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牧村的声乐艺术特点_第1页
关牧村的声乐艺术特点_第2页
关牧村的声乐艺术特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牧村的声乐艺术特点

关牧村是中国著名的女歌手。她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活跃在舞台上。她的代表作包括《吐鲁番的葡萄成熟》和《月光下的凤尾竹》。她努力工作,不傲慢,不傲慢,忽视名利。她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实践,创造了无数的经典,为高尚的艺术赢得了尊重。有人把她比喻成中国的歌坛的常青藤,一朵盛开不败的奇葩。她的歌曲之所以深受大众喜爱,与她在歌唱方面独有的嗓音和唱法,独有的个性特点,独到的艺术见解及优秀的艺术修养密不可分。现将其声乐艺术特点总结如下:一、施光南的爱情情感歌唱家的情感来自于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关牧村幼年丧母,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难,父亲又被打成右派。她分担家里的重担,洗衣做饭,照顾弟弟,常常捡菜叶,缺吃少穿。生活的困苦使她的内心历练的坚强、深沉、善良。她十七岁时到工厂上班,工厂的生活为她创造了广阔的歌唱舞台,培育了她爱民为民、血溶于民的质朴情怀。这些感情积淀使她“歌外有情、声内有魂。”《祝酒歌》是施光南1976年创作的,当时,“四人帮”被粉碎后,民众巨大的压抑得到了释放,充满了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之情。关牧村深刻理解施光南的感情,她也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父亲惨遭迫害,与弟弟相依为命,因为有一个“反革命”的父亲而被很多文艺团体拒之门外。她的歌声饱含热泪,将那种经过创伤之后赢得胜利的心情表达的感人肺腑。她的歌曲打动了很多人,影响了很多人,听了她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一位地处边疆的解放军战士给她写信到:“我今后要安心服役,守卫阿娜尔汗。”二、演唱风格具有新特点关牧村嗓音独特,醇厚柔美,著名指挥家李德伦说:“关牧村的声音好像琴弦镶在大地上的大提琴,由天使的手拨动而发出的美妙旋律,国际上也很难找到这种声音。”她的嗓音除了天生的条件之外,最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她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法。总的来说,她以民族唱法为主,吸收美声唱法的精华,还有通俗唱法亲切自然的特点,兼收幷蓄,雅俗共赏,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特色。她注重咬字归韵清晰且有细腻的韵味,声音共鸣集中,色彩较为鲜明。她热爱民族音乐,坚持走民族路线。“民族歌曲艺术化,艺术歌曲民族化”是她和恩师施光南的共同追求。她演唱了大量民族风格的歌曲,如维吾尔族风格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广西壮族风格的《红棉摇篮曲》等,还有很多外国优秀民歌,如印尼的《梭罗河》《星星索》,巴基斯坦的《美丽的国土》等。她在与沈湘老师的学习中,进一步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把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的风格、吐字、感情自然的结合起来。声音更加柔和,声区更加统一,音域更加宽广。在作品《爱的浪花》中,有很多高难度的花腔部分,对于以中声区为优势的女中音来讲,的确有很大难度。然而,她在演唱中,高音轻巧、明亮、轻松而有弹性,低音则浑厚结实,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自由运用,使整个歌曲充满丰富的表现力,充分展现了她宽广的音域和出色的歌唱技巧。此外,她也演唱了一些通俗歌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等,亲切、自然的表现,甚至被人称为“通俗型”歌手。三、丰富多样的音乐艺术处理1.演唱内容要把握变化关牧村演唱的大多是抒情歌曲,旋律优美,意境迷人。