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元山林传》所见隋初的突厥_第1页
《隋书元山林传》所见隋初的突厥_第2页
《隋书元山林传》所见隋初的突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书元山林传》所见隋初的突厥

一、行刑中的柱国《通鉴》第137卷记载:陈宣帝在13年内决定成为皇帝。9月,袁靖皇帝决定成为皇帝的第一位代表。《隋书·高《隋书·元景山传》:“景山将济江,会陈宣帝卒,有诏班师”。《隋书·长孙览传》:“会陈宣帝卒,览欲乘衅遂灭之·监军高《北史·隋本纪上》:“诏以陈有丧,命高《北史·高二、沙钵略入明,突厥侵蚀了主军民要想搞清隋军班师的原因,首先必须明了开皇初年的形势。当是时,刚刚建立起来的隋朝有两大敌手,南是占据江南的陈朝;北是正在崛起的突厥。然而,在578年的吕梁之战中,陈军几乎全军复没,江北之地尽失,短期内元气难复,一时不能对隋构成威胁。而“是时突厥犯塞,吐谷浑寇边”(《隋书·食货志》),隋最大的危险是西、北边患,其中又以突厥最甚,因此,开皇初年,隋的当务之急不是平陈,而是对付突厥。突厥兴起于北魏末年,至木杆可汗时强大起来,木杆可汗击败了北方霸主柔然,又“西破周齐对峙时期,突厥势力继续增长,《隋书·突厥传》称其有“控弦数十万,中国惮之”,突厥的向背,已成了打破中原平衡局面的砝码。于是,两家争先结好于突厥,周“岁给缯絮锦公元580年,周宣帝死,杨坚夺得了北周大权,但立即遭到了北周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外有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内有北周宗室诸王不断筹划复辟密谋,尉迟迥还北连突厥,谋求支持。杨坚内外交困,更害怕突厥乘机入寇或倒向叛军,连忙遣送千金公主与他钵可汗完婚,继之又贿以重礼,争取了突厥的中立,保证了平叛的顺利进行。杨坚稳定了中原局势建立隋朝后,对突厥不再优礼相赠,中原王朝与突厥关系彻底决裂。此时沙钵略可汗新立,千斤公主依突厥风俗仍为可贺敦(即皇后)。千斤公主是北周宗室赵王宇文招的女儿,与隋有杀父夺国之仇。“伤其宗祀复灭,日夜言于沙钵略,请为周室复仇”(《资治通鉴》卷一七五)。沙钵略乃与故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同兵为寇,于581年十二月攻陷隋东北边防重镇临榆镇,并更欲南侵。文帝新立,由是大惧,下令沿边修堡障、峻长城,又调大将阴寿、虞庆则分统重兵屯守幽州和并州,来加强北边的防御力量。虞庆则当时为内史监(内史省长官)、吏部尚书、京兆尹,身兼朝廷三项重要职务,肩负着主持国家军国大事以及京师长安政务的重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轻易离开京师的,但这时也被调上了北边。这就说明“突厥为患己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业已引起了杨坚君臣的高度重视,他们当然要毫不迟疑地把军队主力尽快地投入北边防线。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杨坚撤回南线军队,所以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所谈起的开皇二年二月这场以“礼不伐丧”为名而结束的奇怪战争。后来发生的事实也表明,文帝君臣对形势的估计并不过分,南线撤军完全必要,非常及时。就在南线撤军后的当年,突厥即发起了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南侵。据《资治通鉴》卷一七五记载,582年五月,“突厥悉发五可汗控弦之士四十万入长城”,从东至西,侵拢平州、马邑、兰州等地,震动了隋的整个北境。同年十二月。突厥又掀起南下侵扰的高潮,五可汗之兵,东西齐举,隋幽州、弘化、临洮、乙弗泊等地守将,均为突厥所败。胡三省评论说::西自乙弗泊(在鄯州以西),东自幽州,尽隋西北二边,无不被寇”。为害最重的是沙钵略这一路,自木硖、石门两道长驱直入,深入关陇腹地,“武威、天水、安定、上郡、弘化、延安。六畜咸尽”。天水、弘化、安定、上郡、延安,都是长安的外围之郡,距长安二、三百里,正是突厥骑兵一日之程,因此,突厥的这次侵扰,己直接威胁到隋都长安的安全。沙钵略本来“更欲南入”,如果不是突厥内部五可汗发生分歧,又有长孙晟散布的“铁勒等反,欲袭其牙”的谣言,沙钵略下一步肯定是要进围长安城了。而在这次进攻之前,隋也认真地调整了军事部署,以长安为防御中心,把太子杨勇、大将虞庆则从并州调回,分屯咸阳、弘化、以加强长安正面的防御力量。尽管隋经过如此一番的精心准备,仍然未能阻住突厥铁骑,至遭此空前洗劫,所以突厥这两次南侵的史实,也从反面充分证明了二月份南线撤军是完全必要的。通过对南线撤军前后两个阶段突厥情况的分析,大量的事实说明开皇初年,隋的当务之急不是平陈,而是对付突厥。如果硬是要去大举伐陈,那就只会陷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危险境地,杨坚、高三、,百业革新,从统一三大业的目的出发,统一隋军,一国多元,三十五岁隋军582年这次对陈的军事行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搞清楚这次行动的目的,亦将有助于我们解开“礼不伐丧”之迷。从史籍有关这次行动的直接记载看,给人是一个大举伐陈的印象。《隋书·元景山传》载:“高祖受禅……明年,大举伐陈,以景山为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韩延,吕哲出汉口。遣上开府邓孝儒将劲卒四千,攻陈甑山镇,陈人遣其将陆纶以舟师来援,孝儒逆击,破之。陈将鲁达、陈纪以兵守涢口,景山复遣兵击走之。陈人大骇,甑山、沌阳二镇守将皆弃城而遁。景山将济江,会陈宣帝卒,有诏班师。”《隋书·长孙览传》载:“开皇二年,将有事于江南,征(览)为东南道行军元帅,统八总管出寿阳,水陆俱进,师临江,陈人大骇。会陈宣帝卒,览欲乘衅遂灭之,监军高这种战略意图,明显地表现在平陈将帅的任命上。杨坚素有统一大志,他建隋后,便开始着手统一工作。首先是确定平陈将帅的人选,这关系着统一大业的成败,杨坚对之格外慎重,曾为此事请教高那么,隋军出兵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次出兵的目的旨在统一江北,扫清陈在江北的势力,使隋在以后对突厥的战争中避开两线作战的困境。吕梁之战后,陈于579年底全部撤出江北。580年七月,反对杨坚的三方之乱爆发,北周旧臣司马消难以江汉地区九州八镇之地降陈。陈宣帝亦欲乘中原大乱之机收复失地,于是命樊毅率军接应司马消难,并接收江汉地区;命大将任忠率军进攻历阳(安徽和县),由东路向北进犯。任忠包围历阳,生擒了杨坚驰援历阳的将领王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