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安徽省涡阳县第四中学高考最后冲刺模拟(二)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蚂蚁种群中蚁后(吃富含蛋白质食物的雌性蚂蚁幼虫发育而成)负责产卵,工蚁(雌性蚂蚁幼虫因摄食蛋白质食物较少发育而成)负责照顾蚁后和幼崽、觅食等,但其很可能永远不会有自己的后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蚁后具有繁殖能力,出生率很低,不利于种群的维持B.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蚂蚁种群,其未来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多C.用性引诱剂诱杀蚂蚁雄性个体,主要以增大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D.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种蚂蚁的种群密度时,应在富含蛋白质的地区取样2.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距离的增大,蝗虫的种群密度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减弱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在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3.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正式实验中,需要用蒸馏水作对照组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概念模型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的影响相同D.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细胞核和无细胞核两部分4.研究发现,人体内由色氨酸(分子式为C11H12N2O2)代谢生成的5-羟色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使人产生困倦感。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色氨酸的R基是-C9H9OB.饮食中适量添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利于睡眠C.人体需要的色氨酸在体内可以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D.5-羟色胺在突触前膜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突触间隙5.将某种离体神经纤维分别置于海水①、②中,同时给予一次适宜刺激并检测其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曲线①、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A点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神经元细胞膜对通透性增加B.产生B点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神经元细胞膜对通透性增加C.导致曲线②与曲线①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海水②中浓度较低D.导致曲线②与曲线①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海水②中浓度较低6.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6-BA与2,4-D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脱分化的培养基中,要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纤维素酶等物质来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B.实验结果表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C.此实验为预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D.实验结果无法证明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市最先出现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传染病,之后该病在全国扩散。“万众一心战疫情”,逆行的医生进入重症病房,与时间赛跑,严防病毒入侵,穿着尿不湿,在三层帽子三层口罩两层眼镜的勒迫下长时间的工作,长时间的不进食不喝水,成为新时代可歌可泣的人。请回答下列问题:(1)长时间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他们的血糖能保持相对稳定,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密切相关,与正常情况相比,这些医生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____。(2)长时间不喝水会使医生的细胞外液参透压升高,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会使垂体释放的____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_______、(3)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4)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入侵机体后,能选择性的入侵肺部细胞,说明它能够_______肺部细胞表面受体。(5)某患者在初次感染时,14天后检测到了该病毒的抗体,再次感染时,第2天时就检测到了该抗体,请简要解释再次感染时,该抗体迅速产生的原因是____。8.(10分)我国很多地区春季干旱少雨,为春季园林绿化带来很大的影响。为挑选较耐早园林植物,研究人员对东北玉簪、大萼铁线莲、蛇莓三种当地常见园林植物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甲可推测随着干旱天数的增加,不同植物叶肉细胞内________化合物的合成量均呈现减少趋势,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与正常条件下的同种植物相比,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中积累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三种)。(2)分析图甲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适于在较干旱地区做园林植物的是________,结合图乙的实验数据可知,这种植物通过增加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来提高________________以达到保水抗旱的目的。由于蛇莓细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比大萼铁线蕨的含量低,而净光合速率却比较高,说明蛇莓还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高暗反应速率,进而达到增加光合速率的目的。9.(10分)2018年1月中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猕猴“中中”和“华华”诞生,并已经分别健康生活了数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采用和克隆羊多利相同技术手段获得的灵长类动物,将推动中国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医药研发,加速新药研发进程。请回答:(1)克隆猕猴“中中”和“华华”采用的核心技术是______________和胚胎移植。(2)由于猕猴是单胎动物,卵细胞的数量也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成功。为了获得代孕猕猴和多个卵母细胞,需要对雌性猕猴进行的共同处理是______________。(3)克隆猕猴采用的供体细胞是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而不是成年个体成纤维细胞的原因是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分裂次数少,传代在10代以内,能保持正常的_________。当卵母细胞培养至___________期时,可以用微型吸管同时吸出卵母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4)为了选择雌性胚胎进行移植,需要对体外培养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采用的方法是取囊胚期胚胎的_______________(滋养层细胞/内细胞团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5)在培养“中中”和“华华”的供体细胞时,观察到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时,表明细胞正在发生____________。10.(10分)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家蚕体色正常与油质透明为一对相对性状,油质透明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用正常雄性与油质透明雌性杂交得到F1,F1只有一种表现型,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F1个体自由交配,F2会出现油质透明的家蚕,其性别是____性。(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丝能力强的雄蚕,科研人员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的亲本进行杂交,使其子代中雌性均为油质透明,雄性均为正常。(3)位于常染色体上的D/d基因,当d基因纯合时可使雄蚕性反转成不育的雌蚕,但对雌蚕没有影响。