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_第1页
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_第2页
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_第3页
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_第4页
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关键字:京剧,唱腔,行腔,要领,初探大凡京剧爱好者,无一不知梅兰芳京剧艺术,即便“圈外之人”,也略知一、二,可见其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梅派艺术享有“雍容华贵、端庄凝重、意境和美、浅薄含蓄”之盛誉,而其众多脍炙人口的唱腔则是构成其艺术特色的核心,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广为流传。唱腔是梅派艺术得以为人们所生疏、理解、鉴赏、传播的主要“载体”。争论唱腔,把握行腔要领,以求字正腔圆、韵正味浓,不仅是众多“梅迷”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且也是从事京剧艺术争论、弘扬民族文化工作者一再涉及的课题。争论梅派唱腔,前提条件是要对梅派的整体艺术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作为京剧旦角艺术中的一大流派,梅派艺术也和其它流派艺术一样,首先它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不能不反映出其产生、进展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的痕迹,有其肯定的历史局限性是缺乏为怪的;其次,梅派独树一帜,是与其它流派相比较、相区分而言,其精华在于它的共性局部;再次,它作为流派是这一艺术进展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它的进展随创始人梅兰芳大师的谢世而终结,而后人在终结根底上的再创作、再进展,就成为别的东西或的流派。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梅派艺术的共性,在抓住共性的根底上,再联系旦角艺术乃至整个京剧艺术的共性,才能探抵梅派艺术的真谛,既要防止停留于泛泛而论,又要防止把那些属于共性的东西误会为梅派。孙家斌先生针对京剧界要不要连续保存上口字、尖团字的争论,在《中国京剧》杂志也就消逝了”。他认为,取消上口字、尖团字,就等于取消了京剧特色。我们这里不争论这个问题,但我认为这一观点也适用于如何对待流派的问题。混淆流派的特色,磨削流派的“棱角”,甚至以“借鉴”、“移植”为名随便掺进别的成分,自作聪明地进展“改进”和“包装”,是格外有害的。不准的描写。有人说,京剧是一门“圆”的艺术,字正腔圆、劝人为善,从舞台布“圆”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试述之:可谓刻骨铭心,但在行腔或身材中并未有大幅度的起伏。芳在表演此类人物时都崇尚高雅、避开失态。如《俊袭人》中人物对轻佻、望眼欲穿,也未消灭失宠后的妒恨失态、怨言连篇。高强度的念白、行腔。《生死恨》中大段“二黄”唱腔在夜纺中进展,如诉如泣、悲之不极、愤之不火、痛之不绝、冤之不憾,真乃绝唱!酒》中杨贵妃有“沉鱼落雁”之美、“闭月羞花”之丽,“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故“三千宠爱一身专”,可谓春风得意。