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1页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2页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3页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4页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主题一从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知识主线】第2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考点一民族政权的并立【课标】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1.政权的建立:名称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北宋汉族960年_______东京辽_____族10世纪初阿保机上京西夏_____族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金_____族12世纪初期阿骨打会宁南宋汉族1127年赵构_____赵匡胤契丹党项女真临安第3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辽宋和战:(1)澶州之战:宋真宗时,辽军攻宋,直逼澶州城下,______力劝皇帝亲征,打退辽军。(2)_________: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双方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寇准澶渊之盟第4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边境贸易兴旺,西夏学习中原文化。4.宋金和战:(1)南宋抗金:右图是抗金英雄_____,他率领“岳家军”在_____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2)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_____,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_局面形成。岁币岳飞郾城岁币对峙第5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考点二元朝的统一【课标】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1.统一蒙古:右图是铁木真,被尊称为__________。1206年,他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结束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成吉思汗第6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元朝的统治:(1)建立:1271年,_______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2)统一:1276年,灭南宋,_______抗元。1279年,统一全国。(3)巩固。①实行_________。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②加强对西藏、琉球(今台湾)的管辖。_____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忽必烈文天祥行省制度西藏第7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民族融合。①条件:元朝的统一。②表现:汉族人来到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契丹和女真同汉族无异;_____形成。③影响: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回族第8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主题二经济重心南移

【知识主线】第9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课标】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1)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2)自然条件的变化,适宜农作物的生长。(3)政府鼓励、扶植经济发展。2.过程: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___________,完成于_____。唐朝中后期南宋第10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表现:类别表现农业①从越南引进并推广_______,水稻占粮食产量首位,_____、_____成为重要粮仓②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种植得到发展占城稻苏州湖州第11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类别表现手工业①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②棉织业兴起于海南岛③北宋兴起的_______发展成瓷都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_____、_____的造船业发达商业①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有早市和夜市②广州、泉州是大商港,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③_____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景德镇广州泉州北宋交子第12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主题三宋代社会风貌

【课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1.衣饰:(1)官员:由节俭到奢侈,北宋初年,对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2)百姓:只能穿_____两色的衣服;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3)妇女:_____的陋习传开,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愈重。黑白缠足第13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饮食:小吃多,有冷饮;北宋肉食以_____为多,南方人吃___多。3.居住:(1)农村:住房较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2)城市:平民住房的屋顶以草或瓦覆盖;贵族官僚的宅第富丽堂皇。4.出行:宋朝缺马,多用_____;达官贵人出门_____,士大夫骑驴、骡。羊肉牛车乘轿鱼第14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5.娱乐:(1)东京城内有娱乐兼营商业的“_____”。(2)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_____,最受重视。瓦子元旦第15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要旨点拨】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统一中原和南方广大地区,与辽、西夏并立。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2.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和党项族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奠定祖国辽阔的疆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第16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民族英雄是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人物。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岳飞是抗金将领,文天祥是抗元将领,不是民族英雄。4.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此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5.我国古代创新的政治制度:原始社会开创禅让制,夏朝开创世袭制,西周开创分封制,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元朝创立行省制。第17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1.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存在。②和战交替。两宋政权多次同少数民族政权交兵,但最终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形成和议局面。③民族矛盾突出。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彼此之间战争不断。第18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④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2)影响:这一时期频繁的民族战争虽然给各族人民带来灾难,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的接触和交流,形成民族融合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19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经济重心南移。第20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拓展归纳】(1)过程: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个漫长的过程。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2)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自然条件的变化;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等。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第21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三次高潮。(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时,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同汉族长期杂居,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第22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第23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怎样看待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是战与和,和为主流。(2)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交往、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和亲、册封等。(3)处理好民族关系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24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4)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们要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2.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有何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25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如何认识元朝的统一与文天祥抗元?(1)元朝结束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是具有进步性的。(2)但是元朝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第26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4)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第27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选择题1.(2013·济宁中考)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第28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唐至元之间的政权更迭,并能识读理解题干中四幅示意图的含义。唐灭亡之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辽兴起,统一了北方;北宋建立后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西夏建立后,形成了辽、西夏、北宋对峙的局面;女真族兴起后,建立金,金先后灭掉辽、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形成了西夏、金、南宋对峙的局面。第29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012·东营学业考)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A.统一了蒙古

