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复习资料_第1页
汉语史复习资料_第2页
汉语史复习资料_第3页
汉语史复习资料_第4页
汉语史复习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史目的:汉语是一门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汉语史研究不能就语言现象中而描写现象,还要解释其背后的动因,探寻语言的一半规律。(说文解字许慎东汉世界第一部字典)意义:1在汉族发展的历史中,华夏大地在政治思想哲学经济文化文学习俗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的也要在汉语中留下痕迹2研究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对于理解现代汉语方言尤为重要.4・・・•对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具有意义。方法1归纳:就是从许多语言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其特点是“因其自然,无所矫佛”清代段王裁所定的古音十七部,王力的“脂"“微”分部.都是归纳的诗经2比较:就是比较其语言现象,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3统计4证实:清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古代字义研究中的成绩,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5探源:就是探求事物得名的理据或探明某种语言事实的起源及其演变,以便了解她的发展线索和规律。前人用声训、语转、因声求义等方法6转换:通过句型变换来解释某一语言现象。7推演:就是利用一般存在的语言事实,推论出某种语言现象可能存在8系联:此法首创与清代学者陈洋《切韵考》主要用于声韵系统的研究。研究汉语史的依据一、 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分为韵文和散文两部分.先秦古言的韵部主要就是根据《诗经》《楚辞》两周彝器铭文和石刻,及其它散文中有韵的部分归纳出来的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十九部,主要就是分局北曲的用韵归纳出来的。甲骨卜辞是研究殷商语言最为可靠的材料《史记》是汉代文学语言的最高典范六朝开始出现一种比较接近口语的书面语一古白话,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佛教道教文献也是研究汉语史的依据二、 前人的研究成果1关于词汇、词义的研究《尔雅》成于西汉初年,作者说法不一《尔雅》词汇史第一部《方言》全名《糖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人杨雄作,这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专书,内容包扩古语,今方言(汉代方言)和共同语(通语、凡语)注明词的方言来源是本书的最大特点《释名》东汉刘熙声训方式解释事物得名的缘由,是我国第一部词源学专著2关于字形词义方面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书东汉许慎540个部首体例是先解字义,次讲解字形和字音本义是一切引申的出发点解释了本义,就能使词义引申脉络清楚《玉篇》梁顾野王是我国第一部解释多义词的字典3属于字音研究的《切韵》隋陆法言《广韵》宋陈彭年全名《大宋修广韵》全书206韵按平上去入风味五卷。现代汉语方言的分歧,大都可以从《广韵》音系得到适当的解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起其中尤以段王裁、王念孙最为突出,世称:段王之学第四节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古代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都曾从汉语里借去大量词语小名冠大名:松树第六节汉语史的分歧1上古期2中古期3近代期4现代期第七节注意问题1语言的时代特征:“偷"先秦是苟且的意思。作家中古时有内行高手的意思外部原因指某种社会条件引起的语言变化3注意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联系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许多虚词是从诗词虚化而来。第二章上古语音系统第一节上古汉语声母系统一上古声母分类依据1中古韵书、韵图中所归纳出来的声类2形声字3异文4读若或读如在反切没有发明的时候,古人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常用字来比拟某一个难字的读音,叫“读若”5声训古人常取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探求事物得名之由二上古声母的匪类6类28个声母第二节上古汉语韵部系统(一)、清顾炎武《音学王书》分古韵为10部段玉裁分古韵为17部(1)上古韵部划分的依据1切韵系统2先秦韵文3形声偏旁二上古韵部的分类第三节上古韵部系统(二)第四节 上古汉语声调系统平上去入第三章上古词汇系统的发展第一节从甲骨文看商代词汇一名词(已经发现的甲骨文中有800个名词)三形容词及其他1商代词汇的范围非常广泛,足以满足当时的社会交际需要2词汇的发展表现在新词产生和旧词死亡两个特点3商代词汇绝大多数是单音词,也有极少数复音词4卜辞里已有相当数量的多义词,有的多达五六个义项第二节 