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基础
目录第1章
经济学导论第2章供求理论第3章弹性理论第4章消费理论第5章生产理论第6章成本理论第7章市场理论(1)第8章市场理论(2)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和决定第10章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章
经济学导论1.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1.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定义
——研究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科学。经济学的发展史*重商主义(早期阶段15.c~17.c中期)
托马斯·曼《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古典经济学(形成时期17.c中期~19.c.70s)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
*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形成与建立19.c.70s~20.c初)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当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建立20.c30年代至今)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制度学派……每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下,基于利己之心的个人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
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资源稀缺的绝对性
稀缺性普遍存在于任何社会和时代
*资源稀缺的相对性
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多样、无限的需要而言*选择选择和机会成本稀缺必然导致选择选择总是有代价(机会成本)的机会成本
——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的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经济决策:使选择的机会成本最低!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决策的科学
经济学的推理由稀缺性开始。稀缺性意味着必须做出选择,当做出选择后,我们就选择了一种东西而放弃了其他东西。那些被放弃的东西就是这一决策的成本——机会成本。因此,任何东西都有成本,这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1)
生产什么?
(2)
如何生产?(3)
为谁生产?(4)
何时生产?(5)
谁来决策?——选择或决策的内容1.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是根据一定的假设,分析世界是什么,涉及解释和预测。)
客观描述——是什么、为什么、会怎么样规范分析
(描述经济体系应该如何运行。)
价值判断——应该是什么、对不对、好不好
1.2.1
实证分析的方法——解释客观事实,没有价值判断;——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经济理论:是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A理论的形成B理论的表述方式定义、假设假说修改“假说”预测验证理论放弃“假说”
A理论的形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完全理性
(经济人)由利己的动机(即理性动机)驱使,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经济学的一切结论都是建立在理性假设这一基石之上的。•完全信息
(充分、对称)
人们拥有理性决策所需的全部信息,知识是完全的,且不存在交易成本、制度与技术不变等。
“囚犯困境模型”——博弈论囚犯A囚犯B坦白抵赖坦白抵赖-5,-5-8,00,-8-1,-1B理论的表述方式*叙述法:用文字表述*列表法:用表格、数据表述,也叫算术表示法*图形法:用几何图象表述,也叫几何等价法*模型法:用函数关系表述,也叫代数表达法1.2.2
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循环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经济循环模型该模型有缺陷吗?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企
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三个基本问题)家庭出售物品与劳务销售收益消费支出购买物品与劳务获得工资、租金、利息收入提供劳动、土地、资本投入生产要素支付生产费用物品和劳务流向货币流向简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C0ABDEIH800700600500400300200100102030405060708090100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possibility
curve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不同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用来说明机会成本三种生产可能性曲线1.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Micro-ecnomics研究的对象——单个经济主体研究的任务——资源配置中心理论——价格理论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Macro-ecnomics研究的对象——整个国民经济研究的任务——资源利用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总量分析第2章需求与供给理论供给与需求是市场运行的基本力量。商品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价格机制基本等同于市场机制。
——即两种商品放在一起消费才能满足同一种需求。3消费者均衡
——效用最大化FC(固定成本Fixedcost)
VC(可变成本Variablecost)(2)国家增加对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若假定:⊿I=100万元,MPC=0.若干世纪以前,英国经营贵金属物品的金匠店,也代客保管金银等贵金属及制品并收取保管费。”正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形象表述。2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与收益曲线即I=S2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与收益曲线3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依存关系。效用是某种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主观性:效用是消费的主观评价,只能自我比较;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1需求
.1需求的定义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商品的数量。注意:1、一定时期2、各种可能的价格3、需求=愿意+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需要(needs/wants).2
影响买者的因素第一、商品的自身价格(Price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Income)第三、相关商品的价格(Py)第四、消费者的偏好(F)第五、消费者对未来的价格预期(Pe)第六、其他因素(人口、传统、政策、地理气候等)相关商品互补品
——即两种商品放在一起消费才能满足同一种需求。如DVD和影碟。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变化是反方向的。替代品
——即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同一种需求。如冰淇淋和冷冻酸奶。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变化是同方向的。.3
需求函数
如果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买者的因素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则这种函数被称为需求函数,表示为:
Qd=f(P,I,Py
,
F,Pe
,
……)
可简化为:
Qd=f(P)2.1.2.1需求表2.1.2.
