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保护区规划_第1页
第一章 自然保护区规划_第2页
第一章 自然保护区规划_第3页
第一章 自然保护区规划_第4页
第一章 自然保护区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图一、华北地区47二、东北地区43

三、华中地区78

四、华南地区47

五、西南地区40

六、西北地区51

合计303一个跨3省1市2007年数据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一、华北地区47北京(2)

1.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津(3)

1.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7)

1.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山旺古生物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河北(10)

1.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大海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围场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河南(11)

1.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山西(5)

1.阳城莽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9)

1.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二、东北地区43

辽宁(12)

1.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成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桓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丹东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吉林(12)

1.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

9.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

10.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雁鸣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黑龙江(19)

1.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

5.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6.乌伊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7.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东方红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三、华中地区78

上海(2)

1.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8.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苏(3)

1.盐城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9)

1.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南麂列岛海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长兴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安徽(6)

1.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古牛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西(7)

1.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湖北(10)

1.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石首糜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洪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湖南(15)

1.炎陵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永州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重庆(4)

1.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22)

1.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11.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小金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6.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7.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8.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四、华南地区57

福建(12)

1.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将乐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广东(11)

1.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像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雷州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广西(15)

1.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合浦营盘港-英罗港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海南(9)

1.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大洲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坝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五、西南地区40

贵州(9)

1.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云南(17)

1.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6.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7.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青海(5)

1.循化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9)

1.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六、西北地区45甘肃(13)

1.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宁夏(6)

1.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23)

1.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白音熬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7.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6.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7.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8.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阿鲁科尔沁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新疆(9)

1.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注:标“*”者,为跨省(区、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自然保护区学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一、生物资源及环境简介二、自然保护区学的概念和性质三、自然保护区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四、自然保护区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我国自然保护发展第一节、我国自然保护护的发展阶段第二节、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第三节、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第四节、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及策略第五节、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27自然保护区学主要内容第三章自然保护生物学原理第一节、生物圈及生物圈的调节控制第二节、生物群落及多样性的保护第三节、最小生存种群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应用第四节、物种的丧失与存活机理第四章自然保护区的类型、选建及评价第一节、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第二节、自然保护区的选建第三节、自然保护区的评价28自然保护区学主要内容第五章自然保护区的区划第一节、世界自然保护区的区划第二节、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第三节.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划分区各论第六章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管理第一节、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规划第二节、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第三节、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管理措施…

第四节、电子计算机在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第五节、自然保护区的法制管理措施29自然保护区学主要内容第七章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管理第一节、旅游发展史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第二节、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评价第三节、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第八章自然保护区火的管理第一节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种类第二节自然保护区火的管理第三节森林火灾的预防第四节森林火灾的扑救措施

30自然保护区学主要内容第九章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第一节、我国典型自然保护区简介第二节、国外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31第一章:绪论一、自然保护区定义不同国家、不同组织对自然保护区的定义不尽相同《生物多样性公约》将自然保护区定义为:指一个划定地理界限,为达到特定保护目标而指定或实行管制和管理的地区。IUCN定义:保护区主要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和有关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或海域。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定义: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32一、自然保护区定义