在考虑D/d基因的情况下,若一只纯合正常雄蚕与一只纯合油质透明雌蚕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蚕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5︰3,则亲本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F2代雌蚕中共有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不含W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11.(15分)大肠杆菌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其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1)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成分含量蛋白胨1.4g乳糖3.4g蔗糖3.4gK3HPO43.4g显色剂4.3g琼脂13.4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44mL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培养基中_________换成__________,若要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还需将伊红美蓝换成___________。(3)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通常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对已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4)现有一升水样,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水样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3稀释度。各取4.1mL已稀释1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33、36、3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____。(3)为检测严重污染水体中大肠杆菌数量,将水样适当稀释后,取样涂布在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应选择颜色为____________的菌落进行计数。该方法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题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而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题目详解】A、蚂蚁种群只有蚁后这种雌性个体具有繁殖能力,但其繁殖能力很强,一定时间内的出生率并不低,且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对其种群的维持是有利的,A错误;B、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蚂蚁种群,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种群数量会增多,若环境条件变差,种群数量也可能下降,B正确;C、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蚂蚁种群中的雄性个体,主要使种群中性别比例失调,从而使出生率降低,进而导致种群密度下降,C错误;D、采用样方法调查蚂蚁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D错误。故选B。2、A【解题分析】
由柱形图和曲线图可知,以石头为中心,距离石头的距离远近不同,蜥蜴数量、蝗虫数量、禾本科植物、非禾本科植物的数量不同,距石头的远近引起的不同生物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属于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由曲线可知,距离石头越远,蝗虫数量越多,禾本科植物减少,非禾本科植物大量减少,种群密度下降,植物之间的竞争降低。【题目详解】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加大,蜥蜴数量减少,蝗虫数量增多,而非禾草植物明显降低,故说明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降低,A正确;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越不利于躲避天敌,被天敌插食的风险就越大,B错误;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不同,生物分布也不同,故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错误;物质循环是指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是循环利用的,不是各种生物之间的物质都是循环的,D错误。【题目点拨】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结合图示分析出得到“距离石头的距离远近不同,蜥蜴数量、蝗虫数量、禾本科植物、非禾本科植物的数量的变化”。其中分析选项时应注意一些易错点: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别;物质循环的范围等等。3、D【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研究细胞核的功能实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和构建模型的种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取材是否合适、实验条件控制是否得当及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等,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题目详解】A、“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中,需要用蒸馏水作对照组,正式实验中设置不同浓度梯度,为相互对照,不需要设置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组,A错误;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要适宜,过长或过短都会对调查结果产生不同影响,C错误;D、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细胞核和无细胞核两部分,D正确。故选D。4、B【解题分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是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有1个H和1个R基,分子式为C2H4O2NR。【题目详解】A、氨基酸的通式为(分子式为C2H4O2NR),色氨酸分子式为C11H12N2O2,结合二者可知其R基为-C9H8N,A错误;B、根据题意,色氨酸代谢生成的5-羟色胺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使人产生困倦感,故饮食中适量添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利于睡眠,B正确;C、色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可以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只能从外界摄入,C错误;D、5-羟色胺在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进入突触间隙,D错误。故选B。5、D【解题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所产生的电位变化过程,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此时神经元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钾离子外流,产生外正内负的电位变化。当神经纤维上有兴奋传递而来,神经元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产生外负内正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题目详解】A、由图可知A点神经元未兴奋,此时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形成原因是神经元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增加,A错误;B、B点时细胞接受刺激已经兴奋,此时神经元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B错误;C、曲线②和曲线①相比,静息电位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海水中钾离子浓度没有变化,C错误;D、曲线②和曲线①相比,虽然曲线上升但并未形成动作电位,可能与海水中钠离子浓度较低有关,D正确;故选D。6、D【解题分析】
首先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6-BA与2,4-D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看清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根据图中信息进行解答。【题目详解】纤维素酶能够催化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的水解,所以在脱分化培养基中不能加入纤维素酶来诱导愈伤组织的组成,A错误;与对照组相比,几个浓度对原球茎增殖的作用都是促进,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在正式实验之前先做预实验,可以摸索实验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预实验并不能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实验并没有设计单独使用6-BA和2,4-D的组,因此无法证明二者协同使用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减少脊髓大脑皮层(特异性)识别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大量抗体)【解题分析】
