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学概论教材:《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概论教材:《语言学纲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文献:
1.[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马学良等.普通语言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4.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刘伶等主编.语言学概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岑运强主编.语言学基础理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胡明扬主编.语言学概论.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2语言学纲要导言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三章语音第四章语法第五章词义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语言学纲要导言3《语言学纲要》
这本书是理论语言学的入门书,讲述三方面的问题: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言的结构(语音、语汇和语义、语法)、
语言的发展。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的课程体系《语言学纲要》的课程体系4语言在社会中的导言地位和作用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三章语音
第四章语法
第五章词义
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发展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语言的结构语言在社会中的导言语言的结构5导言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的分类三、语言学发展简史四、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五、语言学的功用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6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现代语言学主要任务是描写各种语言的现状(结构规律)、追述他们的历史(演变规律)、探索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7语言学二、语言学的分类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
(一般语言学)具体语言学
(个别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广告语言学数理语言学……二、语言学的分类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社会语言8三、语言学发展简史(一)
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认为是在19世纪以后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而创建起来的。而语言研究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五世纪甚至更早。人们习惯于把19世纪以前的这段语言研究史称为语文学时期,这是因为无论在东西方,这一时期的语言研究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读懂前代经典服务的,还没有自己的独立品格。三、语言学发展简史(一)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9(一)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
这时期的语言研究主要有三大派系,也有人称作三大传统,即——古代中国的语言研究、古代印度的语言研究、古希腊-罗马的语言研究。(一)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10印度中国希腊-罗马中国传统语文学统称“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传播阅读“吠陀经文”;公元前4世纪《巴尼尼语法》(梵语语法)。古印度语法的贡献:形态、词类、语音。古希腊关于语言问题的两场大论战。古罗马语言学家瓦罗的《论拉丁语》。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印度中国希腊-罗马中国传统语文学传播阅读“吠陀经古希腊关于语1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
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的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12
第二,研究目的不同。古代的研究语言,主要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探索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属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第二,研究目的不同。古代的研究语言,主要13三、语言学发展简史(二)(二)历史比较语言学:从语文学到语言学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给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语言研究——语文学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语言研究从其他学科的附庸转变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三、语言学发展简史(二)(二)历史比较语言学:从语文学到语言14
历史比较语言学: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历史语言学的一种。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或方言间的亲属关系及其历史演变。它是在19世纪广泛研究印欧语系语言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奠基人是拉斯克、葆朴、格林等。”(《辞海》)葆朴的著作:《论梵语动词的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尔曼语的相比较》;拉斯克的著作:《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历史比较语言学: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15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16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第二阶段“新语法学派”时期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第二阶17三、语言学发展简史(三)(三)现代语言学
20世纪初,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出现,给昌盛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划上了句号。
“现代语言学之父”三、语言学发展简史(三)(三)现代语言学18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19三、语言学发展简史(四)(四)当代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语言学的新发展
正当结构主义语言学风靡全球之际,一场针对结构主义的新的革命又在酝酿之中,那便是被称作“乔姆斯基革命”的转换生成语法学的建立。三、语言学发展简史(四)(四)当代语言学20当代语言学流派1、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2、系统功能语言学3、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4、认知语言学当代语言学流派21四、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解码接收编码语言交际过程:五个阶段传递发送四、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解码接收编码语言交际过程:五个阶22语言学的地位: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关系,也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它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为其他学科所关心、所运用。它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语言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等。2)语言学与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生理学、物理学、心理学、神经学、病理学。3)语言学与其他现代科学技术声学、无线电电子学、实验语音学、通信技术、信息论、控制论、符号学。语言学的地位:23★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导言与第一、二、三章课件24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18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器科学,所以语言与社会科学有密切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25五、语言学的功用1.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2.制定语言文字的有关的政策,制定语言规范,都要在对语言进行充分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正好可以作指导。3.新兴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范围。五、语言学的功用1.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26布拉格学派