然而梅先生扮演的杨贵妃决无妖媚、挑逗、狎邪之感。以端庄表美,崇尚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是梅派表演艺术的一大特浅薄含蓄,意味深长,令人美感格外。定忧心如焚,《凤还巢》中人物面对继母露骨偏心而敢怒而不敢言,腔,但均不显得声嘶力竭、歇斯底里,而是表露得体,无火爆之感。《穆桂英挂帅》中责文广、《生死恨》中骂胡儿、《宇宙锋》中斥昏的。梅派艺术是“圆”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该艺术核心局部的唱腔,更是充分表达了“圆”。唱腔及行腔在哪些方面表达了气,内中皆有骨;脱尽摩仿处,现出真面目”。这段口诀比较生动形表述,限于笔者水平的浅薄,只能作如下一鳞半爪的表述:一、旋律质朴,流畅自然”〔虽然梅先〕,就旋律本身,笔者觉得无从〔例如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平和中正、圆熟均匀、蕴藉流畅、恰到好处。图走捷径,设想从众多的唱腔旋律中找出小段或音节来贴上梅腔的标行腔规律,创出了沉着含蓄、韵味醇厚的唱腔体系。他从不用任何加〔少卿〕派琴票朱正修先生宗梅、研梅数十年,他在生前给我的一次来信中谈及了梅派“摇板、“散板”唱腔的特点和规律:第一、柔的圆弧唱法相连,这往往是有否“梅味”的要点;第三、每个字之间是紧紧连接,不能拉得太开;第四、“摇板”腔的最终不要拖得述。易学难工。易学的缘由在于唱腔的旋律比较通俗、流化,没有险腔和怪腔,因而比较简洁学,单就某一唱段旋律的把握,生怕用不了多大功夫;难工的缘由在于其难以捉摸的特点,出“梅味” 润腔技法难以把握,难得要领。从而使相当一局部到梅腔平淡无味而丧失兴趣,再加上梅腔极少讨俏的“花腔”子的“高腔、“险腔”,因而导致一些原先爱好梅派的人半途而废地改学别派。成套唱腔。而且在“原板”的其次、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句后,分别依次插入“回回曲”、“山坡羊”、“万年欢”、“一枝花”和幻境、轻歌漫舞中完毕,并未使使观〔听〕众感到冗长、乏味。二、谱简腔繁,主辅相引繁之别,然而假设用同一种方法记录旦角流派的唱腔,则梅派唱腔的曲谱会显得相对简洁,其缘由在于梅派行腔、润腔的很多微小之处具有“隐性”的特点,难以用曲符号来表示,腔繁就繁在这里。而且,梅派唱腔有明显的主、辅音之别,尤其是落字音与非落字音之间,主、辅之别更为明显。例如:“西皮慢板”中各旦角常用的旋律:565361│16〔25〕7 76〔765 5、末眼的点突出这三个主音,其它音则处理得比较稍微、短促,主辅之间形成突出主音的“弧”,故在记谱时甚至可以把辅音记成主音的装饰音,曲谱相对简洁就突出出来了。而其它流派就不同了,例如程派对同节拍的诸音在力度、时值的处理没有明显的主、辅区分,而尚派的处理方式则更不一样,主、辅音力度的处理,甚至有轻重倒置的现象。,甚至可以把这一流派的代表作通过转变润腔方式,变成另一种流派。争论一下张〔君秋〕派与梅派唱腔,其旋律走向并没有明显的区唱,“梅味”变成了“张味。”《西施》中“月照宫门第几层”中“层”的行腔:6506725ˇ6666│66650664662.323│5〔643〕2.323554.5631│55。〔曲谱中夹注的唱词不占时〕。每个节拍的第一个音一般可处式让伴奏去带过。固然,还要留意板眼、节奏的强弱、轻重。三、频率平缓,连弧推动梅派声腔显示的音频,较为平缓,很少大起大落。它的精彩之处往往不在于频率的畸高畸低、突快突慢,而在于“处事不惊”,“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其频率连线呈平缓推动的连弧形。不像有的流派呈“锯齿形”或“颠跳形”。音频的连弧推动是形成梅腔“圆”的艺术的一大因素。