她善于抓住旋律的运动规律,特别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起承转合,善于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收放自如的唱腔表现歌曲的韵味和旋律的流动感,一句简单的旋律也能唱的婉转动人、韵味十足。《一支难忘的歌》(叶辛词、黄准曲)前两句歌词是“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汇成歌,汇成歌。”谱面上这段旋律节奏紧凑,而关牧村在演唱时,把节奏充分拉开,有些散板的感觉,使旋律更加舒展,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带人进入往事的回忆中。如《月光下的凤尾竹》是施光南创作的一首傣族风格的歌曲,安静、飘逸、表达男女青年对爱情的向往。关牧村在演唱时,细腻到基本上每一个词语都运用“弱—强—弱”的处理。如将乐句“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哟”分为“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三个词语,每个词语均如此,就像傣族姑娘跳的小步舞,从容,优雅。2.绘画与音乐的流动关牧村喜欢营造意境美,这也是她的艺术理念。她说过,我们唱歌,也像画家绘画一样,要有一个完美的色彩和鲜明的形象。音乐虽然不像绘画那样有可见的图像,但音乐可以通过旋律、音符把人们引进美妙的画面中去,正如人们所说的,音乐是流动的画面,而绘画是凝固的音乐。以《绿色的小雨》为例,歌词有“绿色的小雨,我悄声问你,你从哪里来,可有好消息。你走过田野,田野穿上了花衣,你来到了河边,河边吹起了柳笛……”关牧村演唱时,运用亲切轻柔的语气,清新淡雅的声音色彩,好似带着欣喜与憧憬与《绿色的小雨》完成了一次浪漫的对话,创造了美不胜收的迷人意境。3.《渔歌》和《压力》的演唱分析女中音的音域最接近人声讲话的音域,沈湘教授曾说:“关牧村唱歌有一种自然美,观众喜欢她的歌唱也在此,我要保持她的独特的低音,保留她的这种自然美。”这种浑厚醇美,自然流畅的音色在关牧村的声乐作品中最为常见。《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创作与1976年,歌曲描绘了新疆姑娘阿娜尔汗与边疆战士克里木的真挚爱情。她的音调自然轻松,音色醇厚,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耐人寻味。此外,善于运用轻巧弹性的音色演唱也是关牧村的特色。《打起手鼓唱起歌》《假如你要认识我》《马铃响叮当》等欢快活泼的歌曲,她演唱时声音诙谐有弹性,充满活力和朝气。戏剧夸张的音色是很多女中音的特点。《渔歌》和《出海歌》是关牧村主演的音乐故事片《海上升明月》里的歌曲,有很多昂扬向上的出海号子,她的演唱高亢雄壮,音色丰满,富有感染力,充分表现了渔民出海时的壮观场面。在一首歌中运用丰富的音色表现作品,关牧村在《鹰笛》的演唱中充分展示了驾驭不同音色的能力。这首歌表达了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表现宁静的夜晚到听到美妙鹰笛声后的欣喜,心情从沉静到激动,音色从沉稳抒情到热情明亮;第二部分的高潮中,节奏欢快,她的声音轻巧有弹性,热情洋溢,好似鹰笛吹奏着快乐的乐曲;第三部分,她的声音音色从透亮到沉稳含蓄,回归到安静的夜色中,耐人寻味。4.演唱内容体现民族美学关牧村的声音圆润动听,咬字准确清晰,可谓做到了“字正腔圆”。她在咬字清晰的基础上,讲究不同风格的歌曲运用不同的咬字方式,更准确地表达声乐作品和塑造更完整的音乐形象。《三月茶歌》是施光南创作得一首欢快的民族风格的歌曲,歌曲表现了三月里大家一起上山采茶的快乐场面。关牧村在演唱时,充分运用民族唱法,咬字靠前,归韵清晰,集中明亮。关牧村在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时,咬字字头舒缓轻柔,咬字归韵缓进缓出,营造了安静迷蒙的夜色。《愿做蝴蝶比翼飞》表现了忠贞不渝的爱情信念,她的咬字字头坚定有力,并迅速归韵,尤其“不分离”的“分”和“永相爱”的“相”字。使得感情更加深沉真挚,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另外,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演唱中,“临行时种下了”的“了”字,“葡萄根儿扎根在沃土”的“土”字,等均在咬字归韵中体现了新疆风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