国家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保护对象还包括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迹等。又称“自然禁伐禁猎区”(sanctuary),自然保护地(natureprotectedarea)等。自然保护区往往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也常是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或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的所在地等。33一、自然保护区定义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泛称,实际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不管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展示。34二、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世界各国划出一定的范围来保护珍贵的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已有很长的历史渊源,但国际上一般都把1872年经美国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20世纪以来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范围内成立了许多国际机构,从事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协调和科研等工作,如“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andNaturalResources--IUCN)(worldconservationuni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UNESCO)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等。35二、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目前全世界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并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之一。中国古代就有朴素的自然保护思想,例如,《逸周书·大聚篇》就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记载。官方有过封禁山林的措施,民间也经常自发地划定一些不准樵采的地域,并制定出若干乡规民约加以管理。此外,所谓“神木”、“风水林”、神山”、“龙山”等,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客观上却起到了保护自然的作用,有些已具有自然保护区的雏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建立自然保护区方面得到了发展。到1988年底,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460处,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4%。其中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列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36三、建立自然保护区目的①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②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③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④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⑤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⑥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7四、自然保护区分类①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例如以保护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为主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生态系统为主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热带自然生态系统的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等。②以保护某些珍贵动物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卧龙和王朗等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为主,黑龙江扎龙和吉林向海等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丹顶鹤为主;四川铁布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梅花鹿为主等。③以保护珍稀孑遗植物及特有植被类型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如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银杉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黑龙江丰林自然保护区及凉水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红松林为主;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则主要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④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如四川九寨沟、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台湾省的玉山国家公园等。38四、自然保护区分类⑤以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地貌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如以保护近期火山遗迹和自然景观为主的黑龙江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保护珍贵地质剖面的天津蓟县地质剖面自然保护区;保护重要化石产地的山东临朐山旺万卷生物化石保护区等。⑥以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有台湾省的淡水河口保护区,兰阳、苏花海岸等沿海保护区;海南省的东寨港保护区和清澜港保护区(保护海涂上特有的红树林)等。由于建立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区,中国的大熊猫、金丝猴、坡鹿、扬子鳄等一些珍贵野生动物已得到初步保护,有些种群并得以逐步发展。如安徽的扬子鳄保护区繁殖研究中心在研究扬子鳄的野外习性、人工饲养和人工孵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使人工繁殖扬子鳄几年内发展到1600多只。又如曾经一度从故乡流失的珍奇动物麋鹿已重返故土,并在江苏大丰县和北京南苑等地建立了保护区,以便得到驯养和繁殖,现在大丰县麋鹿保护区拥有的麋鹿群体居世界第三位。此外,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林中,发现了原始的喜树林。有些珍稀树种和植物在不同的自然保护区中已得到繁殖和推广。39五、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①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例如以保护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为主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生态系统为主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热带自然生态系统的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等。②以保护某些珍贵动物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卧龙和王朗等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为主,黑龙江扎龙和吉林向海等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丹顶鹤为主;四川铁布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梅花鹿为主等。③以保护珍稀孑遗植物及特有植被类型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如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银杉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黑龙江丰林自然保护区及凉水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红松林为主;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则主要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④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如四川九寨沟、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台湾省的玉山国家公园等。40五、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⑤以保护特有的地质剖面及特殊地貌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如以保护近期火山遗迹和自然景观为主的黑龙江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保护珍贵地质剖面的天津蓟县地质剖面自然保护区;保护重要化石产地的山东临朐山旺万卷生物化石保护区等。⑥以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有台湾省的淡水河口保护区,兰阳、苏花海岸等沿海保护区;海南省的东寨港保护区和清澜港保护区(保护海涂上特有的红树林)等。由于建立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区,中国的大熊猫、金丝猴、坡鹿、扬子鳄等一些珍贵野生动物已得到初步保护,有些种群并得以逐步发展。如安徽的扬子鳄保护区繁殖研究中心在研究扬子鳄的野外习性、人工饲养和人工孵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使人工繁殖扬子鳄几年内发展到1600多只。又如曾经一度从故乡流失的珍奇动物麋鹿已重返故土,并在江苏大丰县和北京南苑等地建立了保护区,以便得到驯养和繁殖,现在大丰县麋鹿保护区拥有的麋鹿群体居世界第三位。此外,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林中,发现了原始的喜树林。有些珍稀树种和植物在不同的自然保护区中已得到繁殖和推广。41六、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别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生态系统类,保护的是典型地带的生态系统。例如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甘肃连古城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沙生植物群落;吉林查干湖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湖泊生态系统。第二类是野生生物类,保护的是珍稀的野生动植物。例如,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保护以丹顶鹤为主的珍贵水禽;福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文昌鱼;广西上岳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金花茶。第三类是自然遗迹类,主要保护的是有科研、教育或旅游价值的化石和孢粉产地、火山口、岩溶地貌、地质剖面等。例如,山东的山旺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生物化石产地;湖南张家界森林公园,保护对象是砂岩峰林风景区;黑龙江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火山地质地貌。42七、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方式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植被少。保护区不能像有些国家采用原封不动、任其自然发展的纯保护方式,而应采取保护、科研教育、生产相结合的方式,而且在不影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象的前提下,还可以和旅游业相结合。因此,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内部大多划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3个部分。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所在,或者是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该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又是取得自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而且还是为保护和监测环境提供评价的来源地。核心区内严禁一切干扰。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它是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研基地,如饲养、繁殖和发展本地特有生物;是对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进行研究的地区;也是保护区的主要设施基地和教育基地。外围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除了开展与缓冲区相类似的工作外,还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上述保护区内分区的做法,不仅保护了生物资源,而且又成为教育、科研、生产、旅游等多种目的相结合的、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场所。43八、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体系