例如《霸王别姬》“南梆子”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一句,“看”之腔为3 3 看成了从高到低的上弧〔这里从高到低的连弧称上弧,为“⌒”形,由低到高称下弧,为倒“⌒”形〕;“大”之腔为 3 的上弧,1有后装饰音7,形成了对下一个弧照应连接的态势;“王”之腔为 6 5 6│3ˇ6.65 6 5│,65 个上弧组成,一个“小气口”后,行6.6 565之腔,同样是一个下弧和一个上弧;“在帐”之腔3 6 5│35,在 帐先是一个上弧,然后紧接一个下弧;“中”之腔7 其中6中有一个前装饰音2,形成了一个上弧;“和衣”之腔7.67.6 5和 衣│6,由两个上弧和一个下弧组成;“睡稳”之腔63 5│6─,睡 稳依次由一个上弧、一个下弧、一个上弧组成。必需留意,有时弧间虽然有“气口” 断开,但两者之间存在相互照应、连续推动的态势,即使弧中断开,也呈平滑相连之势。连弧行腔,往往大弧套小弧,大弧带小弧,小弧引大弧,小弧推大弧。梅腔不仅两个音或数个音用连弧,而且对单独一个音也常常用“打弧” 的方法唱。我们知道,主音加装饰音实际是打弧,尾音也是打弧。包幼蝶先生的《太真外传》曲谱,就是用弧线表示装饰音和尾音的,还用弧线表示音的高切入、低挑出,格外直观、形象,有的音还用“s ”弧表示。例如“西皮原板”中“拽长袖”的“袖”字落5,需高子中“凡尘”的“凡”字落1,需低挑出,就用“╯”形弧表示。“二六”中“挽翠袖”的“袖” 字落7、“弄影”的“影”字落6、“乱迸”的“迸”字也落6,都要打“s”弧,“空中”的“中”字落6,先高切入,紧接着打,唱准了格外动听。《贵妃醉酒》是一曲美丽的绝唱,这不仅在于旋律设计的精到、独特——通篇用“四平调”,更在于梅先生超群的润腔手法,使人感到格外动听、动听。这出戏的第一段唱,梅先生在“海”、“轮”、“转”、“见”、“兔”、“空”、“恰”及“娥”3532现出一轮明月当空的夜色美景,令人沉醉、神往,也把杨贵妃心旷神怡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四、小腔细腻,规律可循唱工技巧中有很多不为人留意的小腔〔徐兰沅先生称小音颠、挑、压、落、断音等。然的不依”唱腔:5〔老〕1〔爹〕1〔爹〕.2653〔知〕3〔道〕56〔了〕3〔定〕55〔然〕5〔的〕5〔不〕357〔依〕.6 5“ 5 5 ”‖引号中的两个装饰音,便是颠音。从7.6 颠两下,就不生动;《坐宫》“导板”“夫妻们”唱腔:2〔夫〕1〔妻〕1〔们〕6 1-2-“ 2 2.3 〕做预备,这样能使腔儿互有照应,承转自然;《宇宙锋》中一句“散板”“抓花容” 腔 :3〔抓〕-2〔花〕2〔容〕61 2-2.1 6 1.16 1 2-“2 1 1-”,承受了“一挑两颠” 法:2 为一挑;1 一步深化了人物的感情。腔中的音往上行谓挑音,有不花而干净的特征。《凤巢》“南梆子”中的“反将她”一腔为6〔反〕. 1 6.1│“2〔将〕.5” ,就是从2到5的挑,这音要直上,不加任何装饰,听起来淋漓尽致。《洛神》“慢板”中“乘清风”的“乘清”两字的腔为5 〔乘〕1〔清〕,5音有后装饰音3,1有前装饰音2,这两个装饰音也要用挑的方法唱。压音。为了分清唱腔的层次,增加人物的妩媚情感,在拖腔中用压的方法,这样会感觉到腔虽长而不散。《天女散花》“二黄慢板”7〔冥〕-7-│“7”,引号中的33〔无论是半句还是整句〕,在腔尽结尾的一刹那,要有落音或断音。梅派行腔要求“落”要美丽,“断”要干净。应当留意,“二黄”句句有“落”音,“西皮”则有施》“二黄导板”转“慢板”共四句中有屡次落音,“水殿风来秋气26的“层”,行腔到5 杆”的“杆”,行腔至 1,1音延长以26完毕;“俱凭尽”的“尽”,腔至6 延长以26完毕;还有“独步虚廊夜沉沉”的“沉”、“何年再会眼中63完毕。应当明确,一旦落音,就必需打住,不能再拖泥带水。腔的结尾还有一种似有似无的“尾音”,53;“16。该剧63。