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同历史上发生在朝鲜半岛或者与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其他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之间的较量。这是由于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冷战时期爆发的朝鲜战争虽然有着很浓厚的意识形态斗争色彩,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历史上围绕着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斗争的延续。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第一场热战,也是亚洲冷战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朝鲜战争是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的对朝侵略战争,导致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们可以从很多视角来解释这场战争,而且相关著述也很多。本文侧重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朝鲜战争的性质。地缘政治学(又译地理政治学)①是有关地理和政治之间,特别是地理环境和国际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它在国际政治研究中被广为使用。它是地理学和政治学的结合。地缘政治学关注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拥有的自然资源等等地理因素或自然环境,与该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力地位、行为方式等等之间的关系。虽然说,影响国际政治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地理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但是地理因素确实是值得加以关注的。而这样的因素相对稳定,也比较容易被认识和加以解释。地缘政治因素很多,但是在分析朝鲜战争的时候,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朝鲜半岛的战略地理位置。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是影响该地区国际政治的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当然,它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本文认为,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同历史上发生在朝鲜半岛上或者同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其他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都是陆权强国和海权国家之间的较量,这主要是由于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一、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在考察围绕朝鲜半岛的国际冲突时,我们所要特别关注的该地区的地理因素,就是她的战略地理位置,或者地缘政治地位。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它是欧亚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一座桥梁。这样一来,它既可以成为陆权国家(或大陆国家)进攻海权国家(或海上国家)的通道,也可以成为海上国家侵略大陆国家的跳板。其战略地位之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大陆国家和海上国家都会努力争夺这个战略要地。第二,朝鲜半岛的周边国家均是大国,或者说朝鲜半岛总是与强国(包括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为邻。中国、俄罗斯和日本都是朝鲜半岛的近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朝鲜半岛的一个特殊邻国。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指出,朝鲜半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上述四个大国的利益直接交汇的地区[1](p.xiii)。从这个意义上说,朝鲜半岛的地位很像朝鲜半岛的人常说的“鲸鱼群中的小虾”,这使得它极其容易成为大国斗争的场所与牺牲品。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朝鲜半岛国家的命运完全为外部大国所掌握,自己无所作为。实际情况也并非如此,朝鲜半岛的国际冲突常常与半岛内部政治斗争分不开。有的地缘政治学家指出,大陆国家(以陆地为主要交通渠道)和海洋国家(以海洋为主要交通渠道)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反复出现的现象:“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的性质差距一般不能通过竞争或其他互动消除。某一大陆强国走上舞台,就要争取出海口,以扩大均势的范围,并使其功能适于以大陆为核心的体系向海外扩展,而主导海洋的强国则要抵制和否决大陆强国的扩张。此时,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之间的冲突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2](p.4)而如前所述,朝鲜半岛正好介于大陆国家(中、俄)和海洋国家(日、美)之间,因而很容易成为两者争斗的场所。二、大陆强国和海洋强国相互争斗的场所很大程度上由于朝鲜半岛的上述地缘政治地位,历史上在该地区多次爆发大规模的国际冲突。或者说,朝鲜半岛上所发生的或者与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国际冲突,与朝鲜半岛的战略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导致这些冲突的原因复杂多样,冲突的主角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冲突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之间的战争。回顾朝鲜战争之前发生在朝鲜半岛或者与朝鲜半岛密切相关的国际冲突之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与这些冲突的关系,进而把朝鲜战争放在一个大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早在19世纪,在中国元朝统治者和日本发生的两次军事冲突中,朝鲜就在其间起了重要作用,凸显了其地缘政治的地位[3](pp.167~168)。