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亲近诗文
1.(4分)班级举行“亲近诗文”创意大赛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公告栏”撰写。
【公告栏】
同学们:人生的某个阶段,如果有恰如其①一(A.分B.份)的古诗文跨越时空打
动我们,那是幸福的。这种打动的背后,不是古诗文鉴赏书[j口②中总结出的“主题
思想”,不是专家学者[hui]③____涩的专著论述中流露出的高级感,而是某种情境下自然
散发出的生命[xln]④香。为此,我们特意举办“亲近诗文”创意大赛活动。望大家
积极参加。
(1)根据语境,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序号)。
(2)根据拼音,为②③④处写出相应的汉字。
2.(10分)小组围绕“亲近诗文•创意小制作”话题进行讨论。请你参与。
小鹿:我们可以为自己喜欢的诗句配上插画。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①",
就很有画面感。这样是不是很有创意?
小语:我个人认为插画还不是特别有创意,不如制作小书灯。比如,我们将“采菊东篱
下,②",“③,弓如霹雳弦位"''④,在乎山水之间也”
等古诗文名句,用毛笔书写在灯罩上,暮色四合时点亮灯,给人雅致又温情的感觉。
小城:嗯,我赞同将古诗文与生活关联起来,这种创意很好。我想制作一副古风手机壳,
将杜甫《望岳》中的两句诗“⑤,”题在手机壳上,送给刚入职的哥
哥,愿他在工作中一往无前,开创未来!
小鹿:"子曰:⑥,",从大家身上我学到很多。
小城:你借用《论语》总结活动体验,真棒!《论语》中还有很多句子带给我们思考与
启发。比如……
我:【A】
(1)根据语境,默写古诗文名句。
(2)请你围绕话题,根据语境参与讨论,为【A】处补写讨论内容。
3.(3分)小鹿邀请你一起制作毕业季日历。请从“备选诗歌”中选择连续的两句诗句,为
下面日历配文。
(备选诗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送友人》)
1
9M
▲
2021
06
二、名著阅读
4.(7分)回顾《西游记》与《水浒传》中有关“闹”的回目,完成下列题目。
西游记(选段)
那行者闻言,心中恼怒,掣铁棒不容分说,望大仙劈头就打。大仙侧身躲过,踏祥光,
径到空中。行者也腾云,急赶上去。大仙在半空现了本相,你看他怎生打扮:头戴紫金冠,
无忧鹤蟹穿。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领叠鬓
边。相迎行者无兵器,止将玉手中拈。
那行者没高没低的,棍子乱打。大仙把玉JS左遮右挡,耐了他两三回合,使一个“袖里
乾坤”的手段,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风轻轻地一展,“刷”地前来,把四僧连马一袖子笼住……
大仙低下云头,叫声:“孙行者!往那里走!还我人参树来!”八戒听见道:“罢了!对头又
来了!”行者道:“师父,且把善字儿包起,让我们使些凶恶,一发结果了他,脱身去罢。”
唐僧闻言,战战兢兢,未曾答应;沙僧掣宝杖,八戒举钉钿,大圣使铁棒,一齐上前,把大
仙围住在空中,乱打乱筑。这场恶斗,有诗为证,诗曰:悟空不识镇元仙,与世同君妙更玄。
三件神兵施猛烈,一根鹿尾自飘然。左遮右挡随来往,后架前迎任转旋。夜去朝来难脱体,
淹留何日到西天!
