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42中2013届中考理科模拟考试综合试题_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42中2013届中考理科模拟考试综合试题_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42中2013届中考理科模拟考试综合试题_第3页
湖北省襄阳市42中2013届中考理科模拟考试综合试题_第4页
湖北省襄阳市42中2013届中考理科模拟考试综合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7湖北省襄阳市42中2013届中考理科模拟考试综合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1.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D.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3.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估测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A.42寸彩电的功率约25W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C.两个普通鸡蛋重约为10ND.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4.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问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线B.家中的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等用电器可以串联使用C.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或铁丝代替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一定要接地5.如图所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6.力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它,这是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转换法”,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同样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比较动能大小的方法B.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C.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D.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牛奶变酸 B.火药爆炸 C.酒精挥发 D.蜡烛的燃烧8.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 B.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用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9.襄阳市中考实行网上阅卷,所以考生涂答题卡一定要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A.铅 B.石墨 C.木炭粉 D.四氧化三铁10.如下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11.2008年,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6H6),关于三聚氰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聚氰胺是混合物 B.三聚氰胺中含有氮气和氢气C.三聚氰胺中碳、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6:6 D.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2.一种绿色电池一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点燃,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A.都是无毒、无色气体 B.都可以燃烧且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CO2和水 D.均在自然界大量存在13.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一杯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块硝酸钾晶体,能全部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 B.加入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晶体全部溶解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加入晶体后,溶质的溶解度变大14.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涤纶和羊毛可以通过燃烧的方法来鉴别 B.任何塑料袋都可以长期存放食物C.橡胶都是人工合成的 D.合成材料的使用百利而无一弊15.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Au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剩余固体中没有的金属是A.Cu、Ag B.Pt、Cu C.Fe、Zn D.Ag、Au16.要使右图中的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③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17.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图中③和⑥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A.目镜和细准焦螺旋B.物镜和粗准焦螺旋C.目镜和粗准焦螺旋D.物镜和细准焦螺旋18.在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C.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D.“适者生存”的生物,将永远都能适应环境。19.食品安全成为近期公众聚焦的问题,它直接关系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下面是几种有关对食品生产和制作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只要能使食品“色、香、味”俱全,可任意加入添加剂。B.用瘦肉精喂猪,能增加猪的瘦肉,可满足人们的需求。C.用少量乙烯利催熟剂催熟香蕉等水果,不会影响人体健康。D.在奶粉制品中加入三聚氰氨,可提高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20.我国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其原理是利用了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生活环境的多样性D.基因的多样性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③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47.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8分)48.完成下列填空:(1)可用通入CO2的方法来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2)粗盐提纯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________和计算产率。49.下图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abABCDE(1)写出一种可利用上述装置的组合制取的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方程式)________(2)有的同学认为装置E可以代替装置B、C、D收集气体,欲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气体应从(填a或b)____端进入。50.小华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________。(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可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51.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C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F可供给呼吸,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B的俗名为__________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6分)52.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生物部分53.下图表示将叶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图中,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________。(2)在图中,与茎的输导组织相连的是叶片里的________。(填字母)(3)细胞中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的场所。(4)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________,主要贮藏在图中细胞的。54.右图为某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中细胞各部分结构的特点和功能,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表示的是细胞膜,它的功能是。(2)图中2表示的是细胞质中的,它是能量转换器,它的功能是将有机物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生活提供动力。(3)图中3表示的是,它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4)若图中的4表示染色体,那么,位于染色体上的A表示的是,它控制着生物的性状。55.如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看出,毛细血管壁的结构特点是。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2)在图中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3)从图中可看出,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物质主要有和水等,从组织细胞到血液中的物质主要有和其他废物等,从而维持组织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保证细胞正常生活。56.下图是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l)豌豆的紫花和白花这一对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

;图中豌豆的亲代没有白花,而后代中却出现了白花,这种遗传现象叫做

。(2)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

,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

。(3)如果后代中有150朵紫花,则白花大约有

朵。57、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对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通过的关系形成食物链。(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生物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