2
需求曲线2.1.2需求表和需求曲线abQ
(数量)P(价格)65432110
20
30
40
50
60O
你能根据需求表与需求曲线归纳出“需求定理”吗?cdef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数量组合价格(元)需求量(单位/天)
a610
b520
c430
d340
e2
50
f1
602.1.3.1
需求定理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Qd)与其价格(P)成反方向变动。2.1.3需求定理与需求定理的例外需求定理存在的原因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吉芬商品PabcdQQP投机性商品、炫耀性商品OO
2.1.3.2
需求定理的例外
根据需求定理,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反向变动。为什么这些年来绝大多数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时上升?讨论2.1.4.1
需求量的变动
——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2.1.4.2需求的变动
——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即非价格因素)变化而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2.1.4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PPp1p2p1OOq1q2QQq’q’’qDD’DD’’ab与需求的变动2.2供给(S)
2.2.1供给与供给函数
2.2.1.1供给的定义供给(Supply)
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提供出售的某商品的数量。注意:一定时期,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能够。供给=愿意出售+能够提供(
的数量
)2.2.1.2影响卖者的因素第一、商品本身的价格(P)第二、生产要素的价格(即生产成本Cost)第三、生产的技术水平(Technology)第四、相关商品的价格(Py)第五、厂商对未来的价格预期(Pe)第六、其他因素(气候、政策、资源、战争等)2.2.1.3供给函数
如果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卖者的因素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则这种函数被称为供给函数,表示为:
Qs=f(
P,C,T,Py,Pe,……)
可简化为:
Qs=f(P)2.2.2.1
供给表.2
供给曲线2.2.2供给表和供给曲线ABQP6543220406080O
你能根据供给表与供给曲线归纳出“供给定理”吗?CDE某商品的供给表ABCDE价格~数量组合价格(元)
供给量(单位/天)
22003456406080
2.2.3.1
供给定理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Qs)与其价格(P
)成同方向变动。2.2.3供给定理与供给定理的例外
2.2.3.2供给定理的例外供给定理的例外劳动供给曲线WabcdLeNr土地供给曲线OOSLSN2.2.4.1
供给量的变动
——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2.2.4.2供给的变动
——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即非价格因素)变化而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2.2.4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Q
Qp1p2p1OOq2q1qq’q’’PPS’SSS’’ab与供给的变动运用供求曲线,简要说明下列因素是导致市场需求的变化还是供给的变化?
(1)
人们预期房地产市场行情看涨
(2)国家增加对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
(3)
媒体传闻长时间玩一种电脑游戏会使智商急剧下降P0D’DP0S’S用供求曲线分析房地产市场变化QPOOQPP0S’S用供求曲线分析粮食市场变化OQPP0D’D用供求曲线分析电脑市场变化OQP2.3市场均衡
2.3.1均衡价格的文字表述
均衡价格是指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的价格。该交点称为均衡点。均衡价格使得市场出清。
2.3.2均衡价格的形成
Qd<Qs,P↓Qd>Qs,P↑Qd=Qs,Pe
均衡价格的形成QPDSP1Qd>Qs
P2Qd<QsEOPeQe(Qd=Qs)2.3.3均衡的变动与供求定理2.3.3.1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增加:D曲线右移,Pe上升,Qe增加;需求减少:D曲线左移,Pe下降,Qe减少。2.3.3.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供给增加:S曲线右移,
Pe下降,Qe增加;供给减少:S曲线左移,
Pe上升,Qe减少。PQODD’S0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EE’qq’pp’PQOD0S’S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EE’qq’pp’2.3.3.3供求定理
——Lawofdemandandsupply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的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Pe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Qe的同方向变动。D↑Pe↑Qe↑
D↓Pe↓Qe↓S↑Pe↓Qe↑
S
↓Pe↑Qe↓2.3.4供求分析的运用最低限价
——也称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最高限价
——也称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最低限价
QPDSPsQd<QsE(Qd=Qs
)OPeQeQdQs最高限价
QPDSQd>Qs
PcE(Qd=Qs)OPeQeQsQd需求弹性弹性(e
Elasticity):
——衡量相关事物反应程度的尺度。在经济学中,弹性被用来表示两个相关变量变动比例的对比,即因变量变动率对自变量变动率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第3章
弹性理论3.1需求价格弹性3.1.1需求弹性的含义及计算3.1.2需求弹性的类型3.1.3需求弹性的应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Q/Q)价格变动的百分比(⊿P/P)•需求弹性
ed==-⊿Q/⊿P×P/Q3.1.1需求弹性的含义及计算•
需求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
ed
=-(-5%)10%=0.5这一计算结果有什么经济意义呢?需求弹性的计算例如,假定电的价格上升10%,人们购买的电量减少了5%。则电的需求弹性为:ed﹥1ed﹤1ed=1ed
=∞ed=03.1.2需求弹性的类型富有弹性缺乏弹性(Inelastic)单位弹性完全弹性完全无弹性PQ···ed=1ed=∞ed=0
需求价格点弹性的类型ed>1ed<1OPQ3.1.3需求弹性的应用
——价格变动对总收益的影响