上古汉语词义的发展一单义和多义二上古词义中的本义词的本义只词最初被创造出来时所表达的意义,是派生其他词义的根源三上古词义中的引申义引申义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词义1词义引申词性不变2同义引申词性变化四多个引申义的引申方式1连锁式引申2辐射式引申3综合式引申五通假义是由文字通假而产生的意义它与本义没有联系第三节上古汉语成语和谚语的法展第四章中古汉语词汇的发展第一节外族文化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影响一西域借词和反映外来事物的新词骆驼猩猩菠菜(尼泊尔)二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1有关佛教的借词比丘:出家修行的男子阿弥陀佛:无量2有关佛教的音译词慈悲一、连锁式引申a甲义引出乙义,乙义引出丙义丙义引出丁义,一个接一个形成一种连锁的关系b上古词义系统中这类引申义很多c如“秉”的本义为禾把在现代汉语中则有多义其意义发展为禾把一拿、持一操持掌控一一权柄权二、译文A上古没有印刷术,书籍流传主要靠手工抄写B同一个词或因师承不同或因记忆有误或因辗转传抄往往写成不同的字C这些字原来代表同一个词读音相同或相近声母自然相同,根据这些译文可以考见上古汉语声母分合的情况.1综合式引申连锁式和辐射式是上古汉语词义中两种基本引申方式2综合式引申往往在一个词的意义里同时出现连锁式和辐射式引申而且有的出现多个层次。3表现了相当复杂的词义引申关系a汉语史是一门关于汉语发展内部规律的科学b它研究的是汉语的语言、词汇、语法系统如何形成以及特点,了解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探索这些发展变化的特征和原因,揭示其发展的内部规律c汉语史研究不能就语言现象而描写现象,还要解释其背后的动因,探寻其语言的一般规律(语言靠拢)1是两种语言在接触的过程中,参与的一方接纳或使用甚至改用对方语言的现象2是语言接触的重要结果3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言学现象通假字和本字的关系:1本字是形声字,借字是本字的声符。如“方”通“谤'.译:指责,议论别人的过失。2借字是形声字,本字是声辅。如“忘"通"亡"。译:迷失,丢失。3本字和借字都是形声字,两者声符相同.如墨通默.译:沉默。4本字与借字在字形上没有关系,语音相同或相近。如播通簸.译为摇动簸物。辐射式引申:1由本义直接向不同方向引申出几个不同的意义.2引申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形如车辐。3上古汉语词系统中,这种词不少亲属语言:1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2在语音词汇中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3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汉语三大区域外方言:1日语2朝鲜语3越南语。古代朝鲜语日语越南语都从汉语借去大量词语,现在还保留古汉语的一些读法可以作为古音构拟的旁证旧词新意:1繁衍佛经时,利用汉语中原有的词的书面形式而赋予新的意义2这些词语意义发生了变化,内容更加丰富2有的只是借用旧词形式表达佛经里的某种意义,与原义并无关系方言:1西汉人杨雄所著,全称为《糖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2,这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专书,内容包扩古语,今方言(汉代方言)和共同语(通语、凡语)注明词的方言来源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汉语语言发展的特点:1繁化和简化两种趋势并存,繁化意味着语音分化,简化意味着语音合并,两者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方面,表现不完全一样2声韵调的变化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某一方面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其他的方面跟着发生变化3声韵调的演变有明显的系统性,他们总是成套的向一个方向变,不是个别的乱变.4声母或韵母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变化大,有的变化小,有的没有变化.引申义:1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2词义引申是丰富词汇表达义的丰富手段,通过词义引申可以使同一个词传递更多的信息内容3上古词义系统中,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存在着种种关系,从词性看,词义引申有词性不变和词性变化两种。词汇复音化:1这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主要方向2上古汉语有相当数量的复音词,中古以后复音词大量增加3一两个单音词作为词素或以一个单音词素加一个复加成分构成新词,成为汉语新词产生的主要方式。上古韵部划分的依据:1切韵系统古音学家在划分古韵时,虽然打乱了切韵系统,其实仍然以切韵系统作为分析比较的依据2先秦韵文主要是《诗经》《楚辞》的用韵,《周易》《老子》《左传》等书中也有若干韵语。3形声偏旁汉字80%以上是形声字,古音学家发现形声偏旁和诗经押韵,有很大的一致性.广韵对研究汉语史发展重要性:1宋真宗年间,陈彭年、邱雍等人奉敕所传《广韵》,大宋重修《广韵》,全书206韵,按平上去入分为五卷,对于研究汉语史发展非常重要.2确定中古文学语言声韵调系统,广韵是主要的依据,现代汉语方言的分歧,大都可以从《广韵》音系得到适当的解释。