--第二十五回《镇元子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水浒传(选段)
鲁智深一者初做和尚,二来旧性未改,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
便和你厮打。”门子见势头不好,一个飞也似入来报监寺,一个虚拖竹篦拦他。智深用手隔
过,擅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踉踉跄跄;却待挣扎,智深再复一拳,打倒在山
门下,只是叫苦。智深道:“洒家饶你这厮。”踉踉跄跄,撤入寺里来。监寺听得门子报说,
叫起老郎、火工、直厅、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从西廊下抢出来,却好迎着智深。
智深望见大吼了一声,却似嘴边起个霹雳,大踏步抢入来。众人初时不知他是军官出身,次
2
后见他行得凶了,慌忙都退入藏殿里去,便把亮桶关上。智深抢入阶来,一拳一脚,打开亮
福,三二十人都赶得没路,夺条棒从藏殿里打将出来。
——第三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1)请写出在这两个章节里孙悟空和鲁智深人物形象的外口卓。
(2)与大闹天宫时相比,你发现选文中孙悟空的性格有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3)人们称赞孙悟空和梁山好汉们的反抗精神,因为他们寄托了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除了《西游记》和《水浒传》,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
另外10部名著中,还有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精神?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三、文化溯源
5.(3分)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战国
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出自该书。
B.词,又名长短句,诗余。从篇幅上看有小令、中调、长调。词有词牌名,比如“满江红”
“山坡羊”''浣溪沙"等。
C.“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
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指史册。
D.《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都是世界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分别出自于俄国作家契诃夫
和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
四、解读心声
6.(18分)阅读《与元微之书》,完成问题。
与元微之书①
白居易唐代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仆初到潺阳时,有熊孺登②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
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至今每吟,犹恻
恻④耳,、.
3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⑤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
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
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肪。溢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
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亦可自给,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
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
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平生所好者,
尽在其中,此三泰也。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减)
【注释】①元微之,即元稹。唐宪宗元和十年三月,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八月,白居
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此信写于元和十二年。②熊孺登:与白居易、元稹多有交往的朋友。③
幢幢(chudng):影子摇晃的样子。④恻恻:悲伤。⑤方寸:指人的内心;心绪。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得足下书/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方寸暮安/甚矣,汝之不惠