pPPQQpp’qq’qq’p’D1D2••••••••OO(ed﹤1)(ed﹥1
)AABB为什么说“薄利多销”不一定是企业的竞争良策呢?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Q/Q)收入变动的百分比(⊿I/I)
3.2.1需求的收入弹性
em==⊿Q/⊿I×I/Q3.2
需求收入弹性
3.2.2商品分类正常品
(
em>0)必需品(0<em<1
)奢侈品(
em>1
)劣等品(
em<0)3.2.3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1821-1896)根据调查(1857)资料发现:收入少的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大于其他消费支出;收入多的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小于其他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
指一个家庭或国家食物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它是衡量贫富的一个重要指标。3.3
需求交叉弹性3.3.1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和计算需求的交叉弹性eXY=3.3.2需求交叉弹性的应用(商品之间的关系)商品Y价格变动的百分比(⊿PY/PY)商品X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QX/QX)替代品
(
eXY>0)互补品(
eXY<0)独立品
(
eXY=0)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Q/Q)价格变动的百分比(⊿P/P)3.4.1供给价格弹性es==⊿Q/⊿P×P/Q3.4
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es=20%10%2.0=例如,假定牛奶的价格上升10%,厂商的供给量增加了20%。则牛奶的供给弹性为:es﹥1es﹤1es=∞es=0es=1
3.4.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弹性完全无弹性PQ思考题1、根据需求弹性理论,作图解释“谷贱伤农”的含义。2、选择题:在下列弹性中,度量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曲线本身移动的弹性是()。A需求的价格弹性B需求的收入弹性C需求的交叉弹性D需求的预期弹性第4章消费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需求产生于消费,供给产生于生产。需求定理的产生的原因?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规律,起因于消费者行为。黑匣子消费者为何有这样的行为?4.1效用理论概述
4.1.1效用的定义
.1效用(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特点•
主观性:效用是消费的主观评价,只能自我比较;•
具体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效用本身没有客观标准。.3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
效用是某种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
欲望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效用和欲望都是人的心理感觉。幸福也自然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若欲望既定,幸福取决于效用效用欲望!?4.1.2边际效用分析法
与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4.2
边际效用分析法
——基数效用论4.2.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4.2.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2.3消费者均衡4.2.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运用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4.2.1.1总效用(TotalUtility)
——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用公式表示为:TU=f(Q)
4.2.1.2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
——每增加一单位物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用公式表示为:MU=⊿TU⊿Q某商品的效用表商品消费量总效用
(TU)
边际效用
(MU)00-130302451535054500540-104.2.1.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012345
TUUQMU605040302010MU>0,TU↑MU=
0,TUmaxMU<0,TU↓4.2.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MU)将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讨论——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上有了三个轮子,那么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会超过第三个轮子,这是否违背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货币的边际效用如何呢?如果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则钱越多效用越小,对吗?4.2.3消费者均衡
——效用最大化
.1消费者均衡的定义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使用既定的货币收入实现了最大效用并保持这种情形不变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效用最大化/幸福最大化/收入配置最优.2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所购物品的MU与价格P之比相等,即每一单位货币得到的MU都相等(均衡条件)。②P1Q1+P2Q2+——表示消费者的支出总和不能超过其收入,也不能小于收入,即预算约束(限制条件)。MU1
P1=……=MU2P2==
λMUnPn……+PnQn=
I①②表示消费者应该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为什么实现了②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用?当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1所得的边际效用小于购买商品2所得的边际效用,理性的消费者就会减少商品1的购买量,增加商品2的购买量。如是调整,直至实现②为止。MU1
P1MU2P2MUnPn=
λ==…②MU1
P1MU2P2<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消费量(Q)1
2345678
MUx1110987654
MUy19171513121086为什么最佳组合不是
X=4,Y=7?