1.血糖平衡的调节:2.水平衡调节的方式:【题目详解】(1)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饥饿状态下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因此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比值降低。此时人体内肝糖原分解加强,同时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加快。(2)根据题意,长时间不喝水会使医生的细胞外液参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器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会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3)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因此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憋尿。(4)由于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在活的宿主细胞内增殖,而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入侵机体后,能选择性的入侵肺部细胞,说明它能够特异性识别肺部细胞表面受体。(5)根据题意,由于初次感染时患者机体产生的相关记忆细胞,在再次感染时受到病毒刺激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继而分泌大量抗体,所以一般患者初次感染时,14天后可以在体内检测到相应抗体,再次感染时第2天就能检测到该抗体。【题目点拨】本题考查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免疫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血糖调节过程中血糖的来源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功能,把握水盐平衡调节的途径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根据排尿反射的实例理解神经的分级调节,掌握病毒的特点和二次免疫的过程及其特点,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8、C3(三碳)ATP、[H](NADPH)、C5(五碳化合物)蛇莓细胞液浓度(细胞液渗透压)提高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调节气孔开度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等)【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随着干旱天数的增加,为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造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图甲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适于在较干旱地区做园林植物的是蛇莓;图乙的实验数据可知,植物通过增加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来提高细胞液浓度以达到保水抗旱的目的。【题目详解】(1)随着干旱天数的增加,为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叶肉细胞内C3化合物的含量下降,ATP、[H]、C5化合物造成积累。(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蛇莓的净光合速率一直高于其他两种植物,比较适于做干旱地区的绿植。归根结底,干旱条件不光合速率降低是由于细胞内水分减少造成的,增加细胞液浓度可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蛇莓细胞中可溶性糖浓度并不是最高,但是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除了通过增加细胞液浓度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进行抗旱外,还应该有其他机制:如通过提高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改变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来调节气孔开度)、利用酶促和非酶促系统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保护色素不被分解,光反应速率加快,也会间接影响暗反应速率等)。【题目点拨】利用实验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中不同植物同一环境下的不同表现的可能原因,本题主考查信息提取和分析处理能力。9、体细胞核移植同期发情处理二倍体核型MⅡ(MⅡ中、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核和第一极体滋养层细胞癌变【解题分析】
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题目详解】(1)核移植得到的动物又称为克隆动物,如中中和华华,培育的过程中用到了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2)核移植后经过早期胚胎培养获得的早期胚胎需要经过胚胎移植进代孕母体,供体和代孕母体需要经过同期发情处理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便于进行胚胎移植。(3)动物细胞培养的代数增多,会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故常选择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可以保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核移植时需要选择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可以用微型吸管同时吸出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获得去核的卵母细胞。(4)内细胞团将会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会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进行性别鉴定应该选择滋养层的细胞。(5)若细胞发生癌变,其形态会发生改变,如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题目点拨】中中和华华属于克隆动物,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10、ZBZB,ZbW雌ZbZb×ZBWddZbW81/5【解题分析】
某种家蚕的性别决定是ZW型,雄蚕和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ZZ和ZW,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油质透明雄性的基因型为ZbZb,正常雄性的基因型为ZBZB和ZBZb,油质透明雌性基因型为ZbW,正常雌性基因型为ZBW,根据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做出准确回答。【题目详解】(1)用正常雄性与油质透明雌性杂交得到F1,F1只有一种表现型,说明亲本雄性的基因型为ZBZB,雌性为ZbW;F1个体的基因型为ZBZb和ZBW,表现型为雌雄都为正常,F1个体随机交配得F2中出现油质透明的基因型为ZbW,其性别为雌性。(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丝能力强的雄蚕,则应该通过杂交获得油质透明的雌蚕(ZbW),选择油质透明的雄蚕(ZbZb)和正常雌蚕(ZBW)杂交,这样后代雄蚕都是正常(ZBZb),雌蚕都是油质透明(ZbW)。(3)由题意知,D(d)、B(b)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一只纯合正常雄蚕与一只纯合油质透明雌蚕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蚕随机交配,如果不考虑D/d,F2代雌雄比例为1︰1,而考虑D/d基因,F2代雌雄比例为5︰3,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IEEE 8802-1AS:2021/AMD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Part 1A
- 【正版授权】 IEC 63522-24:2025 EN-FR Electrical relays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24: Load transfer
- 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理测评师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商法知识竞赛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国际法与国内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务会计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建筑师职业认证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临床三基培训
- 2024年湖北省高考政治卷第18题说题+-2025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 2024安徽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2022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 造价咨询预算评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门诊合作协议合同范本(2篇)
- 洁净室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通过BSI和华光审核)
- 路灯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主动脉夹层完整版课件
- 超声考试题+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