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2(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课件_第1页
发展心理学2(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课件_第2页
发展心理学2(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课件_第3页
发展心理学2(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课件_第4页
发展心理学2(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第二节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心理发展的特点p.155-1561.连续性与阶段性儿童心理既有连续的量的累进,又表现出阶段性的质的飞跃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发展的方向与顺序不可变化3.不平衡性同一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与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成熟水平均不同心理发展的特点p.155-156心理发展的特点4.个别差异

个体在发展优势、速度、达到高度方面存在差异5.发展的关键期

早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获得某些生理机能、能力或行为的关键时期6.发展的年龄特征

发展的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征。心理年龄特征并不意味着每个年龄都有相应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的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5.发展的关键期6.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特点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心理学(妊娠——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观点1、巴尔特斯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个体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生命中任何时期的发展都是得与失的结合。用获得与丧失之间的比率作为评价发展完善程度的标准。比率越大,发展的完善程度就越高,反之,发展就越不完善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年龄(成熟和与年龄有关的社会文化事件)、历史(战争、经济情况)、非规范事件(疾病、离异、职业变化等)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心理学(妊娠——死亡)毕生发展观年龄特定心理危机积极结果消极结果0-1基本信任VS基本不信任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敢于希望、富于理想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不敢希望,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1-3自主VS羞怯和疑虑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作决定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害羞3-5主动VS内疚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有责任感失去自信,缺乏主动性,接受别人的安排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成就感到内疚5-12勤奋VS自卑勤奋、被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不适应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12-20同一性VS角色混乱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憧憬角色混乱,没有固定标准,没有存在感20-24亲密VS孤独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避免亲密,关系淡漠、孤独感24-65繁殖VS停滞能投入工作,有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养育后代失去对工作的热情,人际关系贫乏,自我关注,不关心他人65-自我整合VS失望有秩序感和意义感,接受自我,承认现实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2、埃里克森的八个发展阶段毕生发展观年龄特定心理危机积极结果消极结果0-1基本信任VS生理发展生理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胎儿的发展过程录像年龄发育状况怀孕4周神经系统怀孕15-18周大脑皮层细胞出生时脑重400g,成人的25%1岁以前髓鞘化迅速2岁以后脑细胞停止增殖6岁末基本完成皮层传导通路的髓鞘化6、7岁时脑重1280g,成人的90%20脑重停止增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胎儿的发展过程录像年龄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年龄发育状况出生两年内生长非常迅速2岁时身高是最终身高的一半,体重是出生时的4倍2岁-青春期身高每年约增加5-7cm,体重增加2.5-3kg6-11岁时生长好像停滞青春期快速生长期,体重每年增加4.5-7kg,身高增加5-10cm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年龄发育状况出生两年内生长非常迅速2岁时身高发展心理学2(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课件身体比例的变化头尾发展原则远近原则(从中心到四周)——四周到中心的转变身体比例的变化头尾发展原则远近原则(从中心到四周)——四周到骨骼发育年龄发育状况出生时柔软而有韧性的骨骼,不易发生骨折;头骨中有几块是可以完全的软骨2岁时囟门逐渐被矿物质填充形成头盖骨,“缝合”2岁-青春期身高每年约增加5-7cm,体重增加2.5-3kg头盖骨和手部骨骼先成熟15、16岁腿骨成熟18岁骨骼生长结束骨骼发育年龄发育状况出生时柔软而有韧性的骨骼,不易发生骨折;发展的个别差异是怎么产生的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发展的个别差异是怎么产生的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遗传与环境(一)二分法(20世纪初)遗传决定论高尔顿1869《遗传的天才》依据:家谱研究、1912年K氏家族回溯性研究、迷津实验、智力相关系数贡献:优生学之父环境决定论华生依据:小阿尔伯特贡献:强调教育、环境和个人的努力遗传与环境(一)二分法(20世纪初)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证据屈赖恩的迷津实验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证据不同血缘关系个体之间智力测验相关系数不同血缘关系个体之间智力测验相关系数遗传与环境(二)辐合论(合金论)与成熟论(20世纪中叶)辐合论成熟势力说(格赛尔)遗传与环境(二)辐合论(合金论)与成熟论(20世纪中叶)遗传与环境(三)辩证观(交互作用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唐氏综合征:由常染色体异常引起智力低下(随母亲年龄提高,新生儿患病率提高)苯丙酮尿症:缺少分解苯丙酮的酶,导致智力低下遗传与环境(三)辩证观(交互作用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遗传与环境(三)辩证观(交互作用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2.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现实条件狼孩1.5岁8岁巴登大公国王子沙袋育儿对儿童早期发展影响的调查报告农村VS.城市遗传与环境(三)辩证观(交互作用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后果胎内环境母亲年龄偏小胎儿体重过轻、神经缺陷可能性增加母亲年龄偏大唐氏综合征母亲服药胎儿畸形母亲吸烟早产的发生率、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高母亲饮酒胎儿酒精综合征母亲情绪影响胎儿大脑发育、身体瘦小、体质差、神经过敏与偏执;流产早期经验早期经验剥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受阻生活环境:家庭、大众传媒、学校教育忧郁、适应障碍、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缺陷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后果胎内环境母亲年龄偏小胎儿体重过轻1、相互依存、互相渗透遗传和成熟——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语言等)环境和教育——复杂的高级心理技能(如抽象思维能力、道德、情感等)2、遗传规定了发展的可能范围,环境将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遗传与环境的关系1、相互依存、互相渗透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心理发展的特点p.155-1561.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发展模型:发展是由遗传程序所设定的,发展变化是量的累进。