C.欲二年矣/实是欲界之仙都D.随意乱书/乃丹干帛曰“陈胜王”
(2)根据情境推断,将下列称谓词的序号填入相应的表格。
A.足下B.仆
称谓君、尊君、①
舍弟、家君、②
(3)依据白居易回信中写的“三泰”,推测元稹来信的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回信概述来信内容推测
一泰家人具在,幸皆无恙
二泰①_____③_____
(概括出两点)
三泰②_____
(4)白居易读元稹来信中的诗,为什么会“至今每吟,犹恻恻耳”?结合这首诗歌,加以
分析。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5)小高读到信中“草堂风光”的内容时,产生了如下困惑。请你结合这封书信和学过的
课文,帮他解答。
困惑:古代文人喜欢山水,如陶弘景、吴均等,白居易在贬谪生活中也布置了草堂以欣赏风
景。古代文人为什么如此钟情山水?
4
7.(12分)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问题。
①“从你的歌声中听到了远方的诗、家乡的爱、生活的苦、恋人的情,追逐的梦……”
这是一位网友在一组短视频下的留言。
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不同寻常的色彩。这色彩,
来自对美和诗意的追寻。
③寻找并分享生活中的美和诗意是人的天性。诗和艺术不是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的高高在
上的奢侈品,而是流动着的生命长河的一部分。这种美和诗意稍纵即逝,只有通过文字或者
其他形式的记录才可以将其定格,既为自己的记忆下备份,又可以分享给更多人。过去,人
们的诗情多半默默地存放心底;今天,科技进步让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普通人的文化创
造工具、传播工具和接收工具--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得以被生成、被传播、被欣赏。
④尤其在短视频流行的当下,这一新媒体产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传播障碍:据统计,
人类传播内容的80%是通过语言符号之外的媒介完成的。人们就算听不懂短视频中昆曲的唱
念,也可以通过画面感受、理解昆曲所传达的情感。
⑤短视频的内容有个性、有趣味,易于生成、便于转发和传播,让人们在创造和分享中
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在众多短视频平台上,人们传递并交流着自己对美的发现、对艺术的
理解,尽情地释放内心深处的诗情。天南海北的人可能有着相近的生活趣味,一条表现日常
诗意的短视频往往可以在用户间引发共鸣,进而带来可观的自发传播。艺术也借助这样的渠
道,进入更广阔的传播空间,润物无声中提升着普通人的审美素养。此前曾有短视频平台联
合多家艺术机构联合发起艺术计划,就是旨在以短视为媒介推动艺术创作与交流。
⑥短视频的出现,带来艺术和美学的范式变革:传统意上纯粹学术性与欣赏性的美学,
正在转化为普通人的实践美学。艺术创造原本就不是小圈子的事,而是普通大众日常之事,
用户生产内容(UGC)这种生产与传播模式,更是不断为“大众创造+大众传播”提供新的可
能性,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参与中欣赏、在参与中创造。
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产品存在低俗、恶搞、做作、
浮夸的问题。我们不能被流量法则裹挟,而要遏制低和恶俗,让人文雅趣成为一种时尚,让
创造美、传播美、欣赏美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日常,让更多人心底对美和诗意的向往得以释放
和融汇。这正是人工智能时代审美教育者、传播者,以及短视频平台运营者的职责所在。
⑧新技术成就了新媒体平台,这里有流动的空间、跨界的互动,既是传统艺术的平台、
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创意平台。在这里,人们更自然素养、科学素养、审美素养,乙人文艺
术与自然科学的距离,区审美教育的不均衡、不充分。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内容的品
质,塑造人文雅趣,帮助人们成为“生活艺术家”,助力塑造美的心灵。
(作者:吴飞,《人民日报》)
5
(1)通读选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出了人们追求美和诗意的话题,激发了阅读兴趣。
B.第④段用举例论证证明“这一新媒体产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传播障碍”这个观点。
C.第⑥段观点:应倡导“普通人的实践美学”,而“学术性与欣赏性的美学”应淘汰。
D.第⑧段甲、乙、丙三处缺了三个动词,最恰当的依次为''打通”“拉近”“弥合”。
(2)简要梳理第⑤段的论述层次。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就“中学生看短视频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材料】
拍摄与观看短视频的中学生不在少数,中学生相关话题阅读量近15亿,视频数近30