16世纪末,中国的明朝同日本直接在朝鲜半岛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早在明朝初年,朝鲜李朝的开国者李成桂就受明太祖的册封,中朝两国保持宗藩关系,或者朝贡关系、封贡关系。实际上在明代,中国与其周边的很多国家都保持着这样一种关系。这是中国封建统治者与周边国家统治者之间,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而缔建的一种接近于同盟的家关系。中国依此不仅获得了“天朝上国”的名义,而且保障了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4](pp.13~15)。可以说,在中国的朝贡国中,朝鲜的地位最为重要。而日本群岛则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朝鲜半岛曾被日本战略家视为亚洲大陆伸出的一把匕首,它直指日本列岛的侧腹[5](p.2)。在西方学者中,也有关于朝鲜半岛是指向日本心脏的匕首的说法[6](p.2)。在16世纪末,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他把朝鲜半岛视为囊中之物和侵略中国的跳板。于是在1592-1598年间,统一后的海上国家日本两度入侵朝鲜,而大陆国家中国的明朝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出兵朝鲜,帮助朝鲜抗击日本的侵略和捍卫本国国土的安全。这场战争最后以日本的撤兵告终,但是中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7](p.04)。在1894-1895年间,中国和日本主要围绕着朝鲜半岛问题再次发生了严重的军事冲突,这场冲突史称中日甲午战争。同明朝一样,中国的清朝也与朝鲜保持着朝贡关系。清朝和李氏王朝之间的朝贡关系始于1637年(清崇德二年),而且清政府允许朝鲜一年数贡,这足以说明它把与朝鲜的关系“看得比任何其他国家的关系都更重要”[4](p.15)。然而,自从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与其周边朝贡国的关系,包括与朝鲜的关系,受到了来自西方列强的极大挑战。特别是1868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增强了自己的国力,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其侵略的主要矛头正是朝鲜半岛。中日之间围绕朝鲜半岛的冲突,加上朝鲜内部的政治斗争,最后导致了一场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以正在崛起的海洋国家日本在战场上打败已经衰败了的陆上国家中国而告终。1895年月17日,中国被迫签署了屈辱性的《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后因俄、英、德的联合干涉,日本放弃了辽东半岛,条件是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偿,并向日本赔偿军费2万万两。英、德协助俄干涉还辽的主要动机,就是想通过怂恿俄国在远东扩张,从而限制其在中近东的行为。但是,这一行动也为后来俄日在该地区的争斗埋下了种子。甲午战争结束之后,中国被迫退出了在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斗争。与此同时,日本在当地的影响则日益增加,然而这也使得她同俄国的矛盾不断激化。因为带头干涉还辽的俄在中国东北获得了很多好处,比如在1895年6月,俄国通过与中国缔结一项秘密条约,获得了在中国东北占地筑铁路的特权。又如在1898年3月,俄国获得了租借旅顺、大连湾25年的权益,其中旅顺口作为俄国军港,只准中俄船只出入,大连湾除一港外,其余为商港,为各国船舶开放[8](pp.230~234)。另外,俄国作为朝鲜的另外一个陆上邻国,也极力扩大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影响,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为日本所独占。比如,俄国驻汉城使馆允许朝鲜国王和世子在使馆中避难,俄国士官充任朝鲜军队的军事教练,俄国副领事担任朝鲜海关税务司,一个亲俄的朝鲜人被任命为外务大臣,等等。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的争斗,使得双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导致两国走向战争。在1904-1905年间,陆上国家俄国和海上国家日本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发生了一场战争,即日俄战争。战争于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对停泊在中国旅顺口和朝鲜仁川的俄国舰队进行突然袭击为正式开启的标志。战争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日本在海陆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特别是在朝鲜和日本之间的对马海峡战役中,俄国舰队被日本海军所击溃,从此俄军一蹶不振。经过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调停,1905年日俄签署了《朴茨茅斯和约》,结束了这场战争。根据该条约,日本除了获得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之外,俄国还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均有“卓绝之利益”[8](p.310)。也就是说,日本通过赢得这次战争,最终确立了自己在朝鲜半岛上的主导地位。于是在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使之成为自己的殖民地。从此,朝鲜半岛成为日本的领土,其最高行政长官是日本天皇任命的总督。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总之,历史上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或者同朝鲜半岛密不可分的国际冲突表明,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使得它很容易成为大国争斗的场所。这为我们理解后来发生的朝鲜战争,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历史背景。三、“三八线”:历史的偶然产物,还是历史的重复?1950-1953年朝鲜战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5年“三八线”的划定。