假设某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将8元钱全部用于商品X和商品Y的购买,Px=Py=1元。那么,能给该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购买组合应该是什么呢?4.2.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运用消费者剩余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与其实际支付的总价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QPD
(MU
)654321102030405060O••••P0S4.3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算,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20世纪初之后得以确立。4.3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4.3.1消费者偏好公理4.3.2无差异曲线4.3.3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4.3.1消费者偏好公理偏好preference:爱好或喜欢。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关于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完备性(完全性):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表达偏好。A>B;或A<B;或A=B
﹡传递性(一致性):理性(正常的)
若A>B,B>C,则A组合>C组合
﹡无餍足性(非饱和性):消费尚未饱和
4A+2B>3A+2B﹡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又称等效用线,是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所形成的轨迹。﹡无差异曲线的形状UbaUa(x1+y1)=Ub(x2+y2)x1y1XYx2y24.3.2无差异曲线O﹡无差异曲线的性质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U2U0U1Uc<UBA
C
BYXXYOOU2>U0>U1……I1I24.3.3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原因
﹡边际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是指在保持TU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y⊿xMUxMUy=MRSxy=-∵⊿x·MUx+⊿y·MUy=0
∴MRSxy=-⊿y⊿x
边际替代率递减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原因UYX⊿x1⊿x2⊿x3⊿x4⊿y1⊿y2⊿y3
⊿y4O4.4
消费者选择4.4.1预算线4.4.2消费者均衡4.4.1预算线.1定义——又称消费可能线,表示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各种组合的轨迹。.2形状
I=
Px·x+Py·yBA••XYabcO.3预算线的变动第一、AB平移
(如至A’B’);
——
I变化
——Px、Py
同比同向变化BAB'A''A'第二、AB旋转
(
如至A''B);
——Px、Py不同比不同步变化第三、AB位置不变。
——Px、Py、I同比同向同步变化YXO4.4.2消费者均衡(
收入配置最优
)(1)假定条件:偏好既定、收入既定、价格既定(2)消费者选择: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无关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3)均衡条件:
很显然,在
E点有(见附图)
k
(
预算线斜率
)=
MRSxy(无差异曲线斜率
)
即三种情况PxPy=MUxMUy或MUxPx=MUyPy按照基数效用论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①②消费者均衡
(效用最大化
)···YXU2AEBOU1SFRU3x1y1第5章生产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5.1企业的性质5.2生产函数5.3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5.4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5.1.1企业(厂商/生产者)
——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经过转换,为消费者或其他企业提供物品或劳务的经济实体。特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5.1.2企业的类型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5.1企业的性质5.1.3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存在的原因——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替代。科斯:《企业的性质》5.1.4企业的目标两个基本假设经济学中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5.2生产函数生产和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的定义和形式5.2.1生产和生产要素
﹡
生产是指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生产要素劳动(
L)资本(
K)土地(
N)企业家才能(
E)
生产函数的定义和形式
.1
定义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有效率的生产)之间的关系。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依存关系。
.2
一般表达式:P
=
f(L,K,N,E……)
或简化为
P
=
f(L,K)
.3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P
=ALaK1
-
a
或
P=AL0.75K0.25.4短期和长期的概念生产不仅需要生产要素,也需要时间,考虑时间因素,可将生产分为:
•
短期(
ShortRun)
——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
长期(
LongRun)
——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对于不同的产品生产,短期和长期的界限划分是不同的。5.3
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5.3.1几个基本的产量概念5.3.2各种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5.3.3各种产量曲线5.3.4边际收益(报酬)递减规律5.3.1几个基本的产量概念•总产量(TotalProduct)
TP=
Q
•平均产量(AverageProduct)
AP=
TPL•边际产量(MarginalProduct)MP=⊿TP⊿L当MP>0
时,TP↑当MP<0
时,TP↓当MP=0
时,TPmax•
TP与MP
的关系
•
AP与MP
的关系当MP>AP时,AP↑当MP=AP时,APmax当MP<AP时,AP↓5.3.2各种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各种产量曲线SGHTPRFTMPLAPQLQ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GHTPFTMPLAPQLI
