非如妇人孺子之爱其所有也,得天下而谨守之,不忍以分于人,此匹夫之所谓智也。——《唐论》以妇人孺子爱物为喻,讽刺宋统治者视权如命,比喻恰当,讽刺深刻。猛虎在山,日食牛羊,人不能堪,荷戈而往刺之,幸则虎毙,不幸则人死,其为害亟矣。——《汉文帝》以猛虎喻吴王刘濞,批评晁错灭吴心切反至乱身亡。比喻形象,感染力强。作者紧接为晁错设计集蓄兵力待机灭吴的策略,同样用了形象比喻:“若能高其垣墙,深其陷井,时伺而谨防之,虎安能必为害?”比喻代论在造成文章平和气势上的作用,恐怕比在表达主题上的作用更为重要。论证文却给人一种“披襟面语”又次,“易”而“雅”的语言。王世贞云:“三苏才甚高,畜甚博,而出之甚达甚易”仅举一例概之:商之有天下者三十世,而周之世三十有七。商之既衰而复兴者五王,而周之既衰而复兴者宣王一人而已。盖商之多贤君,宜若其世之过于周而反不如,周之贤君不如商之多而其久于商者,乃数百岁也。此二者所以使天下之人疑焉,而不知其故也。盖常以为周公之治天下,务为文章繁缛之礼,以和柔驯扰天下刚强之民。故其道本于尊,尊而亲,亲老而慈幼,使民之父子相爱而兄弟相悦,以无犯上难制之气,行其至柔之道,以揉天下之戾心,而去其刚毅勇果之政,故其享天下至久。而诸侯内侵,京师不振,卒于废为至弱之国,何者?优柔和易之道,可以为久,而不可以为强也。——《商论》这是一段夹叙夹议的文字。无论叙还是议,皆无一难句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年第一学期幼儿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创先争优个人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护理
- 社保委托代表协议
- 重力教学设计
- 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品质管理系统
- 猫咪输液护理常规
- 部编本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 7S管理培训体系精要
- 机载直流用电设备电源特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 项目质量管理评价表
- 饮料生产公司应急预案汇编参考范本
- 养老院老人入(出)院流程图
- 最新-临时救助申请审核审批表模板
- 《有效沟通》PPT课件-(2)
- 蓝色大气商务商业计划书PPT模板
- 青春红绿灯教学设计中小学心理健康心理游戏脚本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卷含期中期末(有答案)
-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脱式竖式练习题
- 17025实验室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