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特修斯(捷),成员主要有雅克布逊(俄)、特鲁别茨科依(俄)等。1926年10月,由马特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
该学会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上,第一次把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出版了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论纲》中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特鲁别茨科依的《音位学原理》(1939)是这一学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雅克布逊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27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对语言学与相关学科关系方面的研究,从而产生了不少新兴的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等。社会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社会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也吸收运用了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研究学科。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形成的学科。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而就个人来说,语言与心理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个人心理的一种反映,观察一个人的语言,有助于认识他的心理认知活动。所以心理语言学着重观察语言和个人的关系,研究类似于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的过程、语法的心理现实等。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当代语言学的一个特点28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二十几年来逐渐兴起的一个成长中的学派”(张敏1998:4)。目前,关于认知语言学,有如下看法:第一,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而跟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紧密相关。第二,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作为语言结构的一部分并不是自足的,句法跟语言的词汇部分、语义部分密不可分,后者甚至更重要。第三,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研究语义总要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第四,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各种单位范畴,和人所建立的大多数范畴一样,都是非离散性的,边界是不明确的。第五,认知语言学还在承认人类认知共通性的同时,充分注意不同民族的认知特点对语言表达的影响。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二十几29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英国语言学家弗斯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代表作为《功能语法概要》和《功能语法导论》。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英国语言学家30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28年-)的《句法结构》问世,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并由此而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派——转换生成派。转换生成派在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土壤上产生,并在同结构主义决裂和挑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乔姆斯基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麻省31
转换生成语法学在研究方法、目标上均同结构主义决裂,主要表现在:(1)结构主义采用归纳的方法,目标是描写;而转换生成语法学采用演绎的方法,目标是解释。前者研究语言事实,后者研究造成语言事实的原因。(2)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强调研究人类的语言能力。在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上,赞成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大脑中天生就有一个“语言装置”,语言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反对结构主义的“白板说”。转换生成语法学在研究方法、目标上均同结构主义32
(3)批评结构主义只注意表层描写,提出了“深层结构”的概念,认为表层结构说明语音,深层结构说明意义。
(4)反对结构主义一味排斥语义,主张在语法分析中引进语义。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导言与第一、二、三章课件33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1857-1913年),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1906年至1911年期间,他在日内瓦大学开设“普通语言学”课程。1913年他去世之后,他的两位同事根据学生所作的笔记和他所留下来的讲稿整理出了《普通语言学教程》这部不朽的著作,并于1916年出版。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1857-1913年)34索绪尔在语言研究中的主要贡献:
1.区分语言与言语。2.区分共时与历时。
3.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的构成关系存在于组合、聚合两种关系之中
。4.认为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
此外,在儿童语言习得问题上,索绪尔赞成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观点——“白板说”。
