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_第1页
2019年湖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_第2页
2019年湖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_第3页
2019年湖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_第4页
2019年湖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19年湖南省说明文阅读7篇防晒,也要注意环境友好当我们在海边尽情玩耍时,可能意识不到涂抹的防晒霜,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春节假期,不少朋友去海边度假,防晒霜成了行囊中的必备品。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防晒霜可能会给海洋生态带来伤害?目前市面上的防晒霜大致分为两种:物理性防晒霜和化学性防晒霜。物理性防晒霜中主要含有二氧化钛或者氧化锌,通过反射阳光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化学性防晒霜含有人工合成有机物,通过吸收和过滤紫外线来降低对皮肤的伤害。两种防晒霜各有优缺点,分别受到不同肤质人群的喜爱。化学性防晒霜中比较常见的防晒剂有羟苯甲酮、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有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和数个热带野外地区发现,羟苯甲酮可能威胁到海洋生物,尤其是珊瑚的生存。研究表明,由于游客众多,在一些热门旅游地,每年有大量防晒霜最终被冲刷到珊瑚礁中。当一段时间内,某片海域内化学成分产生生物富集作用,珊瑚就会驱逐共生在它们身上的藻类,也就是产生珊瑚的“白化”现象。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珊瑚可能会死亡。为此,已经有旅游胜地颁布了官方禁令,禁止游客使用和商店销售含有羟苯甲酮、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成分的防晒霜。面对强烈的紫外线,防晒工作不能不做,但想要减少防晒霜对海洋生物的伤害,我们可以选用成分更加简单的物理性防晒霜,或者更多采取帽子、披肩、遮阳伞等“硬防晒”措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海洋生态。在公众生态意识提升的大背景下,对护肤品厂商而言,研发更加“环境友好”的防晒产品也许是未来的商机所在。当然,防晒霜不是海洋生物的唯一敌人,过度捕捞、水污染等也会破坏海洋生态。保护海洋,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日报》(2019年02选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3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文章使用了分类别这种说明方法,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3分)说说为什么有“旅游胜地”要禁止游客使用和商店销售含有羟苯甲酮、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成分的防晒霜。(3分)【参考答案】17、逻辑顺序先用“海边旅游不忘涂抹防晒霜”这一现象引出问题“防晒霜可能会给海洋生态带来伤害″,接着分析防晒霜给海洋生态造成伤害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除了官方禁令,且提倡尽可能使用“硬防晒″措施,最后指出“环境友好”型防晒产品存在商机,保护海洋生态任重道远。18。(1)第3段:目前市面上的防晒霜大致分为两种:物理性防晒霜和化学性防晒霜。运用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防晒霜的两种类型。使读者一目了然,层次分明。(2)因为在旅游胜地,每年有大量的防晒霜最终被冲刷到珊瑚礁中,而防晒霜中含有的羟苯甲酮可能威胁到海洋生物,尤其是珊瑚的生存,从而破坏海洋生态。(2019湖南娄底)被无人驾驶塑造的未来社会①无人驾驶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遥不可及的设想。李开复在“WISE2016独角兽大会”,上说:“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应该是无人驾驶。”迄今,全球10多家汽车巨头和互联网公司纷纷涌入无人驾驶领域。据有关人士预测,2030年无人驾驶汽车的销量可达9540万辆,这意味着10多年后,75%的汽车都是无人驾驶汽车。②安全性是公众能否接受无人驾驶汽车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所有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团队需要攻克的难点。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说:“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将达到人类驾驶员的100倍。”驾驶员从反应到制动需要1.2秒,制动距离40米,安全视距50米。计算机从反应到制动只需0.2秒,制动距离6.7米,视距超过200米,还没有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等问题。数据显示,93%的交通事故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无人驾驶可减少人为失误,使因疏忽造成的事故率降低至1%。③王劲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最先进的是它的学习能力。今天是人在教车怎么开,每一次纠偏都会上传到云端,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会进入深度学习阶段,获得的能力将会被下载到每一辆车上。”一辆车进步,所有车都进步,久而久之,大数据会让无人驾驶汽车变得越来越聪明。④无人驾驶汽车将在未来颠覆人们的出行方式,车子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也用不上,在出发时,只需按下启动按钮,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文/郑依妮,有改动)14.