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安徽省黄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安徽省黄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安徽省黄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安徽省黄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5-2016学年安徽省黄山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一、本卷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著名作家贸平凹在他女儿的结婚宴会上对女儿女婿提出希望:“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读书拼田".传统观念中的“忠孝传家"、“拼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A.“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B.“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2.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3.宋代实行“侍丁”制度,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政府可减免其税收与徭役。宋代政府还设置了“安济坊”“福田院"“居养院”“孤老院"等养老机构.这说明宋代()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 D.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4.有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A.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B.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 D.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5.下面为明淸时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淸代人口增长远远超过明代的主要原因是()年代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万历(公元1393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人口数量0。7亿1。97亿1.50亿3。13亿4。30亿A.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B.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C.中医药学的发展降低了死亡率D.政府为增加人口税的有意推动6.如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结合所学断,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欧洲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放松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C.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7.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A.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C.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D.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8.著名学者沈渭滨教授说:“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有一批人鉴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亡的感情使他们感觉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才是中国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我提出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ー角度的。”下列史实能够作为沈教授把辛亥革命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依据的是()A.建立革命政党,宣传三民主义B.与改良派论战,解放人们思想C.发动武装起义,震撼清朝统治D.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9.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曾全文刊登中央审计委员会对中央政府各部委,粤赣省、瑞金市、国家企业及革命团体等的九份审计报告。其中明确指出中央印刷厂等国企,“一般的缺点是不明了本身在苏维埃经济上的性质和作用,不知道也不考察产品的成本,不知计算盈亏,有钱就用,没有钱就向国家主管机关要”。这说明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做法()A.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掲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C.推动了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 D.履行了與论督政的政治职贵10.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笫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耍0的是()A.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B.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C.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11.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为某次会议的召开发了一封电文以示祝贺:“值此……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表示。并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做出贡献。”这次会议应为()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12.如图选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剪纸,与图中这一成果联系最密切的是()A.一国两制 B.港澳回归 C.九二共识 D.马英九上台13.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景象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幵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市场经济改革明确成为目标 B.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C.多种经济成分幵始共同发展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4.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成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些亊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亊务上出错轻得多。”他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抗议贵族专权暴政C.掸卫思想自由原则 D.维护公民参政权利15.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丁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①奴隶贸易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英国成为殖民霸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6.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17.霍布斯认为,现有的国家体制解散时,人类将恢复到初民状态.初民状态中,公众的权力尚未展开,既无政府亦无法律;既无法治,也谈不上公平与不公平.在作战的条件之下,只有强权与欺诈算数.下列时期,与这一特征最为相似的是()A.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D.维新变法时期18.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土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报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休化19.二战后,“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经济形势令人绝望……在华盛顿引发人道主义忧虑,但是,决定行动的还是美国的自身利益,是美国对欧洲的混乱和颠履活动的担忧.使西欧远离斯大林的影响,这是美国最起码的要求。“美国为解决欧洲问題而采取的行动()A.不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 B.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C.推动了欧美一体化进程 D.是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20.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21.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増速.从1980年到1989年,国际贸易总额由19966亿美元增加到30165亿美元,增长了51。1%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由481亿美元增加到1903亿美元,增长了3倍.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C.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升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22.桑戴克在《界文化史》中说: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所著的《人体结构》,ー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喿戴克认为这两本著作的主要意义在于()A.标志着近代科学产生B.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C.对人体结构研究,有利于科学的发展D.日心说的提出,否定了统治人类思想千年之久的地心说23.