万,而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短视频中的音乐与流行语进入校园,成为中学生日常生活中
交流的必备句式。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牵头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20%的青少年表
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比例也接近10%«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
心联合问卷网,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认为青少年沉迷
短视频的现象普遍,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和生活提不起兴趣,
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年3月)
8.(13分)阅读下面散文,完成问题。
蛙鼓惊心
田瑛
①窗外的这片菜地,水渠纵横。这是青蛙的乐园。夜来,起码有上千面蛙鼓同时敲打,
其中有几面大鼓,用的是重锤,声音特别响亮;也不乏一些破鼓,声音低沉而沙哑。我的目
光试图穿越夜幕,找到隐藏在暗中的鼓手,想弄明白它们何以如此不知疲倦地彻夜鼓噪。这
是否和人走夜路怕见鬼一样,需要弄出些声响给自己壮胆吧。
②最初入住湾里,就听到一阵蛙鸣,想以后要与蛙为邻,枕鼓声而眠,好不惬意。
③我对青蛙并不陌生。老家有田,有田的地方就有青蛙。田是旱田,春插秧苗冬种麦,
所以真正作为田的存在也就半年光景。每年收割完稻谷后水就干了,连同消失的还有与水共
存的小鱼和青蛙。山田里的鱼类和蛙类不同于山外,是有季节性的。在这里,我不能不多用
一些笔墨,详细描写一下老家的山田,这样外人才能够得知,连小鱼青蛙这样低贱的生命,
何以来之不易又如此短命。
④湘西北老家是有名的旱区,常年为水所困,所谓滴水贵如油绝非虚言。全寨仅一处水
6
源,在数里地外的坡上,饮用水全靠木桶去背。干旱季节,泉水细若游丝,各家便派一孩童
去排队等水,于是水井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背桶,那是山寨一道焦虑的风景。春天是一年中
最忙的季节,山顶上有几比靠天水吃饭的巴掌田,又叫雷公田,一到打雷下雨,农人就要连
夜牵牛扛犁赶到田里耙田抢水,否则阵雨一过就留不住水了。半夜抢水是我童年的惊梦,松
明灯罩子挂在牛角上,后面是心急如焚的犁耙手。这是一场不可思议的战争,为了捉住雨水
的翅膀,紧张得形同虎口夺粮。但我们必须如此,这便是山里人的宿命。
⑤卖鱼苗的人来了。这是个很有经验的鱼贩子,来得不早也不迟,正当田水蓄满时。挑
两个罩以纱布的木桶,各装了半桶水,一路翻山越岭晃荡到了寨上。鱼苗酷似青蛙蝌蚪,其
实一部分就是蝌蚪,鬼知道山外人何以将它们鱼目混珠掺杂在了一起。
⑥山里人是善良的,他们明白,鱼苗中必然有蝌蚪,好比秧苗中必然夹着稗草一样天经
地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青蛙自然不甘落后,身胚长得比鱼还
快,仿佛一夜之间,就完成了从蝌蚪到青蛙的转型,并且四肢异常发达,不经意就从水里爬
到岸上,歇凉或晒太阳。更加疯长的是它们的声音。这些迅速成长起来的声音,于某一个夏
夜如约而至,波浪般此起彼伏,这对于缺少娱乐的山里人来说,无异于戏台班子进山,给寂
静的寨子平添了热闹,又能够催人入眠。
⑦这便是我早年经历中关于水和鱼蛙的故事。
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出大山进入都市,和城里人同等享受用水的权利,只是更爱水
更珍惜水而已。由此,我很想写一部家乡水的历史,背景是暴雨后的几丘山田和一片顽强生
长的绿色秧苗,当然,游弋其间的鱼蛙是必不可少的。画面甚至还要夸张,让鲤鱼跳龙门和
巨如磨盘的青蛙定格在同一忖空。
⑨居所阳台与菜地一墙之隔,对于我,既居高临下,又可望不可及。夜幕拉开,青一色
的蛙鼓队如期登场,一时间蛙声四起。鼓点急促而密集,每一个鼓手都不敢懈怠,负责敲打
属于自己的鼓。这是日复一日的例行演出,难免单调和乏味,但因了萤火虫的加入,情形大
为改观。习惯趋黑而行的萤火虫,一到晚上,就纷纷提着灯笼出门,开始在夜幕下招摇过市。
作为原野的一角,窗外的菜地从来都不缺少萤火虫的身影。它们是来给青蛙伴舞的,点点荧
光闪烁,是它们在翩翩舞蹈,一如我们熟悉的狐步。一次,仿佛某一点萤火骤然放大,形成
强烈光柱,探照灯般扫来扫去。我陡然心生敬意,想种菜谋生真不容易,深夜都要来操持菜
地。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原来这是捕蛙者在夜猎。菜地主人身兼两种身份,白天是菜
农,晚上是杀手。那手电光专寻蛙声而去,一旦定格不动,一只青蛙就大祸临头了。夜幕太
深,看不清捕蛙的具体过程,但手电筒的出现足以说明一切,意味着一场杀戮正在进行。可
以想象,手持电光和猎具的两只手在各施其职,扮演的却是同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光明的使
者降临的是黑暗,类似屠刀的猎具了却的是一只只青蛙的性命。我无奈,更无以劝阻。实话
说,假如我能够劝阻也不会去劝阻,这正是人类的虚伪之处。在我们就餐的桌上,不时地点
上一道叫田鸡的菜名,不就充分证明我们是刽子手的同谋吗?
7
⑩此刻正蛙声如潮,同时也血沫横飞。
⑪青蛙也有偃旗息鼓的时候,那便是冬季来临。好像一夜之间,它们就将鼓藏了起来,
藏在了水底或者季节深处。没有蛙鸣的日子,对于我,耳根是完全清静了,但又若有所失。
这些躁动于春夏的生命,难道和蛇一样也进入冬眠了吗?