索绪尔在语言研究中的主要贡献:35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又称语符学派、丹麦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姆斯列夫、布伦达尔、乌尔达尔等。1931年,叶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创建了“哥本哈根语言学会”,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中心。1938年创办会刊《语言学学报》。1939年的创刊号布龙达尔发表了他的论文《结构语言学》(1939),遂成为这个学派的纲领;叶姆斯列夫的代表作是《语言理论导论》(1943)。哥本哈根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又称语符学派、36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结构语言学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它是20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驱者是鲍阿斯和萨丕尔,分别著有《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和《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鲍阿斯萨丕尔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是37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他和鲍阿斯、萨丕尔等人一起创立了“美国语言学会”,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被称为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圣经”,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哈里斯和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霍盖特1958年出版的《现代语言学教程》是美国结构语言学集大成的理论著作。1951年,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出版,被人视为后布龙菲尔德时期的象征和转折点。布龙菲尔德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38
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木(J·Grimm)和葆朴(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格里木葆朴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木39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1861)。施莱歇尔根据语言的共有特点而将其分为不同的语族,并用谱系树形图来表示语言的历史渊源和体系。他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认为语言的生命同动植物的生命一样,都有成长期和衰老期,因此语音的变化是严格按照规律进行的,这些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发展史,研究语音的变化规律。在《印度日耳曼语言比较语法纲要》中,他用了约三分之一的篇幅来研究语音。他的这种观点对后来的青年语法学派的影响尤为明显。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40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
新语法学派强调两点:
一是语音演变规律无例外;二是语音变化中的类推作用。
布鲁克曼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41
小学,以字为中心研究文字的形、音、义,从而形成四个既独立又有密切联系的子学科: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时小学先教六书,所以有这个名称。由于“小学”的目的是解经的,所以它没有自己的独立品格,而只是经学的附庸。文字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文字的性质、结构、演变和使用等。音韵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汉语语音结构和语音演变等。训诂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古书字句的解释。小学,以字为中心研究文字的形、音、义,从而形成四个既42古印度的语言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形态:把词分解成词干和词尾两个部分。(2)词类:巴尼尼把词分为名词、动词、介词、和小品词4类。(3)语音:古印度语言学家细致地描写了梵语语音的发音动作,根据生理原则和物理原则对语音作了分类,区分出元音和辅音,塞音和擦音,半元音,长音和短音以及音节等。古印度的语言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43古希腊、罗马的语言研究主要以逻辑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为基础重点研究词类、词形变化和句法,同时也对词源学发生兴趣。古希腊两次大论战:第一场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展开,焦点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上。第二场在“变则派”和“类推派”之间展开,焦点集中在语法结构是否规则这一问题上。古希腊、罗马的语言研究主要以逻辑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44古罗马传统
当时最著名的语法学家瓦罗的语法巨著《论拉丁语》,被认为是研究拉丁语的权威性著作。
瓦罗第一次把语言研究划分为词源学、形态学和句法学,其主要贡献是区别了屈折形式和派生形式,比较详细地考察了拉丁语的性、数、格体系和结构功能。古罗马传统45
理论语言学:是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结构的一门二级分支学科。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语言学和个别语言学。
一般语言学,通常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普遍性质、共同规律及一般原理。目前各高校开设的“语言学概论”课便属于一般语言学范畴。一般(普通)语言学从研究的对象来分,又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微观研究,可以构成普通语音学、普通词汇学、普通语法学等四级分支学科。理论语言学:是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结构的一46个别语言学,又叫具体语言学,是针对某一具体语言的结构体系和规律给予研究的一门三级分支学科。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等。个别语言学也可分为宏观、微观两类,微观的研究,如汉语语音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等。个别语言学从研究方法上,还可分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两类。共时研究,主要是研究某一种具体语言在某一阶段上的结构体系和规律的,如现代汉语、近代汉语等。历时研究,是一种纵向的研究,研究某种语言在其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基本情况,从而揭示其历史沿革。个别语言学,又叫具体语言学,是针对某一具体语言的结构47关于应用语言学的内部学科分支,目前分歧较大。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应用语言学分广义、狭义两种。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专门研究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一门有关语言教学方法的学科,如英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等。关于应用语言学的内部学科分支,目前分歧较大。比较普遍48广义的应用语言学,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语言学理论去指导一些同语言有关的实际工作而形成的学科,如词典编纂学、翻译学等;另一类是将语言学原理运用到一些学科的研究中去,从而形成的边缘交叉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广告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工程语言学、篇章语言学、逻辑语言学等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也可分为两大类。49中国语言学家在语言学历史上,除了前面根据语言学流派已经介绍的人物,我们这里要重点介绍赵元任、王力、吕叔湘等20世纪有代表性的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1892~1982年),祖籍是江苏常州,出生在天津。1910年考取清华大学,接着留学美国。1918年在美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教物理,1921~192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教哲学。1925~1938年在中国的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从事语言学教学与研究。以后在美国几个大学工作。1945年当选美中国语言学家在语言学历史上,除了前面50
国语言学会会长。他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语言学家,而且在物理学、音乐创作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能。赵元任积极推广中国的国语,出版有关教材(1922年)。他大量调查研究方言,有《现代吴语研究》(1928)、《湖北调查方言报告》(1948)等成果。他发明了五度制声调标记方法,弥补了国际音标的不足。他的《音位标音的多能性》(1934)、《语言问题》(1959)等在联系汉语实际的同时,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可以说,赵元任开创了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国语言学会会长。他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语言学家,而且在51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52