IIIIIQ即如果TR<VC,停止营业,两边均除以Q,即如果P<AVC,停止营业。乘数,又称倍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1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维持经济的稳定。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进出比较容易。——配合需求管理,有助于经济的稳定,但不足以完全总收益:TR=P×Q2有效需求决定就业原理﹡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曲线凸向原点):任何一种投入的生产率都是有限的均衡价格是指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的价格。生产不仅需要生产要素,也需要时间,考虑时间因素,可将生产分为:(最优投入要素组合)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使用既定的货币收入实现了最大效用并保持这种情形不变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MP
)迟早将会出现递减现象。5.3.4边际收益(报酬)递减规律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规律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得出来的,在农业中作用最明显。“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正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形象表述。5.4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5.4.2等产量曲线5.4.3边际技术替代率5.4.4等成本线5.4.5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5.4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
P
=f(L,K)
在长期中,企业决策的关键是确定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合理比例。这一决策需要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两个分析工具。5.4.2等产量曲线﹡定义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形状﹡特征K
Lk1k2Qa=Qb=Q0=300Tabl1l2Q0O5.4.3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
——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劳动对资本的MRTS用公式表示为:
MRTSLK=∵⊿L·MPL+⊿K·MPK=0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曲线凸向原点):任何一种投入的生产率都是有限的∴MRTSLK=-⊿K⊿L=MPLMPK
⊿K⊿L-5.4.4等成本线﹡等成本线的定义
——又称
“厂商预算限制线”是在成本预算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等成本线的形状
C
=w·L+r·KLKOCC
rw5.4.5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生产者均衡
(1)既定成本最大产量;
(2)既定产量最小成本。
(3)结论:很显然,在均衡点E(附图)有等成本线斜率=等产量曲线斜率即
k
=
MRTSLK
故均衡条件为:wr=MPLMPK或MPLw=MPKr
生产者均衡成本既定产量最大产量既定成本最小EQ1Q2Q3KkK
k1LLQ0Ek2k3l0l0k0k0(最优投入要素组合
)OO第6章成本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二6.1成本概念6.2短期生产成本生产函数是研究技术效率的。
技术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物质关系。成本函数是研究经济效率的。
经济效率是指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经济关系。6.1成本概念6.1.1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6.1.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6.1.3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6.1.4利润机会成本
——是被放弃的其他可能选择所具有的最大收益。沉没成本
——指一旦投资后不能或者在短期内不能收回的成本。
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显性成本
——是指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需的实际支出(亦称会计成本)。隐性成本
——是指未经过市场交换,生产者使用自有的生产要素的费用。6.1.3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成本
——是指生产者为全部投入要素所付出的成本。社会成本
——是指整个社会为生产者的生产所付出的成本。6.1.4利润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显性成本)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自有生产要素的报酬(机会成本)=隐性成本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经济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经济学家看成本会计师看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显性成本总收益经济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思考题
某农民跑运输每小时可赚20元。有一天他在自家的地里用10小时种了价值100元的种子。他引起的机会成本是多少?他的会计成本是多少?如果这些种子将产生价值200元的作物,他能赚多少会计利润?他赚到了经济利润吗?6.2短期生产成本
6.2.1总成本
(TotalCost)
TC
=
FC+VC
FC
(固定成本Fixedcost)
VC
(可变成本Variablecost)
平均成本(
AverageCost)
AC
=
AFC+AVC
=
TCQ边际成本(MarginalCost)MC=⊿TC⊿QFC与X轴平行;VC随Q增加而上升;TC随Q增加而上升。AC、MC均呈U型;MC先于AC升降;MC必通过AC的最低点。(MC与AC必交于F点)
•
AC与MC的特征及关系•
TC与FC、VC的特征及关系6.2.4各种成本曲线及相互关系TCVCFCOCFC:固定不变,呈水平线VC:起初快于Q的增长;之后慢于Q的增长;最后又会快于Q的增长。TC:大于零;与VC变动相同。QTC、FC与VC曲线QOCMCACFMC与AC:
均先下降后上升当MC=AC时,ACmin(
两线交于F点
)当MC<AC时,AC↓当MC>AC时,AC↑AC与MC曲线AVCG第7章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理论(1)
市场的定义市场的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第7章
)(
第8章