历史研究中强调的“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分析下列各个选项,材料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里的98%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B谭嗣冋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实现共和政体C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D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ー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A.A B.B C.C D.D24.莫奈名画《伦敦国会大厦》把伦敦雾描绘成了紫红色,伦教人对此颇感不解。但人们观察后发现,工厂烟囱中喷出带有火星的烟雾在阳光映射下的确是紫红色的,该作品()A.创作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B.属于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C.掲示工业化对环境的危害 D.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专制制度,到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一家之后,思想开始受到禁锢,难以出现在平等基础上的、充分自由的家争鸣“,但文化学术也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中国农耕文明达到的高度和精致程度为世界之最,适应这一文明的专制皇朝制度也设计周到、高度成熟。所以凭武力征服中原的游牧民族都在文化和制度上被汉化。又由于地理的特点,可以长期封闭,“六合之外,姑存不论”。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中国是唯一未中断的文明古国,原因在此。﹣﹣资中筠《士人风骨: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材料二14一16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比较表人物代表作基本主张李贽《藏书》指斥那在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否定孔子权成,提出是非无定论;反对封建禁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薄伽丘《十日谈》批判天主教的黑暗和腐朽;认为僧侶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反对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扼杀,主张“幸福在人﹣﹣搞编自谭文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之比较》(1)根据材枓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和薄伽丘思想的共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当时东西方思想产生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认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我们试回溯一下近百年的历次重大政治改革运动,哪一次不是爱国与革新相结合的?尽管随着时代的推移,革新的口号和程度不一样,性质上也有所不同,却都和学习外国有关,它的进程充分地表达了这个历史逻辑.一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所述“历史逻辑"的合理性.[选考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7.材料一清朝政麻为加强和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首先于1762年设置了伊犁将军。伊犁将军是新疆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驻新疆各地的清军,兼理对外交涉等事宜.此外,清朝政府在汉族、田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桉照内地的建置,设府厅州县。对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居民,清朝政府仍实行伯克制。(注:伯克制度是中国清末以前新疆因部实行的官制。清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清廷保留了回部原有的伯先官职,并加以改革,将其纳入清朝官制中。)清朝政府在哈密、吐鲁驀和蒙古族游牧地区,实行札萨克制、对表示臣属清朝政府的柯尔先孜、啥萨克、法罕(以乌孜别克人为主)等部,清朝政府把他们作为自己的藩属,对他们的首领实行册封。﹣﹣摘编自《清朝政府是怎样管理新疆的》材料二自光绪三年到八年,左宗棠多次上奏朝廷,强调新疆设省的必要性.同时,左宗棠还指出,伯克制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议在善后局的基础上在各地设立新的行政建罝,直接管现各地民政事务,刘锦棠继左宗棠主持新疆军务后,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建省方案,光堵十年九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后期政府对新疆管理方式的不同。(2)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淸政府在新疆设置行省的作用。[选考题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8.材料一些思想家,尤其是地些早期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他们一直把理性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联系起来。但是,其他人,尤其是英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把理性与培根哲学的科学探究方法联系在一起。……从所谓的启蒙运动高涨时期开始,理性不仅意味着精神高于肉体(笛卡儿的定义),实验高于猜想(培根的定义),还意味着科学和所谓的科学方法高于人文主义和印象派的研究方法。……其它文明如果发展到18世纪欧洲的文明程度,就拥有理性,……这一主张的前提是哲学家的理性不受文化态度、历史趋势和人性弱点的影响。理性被包装成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包罗万象的体系,哲学家对这一体系的信心时的他们得出了如下结论:欧洲文明及其对西方模式下对科学探索的重祝和所有其它文明致力于达成的目标相同。……启蒙思想家为进步提供了具体的判断标准:任何能埋性的、科学的、遵循自然和科学法则的都是进步的.从进步这个概念衍生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推论就是自然需要人类去控制,人类需要控制自然。因此,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的开端被誉为进步的、理性的、顺理成章的。﹣﹣摘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主编《世界大历史:,689﹣1799》(1)据材料概括“理性”所呈现处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产生的历史影响。

2015—2016学年安徽省黄山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卷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著名作家贸平凹在他女儿的结婚宴会上对女儿女婿提出希望:“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读书拼田”。传统观念中的“忠孝传家”、“拼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A.“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B.“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考点】39: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分析】本题考查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解答】“忠孝传家"、“拼读传家”未体现世袭制,故B错误,符合题意;AC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考点】1B: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解答】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材料中“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的含义:经常有反叛的诸侯王而没有反叛的郡县.西汉初年,由于实行郡国并行制,曾发生过七国之乱致使社会动荡.故选B.3.宋代实行“侍丁”制度,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政府可减免其税收与徭役。宋代政府还设置了“安济坊”“福田院”“居养院”“孤老院"等养老机构。这说明宋代()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 D.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考点】2W: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经济政策.此题难度较大,需要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答.【解答】材料反映了宋代关于养老的制度和机构,但是不足以表明其时社会保障体系的非常完善,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出人口老龄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养老信息都是围绕政府的政策,与宗法制无关,故D项错误;按材料意思,宋代政府执行的养老制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以赋税制度的让步作为代价,反映了受儒家思想影响,统治者强调孝道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故选C4.有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A.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B.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 D.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考点】2A: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考查明清时期中国的手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的原因.本题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我国传统制瓷业、纺织业的高度繁荣,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明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符,应排除.明清时期我国仍是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故C项错误.