下列有关第②段划线部分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说明了无人驾的安全性远超人类驾驶。B.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说明了交通事故多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C.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其体说明了无人驾驶可以减少人为失误。D.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无人驾驶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15.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B.10多年后,75%的家庭汽车都将成为无人驾驶汽车。C.安全性是所有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团队需要攻克的难点。D.无人驾驶汽车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参考答案】14、B(根据本段首句可得)15、A(2019湖南永州0苍蝇·蜻蜓·萤火虫的启迪①六足四翅的昆虫家族,在地球上已经繁衍了三亿五千万年。昆虫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对昆虫奥秘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②昆虫的复眼,构造精巧,由几十、几百乃至二三万只小眼紧密排列组成。人眼要用0.05秒才能看清物体的轮廊,复眼只要0.01秒钟就可以了。因为复眼有很好的运动知觉,能够看清楚快速运动的物体,是一个很好的速度计。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研制出测量飞机相对地面飞行速度的“飞机对地速度计”。③苍蝇的一只复眼约有三千只小眼,是一种蜂窝型结构。人们仿照它研制出一种新型照相机“蝇眼”,一次能拍摄1329张照片,分辨率每厘米达4000线。④昆虫是首先获得飞翔能力的生物,大约在三亿年前就升入高空,比爬行类、鸟类要早五千万年。蜻挺翅膀的提升力,按体重比例计算,比目前最好的飞机还大三倍。科学家采用塑料制成“昆虫飞机”,安上发动机就能飞上天。这种用无线电操纵的“昆虫飞机”可以用于航空摄影、探测气象、山区运输等。⑤苍蝇一类双翅目昆虫,后翅的痕迹器官-楫翅,飞行时每秒钟振动30次,是天然的导航器官。科学家依据楫翅的导航原理,制成“振动陀螺仪”,其体积是传统陀螺仪的五分之一。还研制成“振弦角速率陀螺”等新型导航仪器,用于高速飞行的火箭、飞机,自动平衡各种程度的倾斜,稳定飞行。⑥小小萤火虫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效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而普通的电灯的效率只有6%左右。荧光发出的热,只有一摄氏度的四十万分之一,这是自然界的一个伟大奇迹。随着对萤火虫发光的深入研究,制成了应用于矿井的闪光灯和水下照明灯,以后还将用来探知外星是否有生物的存在,以及癌症的早期诊断。(选自《时文精选》(第五辑)有删改,作者:杨书培)(1)此文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是A.昆虫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对昆虫奥秘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B.昆虫的复眼,构造精巧,由几十、几百乃至二三万只小眼紧密排列组成。C.昆虫是首先获得飞翔能力的生物。D.昆虫是自然界的一个伟大奇迹。(2)第②段中加点词“这一原理”指代什么?(3)此文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A.列数字举例子B.列数字作比较C.举例子打比方D.举例子分类别【参考答案】【分析】选文第①段为总说,总体介绍了昆虫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②~⑥段则从昆虫的复眼构造精巧、昆虫的飞翔能力、昆虫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解答】(1)本题考查对说明文主要内容的筛选能力。解答时,在把握文章说明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即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采用的是总分的逻辑顺序,第①段为总说,总体介绍了昆虫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②~⑥段则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因此其主要观点包含在第①段中,也就是“昆虫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对昆虫奥秘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故选:A。(2)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这”代指的一般是上文。结合第②段内容可知,“这一原理”指前面那句话:具体来说,就是复眼有很好的运动知觉,能够看清楚快速运动的物体,是一个很好的速度计。(3)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分析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分析其主要采取的说明方法即可。通读全文可以得出,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如将昆虫复眼和人眼进行比较属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而“一次能拍摄1329张照片,分辨率每厘米达4000线”等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故选:B。答案:(1)A。(2)复眼有很好的运动知觉,能够看清楚快速运动的物体,是一个很好的速度计。(3)B。(2019湖南湘西)单细胞生物“科学家”柳静①人类被称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命体,具有强大的思考与设计能力。但是你知道吗,地球上竟然有一种单细胞生物的智商远远超越了科学家们的预期。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只是一团毫不起眼的黏糊物--黏菌,一种已经存在了几亿年之久的真核生物。②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黏菌的避光性,以光点模拟日本地形,然后在地形上对应东京几处重要地铁站的地方放置食物。结果发现,黏菌能以最省时和最科学的铺展路径取得这些食物,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网络!而这个逐渐形成的网络,竟和错综复杂的东京地铁路线几乎一模一样。也就是说,黏菌用短短的26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群顶尖工程师花几十年才完成的事情。