⑫又一个冬去春来,万物都苏醒了,青蛙自然也不例外。我想,总会有一只青蛙率先擂
响春鼓,继而一呼百应,这样菜地又该热闹如常了.但是事与愿违,除了一些不知名的虫鸣,
我期待的蛙鸣一直没有出现。因了蛙声绝迹,整个世界显得残缺不全。
色波决定深入菜地探访,一察究竟。我蹲在水渠边,望着渠水若有所思。置身青蛙的天
堂同是地狱,熟悉的血腥画面在眼前重现。满目杂草丛生,它掩盖的仿佛不是沟渠,而更像
是某种真相。陌生者的无端闯入是不受欢迎的,不远处,一个正在浇菜的老农停止了手中活
计,警惕地盯着我。我走过去,指着旁边的高楼表明来意,说我们是邻居,就住在某层楼上。
当我问及青蛙时,对方坚定地摇了摇头。摇头是拒绝回答还是另有隐情?再三追问之后,我
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青蛙一年前就已经被捕杀殆尽,沟渠四横的菜地曾经是它的乐
园,现在却成了无形的墓地。在这里,蛙的王国不再,鼓噪一时只是它的历史,而销声匿迹
才是现实。A.我久久地伫立地头,任烈日暴晒也不觉得炎热,反而感到背脊阵阵发凉,脑子
里一片空白。
⑭回到家或回到窠穴,重新开始既定的日子。从此,我一改以往凭栏凝望或谛听的习惯,
偶尔来到阳台,夜幕下的菜地也视而不见,就当一切都不曾发生。B.我试图抹去记忆中的某
些片断,但不能够,你越想忘记它越加清晰,仿佛无处不在,无论如何摆脱不了它的追踪。
窗外的任何一点响动,随时都可能演变成如潮蛙鸣,C.时而隐隐约约,时而铺天盖地,即便
在睡梦中,也一样犹如在耳。
⑮S鼓惊心,失而静心,这于我,是幸,还是哀,天知道。
(《青年作家》2020年第3期有删减)
【读变化】
(1)文章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完成下题。
与蛙为邻,惬意--①--见蛙被猎,无奈--②--③
【读比较】
(2)文中第⑨段写到了哪两种光,有什么作用?
【读闲笔】
(3)作者为什么要宕开一笔,花笔墨写自己早年经历中关于水和鱼蛙的故事?
8
【读矛盾】
(4)文中的三处划线句都是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请选择一处分析这样的表达有何深意?
【读链接】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
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郑振铎《猫》
(5)郑振铎经历了家中三只猫的亡失,做出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决定。而本文的
作者,面对蛙鼓消失,却不知道是幸还是哀,你知道吗?
五、作文
9.(50分)作文。
万物有声。世间万物不只是美在于形,人也不应该只有一双看得见美好事物的眼睛,还
应该有一对善于倾听万物声音的耳朵和一颗善于聆听他人的真心。刘湛秋在一个夜晚听到窗
玻璃上发出了响声知道那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郑板桥听到自然界的风
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呜咽之声写下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
苦声”;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听到了他的叹息更听到他于风雨夜发出“安得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撕心裂肺的呼喊……
要求:①以“听”为话题,自拟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⑤不得抄袭。
9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亲近诗文
1•【解答】答案:
(1)A
(2)籍晦馨
2•【解答】答案:
(1)①长河落日圆
②悠然见南山
③马作的卢飞快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示例;小城,我们还是回到“创意小制作”的话题上来吧。大家再谈一谈自己还有哪
些好的小创意?