故选D.5.下面为明淸时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淸代人口增长远远超过明代的主要原因是()年代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万历(公元1393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人口数量0.7亿1。97亿1.50亿3.13亿4.30亿A.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B.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C.中医药学的发展降低了死亡率D.政府为增加人口税的有意推动【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考查造成淸代人口增长远远超过明代的主要原因.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注意题干限定信息“主要原因”,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从洪武二十六年到道光三十年人口迅速增长.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促进人口的增长,故A项正确.题干表格只是反映明淸时期中国人口增长状况,不能说明就业机会问题,故B项错误.C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故选A.6.如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结合所学断,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欧洲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放松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C.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1872年﹣1911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考查学生识图、分析比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依据题干示意图可知,1872年﹣1911年商办企业发展最为迅速,即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结合所学可知,1872年﹣1911年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故B项正确.A项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不是最主要原因,应排除.D项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7.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A.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C.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D.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考点】P5: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分析】本题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影响: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资本主义改良方案,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就一步发展.【解答】注意材料信息“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大意是说在国际社会里弱国无外交,意在激发国人的民族救亡意识,故C正确;A项不是梁启超这番话的用意,排除;材料体现不出BC项,排除.故选C.8.著名学者沈渭滨教授说:“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有一批人鉴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亡的感情使他们感觉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才是中国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我提出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ー角度的。”下列史实能够作为沈教授把辛亥革命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依据的是()A.建立革命政党,宣传三民主义B.与改良派论战,解放人们思想C.发动武装起义,震撼清朝统治D.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考点】9A: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依据.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掌握.解题关键是理解“社会结构的转型"的实质含义.【解答】依据题干材料“我提出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ー角度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社会结构转型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因此沈教授把辛亥革命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依据的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ー角度”,故ABC排除.故选D.9.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曾全文刊登中央审计委员会对中央政府各部委,粤赣省、瑞金市、国家企业及革命团体等的九份审计报告。其中明确指出中央印刷厂等国企,“一般的缺点是不明了本身在苏维埃经济上的性质和作用,不知道也不考察产品的成本,不知计算盈亏,有钱就用,没有钱就向国家主管机关要”。这说明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做法()A.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掲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C.推动了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 D.履行了與论督政的政治职贵【考点】IH:毛泽东思想.【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的内容:将党的工作重点从敌人力量强大的城市转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在农村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逐步削弱敌人的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解答】根据“《红色中华》”、“粤赣省、瑞金市”、“苏维埃经济”可知符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A项正确;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材料仅指出国企的“一般的缺点”,故B项错误;“不知道也不考察产品的成本,不知计算盈亏”是经济效益而不是廉政问题,而且“瑞金市"表明不是陕甘宁边区,故C项错误;中央审计委员会是政府,不是“舆论督政”,故D项错误.故选A.10.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笫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耍0的是()A.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B.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C.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考点】F8:第一届全国人大和54宪法.【分析】本题以共同纲领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共同纲领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解答】A、政协是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形式,故排除;B、共同纲领发挥临时宪法的作用,保障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顺利过渡,故正确;C、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故错误;D、1999年,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故排除;故选B.11.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为某次会议的召开发了一封电文以示祝贺:“值此……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表示。并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做出贡献。”这次会议应为()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考点】E7:不结盟运动的兴起;T5: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分析】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解答】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由亚非29个国家参加,与拉丁美洲无关,故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周恩来亲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故B项错误;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是1961年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召开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诞生,故C项正确;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1971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12.如图选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剪纸,与图中这一成果联系最密切的是()A.一国两制 B.港澳回归 C.九二共识 D.马英九上台【考点】FH: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解答】根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图中主要是九二共识的结果,九二共识是用于概括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1992年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认识见解的名词.