而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这条线也可以被视为陆权国家苏联和海权国家美国在朝鲜半岛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同上述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陆上大国和海上大国在朝鲜半岛上争斗十分类似的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再次表现出来。这时的主角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前者是陆上强国,后者是海上强国。1945年8月,在日本宣布投降前夕,参加对日作战的苏联红军挺进朝鲜半岛的北部,并且有能力很快占领整个朝鲜半岛。正在此时,美国领导人建议苏美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在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接受日军投降,苏联领导人接受了美国方面的建议,苏联红军在“三八线”以北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而美国军队则在当年9月进驻“三八线”以南的朝鲜半岛。从此,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影响朝鲜半岛局势发展的主要国家。它们在各自占领区帮助建立当地政权,朝鲜半岛于是分别成立了南北两个国家,政治分裂成为现实。我们都知道,朝鲜半岛的分裂是以1945年划定的“三八线”为基础的,这条线大致把朝鲜半岛划分为面积大致相当的南北两个部分。有意思的是,早在日俄战争前,在日俄谈判过程当中,俄方代表也曾经提出过一个类似的、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的方案。如前所述,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矛盾愈演愈烈。为了独占朝鲜半岛和在中国东北获得特权,日本积极准备对俄国的战争,其中包括同英国结盟。1902年,日本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权国家英国缔结同盟条约,日本以承认英国在中国的利益,换取英国承认其在朝鲜的特殊利益。英国与日本结盟有自己的打算,她想借此抑制俄国,让她深深地卷入远东事务中,因为这样会分散俄国的力量,使其无力针对君士坦丁堡、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及印度采取行动。然而,英国政府的这一行动助长了日本攫取朝鲜的野心,从而“促成了日俄战争的爆发”[9](p.180)。这是因为,英日结盟令同样在朝鲜半岛有利益和野心的俄国感到担心。于是,俄国开始向朝鲜派遣军队,日俄因而走到了战争的边缘。但是日俄两国在战前为了避免冲突,进行了多轮谈判。1903年8月,日本向俄国提出6条协议草案,表示愿意承认俄国在中国东北铁路方面有特殊利益,但必须以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利益”以及维护各国在中国和朝鲜工商业利益均沾原则等为条件。10月3日,俄国向日本提出8项协议方案,表示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利益”,但日本必须承认“满洲及其沿岸一带均在日本利益范围之外”,并承认北纬39度线以北的朝鲜领土作为“中立地带”,日本不得派兵进驻[10](pp.163~165)。值得注意的是,俄方提出的39度线和后来美国人提出的38度线一样,都是把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致相当的南北两部分的一条分界线。但是,双方在谈判中,都不愿意作出原则上的让步。日本坚持它在朝鲜的独占权,有保留地承认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地位;而俄国则坚持它在中国东北的独占特权,有保留地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特殊地位。这最终致使谈判限于僵局,双方走向战争。但是,沙皇希望最好让日本人开始采取军事行动,并且在2月8日电令俄国远东总督,如果日本舰队在朝鲜的西海岸越过北纬38度线,那么俄军就不必等他们开第一枪即可发动进攻[11](pp.222~223)。日本海军在当天夜里偷袭旅顺口,于是日俄战争最后爆发了。今天回过头去看,如果当初俄国和日本能够达成在朝鲜半岛划分势力范围的协议,那场战争能否就得以避免了呢?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一幕。大约40年后,美苏竟然以“三八线”为界,在朝鲜半岛划分了受降区域,正是这条线后来成为了南北朝鲜的边界线!如前所述,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领导人(主要是美苏领导人起了主导性作用)讨论了朝鲜战后的命运问题。1943年12月,中、美、英首脑发表《开罗宣言》:“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12](p.407)。在1945年2月的苏美英首脑雅尔塔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战后朝鲜由美苏中共同托管,时间为20-30年。斯大林同意由苏、美、中等国对朝鲜共管,并保证朝鲜最后取得独立地位。然而在日本投降之前,有关国家并没有就朝鲜半岛的命运制订出具体的计划。1945年8月初,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接着进军朝鲜半岛。美国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并且担心苏联占领整个朝鲜半岛。1945年8月10日晚,美国政府相关人士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在朝鲜和亚洲其他地方接受日本投降的问题。在半夜的时候,两位年轻的军官(DeanRusk和CharlesBonesteel中校,前者后来任美国国务卿,后者后来任驻韩美军司令)奉命到会议室隔壁的一个房间里划定一个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占领区,防止苏联红军占领整个朝鲜并向日本进军。这两个人借助《国家地理》杂志中的一幅地图,向上司建议以北纬38度线把朝鲜划分为两个受降区,北部由苏联红军占领,南部由美军占领。他们之所以选择这条线,只是因为从地图上看,它基本上把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致相等的两个部分[1](p.6)。后来由杜鲁门签发的“第一号总统令”,正是以此向苏联提出在朝鲜半岛划分受降范围的。这应该属于历史的偶然,因为美国军方在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并不了解历史上俄国方面曾经向日本提出过类似的建议,而且当时并没有朝鲜问题专家参加决策。腊斯克(Rusk)本人后来承认,当时他和其他在场的人都不知道,在本世纪初俄国和日本曾经讨论过以这条线(实际上当时俄方提出的是北纬39度线,而非38度线———作者注)划分势力范围。他说,如果当初知道的话,我们一定会选择另外一个分界线[1](p.6)。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是历史的重复,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不管是39度线方案,还是38度线方案,它们可以说是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之间在朝鲜半岛划分势力范围的体现。