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_第1页
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_第2页
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_第3页
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_第4页
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

主要内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心肌病的特征;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急性心包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处置方法。第十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endocarditis,IE)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经血流直接侵犯心内膜、心瓣膜或大动脉内膜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同时伴有赘生物(血小板、纤维素团块)形成。一、概念:二、分类病因和发病机理:

(1)急性(acuteIE):正常瓣膜,金黄色葡萄球菌敗血症,起病急、进展快,(主动脉瓣受累常见)以外科治疗为主。

(2)*亚急性(subacuteIE):

①器质性心脏病

先心病---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法四。心瓣膜病---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人工瓣膜等。

血流动力学改变①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瓣叶心房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瓣叶心室面、室间隔缺损间隔右心室侧,侧压下降、内膜灌注减少微生物沉积、生长。②高速血流冲击心和大血管内膜局部损伤(二尖瓣左心房壁,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壁感染。)(机理)机理:内膜内皮受损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微血栓形成、纤维蛋白沉着无菌性赘生物

暂时性菌血症细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金葡菌等。)②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三、*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约2周。

(1)症状: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纳差、体重减轻等全身感染表现及突发充血性心衰;(2)体征:

①心脏出现新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改变;②周围微血管栓塞或出血;(瘀点、Roth斑、Osler结节、Janeway损害)③贫血、杵状指趾及脾脏增大。四、并发症1、心脏:心力衰竭、心肌脓肿、急性心肌梗死、化脓性心包炎、心肌炎2、动脉栓塞:菌性赘生物脱落3、转移性脓肿:脑、肝、骨骼、脾脏多见五、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减少;

尿液:蛋白尿、血尿。

(2)血培养:早期、多次(3次以上)、适量(10-20ml)、联合(需氧、厌氧或霉菌3周)。已用抗生素或采血、培养不当常导致假阴性。(3)超声心动图:

瓣膜赘生物、瓣叶穿孔及腱索断裂等,经食道(>2mm)优于经胸(>5mm)探查。阴性者不能完全排除IE。

(4)X线:心衰征象(心界扩大、肺水肿)。

(5)心电图:非特异性改变。*六、诊断:临床表现+血培养+超声

以下表现提示IE:①原有器质性心脏病者不明原因发热>1周;②新近突然出现心脏杂音,尤其是主动脉或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③原有杂音性质短期内改变;④不明原因动脉栓塞;⑤心脏手术后持续发热>1周;⑥原因不明的心衰。*七、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原则:

早期、大剂量、全程(6-8周)、静脉用药、根据培养及药敏选择、联合应用;

①青霉素敏感的链球菌、肠球菌、金葡菌---------青霉素G400万UVD4/日;②青霉素耐药者-------万古霉素;③真菌者------二性霉素B或氟康唑。治愈标准:经以上治疗症状消失,多次血培养阴性,停药6周无复发。(二)常用方法:

去除赘生物,缺损修补或人工瓣膜置换①严重瓣膜关闭不全导致心衰;②真菌性心内膜炎;③抗生素治疗无效,血培养持续阳性;④反复大动脉栓塞;⑤瓣膜赘生物≥10mm;⑥脓肿导致房室传导阻滞难以恢复;⑦人工瓣膜不稳定。(三)外科治疗:第十一章心肌疾病第一节

原发性心肌病(primarycardiomyopathy)(一)概念: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变。

特异性(继发性)---感染性、代谢性、结缔组织疾病、药物性等。(二)分型: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一、扩张型心肌病(DCM)*1.特征:心脏扩大(以左室为主),收缩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导致充血性心衰。2.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左心功能不全引起活动后气促、胸闷、心悸,严重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浮肿、肝大,部分栓塞;心脏两侧扩大,心率增快、奔马律、各种心律失常。3.辅助检查:①

胸片:心脏明显增大,心:胸>0.5,肺淤血;②

心电图:早搏、房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R波普遍降低及病理性Q波;③超声心动图:各房室腔扩大,室壁运动减弱。4.诊断要点:心脏普大,充血性心衰及超声心动图证实。5.治疗原则:纠正充血性心衰和控制心律失常(对症)。二、肥厚型心肌病(HCM)1.特征: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减小,左心室充盈受阻、舒张顺应性下降。