王力(1900~1986),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博白县。1924年上海南方大学。1926年考到清华大学。1927年去法国留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到中国,在清华大学、广西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工作。1954年以后在北京大学工作。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导言与第一、二、三章课件53王力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对汉语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探讨,有《中国语法理论(1944)、《汉语史稿》(1957)、《中国语言学史》(1981)、《同源字典》(1982)等成果。同时,他对推广共同语、文字改革、书面语改革、语言规范化从理论到实践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他能够很好地把语言传统和语言现代化结合起来研究。王力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对汉语的历史进行了54
吕叔湘(1904~1998),出生在江苏省丹阳县。1926年从东南大学外语系毕业,到中学工作。1936年去英国留学。1938年回到中国,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工作。1952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后来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80年当选中国语言学会的会长。他在现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成就,有《中国文法要略》(1942)、《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近代汉语指代词》(1984)等成果。吕叔湘(1904~1998),出生在江苏省丹55对推广共同语、文字改革等语言现代化事业从理论到实践也做出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反对文言和白话夹杂的文风,规范和纯洁现代汉语方面,他发表了许多小文章。他自己翻译的文章非常通俗明白。他也很关心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他不认为文章一定要长才有价值,自己写了不少有分量的短文章,收集在《未晚斋语文漫谈》(1992)等书中。对推广共同语、文字改革等语言现代化事56周有光(1906~),出生在江苏省常州。1927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光华大学和新华银行工作。被银行派驻美国和英国工作。1949年回到中国,先后在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工作。1955年快50岁时,从经济学教授改行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成为研究院和教授。1958年诞生的《汉语拼音方案》和1988年诞生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都有他的重大贡献。他在汉字规划、现代汉字学和普通话规划等领域有独到见解。他出版的著作丰富,《周有光语文论集》等体现了他的主要成果。周有光(1906~),出生在江苏省常州。19571955年10月,为了进一步规范简化汉字,提高认知率,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邀请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参加会议。会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愈之跟周有光说:“你不要回去了,你留在文改会工作吧。”周有光笑了笑,说:“我不行,我业余搞文字研究,是外行。”胡愈之说:“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不久,周有光接到通知从上海调往北京。于是,经济学界少了一位金融学家,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多了一位委员、多了一位语言学家。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里,如今既藏有经济学家周有光的著作,又有作为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著作。1955年10月,为了进一步规范简化汉字,提高认知率,中共中58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研究
、
和
、
几大部分。
2.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即“小学”指
、
、
三大部分。3.
、
、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4.
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5.
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代表性著作是
.6.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奠基人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59二、名词解释1.语言学2.小学3.语文学三、问答题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2.“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3.语言学有哪些功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二、名词解释60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思维功能)第一章语言的功能61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和说话二、语言是人类的标志三、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62一、语言和说话
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说话?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而说出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一、语言和说话632.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语言和说话不是一回事。语言不等于说话,也不等于说出来的话。说话是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的存在又必须以说话为前提,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孤岛上,没有说话的需要,不跟人交谈,他就会失去语言能力。2.语言和说话的关系64
语言与说话的联系与区别:语言是一种工具,需要人去用,不用就会“生锈”,就会“退化”。而说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说出来的话是这种行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为了适应他人的需要而存在的,没有这种需要,人们就会丧失说话的语言能力,这就是等于说:语言不等于说话,也不等于说出来的话。
65
二、语言是人类的标志
1.人类有几千种语言
语言在人类生活的共时差异和历时变化中。
有的语言在不断变化的历史中延续下来,如从古代汉语演变成现代汉语。有的语言消失了,但它分化出不同的语言,如拉丁语在罗马帝国解体以后消失了,但分化出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新的语言。有的语言消失了,没有留下后代,如19世纪后期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和田发现的吐火罗语的书面语,就是没有后代的一种死语言。二、语言是人类的标志66语言有多少?德国语言学家芬克(FransNikolousFinck)在1909年出版的《世界语言的谱系》,收集2000种语言的标本。现在调查出来的语言大约有5000种。正在使用的语言大约有3000到4000种,其中70%的语言没有文字记录。中国56个民族有120多种语言。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和俄语。语言有多少?67
2.人类是语言动物语言只属于人类。人类的语言同动物的“语言”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类是语言的动物,语言是人类的共同标志。2.人类是语言动物人类是语言的动物,语言是人类的共68
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一种是以文字作为载体的书面语言。
69
4.语言和种族、民族(1)语言和种族
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几乎已成为一种共识。
如何理解?