3广韵》增引了大量六朝的词书中的词汇,记录了不少该时期的新词新义,对于阅读这一时期的著作很有帮助,也为中古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上古汉语词汇的特点:1范围非常广泛,足以满足当时社会交际需要2其发展表现在新词产生和旧词死亡两个方面3商代词汇绝大多数是单音词,也有极少数复音词4卜辞里已有相当数量的多义词,有的多达五六个义项5总的看来,词义系统还比较简单,卜辞里出现的词义,有的可以从字形分析中看出,一部分词义和字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假借字和专名应用的结果近代汉语单音词发展的三种情况:1新词旧形式,这类词一般是借旧词形式来表达新的内容或后造的字与已有的字形偶合,跟词义引申不同,新词和旧词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2新词新形式,这类词有的用新的义和词表达新的概念,有的用新的词代替原有的词.3新词多义化,多义化是汉语词汇增强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新词产生不久后就变为多义词近代汉语新词产生的主要途径:1日译词和日语借词,日本明治维新后,大量翻译西方文化科学书籍,绝大多数是用汉词构造新的意义,后来中国人把这些词连形带字搬回汉语,日本人还创造了一些汉字构成的新词,后来也被借入中国.2印欧语借词,这些借词大多数直接来自英语,少数来自德语,法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借用的方式有完全音译、音兼意译和半音半译3自创新词个旧词信用,19世纪后半期,中国人翻译西方作品,除了日译词和西方语言音译词借词外,还有许多是自创新词和旧词新用。近代西方文化对汉语词汇发展影响: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传人中国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近代汉语词汇发展产生巨大影响2大批新词和旧词出现,一批古汉语词汇得到新生,使汉语能够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3在近代社会新词产生和借用外语词的过程中,一度出现纷繁复杂的情况,它们在进一步发展中逐渐规范。汉语史研究意义:1为我国社会文化建设服务,几千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哲学经济文化文学习俗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的也要在汉语中留下痕迹研究中国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等一定会出现很多语言问题,科学的汉语史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2研究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有重要意义,现代汉语史一门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必须建立在汉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了解现代汉语很难理解汉语发展的历史,不了解汉语发展的历史同样不容易深入了解现代汉3研究汉语史对于理解现代汉语方言尤为重要。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差别大,表现在语言词汇语法各方面,很多方言之间达到无法交流无法直接交流的地步,通过汉语史的研究可以看出方言直接共同的来源以及各自产生差别的原因和变化的规律。4研究汉语史对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具有意义。如果韩藏语系中举足轻重的汉语能被科学的研究,无疑对丰富普通语言学的内容,或者改变其中某些结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于建立完整的语言学体系.中古汉语句法的发展:1系词是和是字句的发展,系词是同战国末产生,汉代用是构成的判断句还不多,结构也比较单纯,近宋以后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在比较接近口语的作品里,是字句大大发展起来.2处置式的发展,处置式是利用一定的虚词把受事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一种句式,因为这类句子大多数具有对受事进行某种处置的意义,故名处置式,上古汉语也有用介词以构成.3得字结构的发展,上古得是动词,表示获得,又是能愿动词,表示客观允许,六朝以后,得虚化为结构助词,既可表示结果,又可表现可能,到了唐末,尤其宋代,得字结构形式上爷多样式了.4汉语补语的发展,中古汉语各种补语大多形成,补语结构已相当完备.5比较句的发展,比较句是对两件事物进行比较的句子,可分平比句、差比句、极比句三类,中古汉语里,平比句、差比句都有新的发展。6疑问句的发展: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都是上古汉语就有的句式,中古不同的是语气词、疑问代词有所更新。上古也有反复问句,否定谓语部分通常省去,只在句末加一否定词中古汉语常见。7被动词的发展:汉语的被动句到了中古有很大的发展,除“为・・・,之・・・"以外上古非被字的被动句,这一阶段仍可见到,而且有点应用十分普遍。现代新词产生在结构上的特点:1由于新词表达内容较复杂,双音词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双音词或词组语素化,并以之构成三音词或者更多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