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思城市蘑菇山古墓群发掘简报
2011年4月22日,法国民族博物馆向满洲里市扎古诺尔区文物管理机构报告,在蘑菇山遗址储存场发现陵墓,并要求进行初步调查和确认。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立即派业务人员赶赴现场,在满洲里市文物管理所和扎赉诺尔区文化体育中心及文物管理所的大力配合下,对取土场破坏的一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编号为M1)。通过对1号残墓清理出土的文物分析判断,我们认为该墓应为东汉时期。随即我们对这一墓地进行了调查,发现在长约600米,宽约50米取土场的西北断崖上,尚有多处被取土破坏的墓葬已经裸露出来,我们认为该取土场应为一处古墓群。该墓群面积约3000平方米,北部和中部保存较好,南部由于取土较早,墓地破坏较严重。为了探明和保护好古墓群,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经请示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满洲里市文物管理所、扎赉诺尔区文物管理所四家单位业务人员组成考古发掘队,于2011年5月25日,对已经遭到破坏的蘑菇山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清理发掘古墓葬6座(编号为M2—M7)。2012年7月,为了做好蒙古族族源调查研究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办在呼伦贝尔市境内共确定了12处拟进行考古发掘地点,蘑菇山墓群被列入2013年正式发掘地点,又由上述四家单位共同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对蘑菇山古墓群所在台地及周边进行了深入调查,在蘑菇山西侧水冲沟的西侧断崖上又发现了3座墓葬,在水冲沟的底部又发现2座暴露出来的墓葬。由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报请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批准后,联合考古调查队对这5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编号为M8—M12),先后两年共抢救清理发掘12座墓葬。蘑菇山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公里处的台地上,西北距满洲里市区约21公里,北距国境线约5.5公里,南距蘑菇山主峰(662高地)0.5公里,东南距乌勒革宁河3.5公里、距扎赉诺尔东汉鲜卑墓群10公里。墓地东南是一道隆起的山岗,西北部为地势较高且较平坦的草原,西南部为较低的草滩地,南部坡下有一条干枯的古河床。墓地就坐落在隆起山岗和西北地势较高草地之间洼地冲沟的西北坡上,现为取土场(图版六,1)。清理发掘的12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二层台式。墓葬填土内均见掺杂大量石块现象(图版六,3)。墓向基本一致,朝北偏西,方向在331°-358°之间,以仰身直肢葬居多(图版六,2;图版七,2),10号墓的主人左臂骨弯曲,左手放在胸部。多数墓葬人骨保存较差,12号墓葬内未见人骨。墓穴北端(头部)宽,南端(脚部)窄。墓葬有一次葬与二次葬之分,二次葬中又有单人葬与双人合葬之分(图版七,1、3)。双人葬为夫妻合葬墓,仅见M7一例。12座墓中除M5不见葬具外,其余均有木质葬具。一次葬的墓均有盖无底,二次葬的墓(M6、M7)仅存棺壁,无盖无底。以M2为例,棺盖板直接横搭放在二层台上,棺壁结合部没有立柱,转角处呈45°角拼接成棺。墓主人除M2为儿童外,其余均为成年人。墓葬大多有殉牲现象,出现在二层台以上填土内,均为牛蹄骨、马蹄骨和羊蹄骨。清理出土各类随葬品非常丰富,主要有陶罐、金马饰、金腰带饰、金耳饰、铜双鹅绞颈饰牌、铜环、铜镞、铁矛、铁环首刀、铁马衔、石镞、玛瑙项饰、玉石瑗、玻璃珠饰、煤精项饰、骨弓弥、骨镞、骨环以及麻、毛织品和牛、马、羊蹄骨、羊距骨。有些文物因受自然保存条件的影响,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个别遗物已腐朽残破。纺织品大部分已腐烂,只是在铁器、铜牌饰和铜环处有少部分保存,尚能分辨出有粗、中、细三种纺织品。漆器出土于M1、M2、M4、M8、M9等。M1和M9漆器出土前尚能看出器形为圆桶形器物,直径约14厘米。有的墓葬仅出土零散漆器残片。