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到1993年,我国已建成保护区700多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0多处。截至2005年底,我国自然保护数量已达到2349个(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14994.90万hm2,约占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的14.99%。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占保护区总数的10.34%,地方级保护区中省级自然保护区773个,地市级保护区42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912个,初步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特点是面积小的保护区多,超过10万公顷的保护区不到50个;保护区管理多元化;多数保护区管理级别低,县市级保护区数量占46%,面积占50.3%。44九、自然资源及环境简介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发展自然保护事业,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科学研究和对外合怍交流,促进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的形势下,自然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45九、自然资源及环境简介

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及各种矿物质,这些成分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了具有一定特点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不同形式的能量。一般来说,自然资源可分为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和无限资源三个部分。可更新资源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水、土壤等,它们在某一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流循环而再生。

不可更新资源是指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物质,它们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变迁,逐渐演变而成,这些资源本身储量是有限的,一旦被人类利用耗尽,则不会再生。

无限资源是指人类能够永续利用并取之不尽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它们的特点是被利用后,不会一起局部或整体物质的缺少和贫乏。46九、自然资源及环境简介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地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干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形成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动植物区系。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分布有高山、荒漠、戈壁、水域、湿地、冰川和长达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在不同的地域中,生存栖息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现有兽类近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320多种,两栖类210多种,鱼类2200多种,占世界野生动物种类总数的10%以上。值得称道的是,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珍稀动物,有闻名于世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羊、华南虎、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白鳍豚、中华鲟等100多种。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占世界高等植物种类总数的12%以上。

47哺乳类48鸟类池鹭49两栖爬行类50九、自然资源及环境简介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到第四纪冰川覆盖的影响,保留了许多北半球其他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种类和特有种约200属、万余种,例如银杉、水杉、金钱松、银杏、珙桐、水青树、钟萼木、香果树等都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同时我国还拥有大量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这些都是人类极其宝贵的自然财富。保护好这些生物资源及其生存栖息环境是我们肩负的神圣职责。我国参加了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贸易以及湿地保护与利用等国际公约,承担着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协定的义务和责任。51银杉松科Pinaceae常绿乔木,高达24m,胸径40(85)cm。叶螺旋状排列,辐射散生,在小枝上端排列紧密呈簇生状,线形。雌雄同株。球果卵圆形,淡褐色或绿褐色。种子暗绿色。中国特有孑遗种。分布于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生于海拔941-1870m处的陡坡山脊、孤立的石山顶部或悬崖绝壁缝隙中。该属花粉曾在欧亚大陆第三纪沉积物中发现,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其胚发育与松属植物相似。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52水杉拉丁名

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

中文名

水杉

拉丁科名

Taxodiaceae

中文科名

杉科

分布

湖北(利川)、湖南(龙山)

四川(石柱)、陕西(汉中)