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正确;ABD不符合材料图片信息..故选C.13.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景象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幵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市场经济改革明确成为目标 B.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C.多种经济成分幵始共同发展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考点】GJ: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分析】本题考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解答】根据“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等信息可知市场经济改革明确成为目标,故A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根据学所可知,改革开放后多种经济成分幵始共同发展,故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5年,故D项错误.故选A.14.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成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些亊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亊务上出错轻得多.”他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抗议贵族专权暴政C.掸卫思想自由原则 D.维护公民参政权利【考点】4A: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解答】材料的意思是即使是舵手、建筑师这样的职位也不会请一个没有相关知识的人来做,更何况是管理国家呢?反映了苏格拉底对抽签选举为代表的直接民主的不满,要求有专业管理经验的人来管理国家,故A项符合;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选A.15.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丁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①奴隶贸易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英国成为殖民霸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考点】55:英国的殖民扩张.【分析】本题考查价格革命.考查英国爆发“价格革命”的原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中“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说明英国此时爆发了“价格革命”,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新航路开辟及其疯狂的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紧密相关,结合所学可知,①③正确、工业革命、英国成为殖民霸主发生在18世纪中期,与题中时间“16~17世纪"不符,故②④错误.故A项正确.故选A.16.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考点】86:宗教改革.【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宗教改革,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A.题干信息反映的是路德和和加尔文对科学的辱骂与破坏,没有体现人文主义,故A项错误.B.材料反映的是新教对科学的破坏,并没有反映天主教会的主张,故B项错误.C.依据材料信息“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可知路德和加尔文对科学的辱骂与破坏,体现反理性的特点,故C项正确.D.材料中反对的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迫害的是发现血液循环的科学家,并没有反对宗教信仰自由,故D项错误.故选C.17.霍布斯认为,现有的国家体制解散时,人类将恢复到初民状态.初民状态中,公众的权力尚未展开,既无政府亦无法律;既无法治,也谈不上公平与不公平.在作战的条件之下,只有强权与欺诈算数.下列时期,与这一特征最为相似的是()A.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D.维新变法时期【考点】9W:中国近代史综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洋军阀统治.考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征.【解答】根据所学,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封建残余、买办资本、官僚体系、军阀统治、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愚昧政治等混杂交错,所以符合题意中“无政府亦无法律”“也谈不上公平与不公平”,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维新变法时期存在清政府,故排除BD两项.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存在着国民政府政权,故排除C.故选A.18.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土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报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休化【考点】C8: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解答】从材料中“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可知,是新经济政策,故C正确;A是俄国十月革命,故A错误;新经济政策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直接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故B错误;D是斯大林的活动,故D错误.故选C.19.二战后,“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经济形势令人绝望……在华盛顿引发人道主义忧虑,但是,决定行动的还是美国的自身利益,是美国对欧洲的混乱和颠履活动的担忧.使西欧远离斯大林的影响,这是美国最起码的要求。“美国为解决欧洲问題而采取的行动()A.不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 B.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C.推动了欧美一体化进程 D.是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考点】E4:马歇尔计划.【分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考查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影响.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经济形势令人绝望”说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决定行动的还是美国的自身利益,是美国对欧洲的混乱和颠履活动的担忧.使西欧远离斯大林的影响,这是美国最起码的要求”反映美国采取行动复兴欧洲,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行动是实行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复兴欧洲,达到在经济上控制欧洲,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发展的目的,故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华约的成立,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马歇尔计划的影响,应排除.故选D.20.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考点】DB:西方“福利国家”制度;EJ:欧洲一体化.【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主要考查对西方福利制度和欧洲一体现化的理解.【解答】根据材料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修补资本主义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已达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修正民族国家指的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意图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C.A项中世界银行与修正民族国家不符;建立联合国也不是修正民族国家;成立北约是成立政治军事集团,在一战前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成立时,就出现了这种性质组织,不属于修正民族国家性质,故ABD排除.故选C.21.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増速。从1980年到1989年,国际贸易总额由19966亿美元增加到30165亿美元,增长了51。1%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由481亿美元增加到1903亿美元,增长了3倍.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C.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升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考点】EP: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考查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反映的实质问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中“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速”表明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有“资本主义国家”,表明并没有完整反映世界经济全球化,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与材料中“资本主义国家”不符,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与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后”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22.