4.语言和种族、民族70从理论上讲,种族指的是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是从生理学角度对人类所做的分类。人的语言能力固然同生理、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能力同语言不是一回事,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同遗传也无关,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如一个在法国长大的中国人(蒙古人种)会说一口流利的法语而不会说汉语。从理论上讲,种族指的是具有共同起源和共71从具体操作上讲,也很难把种族同语言对应起来。因为世界上的主要人种极其有限,能确立的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即黑种)、蒙古人种(即黄种)、欧罗巴人种(即白种)。而这三大种族所覆盖的语言有成百上千种,两者在数量上悬殊,如何一一对应?所以从实践上看,要寻找某一种族同某种语言的必然联系,是极为困难的,也是徒劳的,更是荒谬的。从具体操作上讲,也很难把种族同语言对应72当然,语言并非同种族没有任何联系,尤其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归纳出来的语系,同种族的联系似乎更为明显一些,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现有的各种语系可能会归并为少数几个更古老的原始语系,这些原始语系同人类的原始种群之间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也同样并不意味着语言和种族具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当然,语言并非同种族没有任何联系,尤其是根据语73(2)语言和民族第一、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如汉族使用汉语,藏族使用藏语,西班牙人使用西班牙语,俄罗斯人使用俄语等。
(2)语言和民族74但是,语言又不是民族的最可靠的标志,绝对地认定“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一个民族”,以至依赖所操语言的同异来划分民族,是很容易犯错误的,也是与现实世界相乖违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同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如在法国、德国长大的华人,他们不会汉语,而只说法语、德语,我们难道可以凭其语言而认定他们是法兰西人、德意志人?这显然是荒谬的,他们还是汉族人。但是,语言又不是民族的最可靠的标志,绝对地认定75同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有的是,不同的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渐渐地人口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的那个民族的语言就会“吃掉”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呈现几个民族共同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如清代的统治民族——满族到了清末时也几乎都改用汉语,而不说满语,但他们还是满族人。同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有的是,76第二、“相互理解程度”和语言、方言的识别西方的语言学家往往把“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认为:凡是能相互理解的,便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凡是不能相互理解的,便属于不同的语言。并进而主张:凡是使用能相互理解的语言的人属于同一个民族,凡是使用不能相互理解的语言的人属于不同的民族。这显然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第二、“相互理解程度”和语言、方言的识别77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它同西方那些自罗马帝国解体以后,在公元8世纪到16世纪先后建立起来的新兴的民族国家——如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等——的语言和民族的对应状况颇为吻合,因为这些国家基本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个国家”,“语言、民族、国家”几乎是同义词,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可能会有口音的差异,但相互理解是不成问题的。这种观点不具有周遍性,它并不能反映世界各国的语言和方言、语言和民族的复杂状况。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它同西方那些自罗78例如,不少西方的语言学家将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统统看做是不同的语言,而不承认它们是方言。但是,在处理自己国家或强国的类似问题时,就不再坚持“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而更多地考虑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感情。因为如果按照“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从而确定是否是同一民族的话,英格兰人、美利坚人、澳大利亚人、英语区加拿大人等,他们的语言虽略有不同,但相互理解的程度极高,彼此可以交谈,理应定为同一种语言的几个方言,操这些方言的人理应确认为同一个民族。例如,不少西方的语言学家将现代汉语的七79可见,按“相互理解程度”来识别语言和方言,不仅在理论上破绽百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举步维艰,无法贯彻到底。可见,按“相互理解程度”来识别语言和方80三、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一)什么是社会?什么是交际?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同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三、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81交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信息交流。交际必须有不同的信息发出人和接收人,必须有信息的传播意图、行为。没有其他人接受的信息不是交际。交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进行情82(二)交际工具
交际工具是指人们用来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交际总会凭借一些工具。最简单的是用我们人自己身体的活动,包括眼神、手势、身势等。如中国人见面握手,日本人见面鞠躬,西方人见面接吻、拥抱等,都是表示不同的思想感情的交际方式,都使用了视觉性或触觉性工具。(二)交际工具83
此外,我们常常看到海上或空中作业用的旗语,交通用的红绿灯,厕所门口区分男女性别用的示意图画,聋哑人的手势语,数学符号,物理、化学公式,还有电报代码等,也都是代表一定意义的交际工具。
语言也是交际工具,分成听觉的口语和视觉的书面语两种方式,分别表现为语音和文字两种形式。此外,我们常常看到海上或空中作业用的旗84
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的交际工具有很多,重要的有文字、手势语(哑语)、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这些交际工具固然具有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功用,但其重要性不可和语言同日而语。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在人类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这个交际工具,因为它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两个明显的特点。
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85
