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认识与实践第1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思考一、认识论何以必要?★人是否有能力认识世界的本质★为了正确指导人的思想须研究认识的规律二、恩格斯:人眼睛的构造并非人认识的绝对界限。为什么?第2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动物超强的视觉能力蜻蜓,它的大脑工作速度非常快,在它们的眼里,看一些事物总是以慢动作进行着●鸽子,它有能力探测到更微妙的色彩渐变过程,甚至超过了非常先进的计算机程序第3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动物超强的视觉能力蛇,它们拥有超强的热感应视觉探测能力,所有的猎物都难以逃脱。●马,具有令人惊异的视觉范围,每只眼睛视觉范围都有65度,可以完全看到身后的物体,不必转身和回头。第4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实践论1.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⑴实践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⑵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第5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6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
“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126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7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你知道动物界谁的飞行堪称完美吗?科学家为何对此感兴趣?第8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飞行中的蝙蝠
飞行汽车第9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体现精确几何测量和计算的古埃及金字塔莱因德纸草书
第10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实践也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向前发展。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射电望远镜显微镜第11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第12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勇吃螃蟹第一人巴解阳澄湖大闸蟹第13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娇艳欲滴的“狼桃”
第14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实践认识决定指导阻碍(二)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第15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海王星的发现海王星太阳第16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主体客体摹写选择创造认识二、认识的本质:
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建构第17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体会认识的建构功能请从下列的一些词语中自选某些词语写一段话
年龄、钱、爱情、生命、世界第18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当我们年龄渐长,愈来愈觉得钱之可贵,就可能用钱去衡量一切,甚至衡量爱情。岂知在这世界上,没有钱之前,早有了爱。当我们没有赚到钱之前,早赚到了爱。我们因爱而来到人世,有一天离开,带不走钱,只带得去满怀的爱。”——刘墉第19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1、唯物主义反映论PK唯心主义先验论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
第20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
认识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PK不可知论可知论:荀子“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不可知论:庄子和惠施之辩
第21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旧唯物主义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主体客体实践客体主体第22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其“知”“行”范畴,并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和实践范畴。
因此,一方面,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分析中鉴别和批判;另一方面,也要批判地继承其中的合理因素,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23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学会读书2、学会思考3、学会架构4、学会拓展如何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与水平?如何学会深刻?第24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认识的辨证运动:第25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认识的辩证运动一、由实践到认识(一)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由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其特征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其内容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第26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是感觉的结合。硬!红!甜!第27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感性认识的形式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苹果(知觉)=红+甜+硬+……表象
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
第28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其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其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律。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第29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是否有某种属性的断定。
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第30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通过感官得到通过思维抽象得到直接性、生动性间接性、单纯性表面的、外部的内部的、本质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低级阶段高级阶段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31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F=GM1M2/R2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于源来第32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这花是红的。感觉判断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4.经验论和唯理论及其片面性。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第33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非理性因素在实践和认识
辩证运动中的作用一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等)二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的心理形式(幻想、想象、顿悟、直觉、灵感等)主体的
非理性
因素:其作用具体表现为:驱动、参照、调节。第34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再次,主体在提出假说、猜测以及进行想象时,也伴有意志、情感、灵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主体的精神素质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过程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主体的意志、情感等因素影响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主体认识的过程和结果。其次,主体在许多情况下能以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达到对客体的领悟和认识。第35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二、由认识到实践第36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37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毛泽东选集》第1卷,P273)第38页,课件共39页,创作于2023年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