桑戴克在《界文化史》中说: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所著的《人体结构》,ー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喿戴克认为这两本著作的主要意义在于()A.标志着近代科学产生B.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C.对人体结构研究,有利于科学的发展D.日心说的提出,否定了统治人类思想千年之久的地心说【考点】EV: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本题以桑戴克在《界文化史》中言论为内容考查维萨留和哥白尼的著作的意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维萨留和哥白尼均注重实验,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基督教的统治之下,科学技术处于神学笼罩之下,带有神权色彩,而两部著作显示了近代科学的实质,把科学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是这两本著作的主要意义,故B项正确.标志着近代科学产生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故A项错误.C项没有提到哥白尼著作的意义,应排除.D项没有提到维萨留著作的意义,应排除.故选B.23.历史研究中强调的“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分析下列各个选项,材料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里的98%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B谭嗣冋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实现共和政体C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D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ー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A.A B.B C.C D.D【考点】Y5: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需要对历史材料与历史结论逻辑关系的正确理解.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在20世纪初,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说明资本和生产越来越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故A项正确.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说明谭嗣同反对君主专制,但是不能得出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故B项错误.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实际上是维护债权人利益,不能得出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故C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ー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说明人民享有的权利,不能得出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故D项错误.故选A.24.莫奈名画《伦敦国会大厦》把伦敦雾描绘成了紫红色,伦教人对此颇感不解。但人们观察后发现,工厂烟囱中喷出带有火星的烟雾在阳光映射下的确是紫红色的,该作品()A.创作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B.属于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C.掲示工业化对环境的危害 D.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考点】5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本题以莫奈名画为切入口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考查工为革命在带来社会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等消极影响的理解.【解答】材料中“工厂烟囱中喷出带有火星的烟雾",说明是采用了燃烧煤炭的蒸汽机作为工厂的动力,带来了空气污染问题.根据所学,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故A正确;B项错误,作品属于印象派,故排除;材料中只是对现实的描绘,不是本质的提示,故C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故选A.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专制制度,到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一家之后,思想开始受到禁锢,难以出现在平等基础上的、充分自由的家争鸣“,但文化学术也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中国农耕文明达到的高度和精致程度为世界之最,适应这一文明的专制皇朝制度也设计周到、高度成熟。所以凭武力征服中原的游牧民族都在文化和制度上被汉化。又由于地理的特点,可以长期封闭,“六合之外,姑存不论”。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中国是唯一未中断的文明古国,原因在此.﹣﹣资中筠《士人风骨: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材料二14一16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比较表人物代表作基本主张李贽《藏书》指斥那在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否定孔子权成,提出是非无定论;反对封建禁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薄伽丘《十日谈》批判天主教的黑暗和腐朽;认为僧侶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反对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扼杀,主张“幸福在人﹣﹣搞编自谭文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之比较》(1)根据材枓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和薄伽丘思想的共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当时东西方思想产生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认识。【考点】4J:人类文明交流.【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考查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李贽和薄伽丘思想的共同之处;当时东西方思想产生的原因;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认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和表格、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特点是形成了统一的多家和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儒家思想长期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农耕经济发达;地理环境相对闭塞;市场稳定和文明的连续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民族共同创造,兼容并蓄.(2)第一小问的共同之处,依据材料二的表格内容可知,共同之处是都反讨禁欲主义;主张个性的解放,迫求现实的生活.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黑暗引起一些先进士人的不满;商品经济有较火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西方有较为传统的人文思想基础.(3)本小问的认识,依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不间的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观念,产生了具有不同特性的东西方文明:文明的进步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体现,东西方文明各有各的优缺点.应该加强交流.故答案为:(1)特点:形成了统一的多家和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儒家思想长期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农耕经济发达;地理环境相对闭塞;市场稳定和文明的连续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民族共同创造,兼容并蓄.(2)共同之处;都反讨禁欲主义;主张个性的解放,迫求现实的生活.原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黑暗引起一些先进士人的不满;商品经济有较火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西方有较为传统的人文思想基础.(3)认识:不间的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观念,产生了具有不同特性的东西方文明:文明的进步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体现,东西方文明各有各的优缺点.应该加强交流.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我们试回溯一下近百年的历次重大政治改革运动,哪一次不是爱国与革新相结合的?尽管随着时代的推移,革新的口号和程度不一样,性质上也有所不同,却都和学习外国有关,它的进程充分地表达了这个历史逻辑。一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所述“历史逻辑"的合理性。【考点】9W:中国近代史综合.【分析】本题考查论证陈旭麓先生所述“历史逻辑”的合理性,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历史逻辑”:陈旭簏认为,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必须把救亡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结合起来.角度1: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运动,往往爱国与革新相结合.比如戊戌变法,主张制度变革,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等,其结果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角度2:在抵抗外国侵略的基本要求下,没有学习西方的暖光和心思,则无法取得成功,比如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淸灭洋”的口号,在反抗伎略的同时盲目排斥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