(一)基础性基础性是说其他交际工具都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比如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科学公式等都需要用语言加以规定和解释。握手、鼓掌、接吻、拥抱等虽然与语言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作为一种交际行为,必须在人们的头脑中转换成语言代码才能被人们接受和理解。(一)基础性86
(二)广泛性广泛性是说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最广泛。其他符号一般在特定范围,表达特定的意义。语言的使用范围是没有限制的,不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不管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人们主观认为的,哪怕是极其复杂或微妙的情感,都可以用语言表达。
(二)广泛性87电话机、录音机、传真机、计算机、通讯卫星等可以提高信息工具的使用效率,但是它们只是依靠和帮助语言的辅助工具,不是独立的信息工具。总之,在种种交际工具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电话机、录音机、传真机、计算机、通讯卫星88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一)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语言虽然也有产生、发展或死亡的过程,但这同生物的生、长、老、死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89
(1)事物有生长,必有老死,具有必然性;而语言所谓的“老死”只是一种可能,不具有必然性,只要一种语言能一如既往地为某一社会服务,它就不会死亡。
(2)生物的生长、老死过程中,母体同子体可以同时存在,而语言的发展、消亡过程中,一种新的语言的诞生就意味着旧的语言的消亡,母体同子体不可能并存。(3)语言确实具有自然属性,但自然属性不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社会属性才是其本质属性。(1)事物有生长,必有老死,具有必然性;90
(二)语言是社会现象我们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的依据有四方面:(1)语言成分都是音义结合体,但是什么样的语音承载什么样的语义,不是某个人赋予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赋予的,是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
(二)语言是社会现象91(2)世界上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就是因为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体不同,各自的约定不同,所使用的语言也不同。(3)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没有人类以前是不存在语言的。语言也会随着人类社会的瓦解而灭亡,社会不存在了,语言也就不存在了。(2)世界上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就92(4)语言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人类的思维成果依赖语言才能得以贮存,得以交流,人类的生产活动、生存发展,依赖语言才能得以协调,得以维系。诚如斯大林所指出的,一旦失去了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便会无法继续生存”。(《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4)语言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人93(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前苏联马尔学派的语言学家们便是把语言归入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并预言,语言将随着上层建筑的革命而产生变革。其实不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94(1)每一个经济基础都有适合于它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可语言不然,它不会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变化。(2)一定上层建筑只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为一定的阶级服务,而语言则不是为某种经济基础、某一个阶级服务的,它是一视同仁地为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阶级服务的。(1)每一个经济基础都有适合于它的上层建95(3)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产生的,所以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随着特定的经济基础存在的时代的终结而消亡,生命力不长久;而语言是许多时代的产物,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可以经历几番更替,而该社会的语言则可以一直存在下去,生命力长久。综上所述,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3)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产生的,所以是96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语言与说话二、问答题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97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思维与思想二、语言与思维三、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四、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和原因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98一、思维与思想
思维和思想有联系,也有区别。思维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思想则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结果,可见两者不是一回事;
联系:有了认识的过程,才会有认识的结果;而已有的认识结果,又有助于人们实施更深一层的认识过程。如此周而复始,以至无穷。
一、思维与思想99思维的类型。思维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感性思维。也叫前思维。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即直观思维,如视觉、听觉、知觉等;广义的感性思维也包括表象思维,即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如记忆表象、想象表象等。
思维的类型。思维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00
(2)抽象思维。也叫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细胞;判断是确定事物性质或事物间关系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未知判断,或者由一个或几个前提得出新的结论的思维形式。
(2)抽象思维。也叫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是以概101
(3)发散思维。也叫新思维,是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如感情、意志、美感和相关的文化传统意识等。
“龟”
102二、语言与思维
(一)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二)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三)语言不等于思维
二、语言与思维103三、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关于这个问题历来都有争议,比较有影响的是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