2.临床表现:(1)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非典型心绞痛,站立或运动时晕厥,猝死,全心衰。(2)体征:胸骨左缘肋间中晚期SM杂音,心尖部SM杂音,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减轻左室前后负荷使梗阻加重,杂音增强,β受体阻滞剂、下蹲杂音减轻。3.辅助检查(1)X线:心影多正常,CHF明显增大。(2)心电图:左室肥厚和ST-T改变,以V3、V4为中心大倒置T波,Ⅱ、Ⅲ、aVF、V4、V5异常Q波。(3)2.超声心动图:室间膈/左室后壁≥1.3。4.诊断:年轻患者,临床表现(劳力性心悸,气促)+心电图(深窄Q波、深倒T波)+超声心动图(室间膈/左室后壁≥1.3)5.治疗原则:减轻心肌收缩性,缓解心肌肥厚、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异搏定、心得安。三、限制型心肌病(RCM)特征:心内膜及内膜下心肌纤维化增厚,心室舒张充盈受限,主要表现为右心功能不全,超声心内膜肥厚、心室腔缩小。以外科手术为主。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一、

病因:①感染性---病毒(尤嗜心肌病毒---柯萨奇、埃可、流感)、细菌(白喉)、立克次体、寄生虫等;②非感染性---风湿、变态反应、药物(阿霉素)、中毒(酒精)、甲亢等。

二、临床表现*:①发病前1-4周常有上感或腹泻等病毒感染;②胸闷、心悸、乏力,严重者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或心律失常、甚至AS综合征等

③心率明显增快、第一心音减弱,严重者心界扩大、第三心音或奔马律及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休克等;

三、

辅助检查:①血生化:白细胞计数、血沉增高,心肌酶改变;②心电图:ST-T改变及心律失常(以早搏及传导阻滞多见);③胸片:严重者心脏扩大,心衰肺瘀血。四.诊断依据(1)发病前1-4周急性感染病史。(2)新近出现心肌炎表现。(3)无风湿、冠心、甲亢等

四、

治疗要点:①急性期(前一个月):休息、营养;②营养心肌:大剂量VitC、ATP、肌苷等;③抗病毒:黄芪、丙种球蛋白、干扰素;④并发症:对应治疗,短期糖皮质激素。第十二章心包炎(pericarditis)

*急性心包炎(acutepericarditis)1.病因:

①感染性----细菌(结核多见)、病毒、真菌等;②非感染性---肿瘤性、结缔组织疾病、代谢疾病等;

*2.临床表现:取决于心包积液量、速度。

(1)症状:心前区疼痛及放散痛;呼吸困难伴紫绀。(2)体征:①心包摩擦感、摩擦音;②心界扩大、心音低钝;③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及下肢水肿等体循环淤血征;

3.辅助检查

(1)X线透视:心界增大(积液>250ml)呈烧瓶状、心脏搏动弱,且无肺淤血征象;(2)心电图:除avR外其余导联ST段弓背向下抬高,普遍低电压。(3)超声心动图:心包液性暗区。(4)心包穿刺:确诊及定性、缓解症状。

4.诊断:临床表现(心前区疼痛、体循环淤血)+辅助检查(X线、心电图、超声)+心包穿刺。5.治疗(1)病因治疗;抗生素、激素等(2)解除心包填塞:心包穿刺:部位(剑突下或心前区)、缓慢、适量300ml左右;心包切除。

思考题: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扩张性心肌病与心包积液的鉴别SeeYouagain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第二节活塞式空压机的结构和自动控制第三节活塞式空压机的管理复习思考题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压缩空气在船舶上的应用:

1.主机的启动、换向;

2.辅机的启动;

3.为气动装置提供气源;

4.为气动工具提供气源;

5.吹洗零部件和滤器。

排气量:单位时间内所排送的相当第一级吸气状态的空气体积。单位:m3/s、m3/min、m3/h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空压机分类:按排气压力分:低压0.2~1.0MPa;中压1~10MPa;高压10~100MPa。按排气量分:微型<1m3/min;小型1~10m3/min;中型10~100m3/min;大型>100m3/min。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容积式压缩机按结构分为两大类:往复式与旋转式两级活塞式压缩机单级活塞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膜片式压缩机旋转叶片式压缩机最长的使用寿命-

----低转速(1460RPM),动件少(轴承与滑片),润滑油在机件间形成保护膜,防止磨损及泄漏,使空压机能够安静有效运作;平时有按规定做例行保养的JAGUAR滑片式空压机,至今使用十万小时以上,依然完好如初,按十万小时相当于每日以十小时运作计算,可长达33年之久。因此,将滑片式空压机比喻为一部终身机器实不为过。滑(叶)片式空压机可以365天连续运转并保证60000小时以上安全运转的空气压缩机1.进气2.开始压缩3.压缩中4.排气1.转子及机壳间成为压缩空间,当转子开始转动时,空气由机体进气端进入。2.转子转动使被吸入的空气转至机壳与转子间气密范围,同时停止进气。3.转子不断转动,气密范围变小,空气被压缩。4.被压缩的空气压力升高达到额定的压力后由排气端排出进入油气分离器内。4.被压缩的空气压力升高达到额定的压力后由排气端排出进入油气分离器内。1.进气2.开始压缩3.压缩中4.排气1.凸凹转子及机壳间成为压缩空间,当转子开始转动时,空气由机体进气端进入。2.转子转动使被吸入的空气转至机壳与转子间气密范围,同时停止进气。3.转子不断转动,气密范围变小,空气被压缩。螺杆式气体压缩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紧凑型、坚实、运行平稳,噪音低,是值得信赖的气体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气路系统:

A

进气过滤器

B

空气进气阀

C

压缩机主机

D

单向阀

E

空气/油分离器

F

最小压力阀

G

后冷却器

H

带自动疏水器的水分离器油路系统:

J

油箱

K

恒温旁通阀

L

油冷却器

M

油过滤器

N

回油阀

O

断油阀冷冻系统:

P

冷冻压缩机

Q

冷凝器

R

热交换器

S

旁通系统

T

空气出口过滤器螺杆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发并问世的高科技压缩机,由于结构简单、零件少、效率高、可靠性好,尤其是其低噪声、长寿命等诸方面大大优于其它型式的压缩机,已经得到压缩机行业的关注和公认。被誉为“环保型压缩机”。由于涡旋式压缩机的独特设计,使其成为当今世界最节能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主要运动件涡卷付,只有磨合没有磨损,因而寿命更长,被誉为免维修压缩机。

由于涡旋式压缩机运行平稳、振动小、工作环境安静,又被誉为“超静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零部件少,只有四个运动部件,压缩机工作腔由相运动涡卷付形成多个相互封闭的镰形工作腔,当动涡卷作平动运动时,使镰形工作腔由大变小而达到压缩和排出压缩空气的目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外形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一、理论工作循环(单级压缩)工作循环:4—1—2—34—1吸气过程

1—2压缩过程

2—3排气过程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一、理论工作循环(单级压缩)

压缩分类:绝热压缩:1—2耗功最大等温压缩:1—2''耗功最小多变压缩:1—2'耗功居中功=P×V(PV图上的面积)加强对气缸的冷却,省功、对气缸润滑有益。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1.不存在假设条件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1)余隙容积Vc的影响Vc不利的影响—残存的气体在活塞回行时,发生膨胀,使实际吸气行程(容积)减小。Vc有利的好处—

(1)形成气垫,利于活塞回行;(2)避免“液击”(空气结露);(3)避免活塞、连杆热膨胀,松动发生相撞。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表征Vc的参数—相对容积C、容积系数λv合适的C:低压0.07-0.12

中压0.09-0.14

高压0.11-0.16

λv=0.65—0.901)余隙容积Vc的影响C越大或压力比越高,则λv越小。保证Vc正常的措施:余隙高度见表6-1压铅法—保证要求的气缸垫厚度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2)进排气阀及流道阻力的影响吸气过程压力损失使排气量减少程度,用压力系数λp表示:保证措施:合适的气阀升程及弹簧弹力、管路圆滑畅通、滤器干净。λp

(0.90-0.98)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3)吸气预热的影响由于压缩过程中机件吸热,所以在吸气过程中,机件放热使吸入的气体温度升高,使吸气的比容减小,造成吸气量下降。预热损失用温度系数λt来衡量(0.90-0.95)。保证措施:加强对气缸、气缸盖的冷却,防止水垢和油污的形成。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4)漏泄的影响内漏:排气阀(回漏);外漏:吸气阀、活塞环、气缸垫。漏泄损失用气密系数λl来衡量(0.90-0.98)。保证措施:气阀的严密闭合,气缸与活塞、气缸与缸盖等部件的严密配合。5)气体流动惯性的影响当吸气管中的气流惯性方向与活塞吸气行程相反时,造成气缸压力较低,气体比容增大,吸气量下降。保证措施:合理的设计进气管长度,不得随意增减进气管的长度,保证滤器的清洁。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上述五条原因使实际与理论循环不同。4)漏泄的影响5)气体流动惯性的影响1)余隙容积Vc的影响2)进排气阀及流道阻力的影响3)吸气预热的影响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3.排气量和输气系数理论排气量Vt----单位时间内活塞所扫过的气缸容积。实际排气量Q:Q=Vt

λ输气系数λ

:λ=λtλv

λ

pλl漏泄的影响余隙容积Vc的影响进排气阀及流道阻力的影响吸气预热的影响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指示功率pi

:按示功图计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