经笔者对包幼16;23、6;36;56、3;63。不过,不是全部腔末音都有尾音,尾音不能滥用,这要依据需要,也不能太长或太明显,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断。“断” 腔的又一个要领。何谓“断”,就是至此打住,不要拖泥带水。比方《宇宙锋》“老爹爹发恩德”腔:5〔老〕1〔爹〕│6ˇ7〔爹〕6〔5 36〕│2〔发〕2〔恩〕376 5〔德〕65│,第一个“爹”行腔到6、其次个“爹”行腔到6、“德” 都要打住,不能拖沓。《穆桂英挂帅》“导板”中 “大炮三声”的“炮”字,行腔到7 6时,就要“断住”,连续拖或加其它花腔,就是画蛇添足。“断”的状况在梅派唱腔行腔中极多,需要认真领悟和掌握,敏捷运用。五、字腔一体,贴切颖么独特之处呢?我认为:35,213,,〔阳平的调性,京音是“中升调”,湖广音是“降升调”中州韵是“中降调”〕,因而,旦角中的其它流派例如程派一般是不高唱或尽量避开高唱的。程砚秋先生的咬字,多湖广音,多取法于余叔岩,故行腔有含蓄不尽之趣;而梅先生咬字京音较多,具有亲切、活泼之感。梅先生敢于创,他的阳平高唱形成了唱腔上的很多亮点和精彩之笔。例如《女起解》“反二黄慢板”首字“崇”、《三堂会审》“散板”首字“来”、《黛玉葬花》“西皮慢板”中两句的首字“随”和“红”,等等,均用的是高唱法。他在句首第一字的阳平字用高唱法比较多。不仅如此,对句中的阳平字用高唱法也比较多。例如,《太真外传》“二六”唱段中三组阳平字:“前来”、“蟾蜍”、“嫦娥”,均用全曲最高音唱出,形成了整段唱腔的风格之一。音化趋势明显。梅先生在推动京剧音韵京音化问题上领先垂范的作用,他在传统声腔与现代汉语音的结合上不乏成功范例。比方,《霸王别姬》“南梆子”中有二十多个去声字,其中、步、落、色、适、听”等字就是用的京音;梅先生在晚年创桂英挂帅》,京音化更加明显其中的“非、娘、女、我、猛、飞、戈” 等字就不上口,这出戏的唱词相当大的局部用的是京音,的“大”字用京音唱就格外突出,一般艺术家都上口的“戈”字〔上口读guo〕,梅先生唱京音ge音,这是少见的。其三、归韵方法独特。早先的艺术家在字的归韵收声上,总是把一个字的切音〔字头〕唱得长,本音〔字腹〕消灭却很短暂。如“王awang在很短时值内消灭,这不仅不能发挥字腹元音发声的优势,而且弄浑了字音。梅先生转变了这种归韵陋俗,他唱每一个字都是一出口就由字头转到字腹,然后以字腹行腔到韵尾〔收声〕,听起来自然贴切。其四、字调运用敏捷。四声声调用得正确与否,牵涉到“倒字”问题。一些艺术家为了避开“倒字”,往往在唱腔设计上放不开手脚,宁肯唱腔有所缺憾,也不愿出“倒字”。梅先生却实行了比较敏捷的方法,他在与他的“班底”争论腔时,常常遇到唱腔旋律与词意内容很得体,但唱起来个别字音却唱倒了,假设把这个字音扶正,唱腔旋律的完整顺畅又受到了损害。在这种状况下,他就用“小音法”技巧予以扶正。假设这种方法不奏效,就用“先正后倒”或“先倒后正”的方法进展订正。例如,《霸王别姬》“西皮原板”中“且放宽心”的“心”是阴平,须高唱,假设简洁从事就唱成5〔且〕.6 32 放〕05 61│6 356〔宽〕.123│5〔心〕,〔“且”落第一音节板上的5,“放” 落第一音节中眼的3,“宽”落其次音节中眼的6,“心” 没有“倒字”,但梅先生觉得这个腔枯竭得很。于是就改成5〔且〕.6 32 3〔放〕05 61│6 356〔宽〕.143│ 3〔心〕203 436 33│5〔“心” 落第三音节板上的3,其它字落音不变〕,这样处理“心” 心”音又归正了,唱腔比前面的动听多了。梅先生创腔并不完全“以字就腔”,也不完全 “以腔就字”,而是要在腔能够完善表达人物情感并实现唱腔自身美感的前提下,才“以腔就字”或 “以字就腔”。这里补充一下笔者对“小音法”扶正的理解:《女起解》“流水”有一句“苏三离了洪洞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