1.思维和语言各自发生说该派认为,思维和语言有各自的发展过程,互不相干。这种观点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思维是一种洞察,无法用语词说出来。三、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104
2.语言、思维同时发生说该派认为,语言和思维同时发生,而且思维只能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后,那么应该先有语言后有思维。2.语言、思维同时发生说1053.思维先于语言发生说该意见认为,思维先于语言发生,人类早在语言出现以前就已有思维。语言出现以后成了思维的主要工具,但也存在不需要语言的思维活动。
语言、思维,谁先谁后?3.思维先于语言发生说106自然科学家们更多地采用科学实验的证明方法充分证明了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进行,但思维先于语言产生,思维也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自然科学家们更多地采用科学实验的证明方法107(1)人类的系统发生学角度的研究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来探索语言和思维的先后顺序。研究表明,最早的人类在距今300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但30万年前到5万年前期间生活着的早期智人还不能发出最简单的元音,因此至少那时人类还没有有声语言。而人类的思维早就存在,因为距今30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就已经能从事制造工具这种必须具有相当高的思维水平才能胜任的工作了。可见,人类是早就有了思维,以后才有了语言。(1)人类的系统发生学角度的研究108(2)人类的个体发生学角度的研究即从儿童掌握思维和语言的过程来拟测人类发展史上思维、语言的产生过程。研究表明,婴儿从五个月开始就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而且在没有掌握物体的名称以前,就能将图片上的各种物体按类归堆,上述这些行为均离不开抽象思维,可见幼婴儿早就具备了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儿童的开口说话一般要到两岁左右。这说明儿童在获得语言之前已掌握了抽象思维,而且这种思维是不必依赖语言而存在的。(2)人类的个体发生学角度的研究109
(3)失语症、先天聋哑人的语言、思维状况的研究即从大脑受到损伤、丧失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病理现象,以及先天聋哑人的思维状况,来推测语言和思维能力的产生过程。研究表明,失语症患者已丧失了语言能力,但并未丧失思维能力,他们照样能进行思维活动,只是说不出来。研究也表明,多数先天性聋哑儿童,虽并没学会手势语和文字,但都能根据“a>b和b>c”来完成推断“a>c”这样高水平抽象推理。可见思维活动可以不依赖于语言,思维活动可能先于语言产生。(3)失语症、先天聋哑人的语言、思维状况的研110目前,学界在思维和语言的产生问题上的倾向性意见是:
一方面,承认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至少在语言出现之后它是人类思维的最主要的工具;
另一方面,也承认人类的思维可能先于语言产生,人类先有思维,后有语言。目前,学界在思维和语言的产生问题上的倾向111四、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和原因
1.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学会说话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非自控阶段(2)咿呀学语阶段
(3)单词阶段(4)双词阶段(5)简单句阶段(6)复杂句阶段四、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和原因112(1)非自控阶段婴儿出生到六个月左右的阶段,属于语言前阶段中的非自控阶段。有关实验证明,婴儿对人类语言的声音有天生的感受。(1)非自控阶段113(2)咿呀学语阶段幼儿六个月到一岁左右的阶段属于前语言阶段中的咿呀学语阶段。研究表明,这时期的幼儿听觉已开始语言化了。(3)单词阶段幼儿一岁左右开始进入最初的语言阶段,标志是幼儿可以说出单词,所以就叫单词阶段。(2)咿呀学语阶段114(4)双词阶段幼儿一岁半到两岁的时候开始进入双词阶段,也叫做“双词句语言”。(5)简单句阶段幼儿两岁到两岁半的时候就开始进入了简单句阶段。(6)复杂句阶段一般认为幼儿三岁以后就开始进入儿童语言获得的最后一个阶段——复杂句阶段。(4)双词阶段1152.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儿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极为复杂的语言系统,原因何在?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2.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116(1)模仿说即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成人语言来掌握语言的。(2)强化说即认为儿童获得语言不但得通过模仿,还得通过强化刺激来完成,如夸奖是一种正强化,纠正就是一种负强化。(1)模仿说117(3)天赋说这是一种建立在人的大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这样一种假设基础上的解说。这种说法认为:人的语言知识中有一部分,如语类、层次等最基本的句法原则,是人类先天就有并可以通过遗传获得的,这些语言知识可以通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加以调整和补充,最后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而在先天的语言能力和后天的调整补充这二者中,前者更为关键、更为重要。(3)天赋说118
(4)认知说这种说法是建立在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即认为儿童的语言获得既有遗传机制的作用,又有语言环境的作用。(4)认知说119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原因的倾向性意见是:(1)儿童的语言发展肯定具有先天的生物学基础,特别是大脑的语言功能或语言的遗传机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原因的倾向性意见120(2)语言环境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模仿和强化刺激这样一些外部因素都有重要的作用;(3)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儿童的语言获得,其中包括知识积累的阶段性和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也都有一定的作用。(2)语言环境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必要条件,其121思考与练习简答题:思维与思想有何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聋哑人能不能进行思维?为什么?为什么说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机器能不能思维?为什么?思考与练习简答题:122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第三节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23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什么是符号?二、语言是一种符号三、语言与言语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124一、什么是符号?(一)符号和征候
1.符号
符号是简单、明确地代替事物的事物。符号,又叫做记号、信号。
一、什么是符号?(一)符号和征候125(1)符号的结构
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构成。
起代替作用的直接出现的事物是符号的形式,即形式是符号的载体;被代替的被联想到的事物就是符号的内容,即内容是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在两个事物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是人的大脑。如在红绿信号灯中,红灯、绿灯均是形式,而其所代表的“停”和“行”的意义便是内容。(1)符号的结构126