)市场的定义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有形)或接触点(利用现代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无形)。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7.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1)市场主体众多;(2)产品同质无差别;(3)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4)信息是完全(充分、对称)的。7.2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7.2.1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7.2.2厂商的收益曲线7.2.3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7.2.1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d≠DDSP=dP0EP0OOPPQQq07.2.2厂商的收益曲线.1厂商收益的概念
总收益:TR=P×Q平均收益:AR=TRQ=P边际收益:MR=⊿TR⊿Q=P.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P=AR=MR=dP0TROP、RQOQP、R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1
MR=MC定理
——利润最大化原则EMCMRQq1p0P、R、Cq2q0MR>MCMR<MCO.2厂商的赢亏分析
∵л=TR-TC
若右边乘以并除以Q,则:
л=
(TR/Q-TC/Q)
×Q
又∵TR/Q=P,TC/Q=AC∴л=(P-AC)
×Q
显然,P与AC的差额决定厂商的盈亏!7.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7.3.1有盈利的短期均衡
——P>ACQP、R、CACMCAR1=MR1=d1P1EKGq1O7.3.2盈亏持平的短期均衡
——P=ACQP、R、CACMCAR2=MR2=d2P2Eq2O7.3.3发生亏损的短期均衡
——P<ACQP、R、CACMCAR3=MR3=d3P3EKGq3O
﹡当P2
=
AC时,依MR=MC,最优产量应为q2,Л=0;p1p2p37.3.4厂商的短期均衡与供给曲线MCACFGEq1P、R、CQ﹡当P1>AC时,依MR=MC,最优产量应为q1,Л>0;﹡当P3
<
AC时,依MR=MC,最优产量应为q3,Л<0。(S)AVCq3q2O思考题试结合图示说明,为什么厂商发生亏损时不一定停产?如果生产能得到的收益小于生产的可变成本,企业就停产。即如果TR<VC,停止营业,两边均除以Q,即如果P<AVC,停止营业。7.4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p1完全竞争条件下行业的短期均衡厂商的长期均衡MCACp0p2d1=MR1d2=MR2d0=MR0DS1S2S0第8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理论(2)
8.1完全垄断市场8.1.1完全垄断的市场条件
8.1.2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与收益曲线8.1.3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8.1.4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8.2垄断竞争市场8.1完全垄断的涵义8.1形成垄断的根本原因:进入壁垒
(1)独占厂商控制生产资源
(2)独占厂商拥有某产品的专利权(3)政府的特许(4)自然垄断
完全垄断市场,又称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企业的市场组织。8.1.1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
(1)一个厂商;(2)产品没有替代;(3)任何其他厂商进入极困难。结论:在完全垄断市场中,垄断企业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可以控制和操纵产品的价格,是价格的制定者。8.1.2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与收益曲线(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d=D
由于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完全垄断厂商可以用减少销售量的办法来压低市场价格。(2)收益曲线:MR<AR
第一,因为完全垄断厂商的AR总是等于商品的价格P,所以AR曲线与需求曲线d重叠。第二,因为完全垄断厂商的MR总是小于P,所以MR曲线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不同类型市场的需求、收益曲线比较d=MR=AR=PP、RP、Rp0D=AR=PMRQQ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OO8.1.3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第一种情况:P>ACNP0FEGMCACD=AR=PMRQ0OQP、R、CMCACD=AR=PMRP0EFQ0O第二种情况:P=ACQP、R、CMCACD=AR=PMRSGEQ0P0JO第三种情况:P<ACP、R、CQ8.1.4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GEFACMCD=AR=PMRQ0ONP0P、R、CQ8.2垄断竞争市场8.2.1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1)厂商数目较多(存在激烈竞争);(2)产品具有差别;(3)进出比较容易。8.2.2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参见“完全垄断”)
8.2.3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P0d0(AR0)ACMCMRHEQ0Od1(AR1)d2(AR2)QP、R、C﹡产量: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完全垄断﹡价格: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完全垄断﹡成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完全垄断﹡福利: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完全垄断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完全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最低。8.2.4各种市场效率的比较?思考题完全竞争市场有无缺陷?垄断市场有无合理性与必要性?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和决定9.1国民收入的构成及均衡9.2有效需求决定就业原理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说明宏观总量的决定提出宏观经济对策9.1国民收入的构成及均衡9.1.1国民经济运行模型9.1.2国民收入核算指标9.1.3国民收入的构成和均衡9.1.1国民经济的运行模型﹡两部门经济模型﹡三部门经济模型﹡四部门经济模型两部门经济模型(1)企业居民户物品和劳务流向货币流向(1)提供各种生产要素(2)获得相应的货币收入(3)出售商品和劳务(4)消费支出两部门经济模型(2)企业居民户要素市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储蓄投资收入支出三部门经济模型政府国内企业居民户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支付居民的消费支出税金政府购买税金转移支付进口四部门经济模型国外企业政府国内企业居民户关税转移支付税金政府购买(进口)政府购买税金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支付居民的消费支出出口9.1.2国民收入核算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Product)