③那么,这一团黏菌既没有大脑,又没有神经元,怎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设计能力呢?这一切要从黏菌的生物性说起。黏菌为了寻找食物,会先朝四面八方延展,定位所有食物位置后,它们便会收缩回来,继而形成一个高效率的传输网络将食物联结起来。如此一来,它便能自由自在地通过这些网络来吸收食物的养分,而这些网络的架构也不会太复杂,否则会消耗黏菌太多的能量。

④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单细胞生物“科学家”的身上还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呢。

⑤首先是风险评估能力。在实验中,若通往某个食物源的路线只有一条,那就很有可能因发生意外而中断。因此,黏菌会在主要路线旁建立次要路线,以备不时之需,达到了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完美平衡。

⑥其次是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给黏菌一些外在刺激,例如吹风或光照,使黏菌的生长受挫。持续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会突然中断这些刺激。而此时的黏菌如同有了记忆一般,会在原本应该出现刺激的时间点减缓生长速度,仿佛能够预测刺激的到来,并以减缓生长速度减少损伤。

⑦最后,黏菌是靠每个细胞自动自发地同步脉动来传输外界讯息,并在内部建构一个复杂的认知体系。这套独特的资讯处理方式,不同于电脑或人类的大脑,它是用单一的中央处理器来思考并整理资讯的。毫无疑问,这样的发现即将改变人类未来的电脑和网络形态。(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1期,有删改)(1)文章为什么称黏菌为单细胞“科学家”,请从文中找出依据。(2)第②段中加粗词语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而这个逐渐形成的网络,竟和错综复杂的东京地铁路线几乎一模一样。(3)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参考答案】12、【分析】本文以逻辑顺序为读者介绍了黏菌,文章开篇点明说明对象,接着介绍了黏菌强大的设计能力,然后介绍了黏菌身上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优点。【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二段“黏菌能以最省时和最科学的铺展路径取得这些食物,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网络”,第三段“黏菌为了寻找食物,会先朝四面八方延展,定位所有食物位置后,它们便会收缩回来,继而形成一个高效率的传输网络将食物联结起来”,第五段“首先是风险评估能力,黏菌会在主要路线旁建立次要路线,以备不时之需,达到了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完美平衡”,第六段“其次是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第七段“最后,黏菌是靠每个细胞自动自发地同步脉动来传输外界讯息,并在内部建构一个复杂的认知体系”概括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几乎”是接近的意思,结合“这个逐渐形成的网络”“错综复杂的东京地铁路线”可知,这里表明黏菌形成的网络接近错综复杂的东京地铁路线,但与东京地铁路线并不是完全一模一样。若删去,则与实际不符。最后点明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第⑦段中画线句子“不同于电脑或人类的大脑”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是说明黏菌是用单一的中央处理器来思考并整理资讯的。答案:(1)是单细胞生物,却具有强大的设计能力、准确的风险评估能力、极强的记忆力与学习能力、独特的资讯处理方式。(2)不能删去,因为“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这里表明黏菌形成的网络接近错综复杂的东京地铁路线,但与东京地铁路线并不是一模一样。若删去,则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3)作比较,说明黏菌有一套独特的资讯处理方式。(2019湖南湘潭)人工取火没有哪一种发明和发现对人类的贡献明显地高于火。除了人类,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动物可以利用火,更不要说掌握制造火的技能。说人类是使用火的动物,要比说人类是使用工具的动物更合理。何况火对人类的改变,很可能还远远没有被我们充分认识。学者们至今不能确定,人类何时开始利用火。不容置疑的是,火对远古时代人类温饱的无与伦比的贡献。它可以清除某些植物的毒素,软化某些植物的纤维,从而拓宽了人类的食谱,并改善了人类的消化。又因为烧烤后的食物便于储存,从而以摆脱迅速腐败的方式,增加了人类的食物。它让人类前所未有地体会到美味。它还助长了人类饮食方式的分化。火在“温”上对人类的影响,很可能比它对“饱”的影响更复杂。它拓宽了人类的生存地,很可能人类从热带走向温带是依赖火的帮助。它帮助人类深度休息和松弛身心。因为火对人类的影响深刻巨大,对于一直不曾利用火的人来说,没有也罢,但是享受过了火的人,就再也不能忍受没有火的生存。人工取火是难度极高的门槛。跨过这一门槛前的漫长岁月里,保存火种,以及丢失了火种后如何从拥有火种的人群那里重新获取,成为至关重要的事情。持久地、日复一日地维持火种,所需燃料是巨量的。灌木、草不能带来持久燃烧的火。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刀斧,不能砍伐乔木,只能捡拾干枯的落木。而随着消耗,捡拾的距离将越来越远,负担越来越大。