(2)符号的类型
根据符号的不同地位,可把符号分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基础,而表情、手势、体态、服饰等,就是跟语言相关的非语言符号。
(2)符号的类型127
根据符号的不同形式分为:
视觉符号,如文字、旗语等;
听觉符号,如军号、汽笛等;
触觉符号,如盲文。
语言也可以有这些不同的形式,分别叫做口语、书面语(包括用手势转换拼音的哑语)、盲文。口语是基础。根据符号的不同形式分为:128
2.征候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属性的外部表现。也就是说,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
2.征候1293.符号与征候的同异
符号不同于征候。征候同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有因果联系,是事物的表征,如烟和火的关系、脉息同身体的关系、花香与花的关系等。而符号同其所代表的事物没有必然的联系。征候跟符号的相同之处:都可以使人获得信息。3.符号与征候的同异130征候跟符号不同之处:符号中的现象和信息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联系,有人工约定的性质,而征候相反。
例如,人们在秋季闻到桂花的芳香,就知道附近可能有桂花,这芳香就是桂花的属性,即征候;如果两个不认识的人见面,约定双方手拿桂花作为识别方式,那么桂花就是代表特定身份的符号了。征候跟符号不同之处:符号中的现象和信息之1314.符号的作用
能够对事物简化、明确地表达。事物太复杂或者太抽象了,就用符号简化、明确,用符号代表。如果一种符号仍然不够方便、简单,还可以再次使符号又变成符号,出现符号的符号。例如,用文字记录的书面语代替用声音表现的口语,即文字就是语言符号的符号。4.符号的作用132二、语言是一种符号(一)能指和所指
语言是一种听觉符号。语言符号也是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构成,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即能指,语言符号的内容是语义,即所指,两者不可分离。
二、语言是一种符号(一)能指和所指133(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同一切符号一样,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即用什么音去记录什么义,完全是语言使用者的约定俗成,不具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134
(三)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1.语言符号的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社会约定的,具有任意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用什么音去表什么义对使用者来说是随意的,不受制约的。事实上恰恰相反,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任何个人来说,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即每个人均得遵守所在社会的约定俗成,而不能任意地改变,否则便无法交际。(三)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135
2.语言符号的可变性。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悄悄地不为人所觉知地发生着变化。
变化相对较频繁的是词汇,社会的动荡、变革,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均会在语言的词汇层面留下痕迹,并促发词汇系统内部的调整。2.语言符号的可变性。136
(四)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它是指语言符号结构、单元的可析性,即语言符号是可以分解的。大量研究证明,一些动物,如海豚、黑猩猩、长臂猿等,也会使用不同的叫声,来传递不同的信息,或惊恐,或高兴,或恫吓,或爱恋,这就是所谓的“动物语言”。
(四)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137
“动物语言”同人类语言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就是动物发出的那一串串代表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囫囵的,没法分析出清晰的结构单元,是不可分解的。人类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动物语言”同人类语言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就是动物发138
正因为人类语言具有离散性,所以人类发出的一串串代表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可以被分解,从而形成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这些音义结合体可以一再反复地使用,他们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律和不同的需要,组合起来,表达各种意思,传递各种信息。正因为人类语言具有离散性,所以人类发出的一串串139
而“动物语言”,每一次发出的一串声音,只能固定地表示某一种意思,传递某一种信息。可以这样说,人类语言符号的离散性特征大大提高了人类语言传情达意的效力,使得人类可以通过掌握有限的语言符号来表达无限不同的意思,传递无限不同的信息。而“动物语言”,每一次发出的一串声音,只能固140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线条性)
它是指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逐渐展开,而不能在空间的平面上一下子铺开。
例如“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学生很用功。”这个句子,我们只能按照“sūzhōukējìxuéyuànzhōngwénxìxuéshēnghěnyònggōng.”的顺序把它说出来,而不能同时说出“sū”和“zhōu”。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线条性)141
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可以使离散的语言符号得以构成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可以使单个的语言符号组合成连续的语流。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可以使离散的语言符号得以构成142三、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最早发现并明确指出这种区别的便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高电压试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9Z-11E-Octadecadienoyl-CoA-9Z-11E-Octadecadie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险金融资格考试科目及答案
- 保险代理人分级考试题及答案
- 高桥村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高校无人机培训课件
- 高志谦课件教学课件
- 高尔夫球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施工单位管理培训
- 配料保密协议
-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四中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园区消防安全联动制度
- 《慈善法》知识竞赛题库与的答案(完整版)
- 托管运营合同范文
- 电气工程专业导论
- 汽车机械基础课件 项目三 汽车构件静力学分析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 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