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练 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原卷版)(新高考专用)_第1页
第14练 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原卷版)(新高考专用)_第2页
第14练 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原卷版)(新高考专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近代中华文明的曲折与探索——民国时期第14练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1.(2021•广东茂名五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1907年,清政府下令要求各省成立咨议局,并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规定其有议决兴革地方大政,监督地方财政和监督行政之权。这反映了()A.晚清开始从保守走向开放B.晚清地方权力的扩大C.清政府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改良派登上历史舞台2.(2021•山东潍坊模拟)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源于朱元璋反元口号“驱除胡虏,恢复中华”,1905年又将“恢复中国”改为“恢复中华”。这一变化反映了孙中山()A.具有种族革命的倾向 B.带有狭隘的民族观念C.追求民主革命的目标 D.倡导各民族一律平等3.(2022•黑龙江省龙西北地区八校联考)辛亥革命期间,多数省份以“和平光复”的形式脱离清政府而成为革命政权,有学者称之为“廉价革命”。这一革命形式()A.增加了反封建斗争的难度B.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覆灭C.促成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奠定了后来军阀割据基础4.胡适在1918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指出:“今日的贫民社会,如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各处大负贩及小店铺,一切痛苦情形,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由此可见,他主张()A.推进文学形式的创新B.注重新旧文学的结合C.文学应突出工农力量D.对思想启蒙进行反思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出现金贵银贱的现象,1913~1915年,伦敦银价下降了14%,造成白银购买力的大幅度下降,也就使中国货币对外汇贬值。加上战时海运运费骤增,这就使进口货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十分高昂。由此可知,一战客观上()A.推动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B.扩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C.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D.直接开启了法币改革的序幕6.(2022•山东德州期末)1901年,清政府一道上谕指出,“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由此可推知()A.“大衅”是指戊戌政变B.戊戌变法未触及法律C.清政府反对变法革新D.上谕推动“新政”开展7.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书中指出:“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这些“革命”的术语应该来源于()A.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B.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C.西方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思想D.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思想8.(2020•安徽合肥二模)1915年10月,北洋政府农商部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国货展览会。全国18个省都选派产品参加,展出的国货产品约10万件,展览会的游览人数每日不下万人,国民“参观约买争先恐后”。这一现象()A.折射出国民物质生活的丰富B.缘于北洋政府杜绝洋货的流通C.表明民族工业结构渐趋合理D.反映了广大民众爱国热情高涨9.(2022•山东省菏泽市期末考试)针对中华民国初年的国会政治,有学者提出“多数本应参与其中的人”却形成国会“万万不能存立”之共识。据此可知,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A.社会基础薄弱B.违背社会潮流C.导致军阀割据D.缺乏理论依据10.(2021•广东茂名模拟)1916年,陈独秀撰文称:“民主国家,真国家也,国民之公产也。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者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陈独秀意在()A.主张发展科学 B.弘扬民主权利C.进行文学革命 D.传播马克思主义11.(2022•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期中考试)日本学者实藤惠秀曾说:“(近代)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一方面是近代中国的文化史,另一方面更是近代中国的政治史。”这表明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A.成为促使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B.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C.学习了日本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D.在日本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1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直接催化了中国近代国家形态与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的成功转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辛亥革命()A.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发展B.促进了广大民众思想解放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D.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13.(202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金冲及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人们常说辛亥革命将清朝政府改称“民国”无非只是换了一块招牌,但是不能小看这块招牌,换不换这块招牌区别很大。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当代中国的伟大辉煌。该学者肯定辛亥革命的视角是()A.带来了现代的民主共和新制度B.创立了五族共和的政治体制C.提高了中国国民的民族认同感D.结束君主专制以及思想解放14.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这表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A.尽管妥协但政治上日趋成熟B.缺乏足够的实力来巩固政权C.已认清袁世凯的反革命本质D.认识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15.(202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新文化运动破坏和扫除了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