因此,维持火种的单位只能是部落。考古发掘中,洞穴是发现原始人使用火的遗迹的主要地点。于是有人认为,洞穴居住是当时人类的生存方式。学者雄辩地反驳了这种认识。原因其实很简单:洞穴是物质环境中极具随机性的地貌。食物源和新鲜水源是生存的第一要素,却未必在洞穴附近。在绝大多数动物的生存策略中,都看不到牺牲第一要素去迁就洞穴的习惯性选择。地下动物的洞穴往往是自挖的。北极熊在冰雪上为自己挖洞过冬。其他熊的洞穴选择也是随机的,利用树洞、山洞等等。何况那是冬眠,不是日日觅食的温暖季节。原始人要跟着食物源跋涉、迁徙,不会定居于附近缺水少食的山洞。那为什么山洞中屡屡发现火的遗迹?只能有一个解释,那里是他们保存火种的专门场所。在不避风雨的露天场所保存火种太过冒险,且更消耗木材。这是人类使用火不久就可以完成的认识。于是,当保存火种的山洞距离食物源、水源较近时,山洞尚可兼作部落聚会的场所,当山洞距离食物源、水源较远时,山洞就只能充当火种保存地。而为了降低因看管人能力低下而导致火种熄灭的概率,乃至一次次失败经验的吸取,都会导致专职保存火种者的产生。很可能是这桩当时最紧要的事情,造就了人类社会中的第一次专业分工。火的恩泽无边。享受过又失去了火种的部落的唯此为大的事情,就是寻找火种。等待天火的概率小到难以期待。在跨过人工取火的门槛之前,到其他部落找火,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找到了有火的部落,如何获得火种呢?一开始,人们唯一的手段就是抢夺。火种的保卫与抢夺,一定是部落间演绎了千万年的曲目。精心和殊死的保护,使得抢夺的门槛大大提升。而求火的欲望愈强,遂只好跌跌撞撞地摸索另外的途径。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只有人类可以利用火,掌握制造火的技能。B.人类何时开始利用火。学者们不可能确定。C.跨过人工取火这一门槛前的岁月非常漫长。D.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是食物源和新鲜水源。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3分)A.说人类是使用工具的动物是没有道理的,说人类是使用火的动物则有充分理由。B.虽然火不能增加人类的食物,但通过烧烤可以使食物摆脱迅速腐败,便于储存。C.考古发掘中,原始人用火的遗迹都在洞穴中,因为穴居是当时人类的生存方式。D.掌握人工取火技术之前,失去火种的部落几乎唯一的选择就是到其他部落找火。10.文章结尾说:“遂只好跌跌撞撞地摸索另外的途径。”根据原文推断,假如你是失去了火种的部落的酋长,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4分)我会试验各种可能的方法人工取火。因为抢夺火种同样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无数的流血牺牲。这样还不一定能够成功,所以还不如另想办法,也许有所收获。(2019湖南株洲)二十四节气的来历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同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②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热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④“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⑤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⑤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今天的天文学来解释,地球轨道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黄经,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以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有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⑥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⑦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A.古人用圭和表测量土地的长度,从而推算出二十四节气的长短。B.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的观星台,是历史上最早记录节气变化的天文台。C.春分和秋分,其实就是把春季和秋季平分的那几天。D.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四季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17.下科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①②段说明了中国节气文化的特征。B.第④段通过下定义和举例子来说明节气。C.第⑦段“各历时15天左右”中的“各”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有改变。D.第⑧段具体阐述了节气带来的影响与作用。18.请根据上文有关节气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链接材料】(1)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农访:冬至吃了面,一天长(cháng)一线。(1)请写出秋季里的第三个节气。(2分)(2)请说说农谚中“一天长一线”的意思。(2分)【参考答案】16.D17.C18.(1)白露(2分)(2)冬至后的每天白天时间渐渐变长。(2分)(2019湖南长沙)“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①“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靠谱的刷脸技术②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③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尤其利好老年人④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⑤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列化妆,但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