——是指一国在一年内在其国界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第一、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总值;第二、是一个地域概念;第三、指最终产品的总值;第四、不仅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产品;第五、是指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国民收入的五大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民收入(NI)
个人收入(PI)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国民收入GDP(Y)五大国民收入总量指标的关系•GDP
-折旧=
NDP•
NDP
-间接税=
N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转移支付=
PI•
PI-个人所得税=
PDI9.1.3国民收入的构成和均衡从供给看(AggregateSupply)
国民收入=生产要素供给(要素报酬收入)的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Consumption)+储蓄(Saving)
即:Y(AS)=C+S从需求看(AggregateDemand)
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支出+投资需求支出=消费+投资(Investment)
即:Y(AD)=C+I
因此,总需求=总供给AD=AS
即
I=S.1
国民收入的构成.2国民收入的均衡
•
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C+I=C+S
即
I=S
(
I≡S)
•
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C+I+G=C+S+T
即
S-I=G-T
•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C+I+G+X=C+S+T+M
即(S-I)=(G-T)+(X-M)
9.2有效需求决定就业原理传统的收入自动均衡论
“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任何一次卖都必然是买
(W-G)
﹡交换中,货币只是在刹那间起中介作用(W-W)
﹡卖得货币,会马上又买
(G-W)
9.2.2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就业原理
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AD<AS),那就一定存在失业!为什么总需求会经常小于总供给?这是因为: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3)流动偏好陷阱
所以,总需求的不足是经常性的,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政府干预是必要的!《蜜蜂的寓言》
——私人的罪过,公众的利益
从前有一群蜜蜂过着挥霍、奢华的生活,整个蜂群兴旺发达,百业昌盛。后来,他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崇尚节俭朴素,结果社会凋蔽,经济衰退,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伯纳德·曼德维尔
伯纳德·曼德维尔(1670-1733)本是荷兰一个不出名的医生,后定居英国而成名。他的关于“节约悖论”、“浪费有功”思想,启发凯恩斯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1)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递减边际消费倾向:MPC=⊿C/⊿Y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e)
MPS=⊿S/⊿Y∵Y=C+S,⊿Y=⊿C+⊿S∴MPC+MPS=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在每一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越来越少,用于储蓄的越来越多。
(Y↑,MPC↓,C↓,AD↓)影响需求不足的基本心理规律之一影响需求不足的基本心理规律之二(2)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ofCapital)递减
∵投资↑,对资本设备的需求↑,资本设备价格↑∴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又∵投资↑,未来产品供给↑,销售困难↓∴投资的预期利润率↓
所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投资需求必然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
MEC↓,I↓,AD↓)影响需求不足的基本心理规律之三(3)流动偏好(
Liquiditypreference
)陷阱
流动偏好也叫灵活偏好,是指人们手中总想保存一定量的灵活的现钱,以便应付日常开支、意外开支和进行投机活动。保持货币的流动性,可以满足经常的货币需求(
L)——正常需要、意外需要、投机需要。
(L↑,C和I↓,AD↓)思考题你从“节约悖论”中获得的启发是什么?第10章宏观经济政策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重点——需求管理基本假定:供给不变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与失衡:
AD=AS
国民收入均衡
AD<AS
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失业增加)
AD>A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维修服务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塞克硝唑药物项目申请报告
- 考古发掘保护现代承诺函7篇
- 法律文书草拟与合同审核流程模板
- 2025年古董收藏品项目提案报告范文
- 主动担责承诺书模板(6篇)
- 2025年护创敷料耗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多行业共同认可的员工手册编制规范
- 2025年威海市水产学校公开招聘教师(7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2026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校际联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 消防宣传安全常识课件
- 宅基无偿转赠协议书
- GB/T 1040.1-2025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DB54/T 0316-2024藏香生产技术规程
- 车间8s管理制度培训
- 电力行业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口腔诊所医患沟通与纠纷处理预案
- 奋斗青春勇担历史使命
- 《数据中心铅酸蓄电池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