保护等级: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53银杏、珙桐、水青树、钟萼木、香果树54九、自然资源及环境简介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一项根本性措施,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是人类认识自然、拯救濒危物种、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是生物物种珍藏的基因库,是进行保护大自然教育的大课堂。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贵濒危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水源涵养区、冰川遗迹、有特殊意义的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等。

55九、自然资源及环境简介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重大成就。到目前为止,全国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已有1538个,总面积达1.18亿公顷,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2.3%。其中,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1029个,湿地生态类型保护区180个,荒漠生态类型保护区45个,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75个,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209个。大熊猫、金丝猴、老虎、藏羚羊、兰科植物等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56九、自然资源及环境简介

截止到2003年,国家已划定禁猎区2664个,总面积为4910.56万公顷。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1处,面积303万公顷。这些自然保护区中,有8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有6个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大批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有效地保存了我国各类典型的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天然原始森林、草原、珍贵濒危物种及其栖息环境,取得了一大批有关自然保护的重大科研成果,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7九、自然资源及环境简介

但是自然保护事业在我国还是一项新兴事业,尚处于初创时期,目前人们对建设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在许多地方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有关法律法规尚未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蚕食占用保护区土地、破坏自然保护区资源、随意改变自然保护区性质等情况仍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威胁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口众多,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势必要开发利用更多的自然资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前如不下决心抓紧规划建设自然保护区并加强保护管理工作,将会使值得保留的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珍贵濒危动植物种及其栖息环境遭到破坏,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因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生物物种都发挥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假如一个生物物种遭到灭绝,就没有办法使其再生。58九、自然资源及环境简介

当前,加强现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同时更多地划建新的自然保护区,加速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仍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开拓,真抓实干,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把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加有效地保护发展我国自然资源,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59十、自然保护区学的概念和性质

自然保护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使之免于遭到破坏。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学(ScienceofNatureReserve):它是研究自然保护区性质,职能、规划设计,管理及物种恢复、保护等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科学。60十、自然保护区学的概念和性质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从对自然界不断索取和破坏的经验教训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而划定出加以保护的自然区域。因此,自然保护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研究基地,是自然保护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建设,是保护、发展和研究野生生物资源及自然历史遗产的主要场所,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种源的储存地(基因库)。61十、自然保护区学的概念和性质

自然保护区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地质构造以及水源等自然综合体为核心的自然区域,在这块区域内人的各种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使这一区域内的保护对象保持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发展状况。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自然综合体的陈列馆和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而且是调剂环境的主力军。所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应该被看作是环境保护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建设工作,建立一个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对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864年美国首次掀起“自然保护运动”,并于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公园”,随后自然保护区就象雨后春笋一样.在地球各个角落兴建起来。62十一、自然保护区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自然保护区学以自然保护区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的宗旨是揭示自然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发展中的规律。自然保护区学有着自己的研究范畴,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1、研究的基本内容一切有关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知识都应该属于自然保护区学的研究范畴.但从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来看,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631、研究的基本内容⑴、自然保护区名称的由来和含义。主要指各种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历史背景,保护对象及意义。⑵、自然保护区的性质、类型、作用和职能、对不同的研究保护对象进行归类,可以明确保护区的性质和类型,进而阐明其作用和职能。这方面研究现已比较深入。⑶、自然保护区在现代科学、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这是本课程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的研究成果将促进世界各国科学、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保护区事业发展的水平,已成为衡量各国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641、研究的基本内容⑷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简史。包括对古代和近代历史的回顾,历史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它的意义在于通过历史的分析和研究,来阐明生物物种(包括人类)的命运。⑸、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及划分原则和标准。这是自然保护区学研究的主干之一,实践性很强,是自然保护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⑹、自然保护的生物学原理。是保护区一切工作和研究的理论基础。它涉及的内容和深广程度,象生物学本身一样,但最后都落到自然保护这一主题之上。目前这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其发展将借助于生物学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并应该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651、研究的基本内容⑺、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系统与管理体系。主要指自然保护区在建立和发展中,相应地产生独立的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科研管理及经济管理的体系。目前,世界各国由于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