心理发展的特点p.155-156心理发展的特点p.155-1561.连续性与阶段性阶段发展模型:发展是非连续的,在前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具有质的差异。

心理发展的特点p.155-156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按主导活动划分(艾里康宁)0-1:非言语的情绪交往1-3:摆弄实物(动作发展)3-7:游戏7-11:基本的学习活动11-15:社会有益活动(道德、社会规范)15-17:专业性学习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按主导活动划分(艾里康宁)发展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发展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不平衡性个别差异白痴学者:轻度或中度精神发育不全(IQ低于70),而同时在某(些)方面具有超群认知功能的人。其特殊才能可表现在日期推算、计算数字、音乐、绘画、背诵、查阅字典、下棋,甚至是某一专业知识领域个别差异白痴学者: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关键期的存在的证据鸟类的印刻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人类语言的习得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发展的关键期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母亲印刻”。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展的关键期狼孩的故事:狼孩卡玛拉由于从小就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后来虽然回到人间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17岁时她的智力才达到3岁儿童的水平,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会50个词汇,能讲简单的话。发展的关键期狼孩的故事:狼孩卡玛拉由于从小就离开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一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一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与早期学习内容取向:以数字计算、识字为主,还是以形体感知、发音、空间转换、现象力和创造力为主3-7岁儿童的早期比较:中国:概念、分类、时间、序列上优日本:运动、组合、空间转换上优关键期与早期学习内容取向:关键期与早期学习结果/过程取向:以弹琴与欣赏音乐为例结果取向:为考级、加分而练,重演奏技能而轻音乐素养,会弹琴而不会欣赏音乐过程取向:灵活了手指(开发大脑)、懂得了音乐语言、陶冶了性情关键期与早期学习结果/过程取向:以弹琴与欣赏音乐为例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的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环境的改变,也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成熟期前倾”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的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一反抗期年龄:2-4岁特点:随着动作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活动空间得以拓展,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增强,对于大人的要求与命令,“我不要”、“偏不”成了常用语。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一反抗期发展的年龄特征自我中心主义年龄:6岁以前儿童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尚不能变换角度或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视角,因而认识或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此外,由于儿童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和物理的现象,思维还具有“泛灵论”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