3.【解答】答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名著阅读
4.【解答】
(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从“那行者闻言,心中
恼怒,掣铁棒不容分说,望大仙劈头就打”“鲁智深一者初做和尚,二来旧性未改,睁起双
眼骂道”可知,孙悟空和鲁智深都鲁莽冲动。从“大仙侧身躲过,踏祥光,径到空中。行者
也腾云,急赶上去”“智深抢入阶来,一拳一脚,打开亮榴,三二十人都赶得没路,夺条棒
从藏殿里打将出来”可知,孙悟空和鲁智深都武艺高强。从“师父,且把善字儿包起,让我
们使些凶恶,一发结果了他,脱身去罢”“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可知,
孙悟空和鲁智深都敢作敢为。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原著,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人物性格的
变化。大闹天宫时,孙悟空桀瞥不驯、敢爱敢恨、不惧权贵、无所畏惧、任性妄为,而选文
中的孙悟空依旧敢做敢当,从“师父,且把善字儿包起,让我们使些凶恶,一发结果了他,
脱身去罢”可知,他开始在意师父的态度,内心开始有是非善恶观。从“沙僧掣宝杖,八戒
10
举钉把,大圣使铁棒,一齐上前,把大仙围住在空中,乱打乱筑”可知,悟空有团队意识,
和同伴有难同当,从中我们看到了孙悟空的成长。
(3)本题考查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原著,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理解人物形象。
例如:《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当她得知罗切斯特先生有了妻子之后,不愿意做罗切
斯特先生的情妇,而是拒绝了他,独自一人离开。
答案:
(1)共同点:鲁莽冲动、武艺高强、敢作敢为。
(2)大闹天宫时,孙悟空桀鹫不驯(无所畏惧、任性妄为等均可),而选文中的孙悟空依旧
敢做敢当,但他开始在意师父的态度(内心开始有是非善恶观,有团队意识,和同伴有难同
当等亦可)从中我们看到了孙悟空的成长。
(3)示例:《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他支持被压迫国家的人民进行反抗,给揭竿而起
的义民送去巨额财宝。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他年少时在神父家把烟末放在面团中是对欺侮他的
神父的仇恨与反抗。
三、文化溯源
5.【解答】
ACD.正确;B.有误,“山坡羊”是曲牌名。
故选:Bo
四、解读心声
6•【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
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不同,得到/实现。B.不同,很/严重,厉害。C.不同,将要/欲望。I).相同,写。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①“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故选:A。
②“仆”旧时对自己的谦称。故选:B«
(3)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概括。根据“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肪。溢鱼颇肥,江酒极美。
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亦可自给,此二泰也”“见云
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
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此三泰也”,结合“家人具在,幸皆无恙",②可以概括为“物产丰饶,自给无忧”,③可以
11
概括为“纵情山水,修身养性”。根据“形骸且健,方寸甚安”可以推断元微之的信中询问
白居易的身体状况如何;根据''三泰"的介绍,可以推断元微之的信中询问白居易在江州生
活情况如何。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等语句可知,白居易被贬官江州,在加上身体老病,
更觉晚景凄凉,所以,当他读到“残灯无焰”“暗风吹雨”这样的诗句时,不知不觉地联想
到自己凄凉的处境,而心生悲戚。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
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
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企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
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的志趣。再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抒发
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
洁志趣。据此,古代文人钟情山水既有被大好河山,秀美风光吸引的原因,又有借助山水,
排解内心郁结,获得暂时解脱的意味。
答案:
(1)D
(2)①A;②B
(3)示例:①物产丰饶,自给无忧;②纵情山水,修身养性;③您身体状况如何?您在江
州还如意吗?