四、朝鲜战争:地缘政治逻辑的延续1945年8月“三八线”的划定,基本上确定了朝鲜半岛未来形势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欧洲德国的情形类似,苏美两国都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朝鲜半岛的占领区内帮助建立政权。苏联在北方支持金日成建立政权,而美国则在南方支持李承晚建立政权。1948年,朝鲜半岛南北部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且分属已经爆发了的冷战的两个不同政治阵营,朝鲜半岛的政治分裂局面在美苏两国的左右之下终于成为了难以改变的现实。苏联和美国的军队分别于1948年底和1949年6月撤离朝鲜半岛,但是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有关朝鲜战争起源的很多细节尚不清楚。根据前苏联公布的材料,自从1948年建国开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就已经开始考虑统一祖国的问题,并且向苏联领导人提出自己的想法。斯大林由于担心美国因此出兵干涉和可能导致苏美之间发生军事冲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同意这么做。大约在1950年初,斯大林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同意朝鲜领导人实施以武力统一祖国的计划。斯大林改变态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目前已解密的档案尚不足以解释这个问题。斯大林自己说,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北朝鲜人可以采取统一祖国的行动[13](pp.60~61)。他本人并没有解释清楚所谓的“国际形势的变化”指的是什么。不少研究者认为,它同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有关把朝鲜半岛排除在美国在东北亚防御线之外的讲话有关,认为该讲话使得苏联领导人估计美国不会出兵朝鲜[14](p.142,p.433)。也有研究者指出,导致斯大林态度变化的原因除了艾奇逊的讲话外,还包括苏联在1949年8月底打破美国的核垄断、美国军队在1949年撤出朝鲜半岛等等多个因素[15](pp.62~6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同苏联的预想相反,美国迅速做出反应,并出兵朝鲜。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应措施,包括命令美国海、空、陆三军全力支持南朝鲜军队并且直接参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织以美军为主体、有10多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军”,使得美国的武装干涉具有合法性;命令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以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等等。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发生了不利于朝鲜人民军的急剧变化。同年10月,联合国军越过了“三八线”,向北推进。随着战场局势的发展,新中国也作为苏联和北朝鲜的盟友出兵朝鲜,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战场上进行较量。中国出兵朝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地缘政治的考虑密不可分的。因为朝鲜半岛是中国的近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向“三八线”以北进犯,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迫使中国领导人最后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16](pp.7~11)。中国作为苏联的盟友和朝鲜的友好邻邦,派出志愿军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并且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朝鲜战争是在冷战初期爆发的,有着很浓厚的意识形态斗争的色彩,但是这场战争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历史上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斗争逻辑的延续。在这场战争中,大陆超级大国苏联及其盟友,与海洋超级大国美国及其盟友,在朝鲜半岛进行了历时三年的较量,最后以1953年7月的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而告终。值得指出的是,在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间接交战的。美国是主要的交战国,而且它通过安理会的决议使得自己的干涉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只黑猫咪水粉画课件
- 小儿龋齿相关课件
- 高校学子求职利器:港澳保送面试题库实 用指南
- 三八妇女节宣传反诈课件
- 小儿足推课件
- 婚宴上女方父母讲话稿
- 大班语言教案找小猫
- 大班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 大学生暑期市场社会实践报告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 大学生暑假做义工社会实践报告
- DB37T 5230-2022 岩棉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车辆免责协议书范本
- 游戏开发流程及测试规范手册
- 风险承担合同模板
- iso22000202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 GB 3836.15-2024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设计、选型、安装规范
- 新版计量认证质量手册
- 有机农业种植合同
- DZ/T 0462.1-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1部分:煤(正式版)
- 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1
- 2024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4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