B.建立了元朝C.灭亡了南宋

D.创立了行省制度【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创制蒙古文字。忽必烈建立元朝、灭亡南宋、创立行省制度。第30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3.(2011·烟台学业考)“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 B.忽必烈C.阿骨打 D.阿保机第31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阿骨打建立金,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第32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4.(2013·聊城学业考)某王朝疆域空前辽阔,始设“十省分天下之治”。这个王朝应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从“疆域空前辽阔”“设‘十省分天下之治’”可以判断是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故选C。第33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5.(2013·滨州学业考)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东汉 B.唐朝 C.宋代 D.元朝第34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示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示意图中①处表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链接所学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故选择C。第35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6.(2012·济南学业考)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下列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A.“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B.“(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C.“苏湖熟,天下足。”(宋代谚语)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第36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选A。本题以江南经济开发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史料能力。结合备选项中的史料及史料的出处,可知A说明江南地区在西汉以前贫穷落后,尚未得到开发。B反映出江南地区在南朝时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C、D说明在宋朝已经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综上分析选A。第37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7.(2012·青岛学业考)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南宋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B.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第38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宋代”。宋代商业繁荣,开封和杭州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唐朝时,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第39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8.(2013·临沂学业考)1912年3月13日,孙中山称:妇女缠足“恶习流传,历千百岁,害家凶国,莫此为甚”。该恶习在中国流行了1000多年,说明在历史上中国妇女()A.与男子的社会地位平等B.思想落后,害家凶国C.足不出户,五谷不分D.受到了严重的封建束缚第40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南宋时,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这反映妇女受到严重的封建束缚。第41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9.(2012·莱芜学业考)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A.游夜市,喝冷饮 B.坐牛车,住邸店C.逛“瓦子”,吃甘薯 D.挂年画,贴“桃符”第42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宋代商业繁荣,有夜市和早市。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有冷饮。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那时供住宿的邸店很多。随着城市的繁荣,东京城内有了娱乐兼商业场所的“瓦子”。今天的多数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元旦,即今天的春节,人们有挂年画、贴“桃符”的习俗。所以A、B、D的说法都符合史实。甘薯是明代才从南美洲引进的,故答案为C。第43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2013·聊城学业考)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第44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闲听瓦内讲评书”描述的是北宋出现的娱乐场所瓦子内讲评书的情景。故选B。第45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非选择题11.(2012·莱芜学业考)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第46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1)上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第47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第48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材料四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4)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他两项重大发明。第49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第(1)题根据表中的时间“960”“1115”,可知政权①是赵匡胤建立的北宋,政权②是女真族建立的金。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此时从多个政权同时存在,到元朝完成全国统一。据此得出时代特征。第(2)题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两宋时,国家财政收入、手工业中心、外贸港口、农业都集中在南方,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从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方面分析其原因。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的“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可知元朝时民族融合加强,并且形成了回族。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50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答案:(1)赵匡胤。女真。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2)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北方人)大量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民族融合。回族。(4)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第51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012·泉州中考)下列四幅图中,反映“澶渊之盟”订立双方政权对峙的是()第52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005年,辽与北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双方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故答案为A。第53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拓展延伸】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性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稳定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第54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012·聊城学业考)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西汉推进大一统 B.唐朝“和同为一家”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 D.元朝拓展疆域第55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左图中的东京、上京、兴庆分别是北宋、辽、西夏的都城,右图中临安、中都分别是南宋、金政权的都城,辽、西夏和金都是与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是C。第56页,课件共65页,创作于2023年2月3.(2012·东营学业考)下图是一幅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形势图。图中★所代表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