(4)白居易被贬官江州,在加上身体老病,更觉晚景凄凉,所以,当他读到“残灯无焰”
“暗风吹雨”这样的诗句时,不知不觉地联想到自己凄凉的处境,而心生悲戚。
(5)古代文人钟情山水既有被大好河山,秀美风光吸引的原因,又有借助山水,排解内心
郁结,获得暂时解脱的意味。
7.【解答】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BD.正确。C.有误,作者认为“艺术创造原本就不是小圈子的事,而是普通大众日常之事”,
并没有说“学术性与欣赏性的美学”应淘汰,此项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Co
(2)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
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从段首的“短视频的内容有个性、有趣味,
易于生成、便于转发和传播”可知,本段首先概括介绍了短视频的内容特点以及“易于生成、
便于转发和传播”的特点:然后论述短视频是人们传递艺术与美的渠道,同时艺术与美也因
短视频的广泛传播提升了普通人的审美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3)本题考查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这则材料主要介绍了中学生拍摄与观看短视频的
12
人数很多,并用具体的数字表现了家长的担忧。由此可知,学校、家庭要做好正面引导的工
作,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短视频,相关部门要从技术层面防止青少年沉迷短视频。同时,营造
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倡学生不做“低头一族”,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经典,品味文
学艺术的魅力。观点明确,表述合理充分,倡导多阅读经典、优秀的作品,享艺术之美。
答案:
(1)C
(2)首先从整体上论述了短视频的内容特点及其易传播性,然后再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是人们借助短视频传递对艺术与美的理解,引发共鸣;二是艺术同样借助于短视•频提升
人们的审美素养,推动创作与交流。
(3)示例:学校、家庭要做好正面引导的工作,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短视频,相关部门要从
技术层面防止青少年沉迷短视频。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倡学生不做“低头一族”,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经典,品味文学艺术的魅力。
8.【解答】
(1)本题考查作者情感变化梳理。结合“画面甚至还要夸张,让鲤鱼跳龙门和巨如磨盘的
青蛙定格在同一时空”,概括为:给蛙作画,享受;结合“青蛙也有偃旗息鼓的时候,那便
是冬季来临。好像一夜之间,它们就将鼓藏了起来,臧在了水底或者季节深处。没有蛙鸣的
日子,对于我,耳根是完全清静了,但又若有所失”,概括为:没有蛙鸣,若有所失;结合
“因了蛙声绝迹,整个世界显得残缺不全”“蛙鼓惊心,失而静心,这于我,是幸,还是哀,
天知道”,概括为:蛙声绝迹,悲哀痛苦。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作用分析。“一次,仿佛某一点萤火骤然放大,形成强烈光柱,探照
灯般扫来扫去”写了萤火虫的光和“那手电光专寻蛙声而去”手电筒的光,两种光形成对比,
一是自然之光,一是现实之光;“夜幕太深,看不清捕蛙的具体过程,但手电筒的出现足以
说明一切,意味着一场杀戮正在进行。可以想象,手持电光和猎具的两只手在各施其职,扮
演的却是同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光明的使者降临的是黑暗,类似屠刀的猎具了却的是一只只
青蛙的性命”,文风发生转折,由静谧、美好、和谐的乐园,变成了惨烈、血沫横飞的杀戮
现场,突显了人类的残酷;为下文写蛙声绝迹作铺垫。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这样外人才能够得知,连小鱼青蛙这样低贱的生命,
何以来之不易又如此短命”分析,让读者明白小鱼青蛙这样低贱的生命,何以来之不易又如
此短命。表现生命的脆弱。通过写山里人半夜抢水、虎口夺食表现山里人的宿命,表现山里
人生命的顽强。写山里人对待奸商鱼苗里参杂蛙苗的理解善良、人性的淳朴和城里人残害弱
小生命的不善形成对比。
(4)本题考查句子含义分析。例句A:“任烈日暴晒也不觉得炎热,反而感到背脊阵阵发凉”
通过作者的矛盾感受,揭示作者听到真相后的震惊与痛苦,从人的感觉描写使读者感同身受。
例句B:“无论如何摆脱不了它的追踪”表明青蛙被猎杀的惨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合同管理论文
- 供应商品质协议书
- 敬老院入住协议书
- 人才服务招聘协议事项
- 辣椒订单农业合同协议
- 转租合作协议书合同
- 民诉管辖协议书
- 焊工就业协议书
- 泥巴堆放协议书
- 演员家长协议书
- 2024年湖北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 2024年银行校园招聘入职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三套)
- 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
- 民法典之合同篇课件
- 伟大的《红楼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2024江苏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员工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00篇
- 变更名称申请书范文
- 培训班免责声明样本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本)》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河北省2023年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