漆器本体用红色漆,外表用黑色漆绘制图案,但出土时均散碎,无法保存和确定器形。蘑菇山墓群的清理发掘,是呼伦贝尔草原游牧民族考古的又一项重要发现。从发掘资料看,墓葬分布疏朗,但排列有序,相互间无打破关系,整个墓地似经过统一规划。随葬品较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征。生活日用品多放置在墓主人头部周围,主要有陶罐、陶壶和漆器等。随葬陶器均为手制夹砂陶,器体不甚规整。随葬陶器1—2件,其中M1、M3和M5分别为1件,M1为圈足罐外(图一,1),其余2座墓葬为壶(图一,2、3)。M2为2件,个体较小,为一壶一杯组合(图一,5)。M4因头部墓穴遭到破坏未见陶器,其余墓葬均为一墓配置一件陶器。除M5、M10随葬陶器放置在墓主人头部左上角,两个二次葬M6和M7随葬陶器放置在墓主人头上、墓穴北端中部外(图一,4、6),其余墓葬陶器均放置在墓主人头骨右上角。生产工具或武器作为随葬品主要有鉄刀、铁矛、铁镞、石镞、骨镞、弓弭(图一,7)等。刀具出土在墓主人的左侧,铁矛和箭镞均出土于墓主人的右侧(图一,8)。装饰品较为丰富,除二次葬M6和M7没有出土外,多数墓葬均有出土。装饰品以珠饰居多,牌饰较少。珠饰均放置在墓主人颈部(图一,9、10),金马牌饰放置于M4墓主人左颈部(图一,13),铜双鹅交颈饰牌放置于5号墓主人腰右侧(图一,11),铜环均出土于墓主人的腹腰部(图一,12)。其中M8的墓主人手腕部佩戴玉石瑗及串珠饰,腰部有金腰带,表明墓主人生前的社会地位较高。M10的墓主人的腰部右侧放置一束石镞和铁镞,在M3、M4和M10中,墓主人腰部均发现有条带状残铁,因锈蚀严重无法断定为何物。根据墓葬殉牲遗物分析,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蘑菇山墓群只殉葬牛、马、羊的蹄骨,可能是殉牲这一习俗的变化。在墓葬回填土中大量堆放石块的现象,在以往发现的两汉时期鲜卑墓葬中少见,应为蘑菇山墓地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蘑菇山墓地没有出土具有明确纪年的文物,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经过及时抢救性清理,仍获得了部分墓葬的详实资料,为整个墓地的断代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根据墓葬型制、埋葬习俗、出土文物来看,与呼伦贝尔地区以往发掘的鲜卑墓葬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相同点,但也存在差异,我们认为蘑菇山墓地与拓跋鲜卑南迁大泽有关。从蘑菇山墓地出土器物看,骨器和桦皮器明显少于拉布达林和扎赉诺尔墓地,铜双鹅绞颈饰牌也明显不同于三鹿纹饰牌,从铜饰牌纹饰内容所反映的文化信息看,似乎已经淡化了森林中具有代表性动物鹿的形象,而对湖泊中具有代表性飞禽类中的天鹅加以崇拜。根据以上信息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蘑菇山墓地应该晚于拉布达林、扎赉诺尔墓地,大约是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安全知识考试题库50题(含答案)
- 2025年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质量员之设备安装质量专业管理实务题库附参考答案
- 脚手架施工方案
- 2025年气体制剂机械项目提案报告
- 地砖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 造词营销方案
- 新化地下车库施工方案
- 蜂窝组织炎护理小讲课
- 智慧树知道网课《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管道热处理课件
-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运行维护技术说明
- 2025至2030中国无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1年全球工作场所状况报告 State of the Global Workplace 2021 Report
- 球墨铸铁管-施工方案(3篇)
- (正式版)DB35∕T 2242-2025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评员)经典试题及答案
- 微创手术不育治疗-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